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兩張殘幣引發的案件
- 武俠小說集
- 逐文攬月
- 3974字
- 2012-04-30 09:55:35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唐朝詩人李白在從長安送友人入蜀的途中,寫下這首《蜀道難》。詩句中作者描繪的蜀道之險奇高峻使人們印象深刻,在世人嘖嘖稱奇的詠誦之中流傳了千年。
在四川廣元與陜西略陽之間蜿蜒曲折的省界線上,有片望不見邊際的山林,此處原是三國時期蜀、魏二國兵家爭戰之地。時至今日,這里仍是崇山峻嶺、懸崖峭壁,方圓數十里鮮有人煙,偌大的山林在陣陣尖銳鳥鳴過后,靜寂無聲顯得格外深遂幽靜。山谷中樹木茂密、山石嶙峋、奇峰怪嶺、不勝枚舉。正值盛夏,烈日當空熾熱的烘烤著大地上一切,由于植被厚重,酷曬后空氣中彌漫著大自然甜香摻雜的清新味道,地面上的水蒸氣快速升騰使空氣扭曲變形。置身空地之中,仿佛在蒸天然桑拿一般。山谷之中碗口粗的成年散生竹猶如林海一般,山口陣風撫過竹林枝葉此起彼伏遠遠望去似枝濤葉浪般蔚為壯觀,并隱隱伴有龍吟虎嘯之聲。步入竹林使人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冰火兩重天,林外那種天然桑拿的煩躁灼熱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清爽宜人,隨著竹林的深入甚至冰冷陰涼感覺會傳遍身體每個神經。
在這片懸崖竹林的西南方向,有座較為平緩的山丘,山丘樹木將被砍伐殆盡,稀稀疏疏的幾戶民宅分布在山丘之上。此處蝸居的特點除了風景旖旎之外就是交通閉塞,就連二十里外人口較為稠密的縣城,那猶如蛇形攀繞的盤山公路,駕駛員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心驚肉跳的感覺也將會是終身難忘的。
山丘上有戶最貧窮的人家,男主人叫廖大壯曾是村里出名的能人。廖大壯人如其名身材高大健壯,人又扎實肯干,家中的生活倒也寬裕。但數年前,廖大壯進山從陡峭的懸崖邊失足跌落下來,摔成癱瘓生活都無法自理。數年來一陣聰明一陣糊涂的,成了半個植物人。為了給廖大壯治病,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賣了,也沒補上昂貴醫療費用的巨額空缺。樸實的村民們對廖大壯的遭遇都很同情,各家各戶都進行了募捐。無奈當地為貧困山區人口稀少,經濟狀況又不好,因此捐款對于廖大壯一家來說僅僅是杯水車薪。廖大壯的媳婦佘麗瓊原是縣城一名技術工人,后來廠子不景氣倒閉失業了。夫妻二人有對兒女,兒子叫廖曦職中畢業后去了部隊,九八年的洪水吞沒了南方數個城鎮,廖曦所在部隊參加了抗洪救災。廖曦在這場沒有硝煙與自然災害的戰斗中,表現勇敢出色多處負傷。抗洪結束后廖曦成了所在連隊的英雄,薦于其一貫表現,部隊報上級黨委批準,同意只有中專學歷的廖曦到部隊軍官大學學習,學成之后直接提干。進入院校校方高度重視,指令廖曦擔任學員隊的隊長,畢業那年廖曦成為該隊近千名學員中唯一在院校榮立三等功的學員。十余載的軍旅生涯,廖曦獲得了無數榮譽,如今他已走上了年薪近十萬的團職領導崗位。每年依然象往常一樣休三十天的探親假,坐了火車換汽車,乘了汽車改牛車,再翻山越嶺步行數小時來到這個山丘上看望父母,一個往返就近兩個星期。如今廖曦早已成家了,妻子與孩子一直在部隊隨軍生活。自從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失業后,廖曦就每月往家中寄錢,十余年從未間斷。盡管廖曦毫無保留的給予經濟支持,這個家庭扣除廖大壯的醫藥費和正常家用之后也就沒有節余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廖氏夫婦身體狀態每況愈下,佘麗瓊常年鼻炎、關節炎、心絞痛等小病不斷,大把大把的吃藥,全憑女兒廖冰盈操持著這個家。
廖冰盈是個盲人,自小患有壓迫神經性失明。由于家在邊遠山區醫療落后,而且父親常年重病纏身,家庭經濟負擔沉重,自小耽擱了治療導致如今成為了真正的盲人。就是因其家境貧瘠又身患殘疾,所以雖是年近三十仍未婚嫁。長年的思想、生活壓力,使其身形孱弱消瘦并略顯駝背。因視覺缺陷使其對生活缺少希望,沒有表情的面孔白皙的沒有血色。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山谷那片竹林中砍竹,再背到家里由母親加工成竹籃、竹凳等藝術品到縣城集市上賣錢補貼家用。
已是臨近清明了,這幾天廖冰盈砍伐了好多的竹子,為的就是節前縣城有個大集銷路也會好些。以前都是母親編的比她砍的快,竹子還沒有砍伐好,母親已經將材料都用完了。這幾天廖冰盈加快了進度和砍伐時間,母親還沒將做好手中的活,廖冰盈就將竹子砍伐好了。沒有幾天在家里的小院子就碼好了一堆砍好的竹子,廖冰盈就開始給母親打下手,又編又染的忙活。雖是目不視物,但廖冰盈也算是個精明的商人了。每次在集市上收費找錢算的上是她人生的最大樂趣,她深知責任重大,所以每一筆交易都是一絲不茍。常年的山區生活苦燥乏味,只有這時她聽到集市如此熱鬧喧嘩,腦海中想像著繁華的景象,毫無生機的臉上才會顯出幾分笑意。每當有人來買她的東西,她都會表情嚴肅的將收到的錢摸好多遍確定面額,再找出零錢交還給對方,儼然象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一般認真而嚴肅。雖是有個別買主以好充次壓價找茬,但總會有憐憫其家庭狀況的攤主為她解圍。幾年來,倒也沒有在交易中出現太大的問題,獨自作買賣掐指算算已有多年了。
縣城集市離廖冰盈家有二三十里山路,從小到大廖冰盈走這條山路走了上千次,愣是達到了閉著眼睛也走不錯的程度。這天大集,廖冰盈背帶著比平時更多的手工竹器來到了集市。找了個空閑攤位安頓了下來,漸漸的集市上人多了起來。不一會功夫廖冰盈就賣出去好幾個竹器,賺了數百元。到下午時,廖冰盈已經快將帶來的竹器賣光了。這時一個身著奇裝異服的小伙子走過來問道:“你剩下這些竹器總共多少錢呀?”廖冰盈一聽,心想:“今天這批竹器看來要被包圓了。”“還有大、小六個竹籃,一共二百零六元。您要的多,給二百元好了。”廖冰盈答道。
“好,那給我捆扎捆扎。喏,這是二百。”小伙子將錢往廖冰盈手中一塞,提起竹籃一溜煙似的走了。廖冰盈將錢在手中伸展開一摸,兩張百元大鈔都缺了一個大角,十足的殘幣。廖冰盈心撲通撲通的跳的象小兔子一樣,心情一下子上到峰頂一下子又摔落至谷底。這兩百元可足以成為一家人半個多月的生活費了,收了這兩張殘幣怎么回家向父母交待呀。一問鄰攤的大姐,那個買主早就走的不見了蹤影,如何還能追的上他。大姐是個熱心人,問明緣由后對廖冰盈說:“嗨,不是什么大事。你不知道嗎?這種殘幣在銀行是可以兌換的。你幸虧沒收個假幣,要是假幣的話換都沒的換了。”“真的?那我現在就去銀行換去。”廖冰盈象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樣快速收拾妥當,拄著探路棍子來到集邊的農村合作社。來到柜臺前將那兩種錢遞了上去:“你好,請幫我換兩種錢。”那中年職員看了看那兩張錢說道:“對不起,我們這里不能兌換這種錢的。”廖冰盈著急的說:“不是說銀行都可以換嗎?”職員進一步解釋道:“除非是在本銀行取款機取款有打印憑證和錄像證明或柜臺當面點清時發現有殘幣。否則我們不負責兌換的。現在市面上大多數銀行都是這樣的,你可以到市里的其它商業銀行換換看看。”市區離縣城又是三、四十里的山路,看來只有先拿著錢回家想辦法了。
遭到拒絕的廖冰盈象血本無歸的賭徒般走出銀行,一路自怨自艾抹著眼淚回到家。母親佘麗瓊除了痛罵青年沒有道德之外,長吁短嘆的也沒什么辦法。父親聽懂了似的一陣陣急促咳嗽聲回響在房中,使母女二人的心越揪越緊。
廖冰盈像下定決心般的說道:“娘,明天我到市里去換這兩張錢。”佘麗瓊說:“你瘋了?市里那么遠又都是山路,一天都難走個來回。要有個好歹,我和你爸可怎么活喲!”廖冰盈說:“從家里到縣城二十里山路,我不是走的好好的?明個早起趕路不差多那幾十里。”
第二天天蒙蒙亮,廖冰盈就拿著那二百塊錢上路了。前二十里是走熟了的沒費多大力氣就走過去了,但到市里的路卻是非常陌生。十幾年前哥哥參軍前曾來過一次,而后和父母和哥哥又來過幾次數都數的過來,如今時間久了,這一路上憑著斷斷續續的記憶不知對錯的往前趕。先前還能問問路,留縣城越遠人越少路走的也越來越迷糊。到了中午來到了一片小樹林,廖冰盈拿著探路棍踏著地上的枝葉,山路崎嶇樹根盤虬對于廖冰盈來說更是舉步維艱。不知行走了多久,“啪”的一聲,一陣劇痛從腿部傳來。廖冰盈倒在地上,用手摸去感到溫稠的液體沾滿了右腿,廖冰盈知道自已流血了,再向下摸到了一個碩大的布滿巨齒鐵夾子。廖冰盈忍著痛走出樹林后再也忍受不住暈倒過去。
廖冰盈再醒來時已經是躺在市里醫院的病床之上了,母親佘麗瓊與哥哥廖曦就在身邊。見廖冰盈掙扎著要坐起來,佘麗瓊說道:“你終于醒過來了,都暈睡了三四天,發著高燒說胡話不安穩。幸虧你哥從部隊回來探親,正巧又走那條大道,又偏巧看見暈倒在路邊的你。這算你命大,那條道一天也沒幾個人從那過,你暈倒在路邊如果不是你哥救你光流血也得流的沒命了。”廖曦接著說:“看到你時你腿上還帶著個鐵夾子,一看就是當地獵人給野獸下的獵具,那個獵人我們已經找到了。政府早就有規定不允許單位與個人非法捕獵野生動物,而他們私自在野外設立獵具且沒有設立安全標志,這就屬于違法。我已經起訴他們了,律師說勝訴的把握很大。你們近期的遭遇咱媽都對我說了,那兩百塊錢的殘幣,法律規定在各銀行機構都應對殘缺損污的錢幣都應兌換。你們賺的那些錢,聽說有很多孩子涂畫了“××大壞蛋”“佛法無邊”等文字,這幾天剛收到的那兩張百元殘缺不太嚴重的錢幣,都可以在銀行兌換出完好的同價的錢幣。你就別再為這些事著急上火了,送來時你的腿都被夾斷了,醫生說傷到了筋骨剛接好腿不能亂動,你就安心養傷吧。”
聽了哥哥廖曦的話,廖冰盈放下心來。在醫院住了月余終于痊愈了。出院那天,廖冰盈的母親佘麗瓊和哥哥廖曦都來接她。廖曦告訴廖冰盈,在她住院期間那名非法狩獵的獵人在法院的監督下已賠償了廖冰盈的醫藥費和身心損失費。同時縣城銀行也在相關部門的過問和監督下,對廖冰盈的兩張百元殘幣和收取的污涂錢幣進行了等額兌換,并對由于職員工作疏忽對客戶造成的間接傷害表示了歉意。
廖冰盈聽后高興的對廖曦說:“我現在算是記性了,今后還得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呀。”說完,三人開開心心的朝著家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