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銀行票據分析 (1)

  • 貨幣論(全兩冊)
  • (英)凱恩斯
  • 3646字
  • 2013-08-03 03:16:00

1.收入存款、商業存款和儲蓄存款

現在我們從存款人的角度來探討銀行票據(或者其他貨幣形式)。一個人總會出于以下三個原因之一而持有貨幣(或者是銀行存款或者是其他的貨幣形式)。

一個人持有貨幣可能是為了在未收到個人收入的日子里支付各種費用。如果獲得收入和支付花費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那就沒有什么必要持有貨幣了。

如果所有的人都在季度結帳日獲得收入,并且在同一天支付賬單的話,由于人們預計到將會收到收入支票,因此他們開出的用于支付花費的支票能夠及時地與收到的收入支票相抵消,這樣為了應對未收到收入的日子里支付各種費用而準備的銀行存款也就沒有什么用處了;但是如果賬單并不是同時支付,而是在一段時間后才支付的話,那么,盡管在幾天內個人擁有的銀行存款額會比較高,但是平均下來,整個季度中其實存款額還是保持在低位的。事實上,如果工薪階層在周六獲得工資,并在同一天或者隨后的幾天內支付賬單的話,他們的貨幣余額差不多就是這種情況。但是,一個人需要支付費用的日期與獲得收入的日期總會有一個或長或短的時間差,并且,他也不可能總是預想到二者的確切日期。因此,他就必須持有一定的貨幣或者銀行存款(以便能夠隨時兌現成貨幣),從而解決在獲得收入和支付賬單之間的時間間隔中的日常生活,以及應對突發事件。人們用個人收入來補充這種存款以及使用存款來支付日常開支,并進行個人儲備,我們稱之為“收入存款”。那些沒有銀行賬戶的工人和其他人手中持有的現金也包含在內。

同樣的,一個生意人(制造商或者投機者)通常也沒有辦法使收益與開支同時進行。有時候通過貨幣體系之外的“結算”——比如說,交易所隔周結算——至少他們可以部分抵消收益與開支。但是通常二者之間不能完全抵消。而且有一部分商業交易——該比例隨著業務屬性的不同而不同——會使支付人出現暫時的現金或者銀行票據余額的情況。同樣,商業費用與個人費用情況相似,人們無法總是預知支付費用的確切日期。因此,為商業目的而持有的存款我們便稱為“商業存款”。

收入存款和商業存款共同構成了現金存款1。

但是人們持有銀行存款也不僅僅是為了支付花費,也可以是作為消費儲蓄的一個方法,即進行投資。影響人們持有存款的原因有很多種:銀行提供的利息很可觀;預計其他投資很可能會減少貨幣收益;看重儲蓄有一個穩定的貨幣價值并且能夠迅速變現;希望當持有的小額存款額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能夠最為便捷地轉換成其他投資;抑或正在等待時機將存款用于開發自己的事業,等等其他原因。我們稱此類存款為“儲蓄存款”。儲蓄存款標準并不是為了支付當前開支,并且如果其他形式的投資對存款人來說更有利可圖的話,儲蓄存款可以毫不費力地轉變成其他投資形式。

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現金存款差不多同美國的活期存款相似,我們稱之為“經常賬戶”,而儲蓄存款同美國的定期存款相似,我們稱之為“有息存款”。儲蓄存款也與作為“價值儲備”的貨幣使用相對應,貨幣理論中就有“價值儲備”的說法,主要指的是商品貨幣,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對應的。在英國,過去有息存款和經常賬戶之間的區別是前者可以獲得利息而后者沒有利息,但是這一區別很快就消失了,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提供利息的前提都是客戶的經常賬戶額高于規定的最低數額——因此,有息存款和經常賬戶都逐漸與國家不同地區的不同銀行慣例和客戶的不同等級相對應,而與是否獲得利息無關2。

在英國還有一個非常普遍的做法,就是人們持有活期存款不僅因為它們可以作為現金用來非常便捷地履行商業交易,而且還能作為一種補償銀行家服務的方法。有時候,客戶可以通過傭金的方式來酬謝銀行——傭金是按照周轉客戶的賬戶以及解決客戶其他問題計算的;但是通常的酬勞方式是銀行和客戶簽署一份協議,客戶同意維持最低額的賬戶余額,并且該最低余額不收取任何利息。由于在此情況下保留的余額通常是可以低于雙方協議支付利息的最低額的,人們很難決定把它們看作是儲蓄存款還是現金存款。不管是看作儲蓄存款還是現金存款,這種存款通常不能隨意兌現,而且在通常情況下總是會保持穩定。

除了銀行體系對此很難分類,通常存款人本身也無法清楚地區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尤其是關于應對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而持有的存款。因為持有高額儲備存款的存款人會覺得自己能夠有效地利用為應對突發事件而持有的現金存款。因此存款人的部分存款其實上是有兩個目的的,而持有人也很難清楚地界定為各自目的而持有的存款份額。但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并且可以這樣表達:定期存款數額大小主要取決于存款人對定期存款與其他有價證券之間的優勢的比較;而活期存款的數額則取決于存款人收到的支票和用于支付花費的支票的數額和頻率,以及收入和花費之間的時間間隔長度。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構成了銀行公布的存款總和,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對這兩類存款在存款總額中各自所占的份額進行精確的統計學估計。在英國,銀行甚至不公布這兩種存款各自的數據。而在美國,活期和定期存款的數據依照法律是必須進行公布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二者之間的區別與我們在上文中介紹過的區別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所有預先提款通知低于三十天的定期存款在美國都是被看作活期存款的。

雖然如此,我們仍然有足夠的材料能夠對這兩種存款的相對重要性作粗略的推測,我將在第二卷中對這一點進行詳細的介紹。在美國不同的聯邦儲備地區中,定期存款在總存款中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舊金山的定期存款在總存款中的比例是紐約的兩倍,但是整個國家的平均比例一直呈現漸進式的變化——由1918年的23%上升到1928年的40%。但是在戰前的英國,據說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比例是相同的3。戰爭期間,由于受到官方宣傳的刺激,部分永久性定期存款用在了對政府事業的投資中,因此定期存款在總存款中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左右。不過在戰后的十年時間內,定期存款的比例又逐漸上升到戰前的比例——二分之一。因此,如果我們再加上銀行中有利息的活期存款和規定的最低額度的存款余額的話,英國的活期存款可能超過了總數的一半;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意識到人們并未一直恪守對存款賬戶的規定(七天的預先提款期)。

但是讀者們一定要記住,我們所給出的這些百分數只不過表明了要討論的數量大小而已。兩種存款在總存款額中的比例也并不是一直不變的,正是這種變化性才讓我們上文的分析在下文的討論中顯得非常重要。

我們上述介紹的分類當然包括了紙幣和銀行票據。由于紙幣沒有利息,同銀行票據相比,我們更容易認為紙幣是作為現金而持有的,而不是一種存款。并且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人們通常認為持有紙幣是一種收入存款而不是商業存款,因為生意人之間的交易主要都是以支票來結算的。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百年內,我們一直在漸漸地由使用紙幣向使用支票過渡;并且銀行票據的比例——不管在哪個國家,我們都認為各自代表了儲備存款、商業存款和收入存款——取決于一國在貨幣發展史中處于的不同階段。在第一階段,銀行票據的性質主要是投資,絕大多數的支付都是由紙幣履行的。而在第二階段,銀行票據部分是作為持有現金的手段,但是如果用來支付開銷的話,則通常都會兌現成紙幣。在第三階段,商業交易主要通過支票完成,紙幣的使用限制在支付工資和用作零錢的領域。在第四階段,工資支付也開始用支票來交付,紙幣除了用作零錢和在用現金支付費用的情況下使用外,已經很少使用了。大多數的歐洲大陸國家都處于第二或者第三階段。英國處于第三階段,但漸漸向第四階段靠攏,而美國則處于第三和第四階段之間。很顯然,紙幣在貨幣體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控制紙幣發行量的恰當方法,必須取決于貨幣發展史中的不同階段(雖然這一點很少有人意識到)。同樣,貨幣發行量上下波動的重要性也是如此4。

3.存款和透支

我們已經描述了現金存款的特點——隨時提供為方便地履行當前的支付交易所需要的貨幣。但是在現代社會中這一分析是相當復雜的,原因就是現金存款并不是能夠隨時提供所需貨幣的唯一方法。透支也同樣能夠隨時滿足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透支指的是客戶同銀行之間簽訂一份協議,規定可以在任何時候在客戶的借入賬戶上借入不超過規定額度的借款,利息按照現實平均債務而不是協議中規定的最大債務額度來支付。銀行客戶可以憑借其在銀行中開立的賬戶而開支票;但是同樣,他也可以憑借其透支而開立支票。因此透支實際上增加了他對銀行的借款。

事實上,通過利用銀行中的賬面記錄,將債務由某一賬戶轉移到另一賬戶從而結算債務,同將信貸由一賬戶轉移到另一賬戶來結算債務一樣有效。通過增加債務人的債務余額并減少債權人的債務余額來進行債務支付,與減少前者的信貸余額并增加后者的信貸余額,效果都是一樣的。因此,擁有支票本的客戶應該同時擁有銀行存款這一點對支票—貨幣體系的有效運行并沒有重大影響。銀行的資金來源可能全部包括其自身的資本,也可以包括從一類客戶手中獲得,即這類客戶在銀行中開有的固定儲蓄賬戶,這與擁有現金賬戶的客戶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現金賬戶全部是由借貸賬戶(即透支)構成的,沒有信貸賬戶(即現金存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学| 饶河县| 鄂州市| 太保市| 宁阳县| 安溪县| 靖安县| 辽阳县| 都匀市| 政和县| 长顺县| 龙岩市| 河南省| 冀州市| 西充县| 交口县| 泌阳县| 太仆寺旗| 雅江县| 增城市| 楚雄市| 尚志市| 南澳县| 宝丰县| 资兴市| 仁怀市| 岗巴县| 阳原县| 辽源市| 明光市| 临朐县| 阳谷县| 嘉祥县| 邵武市| 眉山市| 乐安县| 富阳市| 阜南县| 手机| 泽库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