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 —周起往復何時了,生死起伏幾欲得(3)
- 風情匯東宮
- 冬望
- 2998字
- 2013-07-04 09:47:00
“你!”他被我噎了一句,倒是不知道說些什么了。最后竟然來了一句讓我哭笑不得的話,“軒轅鳳,你賴皮。”
“誰賴皮?”我實在是對他無語,“王爺,你不能han血噴人啊!”
“軒轅鳳……”他還真是一點都不介意自己失了分寸,如果有心的人聽見他可真是吃不了兜著走。
我連忙阻止他的話,“軒轅鳳軒轅鳳,軒轅鳳這個名字雖然很順口,叫多了也不怕閃了舌頭。至少王爺該稱一聲太子,否則宗人府的大牢就要為王爺單開。”
“本王就叫你軒轅鳳,什么太子都是狗pi。”他一揮手根本就沒有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一幅“我是無賴我怕誰”的樣子讓人頭疼。“本王告訴你軒轅鳳,父皇能夠廢你一次,一定能廢你第二次。下一次你垮臺的時候,本王肯定一刀結果了你,免得你再危害軒轅王朝。”
“我等著。”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卻知道這話很實在,沒有一絲絲的水分。我微微一笑,“謝謝你的提醒,王爺。”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兩道音質全然不同的聲音在我身后響起,我回頭便看到軒轅濯與軒轅蔚兩人拱手行禮。
“二位王爺不必多禮。”我心里納悶,這兩人怎么走到一起去了。卻還是笑道,“時近午膳,本宮請三位王爺光明宮用膳如何?”
按照規矩,太子可以宴請宮中諸人,不必上報。這合情合理,并無不妥。軒轅鳴一甩袖,“吃什么吃,看著你本王就吃不下飯。”然后昂首闊步,張狂無比的背影漸漸遠離我的視線。
我感覺自己的太陽穴隱隱抽痛,他怎么就不知道給我留個臺階下!軒轅濯畢竟現在與我站在一條線,“臣還要前去坤裔宮向母妃問安,辜負殿下好意,請殿下恕罪。”當然他是絕對不能到光明宮內吃飯,那不是給父皇滅了我們兄妹兩人的理由嗎?明斗暗he,再好不過。
“殿下午后見張箋大人,臣正好陪同,省得回去跑一趟。”軒轅蔚倒是出乎我的意料,認可了我的請求。“臣多謝殿下款待。”
軒轅蔚天青色的獨爪蟒袍還沒換下,依舊是一根碧玉簪簪著長發。我也并未上鑾駕,而是與他一起走回宮里。如今想來從我與他初次相見到如今,這六七年光景中,說過的話還未曾有十句。我不是一個會挑開話題的人,他也是那種溫tun的性子,一來二去大多都是兩人靜然相對,言語少得可憐。
我不相信什么一切盡在不言中,更不相信相顧而言。而是,他這樣的人我真的與他沒有共同語言。他這次倒是沒有沉默,“張箋還說,不知道什么時候殿下才能讀完那本《天下通識》。還好,殿下終于能夠再次研讀。”
從他釋然的言語中我能夠聽出,他是希望我走出冷宮的。為什么?我出來對他有什么好處?“先生還好吧?”
“好。”他只是眉宇帶笑地回答我一個字,溫和如春風沐雨。
“你還好吧?”我又問他,不僅是我對著他不知道該說什么,更加是因為我潛意識里認為他是希望我這樣問他的。
“也好。”他增加了一個字,笑意更深。暖暖的,像是和煦的春風一下子將世界包圍。詩詞中的溫潤如玉四字,大抵便是形容他這樣的人。
我回以一笑,“那就好。”只要大家都好,我也就好。畢竟,他們好了就不會對我如何,我也能夠算是好了。
“文清承襲了太子太傅一職,藍仲過繼給他很是合適。現在稱文仲,也跟著張箋習文。”他第一次在我面前說這么長的一段話,抑揚頓挫說話也像讀書一樣好聽。或者他是生錯了地方,他更適合拿著一卷書教授學識。
藍仲的道路雖然是我刻意安排,卻是他最終的選擇。他內心深處的仇恨難以磨滅,他恨的人中有一個就是我。為了彌補對他的愧疚,我只能讓他走些捷徑,達到他想要的目的。至少,他還不能對我如何。我慢慢開口,“張先生真忙,只是他對旁人總比對我上心。”不是我矯情,而是陳述一個事實。
“呵呵。”軒轅蔚難得笑出了聲,他的笑聲也如春風吹散風鈴一樣動人。“這話聽著很吃味,張箋聽到要不好意思的。”
張箋是比文茂還要喜愛文學的書生,文茂關心的大多是時zheng與quan術。相較而言,我覺得張箋才是一位極好的啟蒙之師,而文茂適合教授quan謀zheng斗。張箋是書呆子,文茂卻是一位老學究。“我是實話實說。”自從張箋成為我的老師,只是讓我捧著《天下通識》,從我當上太子讀到我被廢。我有預感,這次他還會讓我繼續看這本天殺的書!
幾句話說完,光明宮就在眼前。王敬躬身請安后忙去安排午膳,隆彥默和尉遲庸這時候正在書房內讀書。他們養成的習慣,上午看書,下午練武。
芍弋上了兩杯茶,我坐在太子正座上,他只是端然坐在太師椅上。對于這些茶我是極其不喜歡的,我還是喜歡喝丹落宮井里面的清水。不似這茶,苦盈盈的。而且我知道內務府送到各宮的茶都不屬于上品,最好的茶還在內務府被那些太監先喝光。父皇只喝著中等偏上的茶,我們大多只能喝中等偏下的茶。軒轅蔚也沒有喝茶,可見他也不喜歡。
遠遠地尉遲庸邊伸著懶腰邊從偏門進殿,嘴里嘟囔著,“姑姑,什么時候開飯?我都餓死了……”見到大殿內有旁人,他才笑呵呵地單膝跪地行禮,“屬下見過太子殿下,郡王爺。”比他慢一步的隆彥默順勢跪下來,嘴里卻是未發一言。
“不必多禮,今天我請皇兄吃頓飯。”我笑語相對,同時看到軒轅蔚眸子里的訝異。我不是第一次稱他皇兄,“皇兄這些年對我的照顧,我銘記于心。不知惠妃娘娘是否有空,晚上我想去拜訪一下,以敬孝道。”
“殿下去后宮多走動些是好的,前朝之事遠不及后宮之事有趣。”軒轅蔚的話中有話,“大家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妻賢妾和,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殿下你說,是不是?”
不愧是被父皇稱頌的文學出眾之人,連表達自己的立場都這般yin晦文藝,讓旁人聽不出一絲的不妥。他提醒我用女孩子的特殊身份親近后宮妃嬪,減除父皇對我的戒心。更是告訴我,他和我是同一陣營。如今是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妻不賢妾不和,根本不是所有人想要的。我笑著點頭,“皇兄所言甚是,我亦認為如此。只是不知惠妃娘娘喜歡什么,我去冒昧拜訪也不至于失了禮數。”
“母妃很隨性,殿下隨意就是,有冒昧之處她也不會記在心上。”軒轅蔚的語氣很淡,至少沒了那股暖意。反而在說到惠妃的時候,多了些遠離。
惠妃隨性?是不是他知道惠妃和明橋……我沒有那么笨就這樣問出口,而是點頭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芍弋吩咐廚房做的菜都很豐盛,與在丹落宮吃的何止是云泥之別。我和軒轅蔚入座后,兩人隔開兩尺長的距離。桌上有五十四道菜,而且再怎么喜歡吃一道菜最多只能夾三次。上位者為了避免旁人探查到自己的喜惡后,在食物中下毒,歷朝歷代都如此規定。
食不言寢不語,我眼神落在哪里,芍弋便拿著銀筷子銀勺為我布菜。每次都只是夾一勺,勉強算作一口。幸好我對吃的向來沒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其他的都不重要。記得有次隆彥默問我,喜歡吃什么,我當場愣在那里半天。
從我記事以來,似乎從來沒什么喜歡的東西。當然,除了軒轅暄pigu下的那張龍椅。因為,它代表著帝王權威,生斷殺伐皆掌于手。別的,就可以算是這條命吧。連命都沒了,什么都沒了。
至于吃的,在我眼里食物只有兩個作用。一是填肚子,不致于餓死。二是用來獲得更多的食物。好不好吃,不重要。喜不喜歡吃,更是其次。
基本上,我一頓飯下來,只會吃一碗米飯,一碗濃湯,還有不到三十口菜。五十四道菜,就算是每道菜嘗一口,我也是吃不過來的。芍弋為此還告訴我,說是光明宮的宮女太監們最喜歡的就是吃飯。剩下來的飯菜豐盛得嚇人,光是這些天他們都長胖了一圈。
軒轅蔚吃的也不多,王敬在他身邊伺候著,點頭哈腰極為熱情。他看上的大多是清淡的菜色,眉宇間會偶爾輕蹙,應該對于這種吃飯規矩極為厭惡的。說實話,我想除了父皇那種喜歡享shou權li的人,是不會再有人喜歡這樣吃飯。zhe騰別人不說,更加zhe騰自己。有一口沒一口的,還不如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