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雪公主未曾備得表禮,因寶釵在賞梅之時獻了一對八寶翠玉鐲子,便把手上的幾個鐲子皆摘了下來,寶釵和探惜三人每人一個,給黛玉的卻是一塊玉佩,黛玉細看時,卻是一個坤字,也不知何意,便道謝收下了。
一時賈母帶著眾人和公主太妃王妃告辭,剛走至儀門外,聽人回到,王爺回來了,賈母領眾女避開,黛玉更怕被北靜王看見,趕忙低下頭去。只見北靜王爺引著一個氣宇軒昂的男人走了過去。賈母心中疑惑,能讓北靜王親自引路的本朝也不過幾人爾,看長像又不是當今皇上,難道竟是忠順王!
寶釵也偷偷抬眼看著風度翩翩的北靜王爺,僅僅是背影也能看出此人必定相貌堂堂,心下更傾心了幾分,較之寶玉的眉清目秀確有不同。
一行人回了賈府,王夫人領著眾人迎了出來,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親自將賈母送回院子,又幫著鴛鴦一同服待賈母換過家常衣服,待賈母坐下便往下拜道:“恭喜老太太,賀喜老太太。”賈母看著王夫人驚喜的神色,又看刑夫人,薛姨媽,東府尤氏,鳳姐皆在,心下一動,忙問道:“莫非是娘娘有了身孕了?”
王夫人親自給賈母倒茶,說道:“老太太可真是料事如神,可不是娘娘有喜了,今兒媳婦進宮,娘娘說太醫已診了脈,說已經近兩個月了。”
賈母高興起來,眾人也忙向賈母王夫人道喜,賈母心中欣慰,命鳳姐給眾丫頭都賞一個月的月例,鳳姐忙答應著,家里下人們也都過來給賈母王夫人道喜。
薛姨媽也忙向賈母道喜,又道自家有好人參,請王夫人送進宮去給元妃好生的補身子,賈母忙道謝,又夸獎了寶釵今日在北靜王府大方得體,又說太妃王妃皆有賞賜,眾人忙看鶯兒手里的首飾,也都說好,夸贊寶釵端莊大方,又貌美如花,竟得了北靜王妃的眼。
寶釵也心中高興,雖仍摸不準王妃的意思,但看王妃今日幾次夸獎,又覺得似乎差不許多。見眾人恭維也嬌笑著連連道謝。寶釵又說今日探春也是極得王妃眼的,王夫人也高興起來,唯獨黛玉惜春兩個無人提起,尤氏心下不高興,惜春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眾人閑聊至晚間,又大擺筵席慶賀元妃有孕。席間薛姨媽更是奉承賈母,賈母也因元妃喜事多夸獎了寶釵幾句。寶玉一日未見黛玉,便在席上偷偷多看幾眼,見黛玉神色如常,并未因眾人夸獎寶釵而心生不郁,遂放下心來。再看今日的寶釵確實是天香國色,甚是動人,又不由得多看了寶釵幾眼。
且說北靜王府,因賈母回家,北靜王便引著忠順王爺到了老太妃的內院,老太妃和王妃忙行大禮,忠順王親自扶起太妃,又命水溶扶起王妃,道:“太妃無需行此大禮。王妃有身子的人,萬不可如此。”又看著長公主昭雪道:“珊兒見了本王怎么不問好。”
昭雪心知叔王必是純心找麻煩,忙行了禮問道:“叔王來做什么?”忠順王道:“回來時路過北靜王府,知道你還沒回去,本王正好還要進宮,順路過來接你一同回去。”昭雪立時便沉下臉,摟著忠順王的手臂道:“叔王再讓我玩一會吧,珊兒好容易出來一次,還沒玩夠呢?”
忠順王憐惜的拍著昭雪的香肩道:“天也快晚了,太后必定是要等你回去一同吃晚飯的,想玩過幾日再出來就是了。”昭雪不情不愿的叫丫頭換衣服,心下也知忠順王說一不二,只噘著嘴道:“叔王以為珊兒想出來便出來嗎,太后見我要出宮,張羅了一群侍衛護送我來,行動便是一大群人跟著,好生沒趣,叔王帶我進你府里玩幾日吧。”
忠順王心下喜歡這個小侄女,道:“只要你別把藏春園給我鬧翻個,我就接了你出來。”太妃王妃心下明白,也笑了起來。一時昭雪收拾完畢,忠順王便帶著公主一同回宮,北靜王親自送出王府。
因外人皆已離去,太妃問王妃可有中意之女,王妃答到就是她認下的妹子,太妃奇怪因問即看中了側妃人選又為何認為妹子,王妃答到:“林姑娘言談之中對為側一事甚為排斥,等過陣子接過來,讓她和王爺見上一面,若是王爺也看中了林姑娘再提婚事。”
太妃方明白過來,直覺得王妃眼光不錯,林姑娘確是眾女之中的佼佼者。太妃見王妃累了,命王妃回去歇著,王妃便坐了軟轎回了自已的院子。
宋嬤嬤帶著大丫頭翠竹給王妃換上家常衣裳,因問道:“那林姑娘一看身子便有不足之癥,薛姑娘和賈三姑娘身體康健些,長的也花容月貌的,聽賈太君言道都曾在府里管家,知咱們選側妃也推薦了此二人,王妃倒沒看中。”
王妃道:“薛氏不過一商人耳,瞧她送咱們的東西俱是貴重之物,眼睛里也透著精明,賞梅之時特意賣弄自已的才學,又時時奉承于我和公主,此女若進王府,妻妾間焉有平安和睦。”
宋嬤嬤道:“奴婢原來猜錯了,以為王妃對薛姑娘回禮甚重,較其他三女不同,便心下以為王妃選定了薛姑娘。”王妃道:“她送我的那掛珍珠首飾你去瞧瞧,及其貴重,哪能讓一個商人之家以為咱們王府占了便宜呢。”宋嬤嬤忙說是。
丫頭們將頭上簪環取去,王妃躺在床上歇著,又道:“賈家三姑娘倒是不錯,只可惜是個庶出,在太妃屋里領宴時,我瞧著她總是回頭看那些姨娘們,眼中含著淚花,想來是想到自已的姨娘,這樣的女孩子是不會甘心為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