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九月十六
- 浮生未歇
- 葉子規
- 1957字
- 2016-05-03 10:35:45
幾人跟著小沙彌穿過誦經堂,在一處略微偏僻的禪院前駐足,這處禪院比之他們經過的那些禪院相對破舊了一些,可這里卻如同布滿了佛光一般,周圍的一切都在這佛光的渡化中充滿了靈性,幽靜的好似幾百年都是這一副模樣,站在此處,依稀還能聽見誦經堂內傳來弟子們誦經的聲音。
“衛施主請進,智遠師叔已在里面等候多時!”小沙彌微微側身,抬手指引。
“多謝小師父!”元氏附身道謝,轉身向衛泱幾人交代了一番,這才只身朝著禪院走去。
衛泱幾人就這樣靜候著。
元氏緩緩推開門,待她走進去之后,門卻自動合上了,看著廳中蒲團上坐著的故人,元氏雙手合十,神情莊重而尊敬,“智遠大師,多年不見,您一如當年。”
智遠聞言,緩緩睜開緊閉的雙眼,霎時,一道惠光一閃而過,那雙眼中,充滿了智慧。
“衛夫人何嘗不是一如當年。”智遠輕笑一聲,悠悠開口,聲音像是從四面八方傳來。
提到當年,元氏心頭一痛,雙眼也不禁有些濕潤。
“當年之事,還要多謝大師,若非大師,小女只怕……”
“衛姑娘命該如此,夫人不必謝任何人,貧僧出手相救,本就是天意。”
“可是這個疑惑,一直伴隨我多年,看著小女如今身子愈發虛弱,對我這個做母親的來說,又何嘗不是煎熬,大師今日,可否為我這個婦人解惑?”
聞言,智遠輕輕合上雙眸,斂下滿目惠光,神情頗有一些惆悵之色,良久后,才發出一陣悠悠的嘆息聲,“阿彌陀佛!貴女本無心,夫人,可解?”
智遠話落,元氏心中驟然一痛,一個趔趄,險些摔在地上,原本稍有紅潤的臉色瞬間蒼白的不像話。
元氏一陣恍惚,忽然想起衛泱出生那日,九月十六,原不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可紫云山上的十里桃花卻一夜之間盛開,鮮紅如血,十日不凋,如同一片血海,天生異象,整個桃源郡都在議論紛紛。
第十日,十里桃花一夜傾落,漫山遍野,找不出一片花瓣,就如同,從未盛開過一般,也是那日,還是嬰孩的衛泱,突然沒了聲息。
幸而那日,智遠大師從天而降,救了衛泱一命。
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令衛泱起死回生的,在那三天三夜難熬的日子里,衛家上下,沒有一個人合過眼。
后來,智遠大師親口斷言,這個孩子活不過十八歲,命中帶劫。
只是后來,看著一日日健康成長的小女兒,元氏心中抱著一絲僥幸,可七歲那年,衛泱捧著心口說疼,素手神醫斷言心絞之癥,難以熬過十八歲,元氏這才恍然明白,上蒼這是連她自欺欺人都不愿給她了。
智遠大師與素手神醫,一個斷言命理,一個斷言身體,她漸漸明白,這是真的。
無論是命格還是身體,好似都將她的泱兒終結在了十八歲。
她想了十多年,算了十多年,想不明白,也算不出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本無心!本就無心!本就不是活人,如何能活過十八歲!
那種失去泱兒時的慌亂與絕望,她早早的就經歷過,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明白,衛家上下,無法再一次承受這樣的痛苦。
心頭痛楚依舊,元氏斂下眼中的濕意,抬頭,是滿目的堅定與希冀,微微有些哽咽地問道:“大師,可否,讓她繼續……如這般活著?”
閉了閉雙眸,眼淚無聲滑落,順著臉頰,滑落在地上,一滴一滴,像是源源不斷一般。
“不管她有沒有心,能活著,就好!”
空曠的大廳中,靜的只能聽到她淚水落地,還有她帶著一絲乞求的呢喃聲。
不管她有沒有心,能活著,就好……
可她的泱兒,怎么會無心?
“衛夫人,您應該比貧僧更清楚,何謂天命不可違?”
元氏眸光閃了閃,卻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固執的仍不愿放棄,只見她“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大師,當年,您不就曾違過一次,您有辦法?對嗎?”
看著眼前如此執著地婦人,智遠心中微微嘆息,卻終究,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當年之事,本就是天命所歸,夫人,衛姑娘的命,強求不得,您應該很清楚,任何人,都算不出她的命格!”
智遠的話,讓原本跪在地上的元氏一瞬間癱軟在地上,元氏一手撐著地面,一手掩唇,努力壓抑著到嘴邊的啜泣聲。
看著元氏這副模樣,智遠終是心生不忍,泛著慈悲雙目看著空氣中的一抹虛無,似嘆似憂,卻最終化作了元氏希冀。
“或許,蓬萊仙獸的內丹,便是她的心吧!”
智遠不確定的話,卻是生生讓元氏止住了哭泣!
對啊,仙獸內丹,還有仙獸的內丹!
元氏站起身來,擦干臉上的淚水,雙手合十,向智遠虔誠道謝,便匆忙離去!
悲喜交集之中,元氏并未細思智遠的話,也并未細思,衛泱為何無心!
或許,蓬萊仙獸的內丹,真的是她的心吧!
看著匆忙離去的婦人,智遠合上了那雙洞悉世間的惠眸,心中,終是縈繞著一股似有似無的嘆息聲。
那人將心剜去了,又如何會有心?
九月十六的桃花,又如何能開的那般鮮艷如血?
不過是因為,拿心來祭奠的罷了!
……
元氏從禪房中出來,一眼便少見了在門口等待的人。
看著自己風姿卓絕的女兒,元氏心頭又是一陣劇痛,鼻尖一酸,強忍下想要奪眶而出的眼淚,揚起一抹笑容,若無其事地朝幾人走了過去。
她這個女兒,是全家人的心頭寶,如今,她也不求她嫁的多好,只待她能平平安安的熬過這個十八歲,遇到一個真心待她的男子。
二九韶華,哪家女子不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