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坐第一排的位子;觀察走在你前面的人 (1)

坐第一排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個人凡事都爭先,必定會培養他超強的自信,激發他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

我們讀大學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種情形:偌大的一個教室,前面幾排空著,中間的位子偶爾有幾個人,而角落里和最后幾排卻坐滿了人。這個習慣一直跟隨我們到了工作和生活當中,領導開會、培訓、聽講座等,這些人永遠會挑最后一排就座。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心理,自己在選擇座位的時候,喜歡選擇坐后面,坐在不起眼、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不喜歡坐前面,尤其不愿意坐第一排。

有的人不愿坐在第一排,是因為個性的羞澀;有的人不愿坐在第一排,是因為心理的封閉;有的人不愿坐在第一排,是因為內心的排斥。有的人認為開會坐第一排就是討好領導,引起領導的注意,為了不讓別人誤解自己,就坐到了后面;有的人認為前面的位置比較重要,理應讓給資格老、輩分高的人,也坐到了后排;有的人認為坐在后面比較自由,在心理上會感到輕松一些,脫離會議主持人或報告人的“視力范圍”,可以聽主持人講,也可以不聽,可以開小差,可以小聲地跟旁邊的人說說話,可以“養精蓄銳”,甚至可以趁主持人不注意從后面悄悄溜走……這些大眾化的心理,在帶給我們安全感的同時,也宣告了我們注定只能是一個平庸的人。

坐第一排,我們會有壓力。正因為如此,也會迫使我們努力,迫使我們認真,迫使我們專注。無論參加什么樣的會議,我們都要給自己勇氣,敢于坐第一排,大膽地展示自我、自信地推銷自己。

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小時候,就是因為父親的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一生:“永遠要坐第一排。”就是這句話,在撒切爾夫人幼小的心田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萌發生長,為她鋪墊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或許,在別人眼里,這只不過是一句勵志的微不足道的話,但就是它鑄就了撒切爾夫人光輝的一生。

當撒切爾夫人(那時叫瑪格麗特)才5歲時,父親羅伯茨就給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后于人。“永遠坐第一排。”哪怕是坐公交車、聽講座,父親都這樣要求自己的女兒。

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包含了多少生活哲理,它告訴我們事事要力爭第一,要積極進取,要敢于競爭。經常以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充滿高昂的斗志,還有什么困難可以阻抑我們前進的步伐呢?隨之,成功必將來臨!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父親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歲月里被證實是非常寶貴的,也給撒切爾夫人后來的成功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撒切爾夫人不光在學業上出類拔萃,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在學習、生活或工作中,她時刻牢記著父親的教導,總是抱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都要坐前排”的真理。

正因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才出現了撒切爾夫人這顆耀眼、叱咤風云、獨霸一方的明星。她連續4年當選保守黨領袖,并于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任女首相,最終連任三屆英國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2年之久,創立了“撒切爾主義”,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處世的態度,對他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坐第一排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個人凡事都爭先,必定會培養他超強的自信,激發他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

一個集體,總有人坐第一排,有人坐最后一排。一般如果不是因為人滿或者有固定的座位,可以自由選座位的情況下,有自信、有進取心的人一般會選擇第一排,而混日子、散漫的人則喜歡坐在后面。

很多時候,你的位置都是你自己選擇的。坐不坐在第一排,這不是一種簡單的選擇,這是一種進取的習慣,一種人生的態度!如果一個人總愛坐第一排,他就會比別人更容易成功。

如果你做過人力資源經理或者了解一個公司的招聘工作,你會知道很多HR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招聘一個職位,一周內可能會收到上千封電子郵件或者應聘簡歷。根本沒有時間一一看完,怎么辦?看最前面的一二十個,適合的就通知來面試。如果首批面試的人里面有合適的人選,后面的那些郵件或者簡歷就沒人看了。你不要怪HR不給后面的人機會,換成是你你也會這樣做。

如果你認為越早發簡歷越有利,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電子郵件里,最新的才是在“第一排”。所以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投簡歷的小技巧:遇到你非常希望得到的工作職位,你要在每天早上上班前30分鐘,和晚上下班前30分鐘,或者在中午前后,發應聘郵件——因為很多HR都有在上下班的時候打開郵箱、處理郵件的習慣,因此這樣可以讓你有更多機會保證你的郵件總是在前面。

無論你愿不愿意接受,這個社會,每天都會自動把我們和周圍的人進行排序。一個人,如果他能與很多成功者成為朋友,那么他就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我們如何能與很多成功者成為朋友并靠近成功者的圈子呢?那就需要你在參加任何一次集會時,爭取選擇坐在第一排。因為在任何一個人群聚集的地方,站在講臺上的,一般都是比較優秀的分子。只有坐在第一排,你才能獲得更多與成功者交流、結識的機會。

小A,大學剛剛畢業,開始正式踏上工作崗位。辦完入職手續后,小A被安排參加一個為期一周的入職培訓。地點在一個會議室,座位有5排,每排8個位子。培訓師對大家說:“大家隨便坐,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認識彼此……”

不多時,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小A特意選擇了最后一排靠外的座位。當然,選這個位子,小A是有考慮的:首先,自己是新人,更是職場菜鳥,要保持低調,后排角落里不引人注意;其次,這個位子可以看到所有的人,便于“察言觀色”。

“這個會議室有40個座位,我們一共只有20幾個人,就是說我們有足夠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座位,也就是說每個人找到的都是自己理想的座位。”所有人都坐定了以后,培訓師開始反復強調“座位”二字。很多人開始不露聲色地撇嘴:有必要拿個座位大做文章嗎?

“坐在最后一排的4位都剛畢業吧?”小A和另外3個人都一怔,相互看了看,并點了點頭。

“提醒大家,以后開會千萬別主動選擇靠后的座位,特別是最后一排,這是很糟糕的位子。你們可能會因為自己是新人、職位低希望不引人注意,卻給領導一種你們‘胸無大志’的感覺。”培訓師接著說道,“你們希望低調,不引人注意,老板如何發掘那些自甘隱蔽的人?升職、加薪跟你還有關系嗎?

“開會時應該選擇坐第一排,其中有諸多好處。坐第一排,是自信的體現,是態度認真、工作積極的表現。別人不敢坐,你坐了;別人不好意思坐,你坐了。這不僅表現了自信,更培養了自信。把這種自信帶到其他工作中,同樣也有相當的好處,常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觀察一下,不難發現,每次開會坐第一排的人,大都是工作積極認真、能力強、不怕壓力、工作出色的人。他們的言談舉止中都充滿了自信,有一種敢作敢為、敢于迎接困難和挑戰的魄力。

接著,培訓師將前后左右各個“關鍵”位置一一做了點評,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不僅讓小A在集體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細節來正確把握公司的人際關系。

最后,培訓師說:“一個人在職場上生存,就是一個找位子的過程。你可以通過勤奮努力,自己去早點,占位子;也可以有幾個朋友,相互幫忙,搶位子;還可以依附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幫你挑位子……不管怎么樣,你只要進了場,總會有個位子。幾輪下來,基本上大家都有了相對固定的位子。縱使你偶爾去得晚了,那個位子還在,沒有人會動你的,因為大家都習慣了各就各位。所以,開一個好頭,在競爭的初期,占一個好位子很重要。”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坐第一排的好處,第一排的人多了,并不意味著坐在第一排的人都是佼佼者。爭坐第一排的真正寓意,不只是指你的身體,不是說一定要搶坐第一排、永遠第一,而是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如果沒有這種心態,工作學習中就不會有激情,會缺少一種動力,每次總會以觀望的態度人云亦云,別人做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做。雖說這樣很保險,不會發生大的問題或犯大的錯誤,但這種隨大流的心態也抑制了個人的發展潛力和機遇。難道這不是一件可悲的事嗎?一個人只有在思想上超越了他人,才會比他人離成功更近一步。

也許有人從來不想坐第一排,那是因為他沒有理想;也許有人想過但從來沒坐過第一排,那是因為他沒有行動;也許有人從來都想但只是偶爾坐第一排,那是因為他沒有堅持。而最后真正成功了的,是那些樹立了理想、付諸了行動、不懈地堅持的人……因為他們養成了“優秀”的習慣。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永遠都要坐在第一排”,為什么不讓自己也養成這樣一種優秀的習慣呢?一旦有了這樣的習慣,相信我們會變得不僅聰明,而且卓越。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無論怎樣,讓我們滿懷信心地去爭取坐在第一排的權力吧!在漫長的人生中,人們一定要有“永爭第一”的精神狀態,才會不斷進步,達到事業的頂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稻城县| 拜城县| 南开区| 抚宁县| 巴青县| 旬阳县| 济南市| 新蔡县| 团风县| 南通市| 张家口市| 朔州市| 邛崃市| 新民市| 巴塘县| 贡山| 磐安县| 桂东县| 呈贡县| 永嘉县| 田林县| 台中县| 博兴县| 夹江县| 房产| 新巴尔虎左旗| 镇坪县| 内江市| 沐川县| 安多县| 成安县| 灌南县| 萍乡市| 临夏市| 宿松县| 海安县| 丹东市| 阿鲁科尔沁旗| 尤溪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