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仲夏塞外6
- 穿越大清之花落那年
- 穿堂yue
- 1348字
- 2011-05-20 23:18:41
情緒是個奇怪的東西。天亮了,突然覺得松快了。我把這歸結到第六感上:胤祥該是沒事的。晌午,善海帶了胤禛的口信,說得了胤祥的準信兒,吃藥調理了幾天見好了。事實證明,感覺這東西就是上天賜給女人的一件獨特的禮物。隨口信來的還有一張紙條,問我夜里夢了什么,他知道我哭了。我回說:“夢見了死,放不下,誰會先走。”
石頭落了地,想惡補一覺,仍是睡不踏實,福晉來叫,只得打起精神前去。沒什么正經事情,無非是來了兩個老福晉,湊個人頭陪著說話罷了。聽她們說笑,主題正是令我胡思亂想過的死亡。我跟著她們點頭、嘆息,不耽誤自個兒四海神游。時間,浪費浪費也就過了。
從福晉處回來,哲朵兒說胤禮派人來過:“跟打啞謎似的,只問‘那事兒可是想好了?’”謎底是給慶哲的賀禮。我倒是有了幾個想法,也算與新人書香門第的出身相合,便列了張單子給胤禮。這回換他不著急了,回話說容他再想想。
石柱子跑來說胤禛想喝粥了:“主子說啦,就想姑姑的那口粥,清清淡淡的就好。王摩詰的《輞川集》也請姑姑找出來,主子說,有用。”然后是胤禛的回信:“不是要一起活得長長久久的,怎么又想著誰先誰后?命數自有天定。真到了那天,必是我先去的,放不下的該是我了。”一絲煩惱又冒了出來。糾結的不就是這個嗎?我說:“怕做了那個送別的人,又怕無人相送。”
“一口”的量不好掌握,我還得拿鍋做。而“廚房”只能設在書房——既方便找書,也不耽誤熬粥。藏書多而雜,一看就知道沒有經過專業的分類整理。翻了一排的書,都沒看到和輞川集有關的一個字,更堅定了我的觀點:書房丫頭的職位設置是必要的,而像我這樣的專業人士更是不可或缺的。斗志昂然起來。叫了哲朵兒,來個徹底的整頓。哲朵兒對我的高空拋物贊嘆不已,得意之余,我也得承認,幾年不練手藝生疏了。回想著當年一連半個月免費午餐的輝煌,突然沉默了。好些人,當年那么熟絡的同事,如今連名字都記不全了。土豆、柳柳、阿口,親愛的、死黨,模樣竟也模糊起來。爸媽、小兵……甩甩頭,告訴自己:怎么會忘,即便忘了一切都不會忘了他們。哲朵兒“唉喲”一聲,讓我迅速地掙脫了從心底里往外溢著的那絲懼怕。她摸著頭喊疼,手里舉著的正是一本輞川集。
振作精神,一鼓作氣地完成了對百本藏書的初步分類。僅是輞川集便得了好幾個版本。也不知道胤禛要的是哪個,都單挑了出來。同時整理出來的還有好些個玩意兒。要在300年后,得值老鼻子錢了!由金錢而起的雀躍只有幾秒。我擦了擦口水,知道再老鼻子錢也和當下沒關系。兩本書間夾著一張巴掌大的畫片,畫風粗糙,要不是題跋處胤俄的大名,可能就進了垃圾桶了。多看兩遍,其實也不是很差,好歹“斗雞”的輪廓是清晰的。康熙四十年的胤俄,和胤禮差不多大呢。收拾好了,叫哲朵兒給胤禮送去。
回過頭,一本輞川集赫赫然地擺在博古架上。這才是胤禛要的。康熙四十二年,胤禛收到一份生日禮物——胤祥親手抄的這本輞川集。
弘時追著哈巴沖進來,人喊犬吠地淹沒了我的悵然一嘆。一瞬間,人和狗又風一般地沖了出去。有人在門上賠笑道:“三爺偏要看狗拿耗子,卻招了貓。”一地的棋子,是貓狗斗法的結果。懶得去管貓貓狗狗的,揮揮手讓他忙去:“仔細跟著,別讓狗咬了三爺。”
鉆到八仙桌下去揀一顆棋子,實在不是個好主意。正在進退不得時,桌子被整個移開了。一個老頭登堂入室,坐在書桌前,手里拿著的是那本稀罕的輞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