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紅城花季(三四 三五 三六節)
- 紅城花季
- 佟銘
- 3144字
- 2012-09-08 12:53:27
三四、
為什么快樂總是容易忘記,痛苦卻埋在心靈的最深處?
也許痛苦是心智成長的催熟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姥姥去世后,伺候媽媽照看妹妹的重擔落在了程安稚嫩的肩膀。
一天,程安準備給爸爸做飯,開始生火點灶,等爸爸傍晚下班到家一看,滿屋是煙,程安趴在桌上嗚嗚滔滔的哭泣,爸爸問他為什么哭,他對爸爸說:“我恨自己!灶子都點不著。”爸爸擦著他的眼淚,安慰他,耐心的教他怎樣生火。
小程安會做飯,一開始做的半生不熟,無法下咽,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不僅會做米飯,還學會了做面條,蒸饅頭。他還學著姥姥的樣子炒菜,慢慢的也做得有滋有味。
程安挨過燒挨過燙,磕磕碰碰也是常事,只要能幫爸爸做點事,只要媽媽和妹妹不挨餓,他就不覺的疼,只是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底。
有一天,程安給程萍盛好飯,放了勺,要妹妹自己學著吃飯,又盛了飯菜喂媽媽。程萍看著哥哥喂媽媽吃飯,卻不喂自己吃飯,氣呼呼的走過來,揮起手猛的打在程安手上,程安只顧著媽媽沒有防備,手上的一碗飯菜撒在炕頭,碗掉在地上摔成兩半。
“你要干什么?”程安瞪著妹妹生氣極了。
“誰要你喂她吃飯,不喂我吃飯了!”程萍理直氣壯的說。
“她是媽媽呀,你怎么能跟媽媽爭?”
“那是你媽媽,不是我媽媽!”小程萍指著躺在炕上的媽媽說。
程安一聽這話怒不可遏,伸出手來就要打。
程萍昂著小臉說:“你打呀,打呀。”程萍以為哥哥那么疼愛她,是不舍得打她的。
但,這次程萍錯了,程安把妹妹抓起來按到床上狠狠的打,打得程萍哭天叫地,直到哭著求饒:“哥哥,我不和媽媽爭了,哥哥,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程安恨妹妹居然不認媽媽,但打了妹妹,心里也不好受,再加上每日伺候媽媽照看妹妹這幅擔子的重壓,一時間百感交集,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收拾撒了的飯菜,又給媽媽盛好飯,喂媽媽吃飯。
喂一勺飯掉一串眼淚,這一串串眼淚流淌的是小程安心里壓抑已久的委屈。
他究竟有多少委屈?媽媽躺在這,卻看不到也聽不到。
程萍雖然嘴上認了錯,可是心里從未想通自己到底有什么錯。
自從五個月大,她和哥哥在一起的時間就遠遠多于媽媽,在她兩歲稍稍懂一點點事開始,她的身邊就只有哥哥照顧她,所以,在程萍幼小的心靈里有著深深的烙印:媽媽只是哥哥的媽媽,而自己真正的媽媽就是哥哥程安。以至于在小學一年級時,老師要同學們寫下媽媽的名字,程萍寫下的是“程安”。
寫錯了嗎?錯,又是誰的錯?
三五、
程安爸爸的工資扣去公司的欠款,除掉妻子的日常藥費,支付正常生活所需,已經所剩無幾,無力再償還其它債務,于是,他決定去拾煤。
離程安家一里之遙有一條公路,是很多拉煤車的必經之路,煤車總會甩掉一些煤,程安爸爸改裝了一輛三輪板車,每天早晨四點準時起床,推著車去路邊拾煤,一是為了解決自家燃料供給問題,二是多余的可以賣掉以償欠款。一早晨可以拾到一車煤,能換四、五十元錢。拾完煤到六點半回家,八點到崗上班。十多年來,除去雨雪天氣,不論寒暑從未間斷。
一天早晨,程安爸爸看天有小雨,但不大,還是決定去拾煤,給孩子掩了被子,便推車走出家門。
路邊的煤經雨水沖刷顯得黑里透亮,因有小雨,今天拾煤的人不多,程安爸爸不一會就拾了滿滿一車煤,心里很高興,騎起車就走。
誰料,禍不單行,那路一個轉彎處稍有下坡,程安爸爸鞋底有水,一腳剎車打了滑,霎時連人帶車摔下路邊,倒在一個樹坑里。
程安爸爸一骨碌爬起,只見前面兩三米處就是一個十多米的深溝,心下大駭:好險!若不是這樹坑,命怕是沒了。程安爸爸覺得右腿有點疼痛,眼見雨要下大,也顧不上這些了,拼力把車推上公路,把散落的煤一塊一塊的重新裝好,匆匆的向家里走去。
回到家卸了煤車,程安爸爸才感到腿疼痛難忍,程安給爸爸撩開褲腿,只見小腿左前側接近膝蓋處腫起一個雞蛋大的包。
程安焦急的說:“爸爸,去醫院吧。”
“不用。一會就好了。”爸爸忍著疼痛回答,頭上冒出豆大的汗。
程安聽爸爸這樣說,想了想,一轉身冒著大雨跑出家門,來到胡同口的診所,砰砰敲開門,把情況簡單的說給大夫,大夫隨手給他拿了一袋三七片,一瓶正紅花油,又用紙包了些去痛片遞給程安,程安說了聲謝謝,從口袋里摸出五角錢丟在柜臺,大夫見是鄰居家的孩子,也不計較。
程安跑回家,給爸爸倒了水把藥吃了,仔細的在傷處涂了紅花油,心里才踏實了。接著給妹妹和媽媽洗漱,生火做飯。
程安給爸爸和妹妹盛好飯,開始喂媽媽吃飯,臉上露出了天真的笑。
天真無邪的笑臉不是一個孩子應有的表情嗎?可出現在程安的臉上是那么難得。
從孩子時代走過來的人,真誠的祈禱吧——祝愿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擁有這樣的燦爛笑容。
爸爸問程安:“你笑什么?”
“爸爸不用上班,可以在家陪我和妹妹,我高興呀。”
爸爸又是一陣心酸。
斯蒂芬?馬布里,曾經的“獨狼”,現在中國籃球迷更愿意稱呼他“馬政委”,他在一次采訪時說:“小時候媽媽曾對我說‘斯蒂芬,你會擁有世界上所有的錢,但是,那不等于你擁有快樂和幸福’。”
對于快樂和幸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不必再多說什么。
介紹一個網友的個性簽名吧——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三六、
兩天后,程安爸爸能下地走路了,第四天上班了,但是由于腿傷沒有得到好的治療,給他留下了永遠的痛,每到陰天下雨右小腿就會刺骨的疼痛。
房東丁老太太那時六十多歲,靠每月兒女給的贍養費,以及出租房屋的錢過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了解了程安家的情況,善良的老太太可憐程家兩個孩子,便經常過來幫忙,幫助買一些菜,買生活用品,照看程萍,有時也幫助程安伺候程安媽媽大小便。自己做點好吃的,也給孩子們拿過來。程家的房租,丁老太從沒催繳過,而且,十多年過去了,一分錢也沒有漲。
有了丁老太的幫助,小程安肩膀上的擔子輕了許多,對待丁老太就像親奶奶一樣,兄妹倆“奶奶,奶奶”,叫的丁老太也很開心。
小程安已經滿七周歲了,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在大門口看著和他同齡的小朋友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樣子,羨慕極了。
有一天吃過晚飯,程安對爸爸說:“爸爸,我想上學。”
“哦……”爸爸該對孩子怎么說?
“爸爸,別的小朋友都上學了,我為什么還呆在家里?”小程安又問。
“安子,你暫時還不能上學,媽媽和妹妹還需要你來照顧。等媽媽病好了,能照看妹妹了,爸爸就送你上學。”
程安爸爸心里充滿了對孩子的愧疚,妻子的病什么時候能好?奇跡能夠再次發生嗎?欺騙孩子并非本意,可是他又有什么辦法。
程安聽爸爸說完,高興的摟著爸爸的脖子說:“謝謝爸爸,爸爸你真好!”
那天夜里,程安夢見媽媽病好了,帶著他去上學,一路上,花兒露出笑臉,小鳥給他歌唱……
第二天,程安把這件事興奮的告訴了丁奶奶,又問道:“奶奶,怎樣才能讓媽媽快點好起來呀?”
“這個……”
“奶奶,你快說呀,快說呀。”程安懇求道。
“你給媽媽做按摩吧。”丁老太實在沒辦法,自己會一點按摩,就拿這個敷衍小程安:“你媽媽躺的久了,骨頭就生銹不會動了,做按摩她就不會生銹,好的就快了。”
“奶奶,什么叫按摩?你教教我吧。”程安央求著丁奶奶。
丁老太只會簡單的一些按摩方法,都教給了程安,從此程安每日給媽媽按摩,活動關節,妹妹程萍也學著哥哥的樣子做,兄妹兩個一天要給媽媽按摩好幾次。
丁老太本是一句敷衍的話,沒想到結果是這個樣子,長嘆一口氣:“安子他媽呀,你要是不好起來,我都成欺騙孩子的罪人了。”
轉過年的一天,丁老太在市場撿到別人丟棄的一顆李子樹苗,帶回家給程安兄妹玩。丁老太領著兩個孩子,在院內水井旁找了一小塊能見陽光的空地種樹苗。
程安問:“奶奶,小樹苗什么時候能結果子呀?”
“等你媽媽病好了就能結果了。”老太太說完就知道又說錯話了,都是這孩子鬧得,丁老太滿腦子也是這個話題,一不留神就順嘴溜了出來。
于是,程安耐心的照顧小樹苗,眼巴巴的盼著樹苗早日開花結果。
大半年過去了,小樹苗長大了,開了三、五朵花,一場大雨過后,花瓣落在地上化成了泥,媽媽的病情也沒見好轉,小程安失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