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昭儀頗為贊同,到底硬著頭皮繼續問道:“咱們大楚歷來事死如事生。不知皇后娘娘可想好了如何操辦懷貴嬪的喪儀?此事若辦不好,便會如昭貴姬所言,非但失了咱們大楚御殿的顏面,亦會叫東項國主面上難堪。”
夕昭儀動輒提及懷貴嬪喪儀之事,固然不甚妥當,亦叫人格外掃興,到底系當前一等一的大事,牽扯進兩國顏面,茲事體大,故而皇后深深思量一番之后,隨即道:“懷貴嬪出身東項,為了東項的顏面,咱們自然不能草率了事。然則陛下早早吩咐,既如此,不若按妃位之禮行喪儀規格,由帝妃四人主持。如今臨近年下,固然尸身不易腐壞,到底喪期不宜過長,妨礙了新春慶賀,棺槨不若先停置雍和殿,命廣孝法師領著中僧侶行三日祝禱祈福,以代三年之喪。御殿內所有嬪御皆需前去哀悼。待到祝禱祈福滿三日后,棺槨送去瑤華宮,由眾比丘尼祈福祝禱、早生極樂。如此,也就補全了懷貴嬪生前不曾有過的體面,更了了眾姐妹素日要好往來的一番憐惜心思,亦叫陛下對東項國主有一個好交代。”
“娘娘好主意。如此一來,既給足了東項國主的顏面,亦兼顧了懷貴嬪的體面,更不妨礙咱們慶賀新春。”溫貴嬪、慧妃連連點頭,稱贊道。
夕昭儀此時方露出微笑之色,起身行大禮,對皇后朗聲道:“妾妃往日與懷貴嬪最為親密。今日見得皇后娘娘如此看重懷貴嬪的身后事,心中深感皇后仁德之心,統轄御殿行事方圓兼備,還請皇后娘娘受妾妃一禮。”說著,深深磕頭伏地,神情莊重,頗有當日瑯貴妃位主中宮的氣概。
諸妃一時聽聞夕昭儀竟與懷貴嬪生前素來要好,紛紛面露恍然大悟之色,不禁面面相覷,口中議論道:“原來夕昭儀竟與懷貴嬪生前如此要好。素日里倒不見得。懷貴嬪在世之時,咱們從不見夕昭儀與懷貴嬪走得親密,今日懷貴嬪仙逝,夕昭儀才道出此事,可見夕昭儀平日里瞞著咱們呢。今時今日可算是看出來夕昭儀的心思了。”語調之中固然詫異,亦顯出十分的古怪與心口不一。
皇后亦面露疑惑之色,問道:“平日里本宮從不見你與懷貴嬪相處親密,今日聽你這話,倒叫本宮有幾分不解了。”
皇后此言,道出了在座絕大多數嬪御的疑惑。
夕昭儀一時之間,面上流露出動容之情,跪在地上朗朗道:“懷貴嬪生前品行溫柔沉靜,一如當日的愨惠長貴妃,妾妃喜愛其性情,與之相處甚歡。然則懷貴嬪到底心頭芥蒂,唯恐被人嘲諷趨炎附勢,故而與妾妃相處之時,不欲叫她人知曉。正因如此,妾妃與懷貴嬪相處多年而來往多次皆無人知曉。”
“原來夕昭儀與懷貴嬪生前還有此等情節。”折淑妃、權德妃點點頭,一臉了然。
容貴姬、寧貴姬詫異問道:“不知昭儀娘娘素日與懷貴嬪于何處見面?照娘娘今日所言,想來自不會在仙居殿。說起來,初入宮那會兒,妾妃二人倒曾瞧見娘娘往襲芳舍做客幾回。”
“本宮當日有幸受邀前往襲芳舍做客。入內之后,眼見庭院之內,放眼望去,皆系芬芳撲鼻、縈繞鼻下的茉莉花,當真為之喝彩。”追憶往事,夕昭儀贊不絕口,仿佛依舊身處當日境況之中,茉莉芬芳可謂鋪天蓋地,將小小一座襲芳舍盡數包裹其中,散發著徹頭徹尾的濃郁香氣。
貞貴姬不禁感慨起來,嘖嘖稱贊道:“當日,妾妃亦曾受邀前往襲芳舍。那兒的茉莉花只怕只此唯一、絕無僅有。懷貴嬪栽培茉莉花的手藝如今想來,世間無人再出其右。”
“茉莉花原出波斯,開在盛夏之夜,堪稱人間第一香。其翠葉光如耀,猶如冰葩淡不妝。其花朵潔白玉潤,其香氣清婉柔淑,與懷貴嬪倒著實符合。”昭貴姬不由得贊嘆道。
“茉莉花雖無艷態驚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蘭花之幽遠、玉蘭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著實配得上懷貴嬪之品格了。”貞貴姬念及往事,目光漂浮起來,仿佛透過日光看到了往昔懷貴嬪美麗的姿容。
“貞貴姬素來喜愛茉莉,想必當日與懷貴嬪亦有幾分知己、惺惺相惜之情。”皇后見狀,不由地瞧著貞貴姬。
貞貴姬回過神來,頷首低眉道:“娘娘體察入微。妾妃自幼便喜愛茉莉之香,撲鼻而悠遠。”
“說來,茉莉之花‘淡雅輕盈香韻遠,君子世人品更夸’,與貞貴姬倒配得上。”斂敏溫和瞧著貞貴姬,口中夸贊道。
“賢妃娘娘謬贊了。”貞貴姬客氣道。
皇后見得斂敏如此和氣,忽地想起什么似的,轉而問道:“廣陵公前幾日似乎抱恙在身,不知賢妃妹妹你可收到消息了?”
斂敏頷首感激,一臉坦然道:“謝皇后娘娘關懷。妾妃父親前幾日提及此事,只說病癥早早顯露,請得名醫治療,如今已然好轉許多,想來不日便可痊愈。”
“如此便好。廣陵公乃錢氏一族中出身尊貴之人,自幼才華橫溢。即便先帝在世之時,亦時不時夸贊乃一代才子。如今更可看出他用情極深,只怕大楚國內無數女子皆視為嫁得良婿的標榜。若非情勢所逼,本宮亦頗為艷羨賢妃你生母之福:得一有心人,至死不相離。”說著,臉上露出幾分羨慕之色。
在座諸妃眼見著皇后如此言論,心底亦有幾分贊同,到底明了實情,心知自己無福消受,只好一個個應和著,“娘娘所言極是。然則咱們已然身處御殿之內、充作陛下嬪御,到底還是安分守己得好。何況,廣陵公夫人只怕是前世修來的福分,這才遇著廣陵公這般人物。”說著,看向斂敏,奉承道:“說來,有父母如此,終究是賢妃娘娘有福氣。”
是日,斂敏含笑收下恭賀。孰料世事無常。然則數月之后,宮外忽而傳來廣陵公與廣陵公夫人一同離世的消息。
蕊兒眼見斂敏一收到家書,拆開之后,不過寥寥數眼,隨即心痛至極,昏倒在地,惹得蘭池宮所有宮人一時皆不知所措,便急忙前來長樂宮回稟。我一收到消息,隨即吩咐凌合去通知婺藕,自己先行一步前往蘭池宮。
跨過儀門,尚未步入里頭,只見宮人們早已忙作一團,哭哭啼啼,不知該如何是好。我暗示倚華領著蕊兒與茗兒,安排好諸多宮人的職責,自己徑直入內,往寢殿里頭走去。一入寢殿,只見斂敏安穩地躺在床上,緊閉雙眼,身上蓋著柔軟的云絲羅衾,面色安詳。
婺藕看了看我,我只示意她切勿輕舉妄動,待斂敏醒來再作打算,一壁落座床邊,心里頭思忖著待斂敏醒來之后,如何安慰她才好。
是日乃六月初十,正值初夏時分,日頭毒辣、天氣炎熱之際,為著帝妃之尊,云光殿內擺滿了六尚二十四司的女官為了奉承斂敏這位賢妃娘娘而特意送來并雕刻成吉祥如意圖案的冰塊,用風輪扇著,在隔絕日光的殿內愈加顯得蘊靜生涼。加之寢殿內外有一扇涼玉珠子串成的簾子隔開,里頭與外頭更是天壤之別。
如此清涼之地,到底叫我一番思索出了滿頭大汗。我一壁思索著屆時該如何安慰斂敏,屆時又念著她一朝之間父母雙亡,教人如何一時之間坦然接受。縱使系我,遇上了此等事件,到底心神動亂悲苦不能自己······
眼見著斂敏昏昏沉睡著,外頭的宮人聽著倚華與蕊兒、茗兒的安排,小心翼翼而安靜地做著本分之事。我與婺藕守在斂敏床邊,面面相覷,不知待她醒來之后該如何開口。
時光轉瞬即逝,待到黃昏之色降臨,用過一些冰鎮的銀耳蓮子羹,斂敏忽地發出一聲呻吟,悠悠醒轉過來。
“姐姐,你醒了。”我趕忙上前,小心扶她坐在床上,安穩地拉過枕頭在她背后,取出絲緞錦帕,輕輕替她拭去額上的幾顆冷汗。
“清歌,你怎么——”眼見我突兀地出現在此地,一時困惑起來,又忽而醒悟過來,微微一愣,斂敏似是想起自己淪為父母雙亡的孤兒一事,眼中浮上濃濃一縷悲痛欲絕,隨即閉口不提,只一味地低眉沮喪,哀痛垂淚,遍體生出失落與心痛之情。
“姐姐,每個人都會有這么一日,不過來得早晚而已。你若過分憂心,只怕廣陵公他們夫妻二人在天之靈亦不得安息。咱們還是得好生過咱們的日子。”說著,我眼瞅著一旁默不吭聲的婺藕手持錦帕,輕柔地替斂敏擦去臉頰兩邊留下的兩道清澈的淚痕,面色萬般心疼。
斂敏的淚珠被無數次拭去,又無數次流下,眼見她愈加難過,逐漸發出微微啜泣的聲音,婺藕面色凝正道:“敏姐姐,你可還記得我當日與你所言之語?我娘自嫁入申家以來,上侍姑婆,下待家仆,無不和顏悅色,任人唯德。合族上下無不稱贊我娘親治家有道,管家有方。縱使賢德如此,她到底逃不過紅顏薄命四字。我娘死后那段時日,我日日懷念她在世之時的場景。可惜,無論我如何思念,她都不會回來了。每次我與姐姐婺菱提及娘親在世之時的諸多事宜,皆痛哭流涕不已。我爹看到了,只會叫我倆愈加難過心碎。然則這日子到底還是要過下去的。斯人已逝,咱們幸存下來的人若不好生過日子,只怕叫地下人亦心有不安。想來若是廣陵公夫人還在,只怕定不愿看到你這般尋死覓活的模樣。”婺藕循循善誘,不似往日那般魯莽,可見申伯母之死教會了她如何堅強面對將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