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027---天京變亂之內幕(一)
- 天國玉璽
- 碩小碩
- 2033字
- 2012-12-01 20:39:59
石達開遙望著天際,似乎在感嘆當初天國那場血腥的災難!若不是那場災難,太平天國,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地步。他緩緩開口,開始講述八年前那場不為人知的天京大變亂。
公元1851年,太平軍在永安建制。洪秀全自立為天王,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燕王秦日綱。而自南王馮云山和西王蕭朝貴戰死之后,權力完全集中在了東王楊秀清的身上。那時,太平軍的實權由軍師掌握,洪秀全雖為天王,但其實只是一個虛職。真正在外帶兵指揮打仗的便是東王楊秀清了。
然而在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的腐敗惡化傾向日益明顯。洪秀全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在廣西金田起義時,洪秀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女如淫我棄。在起義初期,太平軍里有許多由女子單獨組成的女兵,同男人一樣在前線沖鋒作戰。女將蘇三娘就曾經率領女軍首先攀登占領鎮江城。當時有人寫詩詠贊蘇三娘和她從廣西帶來的赤腳女兵的英姿:‘綠旗黃袍女元戎,珠帽無龍結束工;八百女兵都赤腳,蠻衿扎褲走如風!’
然而,在太平軍度過最初的艱難期之后,洪秀全就想做自己太平天子的美夢,要把同他一起打江山的女子轉為供他淫樂了。在攻克天京前,他突然發布一道嚴分男女界限的詔令:“女理內事,外事不宜所聞。”同時用四個‘斬不赦’限制自己身邊的女子與外界的接觸。所有天王身邊的女子皆被禁錮在天王府內,與外界完全隔絕。
金田起義時,洪秀全已經有妃子十五人,攻打永安時已有三十六人,接著有他看上的,以及四處納貢的,在武昌一次選妃,從民間選中女子六十人。直到定都南京后,從各級女官、宮內各種侍女等都要與洪秀全同床共枕。到最后,包括妃子娘娘等,共有兩千多女子人在宮內陪侍洪秀全一人。
而且洪秀全規定,天王府不設太監,所以只怕除了他和兒子之外,沒有什么男人了。當時洪秀全推行男女隔絕制,禁止夫妻團聚。偌大的天京城,能夠夫妻同住的,加上幾大王,也不過八戶。
天國并非無太監,奈何都必須是童子幼童。因為大多在閹割時被折磨致死。而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更是年僅九歲就有四個老婆了。
洪秀全自定都天京后荒淫腐朽至極。對于天國內部大小事宜更是從未過問過。而天京城內的人民表面上過的一片安好,其實早已怨聲載道,苦于無人敢說。而楊秀清多次冒死覲見直言也無濟于事,次數多了,反被洪秀全認為楊秀清以下犯上大不敬,有謀取天王位之嫌。
弒君易主,某朝篡位,偌大的罪名,只須一個別有用心的人來點燃這根導火線。而這個人正是北王韋昌輝。
同眾多參加起義的太平軍將士不同的是,韋昌輝出身地主之家。大多數人起義造反,都是生活被逼于無奈,沒法活下去了迫不得已的行動。但是清廷給了韋昌輝這么好的一個地主家底,生活可以過的幸福美滿,但他為什么還要造反呢?
韋昌輝自己說是家中有錢無勢,不堪受人欺負。其實誰信呢?只不過當初起義前期過于艱難,洪秀全為了得到韋昌輝財力上的支持假裝相信了而已。韋昌輝造反無異于幾點原因:一、權力的欲望,二、喜殺戮的本性,三、好奇心。不要不相信這第三點,事實就是這樣。
楊秀清的罪名就被韋昌輝給逮了個正著。其實當時的韋昌輝由于不滿足自己在天京的權力,畢竟權力都在楊秀清手中,而楊秀清又做事過于公正嚴謹,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燕王秦日綱。那時的韋昌輝已經和清兵有了勾結,因此事實上他已成為了清廷的人,只是外人都不知道而已。
韋昌輝深知,依靠清兵的實力一下子挫敗如日中天的太平軍不容易,于是便想了一個內訌的主意。當時的洪秀全深居宮中,對外事一概不知,但是唯獨知道楊秀清權力最大,獨掌實權,而且有事沒事來訓自己兩句,實在是讓人很惱火。正所謂功高蓋主,加上洪秀全本就多疑,害怕楊秀清真的反了自己,所以心中早就有了打壓東王的打算。韋昌輝就是在這時候來到天王府在洪秀全身邊煽風點火,正所謂物以類聚。洪秀全一下聽出了韋昌輝這話的意思,雖有肆意加害之意,但是也正和自己的心意。于是洪秀全下令:誅東王。
洪秀全本意是只誅東王一人,奈何韋昌輝有嗜好殺戮的本性,他聯合燕王秦日綱直接把東王府幾千人全殺光,包括所有家人及將士。正在外面作戰的石達開聽說此事后急趕回京,指責韋昌輝殺人過多、過于殘暴。奈何此時韋昌輝已經殺意大起,殺過了頭。他連翼王石達開也要殺。
石達開的一些忠誠的部下得知此時,連夜將石達開從城墻上用繩子吊了下去方才逃脫,奈何石達開翼王府上千老小主仆也都遭遇到了韋昌輝的屠殺。而燕王秦日綱也帶兵追擊石達開。
此時,天京城內人心惶惶。而太平軍各路人馬都得知了此事。同時紛紛起兵要求天王洪秀全立即誅殺韋昌輝。
洪秀全沒想到事情會鬧到這種地步,他的本意只不過是把東王打壓下去,流放出城也就算了,最多了,殺東王一人。奈何從韋昌輝起事到現在,天京城內已經死了將五千人之眾。洪秀全知道,這下不好收場了,韋昌輝殺人過多,是一定不能活的。而且,洪秀全害怕韋昌輝一不小心泄露出這是自己的意思,那事情就更大了。
所以,最好,卸磨殺驢,準備處死韋昌輝。而這時,韋昌輝和洪秀全同時得到了讓他們兩人感到害怕的致命消息:東王楊秀清并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