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定親
- 穿越北齊,農女也幸福
- 葉赫蘭旗
- 3438字
- 2014-06-22 14:01:39
第六十九章,定親
回到了別院,欣兒先去花園見了高長恭。
“長恭,謝謝你!”欣兒行了一個大禮。
“你可別謝我,是你兩位哥哥當真有才學,一篇策論寫的理論精道,獨辟蹊徑,要不是你囑咐不能給個第一名,我可當真會許一個首名給他。”高長恭扶起欣兒,他這次對欣兒一家也是另眼相看,才讀了兩年書,這見解就如此精道,這鄭家一家人都不容小覷。
“我家無權無勢,真要得了個首名,隨之而來的就不是喜事,而是災禍了。”欣兒深知樹大招風的后果,更何況自己家只是個普通的農家,能出個秀才已經夠驚人了,再考取個首名,那樣會遭人嫉妒的。
“欣兒,你是不是過于謹慎了,這萬事有我呢!你只要去做你想做的事,其它的都無需擔心。”高長恭想成為欣兒的依靠,可欣兒過于剛強獨立,他有些力不從心。
“我知道,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有一天,我會全身心的依靠你,到時你可別嫌煩,把我推開了。”欣兒不敢說不依靠任何人,因為在這個世界存活,說不上哪天就要請人幫襯著。
“長恭此生只會珍惜,哪可能嫌棄。”高長恭從沒說過情話,這話一出口,臉也跟著紅了。
欣兒也很是感動,感覺氣氛過于曖昧,忙找了個借口,躲去了灶房。
“欣兒,你的好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只怕哪天你會嫌棄于我。”高長恭看著亭子邊的藥草,默默的想著自己的心事。
一會兒功夫,欣兒做了四菜一湯,和高長恭一起用了午飯。
說了一下要回鄭家村報喜,大概過個三、五日方可回來。
高長恭也說要回京復命,時間可能要久些,也許入了冬才能回來。二人這一別,又要數月,這心里總感覺空嘮嘮的。
高長恭輕輕的握著欣兒的手,欣兒的手有些涼,卻讓人安心,真想一直這樣握著,永遠不放開。
欣兒感覺他的手很溫暖,有一雙這樣的手時刻為她遮風擋雨,欣兒真想放下一切,就這樣跟著他。
可二人都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只是分別在各自的心里許下時限,欣兒想著等高長恭遠離朝堂,歸隱之時;而高長恭想著,自己封王拜相可以為欣兒撐起一片天時,兩人再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欣兒不知自己是怎么離開別院的,這會兒坐在騾車上,心思才清明了些,情之一字,果然能讓人迷了心智。
過了亥時初,欣兒和鄭華才進了鄭家村,鄭二郎看欣兒連夜趕回,以為發生了什么事。
“欣兒,這么晚趕回來,可是遇到啥事了?”鄭家所有人都聚在了堂屋。
“爹,我沒事,今兒放榜了,大哥考了第三名,二哥考了第十名,咱家現在可有兩個秀才公了。”欣兒高興的向一家人匯報。
“真的,欣兒是不是真的?”鄭和這會兒高興的以為自己聽錯了。
鄭二郎和李氏更是喜得連聲音都發不出,直盯著欣兒,想再次確認一下。
“是真的,大哥、二哥過個幾日縣里就會張榜到時會有官差來家里報喜。爹娘也要準備一下,到時要宴請村鄰,咱家也辦場喜事。”
“對,咱要準備。謝謝神明,咱還要去還愿,還要給你姥爺家送信兒,還要……。”李氏這會兒已經興奮的慌了神,有些手足無措。
欣兒忙出聲打斷,她怕娘因興奮而樂急生悲。
“娘,這天已經黑了,等縣里來人報喜,咱再張羅,這張羅早了也不好。”
“對啊,和兒娘,快別忙了。先去弄點吃的,欣兒怕是緊著趕路,連晚飯還沒吃呢!”鄭二郎這會兒也回過神,忙囑咐李氏去給欣兒準備吃的。
“對,對,我這就去。”李氏也想到欣兒為了趕路一定還餓著呢,忙去了灶間。
鄭和和鄭林傻坐在椅子上,不知是太高興,還是松了口氣,兩人異常的安靜。
“鄭華,你一會兒一起吃些,今晚先住我二哥的房間,讓二哥和大哥一起住,反正他們今晚也睡不著。”欣兒看著兩個發楞的哥哥,感覺很是無語。
“小妹,真好,哥哥考上了,真好。”鄭玉、鄭琴這會兒才收了淚,也能講出話來。
“是啊,姐姐們可別再哭了,這可是高興的事,回頭再哭傷了眼睛可就不好了。”欣兒猜想,李氏怕也躲在灶間抹淚去了,可這是喜悅的淚,流就流吧,她其實也有些激動,只是因為知道這信兒的時間長了,只是紅了眼眶。
欣兒和鄭華吃了東西,鄭華去了東廂鄭林的房間休息,鄭林和鄭和兩人在堂屋坐了一夜,這一夜他們想了很多。這功名也有了,以后就可以安心的幫小妹,再不讓小妹這么辛苦勞累了。
欣兒回了房間發覺鄭玉、鄭琴還在等著她。
“姐姐們有事?”
“欣兒,這些日子苦了你了。哥哥們這有了功名,以后來家里提親的,恐怕更多了。我這心里亂的很,想找你聊聊。”
欣兒想著這些日子光忙著賺錢了,對家人少了些關心,家里何時來人提親她都不知,看來姐姐是為了這事擔心而睡不著。
“大姐別擔心,我以前就說過,會給你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一定不讓你婆家欺負了去。”欣兒想著大姐可能是為嫁妝的事擔心了。
“嫁妝多少都無所謂,只是我不想離開你們。”鄭玉不在乎自己能有多少嫁妝,這些日子她也繡了不少東西,欣兒也分給她不少銀子。她只是想著要離開家,離開父母和小妹,她就心里難受。這淚也不受控制的直往下流。
“大姐,快別哭了,這哭多了傷眼。你要是不想離開家,那就讓娘找個離家進的,你也可以常回來看看。”欣兒對大姐的婚事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這父母之命,她一個孩子總不能說三道四的,這樣會壞了大姐的名聲。
“我也不想嫁人,這以后不論到了誰家,能有在咱家自在。”鄭琴跟著鄭和、鄭林認了不少的字,也讀了不少書長了不少見識。
這會兒欣兒有些自責,這讓兩位姐姐讀書識字,不知是好還是壞,這眼界是開闊了,可這眼光也高了,以自家的情況,真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這以后家里人的親事,還真是個難事。
“姐姐,這話本不該我說,咱們全當是姐妹間的聊天,姐姐將來要找的那個人,只要一生只愛你一人,不再納妾,兩人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就算他沒有銀錢、少些才學,只要做人對得起天地良心,有責任有擔當就行。”欣兒也不知要如何向古人解釋一夫一妻,男人不是女人的天,只是相扶持的伴侶。這些應該都是離經叛道的言論吧。
“可這男人娶妾是天經地意的,身為妻子如果不同意就是犯了‘七去’(唐代以后稱之為七出)中的善妒,會使得家庭不睦,只這一條就會被修棄的。”鄭玉覺得欣兒講的這些和她看到聽到的都不同,甚為奇怪,又替欣兒擔心。
欣兒知道這些她們還無法理解,只有一夫一妻家庭才能和睦,這妾氏只會帶來不幸,可她和古人講這些,根本就是對牛彈琴。想想還是算了。
“姐姐們只管安心吧,娘一定會幫著你們好好相看的。”
“是啊,早晚都要是嫁的,想的再多也無用。”鄭玉有些沮喪,小妹也沒有辦法,她還是要嫁的。
鄭琴扶著鄭玉回了西廂,欣兒躺在床上,可能是太累了,竟然很快就睡著了。
鄭家堂屋,兄弟兩相對而坐。
“大哥咱考上了,總算對得起小妹的辛勞。”鄭林這會兒哭的像個孩子。
“是啊,總算沒有辜負小妹的信任。”鄭和也很是感慨。
“大哥,咱是不是要去給秦夫子送份謝禮?”鄭林哭了一陣,這會兒也冷靜了些。
“應該的,剛吃飯時小妹還說起呢,咱明天就去。”
“哥,我總覺得像在做夢。”
“我也覺得好像是在做夢,就怕天一亮,這夢就醒了。”
“那咱今晚不睡了,這樣就不會夢醒了。”
如果欣兒聽到這樣的對話,會不會氣的從床上爬起來,好好罵罵這兩個傻瓜。
第二日一早,鄭和、鄭林就去看秦夫子,這才知道,一直以來欣兒去的書鋪就是秦夫子家開的,那名有禮、寬和的后生,正是秦夫子的兒子,秦書。
秦夫子聽說兩人都考取了秀才甚是欣喜,留兩個用飯。
他一直都很看好鄭家兄弟,雖家境貧寒,卻用功上進,是個人才。
還問了二人家里的情況,特別提到了欣兒,那個機靈,有著過目不忘本事的小丫頭秦夫子可好奇的緊。
得知欣兒還不到十歲,又有些遺憾,他還想著讓自己的兒子娶欣兒為妻呢,不過聽著好像鄭和還有個大妹,今年已經十五,比亮兒(秦書的小名)小了二歲,而且也讀書識字,這樣家境里出來的女孩子,都是能吃苦,懇干活的,比養在大家中的千金小姐好的多,何況還識禮認字,就更難得了。
秦夫子也動了心,想著就把自家的情況向鄭和介紹了一下,也好通個話,要是能成,這以后和鄭家也就成了姻親,這欣兒丫頭也就是自己的親戚了。
鄭和哪知夫子動了這么多心思,聽夫子的意思,是有意讓自己的兒子娶鄭玉,他這心里也是高興,這秦書他見過,人很好,知書識禮,也是個秀才,雖說以前被退過親,但那是因為對方嫌棄秦夫子辭官后成了平民,而遭對方退婚,與這秦書無關。想著這門親也算是高攀了,馬上答應著回去與爹娘商議,辭了夫子往鄭家村趕。
到家后,李氏聽說有這么好的事,對方又是和兒的夫子,馬上點頭答應了。
隔日鄭和又去了趟秦夫子家將事情定下,秦夫子請了媒妁上門,合了八字,下了定,納了吉日,這婚事就算定下了,臘月初十那天完婚。總算趕在鄭玉十五歲前將她嫁了出去。
鄭玉聽說對方是哥哥夫子的兒子,還是個秀才,甚是高興,每天忙著繡嫁衣,人也不再沉悶了。
這邊一連忙了十日,欣兒才得空趕回徐州城。她要給鄭玉準備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