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續(xù)紅樓之黛玉的愛情
- 菁之華
- 1964字
- 2013-08-03 00:21:20
宋嬤嬤道:“王妃說的是,賈三姑娘是姨娘的女兒,自然最明白與人為妾的苦處。”王妃心中不虞,呵斥道:“胡說什么,進王府為側有什么苦的,難道本王妃是無德之人,還會給這些侍妾們氣受不曾。”
宋嬤嬤忙跪下了,明白說錯了話,連連掌嘴請王妃恕罪。王妃見宋嬤嬤知錯,又是自已身邊的老人,也未追究,又道:“林姑娘最好,看王爺拿回的那些詩詞,此女在詩詞上的造詣極深,又不是爭強好勝之輩,若是進了王府,也定不會爭寵奪愛,又能與我和睦相處,為上上選。只是探其心意,并不在王府,再看看吧。”一時便累了睡去。丫頭們點上安息香,蓋好被子便退了出去。
至晚間北靜王忙完外面的事,才回了王妃的主臥室,王妃已經(jīng)睡醒,又沐浴更衣過,精神已恢復過來,此時神采奕奕,親自給北靜王水溶換過衣裳,夫婦相對而坐。
北靜王妃娘家姓柳,也是朝廷一品大員之女,閨名蝶羽,從小也是四書五經(jīng),詩詞歌賦,女工針織樣樣經(jīng)通的,未嫁進王府之時,水溶便有幾個姬妾,王府規(guī)矩,本應在成親之后便給水溶立側妃,然水溶與柳蝶羽夫婦情深,自娶進王府,只獨寵王妃一人,姬妾之間也都大為不滿,常找太妃告狀,然太妃知道王府嫡子總要出自王妃腹中才可,也不理論。
柳王妃嫁進王府五年,懷過兩次孕,都因著一些原因流產(chǎn),王爺身邊只有一個李姨娘所生的女兒,膝下甚為荒涼,太妃當面不說,背后也總會有些不滿之詞,柳王妃深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王爺無后柳王妃難逃其責。
柳王妃今年也二十二歲了,雖然有了身孕,也心知若不能一舉得男,太妃還會不滿,莫不如娶個側妃回來,既能分分自已的憂,也能全了太妃的心愿,也省得自已日日受埋怨,但側妃人選必須慎之又慎,必要選個性格平和的才好,若是選出個爭強好勝之輩,王府后院還不翻了天。
因著這些原因,柳王妃才一眼就選中了黛玉,寶釵卻因過于精明,且全露于表面而落選,若是寶釵知道是這個原因,必會后悔今日賞梅之行,賣弄詩詞造詣之舉。
水溶仿佛是不經(jīng)意間問道:“聽說今兒個請賈府姑娘賞梅花,可曾累壞了你?”
柳王妃雖說主動為水溶娶側妃,但真正施行還是滿腔醋意,以往見的女孩家也未曾聽得水溶問起,今日賈府女孩前來,水溶卻一反常態(tài),柳王妃心中大為不滿。“原來王爺也看中了賈府的女孩,莫不如直接告訴妾身選中了哪一個,妾身也不必這樣日日受累,陪人賞梅。”
水溶聽著這滿是醋意的話,心中大樂,拉起王妃的手輕輕的道:“王妃多心了,和本王常來往的賈寶玉,常說他有一紅顏知己,就是自家林氏表妹,因父母雙亡寄住在賈家,詩詞上的造詣不同常人,本王也常拿回他抄錄的詩給你看,你也總是說好,今兒怎么還吃起醋來,本王不過白問問罷了。”
柳王妃仍是醋意滿懷道:“原來王爺看中了那林姑娘。”水溶微微皺眉,說道:“本王何時做過奪人所愛之事。”柳王妃一驚,聞得林氏未曾許過親事,如何成了別人所愛,忙問道:“妾身今兒問過林姑娘,未曾許過親事,王爺此言何來?”
水溶答道:“聽賈兄弟平日言談,對其表妹及為推崇,一往情深,他家祖母也有意促成二人婚事,本王既然知曉,縱然這林姑娘國色天香,為與賈兄弟的情義,也要成人之美。”
王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怪不得賈太君推薦賈探春薛寶釵二人,林黛玉又不愿嫁進王府,原來是二玉之間早有情義,王妃問道:“若是賈林二人成不了夫妻,王爺又當如何,那林姑娘才華暫且不論,只說容貌絕對是萬里挑一的,王爺就不動心?”
水溶并未見過黛玉,只是耳聞,然而對其才華早已傾心不已,聽王妃如此說,也有些心動,又不好在王妃面前承認,便道:“動心又如何,本王已有你這么好的一個王妃,還有何求?”
柳王妃道:“王爺又說笑話了,王爺對妾身恩重如山,家父遭人陷害之時,又是王爺挺身而出,為老父鳴冤,妾身看王爺姬妾雖多,卻未有一個知心之人,今日見了這林姑娘,實在是喜歡的很,有心想為王爺牽線,只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水溶沉吟不語,若是真如王妃所說,又怎么面對賈寶玉才好,柳王妃一見王爺此舉,就知王爺也動了心思,心中雖有醋意,然而想到,早晚都要給水溶娶側妃,還不如娶一個合著水溶心意,又不會滿身是刺的女孩子。
林姑娘既然心有所屬,日后嫁進王府必定不會爭寵奪愛,縱然自已此胎為女,沒有嫡子,也影響不了王妃的地位,比較而來,還是林姑娘最好。想到此便對王爺說道:“王爺放心,妾身既然知曉王爺心意,必定讓王爺心滿意足才好。”
水溶也不言語,只是微笑,攬著王妃同入羅紗帳中。
昭雪長公主和忠順王一同坐在車里,忠順王斜倚在靠墊上問道:“北靜王府有什么好玩的嗎,你今兒個特意上這來。”昭雪道:“是來替二哥看心上人啦,他沒法子來,托我來瞧。”忠順王道:“珅兒少說也有二十幾個姬妾了,還要再娶?”
昭雪扁起了嘴,斜著眼看向忠順王道:“叔王不也是十幾二十幾個姬妾?”忠順王皺起了眉道:“是賈家的女孩?”昭雪調皮道:“就算是吧,二哥囑咐我跟誰都不能說,現(xiàn)在遇見叔王更不能說。”忠順王道:“這卻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