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魚橋布施
- 一樽還酹江月
- jeongeun
- 1203字
- 2011-10-08 19:42:54
上橋時,慎修遠在前,她有意放慢馬速,免得揚起塵土。行至中段,察覺漁民中摻著幾個蓬頭垢面、赤腳行討的乞丐,而橋末端有一對衣衫襤褸,饑腸多日的婦孺。婦人雙膝跪拜,嘴里不停念著:“好心人,救苦救難,賞口飯吧。”孱弱的幼童一手牽著母親的破衣角,將另外一只手伸在半空。
“娘,我餓,餓……”
慎修遠哪里忍得住,悲憫之心充斥心田,做下馬之勢。突然一股氣力擋在身前,西顥制止了她。
“不可。”西顥微微搖頭。
“你這是做什么?沒瞧見他們那么可憐。”慎修遠翹唇瞪著他,覺得西顥不明事理。
西顥下了馬,從馬匹背囊中拿出一包東西,走向那對母子,在她們面前打開布結,露出幾個白氣蒸騰的饅頭。
“拿去吃吧。”西顥將饅頭遞到孩子懷中,幼童瞪著銅鈴大的眼睛看了看他,猛地抓過兩個,死命往嘴里塞,婦女也搶過剩下的,狼吞虎咽,忘記說謝之詞。
西顥回身,慎修遠對其揚眉吐笑,西顥頷首回敬。可他平和的面容倏地蹙起眉,快步貼近郡主,雙眼逼視后方,異常冷峻。
本想夸贊西顥一番,但他莫名的舉動卻使慎修遠不解,疑惑地向后望去。
那些個橋上的落魄乞丐正朝他們圍堵過來,他們拄著木棒,捧著破陶碗,污漬菜色的臉上一對凹陷混濁的眼。
“西顥,也給他們分點吧。”
“全給了她們。”西顥示意方才施舍饅頭一事。
他領會郡主之意,沒等她開口,就從腰囊里掏出些銅錢,扔進他們碗里,乞丐們連連點頭,嘴里謝個不停。
其實西顥心里十分不悅,從方才就謹慎地盯著他們中,一個腰間插把匕首的人。乞丐流民平日里他見得多了,可隨帶匕首的,一定不是善類。何況還是一把藍雀頭綠鞘身的彎月匕首,那么具有代表性的防身武器,他當然知道背后的意義。可是他不能在此地、在郡主和一幫老百姓面前點破。
西顥故作側身,揮手讓他們散去,卻怒對那人,從對方時而游離時而精明的眼神中看出他在盤算下步行動。西顥上來一個手握劍柄,以大拇指之力撥開劍鞘,顯露一小段鋒利雪亮的劍身。對方雙眼一挑,收到警告的信息,下一秒眼珠流轉,跟著其他乞丐退后,繼而裝起行討的模樣。
“我們還是趕路吧。”為確保郡主的人身安全,他絕不能掉以輕心,多作停留。
“西顥,你人真好。”慎修遠兩腳一夾馬肚,小黑一溜煙地向前沖出,西顥縱身上馬,追在其后。
普覺寺建在偌鄯城東郊的壺瓶山山麓。相傳一百二十三年前,身毒國的高僧長途跋涉到中原布教,行至此處,見官吏殘暴、百姓愚昧,決定安身立命,宣揚佛法,教化世人。數十年后的一天,高僧披赤色袈裟,盤坐蒲團,為信徒們講經。這中間有高僧的弟子、市井百姓、王公貴戚,達千余人,皆圍其身,虔誠聆聽佛的感召。高僧意味深長地遙望穹蒼流動的浮云,眾人未能從他眼神中看出端倪。高僧曰:“吾與眾生同修于世,成佛非一朝一夕,秉著慈悲之心,歷經重重劫難,頓悟而得道,愿汝等早日脫離苦海,去到西方樂土,阿彌陀佛。”信徒們齊聲作答:“諾。”言畢,一縷青煙騰起,高僧禪定坐化,眾人無不為之驚嘆,高呼百拜。后人就在高僧涅槃之地,修塔建寺,供養三寶,焚香誦經,祈求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