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良人何時歸 03
- 你是我心中那座城
- 秦上初晚
- 1982字
- 2010-11-15 16:04:16
她是怎么了?為什么會越來越難以控制自己了?今天看見那只手繡鴛鴦時,她直覺的認為另一只鴛鴦是被人驅離了,然后就想到她和少爺,可是,他們的關系明明不是那樣的啊!她只是喜歡少爺在身邊的感覺,她也只是想念少爺而已,可是,為什么想念?似乎問題越來越復雜了,她煩躁的一推桌子上的東西,就那么趴在了桌子上。
手觸到一個東西,她拿起來一看,是她繡的東西。上面的圖案剛剛起了個頭,看不出繡的是什么,但初晚突然有些興奮,白天王大娘說女孩可以繡漂亮的東西送給自己喜歡的人,她當時就決定要給少爺繡了。看著模糊不清的圖案,她咬咬牙:一定要在少爺回來前繡副最漂亮的送給他!他會是什么表情呢?
蘇老爹這段時間每天都樂呵呵的,女兒肯乖乖的去學繡工,并且表現出的熱衷大出他的意料,每天一吃完早飯就走了,常常是傍晚才回來。雖然這大大縮短了他和女兒說話的時間,但只要女兒開心,他也無所謂。
初晚這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與針線作伴,跟著王大娘學習各種繡法和技巧。有時甚至將大娘繡好的東西拆了再繡,繡了再拆。累的時候就想想少爺,好提醒自己是為少爺學繡工的;休息的時候,就想象少爺回來時的樣子,心里也是羞羞暖暖的。
轉眼間冬天已經來了。初晚披著一件棉襖,手放到火爐上烤了一下,又拿起手中的繡活繼續繡著。一陣北風吹來,將門簾掀的噼啪作響,門也被一下子吹開。她趕忙起身去關門。走到門前,她忍不住向外看了一下,然后打了個哆嗦。這么冷的天,自己在家都覺得冷,少爺不知道怎么樣?他有沒有棉衣?有沒有可以擋風的地方住?她學繡工已經學得很好了,現在可以給爹爹繡雙鞋墊,給小燕繡方手帕,兩個月前還給鄰家姐姐繡了嫁衣。王大娘跟她說明年和她一起開個繡坊,既養家又不浪費手藝。想到這里,她輕輕地問:“林生,你呢?你想要什么呢?”
一年一度的春節廟會開始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們來來往往,忙著走親訪友。初晚也沒有閑著,她給王大娘拜了年之后,就和大娘一起去盤好一點的鋪面了,她們打算讓繡坊早一點開張,這樣的話,春節花去的錢就能早一點賺回來了。
蘇橋上人聲鼎沸,雜耍班子一撥一撥的。初晚靠上前,見里面一人耍大刀耍得正歡,另一人拿著個盤子四周討賞錢。見那兩人都是外鄉人,初晚心里一緊,忙掏出三文錢扔進了盤子。少爺一個人也在外地,他能不能吃飽?會不會受苦?有沒有錢花?
蘇城不大,卻有個大戲臺,臺上的小生俊伶正咿咿呀呀唱著那些千古不變的男歡女愛。初晚不自覺的看看周圍,卻只看到一些無相關的面孔而已。如果少爺在,肯定早就坐在某一處,邊聽邊哼,而且還冷不丁的轉過頭:“初晚,這句很好聽呢!”
“對鏡容光驚瘦減,萬恨千愁上眉尖。盟山誓海防中變,薄命紅顏只怨天。盼盡音書如斷線,蘭閨獨坐日如年!才郎若是心腸變,孤身弱女有誰憐!”
“好!”一陣叫好聲驚醒了沉思中的初晚,她茫然抬頭,赫然發現陳老爺就坐在前面一桌子邊,一臉的嚴肅表情根本讓人不覺得他是來聽戲的。陳老爺有沒有知道少爺學戲的事呢?應該沒有吧?否則少爺早被找回來了啊!回過頭,初晚發現王大娘一直跟人聊天。那人十八九左右,短發,稍顯黑的臉看起來很精神,見初晚在打量他便愣了一下,接著露出大大的笑容。王大娘打趣道:“初晚,這是咱們蘇城的秀才呢!”那人不好意思的搔搔頭,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大娘接著說:“我沒說錯吧?你今年可要去大城市讀書啊!”又是一個離鄉之人。初晚暗暗想。“大娘,那檔子事就別提了,今天我陪你好好聽戲吧。”見對方想岔開話題,王大娘也不再說下去,回頭見初晚一副心不在焉,興致缺缺的樣子,便道:“也罷,今兒個我們不看了,你慢慢看吧。”說罷就拉著初晚走,急的那人忙喊:“大娘,那改天我來拜訪你。”王大娘爽朗一笑:“好,我就恭你大駕啦。”
初晚跟在王大娘旁邊,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只是臉上的表情表現出她心里的不平靜,嘴抿得緊緊的。突地,她開口:“大娘,我們明天就開張吧!”王大娘顯然沒想到她突然開口,而且還是這樣一句。她有些沒聽明白。于是又問了一遍:“什么?初晚。”“我們明天就開張吧。”初晚一個字一個字重重的說出來,臉上的神情很是堅定。大娘失笑,“傻丫頭,這兩天是一年最悠閑的幾天,等春節一過,咱立馬開張。”“可是……”“初晚啊,大娘歲數大了,開繡坊也是為了打發時間,不像你們年輕人身子骨靈活,你也得替大娘我想想啊。”初晚安靜了下來,的確,她確實只顧著自己的想法,沒有顧慮到其他人,這兩天,爹也希望有人陪吧。
她有點自私了啊。只想著若少爺在這時回來,便能看到她幫爹爹掙錢養家了。
回到家時,爹爹不在。初晚拿出早就做好的棉衣,繡在上面的蝶兒栩栩如生,似乎要飛了開去般。初晚嘆口氣,將臉貼在棉衣上細細摩挲。少爺離開有十個月了吧,不知道他回來看到自己親手做給他的棉衣,會有多高興呢。真希望能看到他穿上它的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