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誘君顏(1)
- 暴君的寵妃
- 家奕
- 1953字
- 2013-08-03 00:23:48
“哈哈……王爺客氣,只顧著說道這些,兩位王爺快請入座!”蘅濱公子朗聲道。心下卻是對這蠱王大有改觀,父親常言蠱王盛夕鈺狂妄自大,目無尊長,只會耍些手段蒙騙君主。然,今日見來,竟是如此隨和好結(jié)交之人。
蘅濱公子一早有心結(jié)交盛夕鈺此類朝堂政績顯赫、民間百姓推崇的德才之士,所做一切皆為日后仕途鋪路。
蘅濱公子曾兩次入朝未能通過王的考核,如今與各家官公子成日廝混在一起,太師怒斥起不學(xué)無術(shù),辱沒家門。蘅濱公子便與公子們組成蘅濱詩社,以此名義光明正大的“廝混”,并與此同時,還能向自家附上每月索取一定銀子作為開支。
蘅濱詩社成立,卻也并非為眾公子吃喝玩樂的幌子,成立之初確實做了些個正事,也結(jié)交了不少民間有才又能之人。這也是盛夕鈺明知事情原委始末,此次也來赴約的目的,自然不全因著太師之子蘅濱公子而來。
太師曾一再受到蠱王威脅,朝堂之上也曾幾度勃然大怒,令太師在百官面前失了兩朝元老的顏面。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撐船,非也,官位越高越容不得人忤逆,太師那是心如針尖小,哪里能容盛夕鈺這般猖狂?
蘅濱公子急于拉攏人才,為日后鋪路,然蠱王卻是太師極力反對結(jié)交之人。蘅濱公子只道父親并不疼愛他,只因他是庶出,若非家中獨子,又豈會正眼看他?兩次入朝未能成功,父親即不向君王推薦,也沒有任何助助他的舉動,蘅濱公子看來,父親那本不想他入朝為官。如此,他便自己想辦法。
如今再見蠱王本尊,心里自當(dāng)再怨了父親太師大人幾分,如此好結(jié)交好說話的蠱王,定是怕他結(jié)交后與父親為敵。哼!父親總說眼里無嫡庶之分,如今看來,他那都是一面之詞。
蘅濱公子身邊坐的是尚書大人長子清原公子,清原公子為人較蘅濱公子謙和得多。今日蘅濱竟然連蠱王都請來了,心下有幾分欣喜與迫切。
清原公子同樣是未踏入仕途之人,今年科舉選出的才人皆為地方上來的無名人士,他們這些王公大臣家的公子要想入朝,又不愿參加仕途,那就必得人引薦,即為出師有名。
蠱王今日一現(xiàn)身,同桌之人心里皆如清原公子同樣,如能投蠱王名下,由蠱王引薦入朝,那是自然是上上選。誰都知道,當(dāng)年的惡霸和碩小王,便就是投于蠱王名下,后來擠身入仕途的。
一席人當(dāng)即將目光全全投入盛夕鈺身上,目光灼灼,說如狼似虎也不為過。
“適才王爺說,連王上對我們的蘅濱詩社都甚為認(rèn)可,此話可是當(dāng)真?”清原公子舉杯問道。
“自然。”蠱王淡笑,舉杯同飲。
蠱王舉杯,眾人自然一同舉杯。
和碩小王依盛夕鈺而坐,同樣隨盛夕鈺舉杯,一飲而盡,再抬眼向席間遍覽,這都是王公大臣家的公子們,皆是未曾踏入朝門的朝外人,什么詩社、什么以詩會友,這些個假把式能被王看在眼里?王兄這么說,那是抬舉,這些個沒眼力見的公子們想什么,他都能一眼看出,王兄如何看不出?
酒過三旬,席間氣氛已經(jīng)活躍,蘅濱公子此廂已經(jīng)把蠱王看成志同道合的摯友,大嘆相識甚晚。又聽盛夕鈺的談吐及作風(fēng),心底再次連生敬佩,此等高高在上的王爺,君王手下第一位重臣,此刻竟與他們此等無名小輩同坐同飲,他是何其幸哉。
清原公子聽了蠱王一席見地心下更是肯定了要入蠱王名下,今日蠱王一出現(xiàn),這蘅濱詩社又算得了個什么?能入朝嗎?不能,只是圖了個虛名。
席后,盛夕鈺道府中還有事情需處理,需先行,然公子們哪里舍得放這貴人走?
蘅濱公子竟為討好盛夕鈺,當(dāng)即帶著眾人去了帝都最大的一間伶人館,夢漪園。
入門時盛夕鈺見進(jìn)出賓客有男有女,年紀(jì)上下皆有,只當(dāng)是樂坊或可作樂的酒肆,并未想其他。進(jìn)了夢漪園便見大堂上方搭建的臺子,想必是此處常有伶人舞姬表演助興,而且有此表現(xiàn)應(yīng)該已是頗具規(guī)模。大堂布置甚是奢華,可撇開裝飾過重外,竟有幾分妖嬈,曖昧暗藏。盛夕鈺未作他想,興許這園子老板為一介女流,裝飾有幾分女氣也在情理中。
二樓便是雅間,每個雅間推開窗戶便能將大堂的一切盡收眼底,而蘅濱公子領(lǐng)著眾人徑直上樓,進(jìn)了一間雅間,熟門熟路,應(yīng)該是此處常客。請盛夕鈺坐于窗前,倚欄而坐,看樓下視線剛好,又是面對大堂舞臺而坐,便是上佳的位置。
橫濱公子道,“王爺,今日有這園里頭牌伶倌獻(xiàn)藝,這藝子那一段嬌舞分外妖嬈,王爺見了必定大為欣喜。”
橫濱公子本以此為盛夕鈺獻(xiàn)寶,哪知和碩小王卻不講情面的拆了個臺,道,“我王兄什么舞沒見過?區(qū)區(qū)一民間藝子能讓我王兄眼前一亮?”
此話令蘅濱公子頗為尷尬,面色微恙,他本是討好,卻不想弄巧成拙。蠱王是大遂朝第一親王,頗受王的青睞,時常進(jìn)出皇宮,傳言君王好大喜功,極愛樂辭歌賦,宮中伶人自比那燕國不弱,而蠱王得圣寵,王曾賜伶人無數(shù)。想來,還有何舞藝會令蠱王稱奇的?只怕這民間藝子的技藝入不得蠱王的眼。
蘅濱公子被和碩堵得啞口無言,只得點頭應(yīng)道,“是,是,郡王說得極是。”
一旁清原公子細(xì)細(xì)觀察二位親王,蠱王仁義這是毋庸置疑,而這和碩小王,為人犀利,僅對蠱王有那好顏色,看來此二位親王都與傳言相近,只是蠱王比傳言更容易親近,和碩小王教傳言越為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