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八方密卷(一)
書名: 念念清華作者名: 安鹿心本章字數: 2566字更新時間: 2018-09-09 23:08:07
我在園中見到了慕椋,從背影來看,便覺得他心事重重,怏怏不樂。我回想這段時日,我和他總是話不投機,彼此都陷入了苦惱,為的也就是我今日想要得到的真相。
他聽到我的腳步聲,先回了頭,眉間愁霧濃重,見了我便刻意地收斂了一些,只淡淡一笑,輕聲問侯道,“老太太還好么?”
我點頭道,“都好。”
這就讓我不知如何開口了。
外頭何止是亂糟糟的,我想,外頭該是血雨腥風的吧。他把我困在這里,也只是想讓我能安身而已。我怎么就無法接受他的好意,安安分分地躲在他的身后,為何偏偏要和他作對,要去淌這趟渾水,自己幾斤幾兩還不清楚嗎,沒有將軍府的照拂,我怎么可能走得出豫州。
我正猶疑著,便聽他道,“我們有話好好說,你,不要和我吵架。”
他訕訕地,無奈地一笑。
我心里便覺難受,“怪我,我也不愿和你爭執,只是好像走火入魔了一般,勿見怪。”
“那些日子沒有見你,也是怕鬧得你心里不痛快。”
慕椋便道,“若不能言明,必是于你有損,我也,顧不上自己不痛快,我只盼著你即便是違心地裝個糊涂也罷,只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弄丟了。”
“可惜紙包不住火,人家既找上門來,偏又叫你都撞見了,也該給你一個說法。至于去咸陽救人,我還是那句話,不能去。”
我慎重道,“我明白。”
他嘆了一聲,幽幽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那還是七國分琚年間,東秦相士風啟明算盡天機,作圖冊一幅送與先秦王,名喚八方密卷。密卷所畫,便是整個中原七國的國脈所在。先秦王得其指點,對韓,楚,齊,魏,燕,趙六國國脈盡數做了截斷,后終得一統中原。”
我聽說過風啟明,他知天曉地,無算不靈,至神鬼皆通,為世人稱奇,可惜無壽。他能作出八方密卷,我并不感到驚訝。
“八方密卷載天下命數,其中乾坤,只有秦王一人熟知。”慕椋道,“相傳,得八方密卷者,得天下,東秦得之,保千秋萬世。”
“沒有人知道密卷長什么樣子,除了秦王。而秦王辭世后,密卷卻不知所蹤。”
我便疑惑起來,“它不該在咸陽王宮嗎?”
慕椋搖頭,深深吐出一口氣,又淡淡道,“它在驪山地宮。”
聽到驪山地宮幾個字,我瞬間覺得通身冰涼,魂飛天外,因為,因為,我,我去過地宮。
驪山地宮,是秦王花三十年舉國之力打造而成。
“驪山地宮,名曰王陵,實則是八方密卷所藏之處。秦王有王子四個,王女五個,卻只將八方密卷托付給了大公子。這才是,大公子被害的真相。”
時隔多年,當我們兩個同時提到大公子的時候,還是心痛至極,我的淚水立馬奪眶而出。
“你都知道,你知道卻不告訴我?”我泣不成聲。
“他,他,”我想起來,他臨死時,一定遭受了極大的折辱,像鄧高這樣毒辣狡詐的,為了拿到密卷,什么手段使不出來,我不敢想,一想便心痛如絞,說不出話來,只有堵在心口如沼澤般渾濁糾纏的恨。
慕椋的聲音仍在耳邊,“大公子走后,東秦上下將王宮翻了個遍,卻一無所獲,多年過去,他們仍對八方密卷賊心不死,終于在不久前找到了蛛絲馬跡,原來早在十多年前,先秦王便已將密卷封在了地宮。原本先秦王在阿房行宮辭世,理應由大公子將他葬入地宮,可秦王的梓宮還未運回咸陽,大公子便遭到了鄧高的毒手。”
“地宮內設多重機關,擅闖者必將橫死,可唯一掌握地宮密室機關的人已經走了六年了。鄧高喪心病狂之至,便又將眼下王宮之內,兼朝堂之上所有與大公子有過牽連的人都抓捕起來,嚴刑審問,終于從一個宮女口中審出了一個名字,一夜之間,這個名字,便成了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得到的打開地宮的金鑰匙。”
我額上滲出大豆般的冷汗來。
“清華,你應該記得,你曾是,除公子之外唯一一個,活著進入地宮的人。”
我記得。
我當然記得。
那日恰巧是我十六歲生辰,大公子說,那是我們定親后,我過的第一個生日,他要送我一份特殊的禮物。
我還笑他,“哪有人在地宮過生日的?”
他道,“地宮啊,是父王百年之后安息之所。待日后我們也,呵呵,清華,我們合葬一處吧?”
我聽得頭皮發麻,“我的意思是,這話聽起來,是不是不太吉利啊?”
他連聲道唐突了。
可大公子說過的每一句話,雖然過了很多年,我都牢牢地記在心里。
他說,“清華,好好記住這條路,記住你跟我走的每一步。”
“我希望清華日后遇到危險無路可走的時候,能回到這里,找到新的出路。”
“...”
驪山地宮,雖然是做陵寢的,卻如仙境一般,與地上的王宮一般大。可我打心眼里,不愿意葬在那個地方,因為我覺得我死后,在那么大的地宮里是要迷路的。即便如此,他帶我走的每一步我還是認真地記了下來,地宮的每一個角落,他教我的每一個機關,到現在都刻在我的腦海里。
我一直以為,那特殊的禮物,不過是他送我的那三樣奇珍,卻不知道,他還留給我,一個他得不到卻只希望我能得到的天下。
那是我們最后獨處的時光,在偌大的地宮里,不是東秦大公子和太傅之女,而是伯辰和清華。
這些記憶,雖然過了一些年歲,卻從未遠去,無論我什么時候想起,都鮮活如初。
要是時光能停留,就停留在我和公子在地宮一起度過的十六歲生辰吧,那樣就算作一生就好了。
我的淚水再一次不能自抑地奪眶而出,痛悔不已。
這些年,我雖漂泊在外,卻沒有一刻想要回去。因為他希望我永遠不要回咸陽,我便也只是帶著這綿長而蝕骨的恨悄悄地活著。
我渾渾噩噩地過了這么多年,對他真正的死因卻是一無所知,除了仇恨和緬懷,我什么也沒有為他做過。
如今真相一朝而明,我滿腔為他感到的不甘和屈辱全部混著淚水,一齊涌出我的眼眶,我忍不住渾身顫抖,“咸陽的消息一出,天下聞風而動,他們都想找我,幫他們打開地宮,取出八方密卷。這個消息究竟,是什么時候泄露的?”
“就在我們剛出邯鄲不久。當時我接到線報,便一刻也不敢耽擱,只帶著你們火速潛回了豫州,也不敢讓你知曉,索性一個字也沒有提。我當時,只想先把你安全送到豫州之后再做打算,只是,八方密卷牽連甚廣,七國皆有覬覦之心,來豫州劫人的更是數不勝數。”
“清華,這個消息一經散布,無論你去哪里,都不能夠置身事外了。我不敢說將軍府沒有奪取密卷之心,但好歹,不至于像外面那樣窮兇極惡,這一點,你可以信大將軍。”
我明白他的意思,可是我不愿意。
“倘若八方密卷是我私有之物,不需易叔叔開口,我也心甘情愿地送給他。可這是大公子用性命換來的東西,不是我一抬頭一點頭就能算的。”
此刻我的心便像在油鍋里煎熬著,大公子以命換來八方密卷,可他們有誰記得他的屈辱,他的大義,他們的腦袋瓜子里只知道打密卷的主意,這群你爭我奪的人啊,有誰配得到他的八方密卷?
我是為大公子哭,不是害怕這群豺狼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