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 珪夢清歡
- 云鵠
- 3233字
- 2013-05-27 09:44:10
書寶聞言松了一口氣,見我憤憤然的模樣,突然面露憐憫,不知為誰。
我將碗放回書案上,瞥見一封尚未完成的奏折,便說,“想不到書寶武功高強,還寫得一手好字”
“陛下有令,如今太平,不僅文官要上奏諫言,武將也要讀書建議”他嘆了一口氣,“我既然不能為陛下效力,就不該再占著朝廷的位置,本想早日致仕歸家養病,也算報答君恩之萬一。現在朝廷正在裁減文武官員,我實在不愿荒馳朝廷制度”
“可是,陛下不準你告退是嗎”
書寶點頭道,“陛下語重心長,讓我安心養病”
書寶說完閉目養神,似是相當疲憊了。這時,門外響起來了秦夫人的聲音,示意書寶該用晚膳了。
我起身告辭,書寶堅持要送我出門,我連忙將他按住,“我還想再來看你呢,你要是堅持,我反而不敢再來了。”
他聽后只能作罷,又問,“有幾個隨從?”
我比了一個八的手勢,他蹙眉道,“我讓手下護送你”
“京師這么危險嗎”我驚呼道,“八個已經太多了”
書寶別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嘆道,“再多也不多”
我恍然大悟,紅著臉小聲說,“你們也太看得起我了”
“你若再失蹤一次,我恐怕···咳咳咳”書寶抬手阻止我靠近,這時秦夫人端著湯碗快步走來幫他順氣。
“沒事,你早點回去”
“那你好好休養,我改日再來”
秦夫人與我一前一后走在院落的幽徑上,我從心底感嘆,“人稱秦將軍仁義英烈,果然一點不假。這仁義英烈未必都要轟轟烈烈才能體現,叔寶兄一言一行,于細微處尤見風骨”
“將軍的確忠心耿耿”
“嫂嫂,我聽書寶說他有心辭官歸養?”
“將軍向陛下提過數次,陛下說朝廷確實需要裁減,但他卻萬萬不能告退。陛下特別允許將軍在府上辦公,當他病情沉重時,不許他們前來叨擾;待他有些起色了,可根據他的精力讓他們入府稟事。”
這樣的二哥······
“王妃”
我轉身見她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嫂嫂可是有話要說?”
“王妃,不會再離開皇宮了吧?”
她問得小心翼翼,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將軍的身體經不起操勞了···去年···他總是不放心,一定要親自出去尋找,夜夜咯血,前后不下數斛”秦夫人語帶哽咽,紅了眼眶。
我心下愧疚,保證道“嫂嫂放心,我以后一定不給書寶兄添麻煩”
“去吧,免得陛下擔心”她拍了拍我的手,比剛見面時親切許多。
我騎著馬踱出巷口,回頭深深地看了書寶的府邸一眼,轉過身又覺得不能這么稱了他的心意,便將馬鞭一揮策馬奔向東市。
身后的侍從緊隨而來,一個都沒有落下。不一會兒,兩人在前面開道,兩人在左右護行,還有四人在身后掃尾。
進入東市人流劇增,我急忙勒緊韁繩,無奈速度太快險些撞上一個書生。
“你沒事吧”我迅速下馬詢問,侍從們卻緊張地留心著我的安危。
那書生忿然拂袖,拒絕我的攙扶。
“對不起,是我一時大意”我自知理虧,陪著笑臉“沒有傷著你吧”
他依舊冷著臉徑自拍著衣服。
“問你話呢?!”侍從將眼睛一瞪,斥道“明明是你自己竄出來的,還有理了?!”
“不得無禮”我繼續賠禮道,“剛才是我不對,還望公子海涵”
書生嘆了一口氣,沮喪道“罷了,鄙人今日倒霉,也怨不得你”
此時,我終于看清他的面貌,雖然粗布麻衣,但是眉清目秀,儀表堂堂。
正當我暗自贊嘆的時候,身后走來一個店小二驚疑道,“你怎么還沒走”轉而又對我笑逐顏開地點頭哈腰,“幾位是要吃飯還是住宿?”
我看看天色已晚,邀請道“我見公子面善,剛才差點被我撞到也不計較,可否讓我請公子喝杯水酒壓驚?”
“客官快快里面請”
這時侍衛上前阻止道“王···”
杏眼一瞪,他改口道,“公子,爺有交代”
哪個爺?自然是萬歲爺咯。
我笑得好不開心,擺手道,“既然你有交代,那你們就早些回去吧”
書生困惑的目光在我們之間來回,我一個六品宮人的打扮如何指使三品帶刀侍衛?
“在下馬周,不知公子大名?”
“馬公子有禮了,免貴姓逗”我沖侍衛揚揚眉毛,逗你玩,怎么著?
“原來是竇公子”
三杯水酒下肚,我不再理會鄰桌八張黑臉,與馬周攀談起來。
“愚弟聽賢兄的口音,不像是長安的人,倒像是博州出身?”
“賢弟厲害,愚兄確實是博州荏平人”
“不知賢兄此番是來京師謀職還是探親?”
“實不相瞞,我來京師原本是想有一番作為的,無奈,人不識才。經過這些日子,囊中所剩無幾,便被店家趕了出來,還差點客死他鄉”
“是我的不對,我再敬賢兄一杯”我放下杯子,問他,“我聽說當今圣上求賢若渴,知人善用。偌大一個京師豈會無立錐之地,不知賢兄有何才能?”
馬周昂然道,“愚兄雖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抗,但是能通詩書,兼知文史,察時事之細微,舉朝廷之功過,撰文逐墨,有援筆立就之能。只是苦無際遇,落魄至此”
鄰桌幾不可聞地哼了一聲。
我心下明了,笑說,“既如此,長安之大,必有賢兄用武之地。小弟雖然不才,卻也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近日有樁困惑,不如乘此機會跟賢兄探討一番。”
“愿聞其詳”
“前幾日,陛下詔令再次開倉放糧,然府庫無多。小弟竊以為陛下此舉有失妥當,外境之虞未解,應該確保存糧以防萬一。賢兄以為如何?”
“由百姓苦樂可知國之興衰。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在百姓苦樂也。
隋朝雖然積蓄大量的倉米、布帛、金銀,然朝廷卻不憂民憐民,強斂暴征,終至滅亡。民之不存,國將安在?
為君者,應該節儉于身,恩加于人。如此,天下人才能對國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
“那邊境之虞又當何解?”
“當今陛下雄韜偉略,為了百姓疾苦忍一時屈辱,與突厥結下渭水之盟,以每年的金銀財物換取國內修養的時間。
入冬以來,不僅大唐境況不好,突厥亦不樂觀。目前他們自顧不暇,不會貿然撕毀盟約。”
“原來如此”我作恍悟狀,抬頭間馬周正端詳我的樣貌,不覺露齒一笑鄰桌一聲輕咳,馬周收回視線,贊嘆道“賢弟好風采!”
我們對飲一杯,我說:“為今之計,賢兄先在長安謀個差事,有了立足之地才能從長計議。”
“賢弟所言甚是,愚兄也曾上門自薦,無奈文臣們自恃甚高,不肯輕易相見”
“眼下朝廷并省官員,大臣們忙得不可開交。文官不行,就走武將”
“武將?”馬周不解道,“愚兄一介書生,并不通曉兵法,若說武功更是汗顏”
“非也,賢兄有所不知”
鄰桌八張黑臉豎起耳朵,馬周也聚精會神地聽我道來,“陛下要求不論文武,大臣們都要上書諫言,這可愁壞了那些識字不多的大將們”
聽到此處,眾人已有幾分明白,我接著說,“比如,常何將軍。他是行伍出身,讀書不多,必然需要門客以為智囊。”
馬周點頭,“可是,他乃唐唐將軍,恐怕不易得見”
“嗯,這個簡單,回頭我讓家父休書一封為你推薦”
“愚兄先謝過賢弟及令尊——竇公”
“不必客氣,賢兄先安心在此住下,愚弟明日傍晚才走,若有需要隨時可來找我”
“聽說皇上明日要到東郊祈雨,賢弟是想就近瞻仰嗎”
“皇上要去祈雨?”
“是啊,城門貼著告示”
我激動地按住腰間的香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
@@@***
“碰!”
七張黑臉齊聚一堂。
“沒事沒事,我就是試試你們耳力可好”
“卑職們就在屋外,娘娘只要吩咐一聲即可”
“呵呵,知道了,”我看他撿起地上的茶杯,問他,“你們頭兒去哪了?”
“回宮復命去了”
“你們叫什么名字?”
七個人一字排開,一一稟報道“卑職秦哪”
秦哪——當歸的別名?
“卑職馬偉”馬尾當歸?
“卑職劉岷”還是當歸···
“卑職云歸”又一當歸。
“卑職韓瑰偉”涵歸尾——當歸。
“卑職金當歸”果然···
“卑職干土”
一口茶險些噴出來,“你們頭兒呢?”
“胡不歸”七個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小聲點,你們要將屋頂掀下來嗎”
“請娘娘饒恕”
“胡不歸?他什么時候回來?”
“卑職已經歸位,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這么快,看來功夫了得呀···
“沒什么吩咐,都下去吧”
“請娘娘好好休息,卑職們會時刻守在門外,務必將娘娘毫發無損地帶回去”
“······”
翌日清晨,天未大亮,只聽窗外車輪轆轆,百姓奔走相告——皇上帶著文武百官到東郊祈雨。
只見旌旗蔽空,浩浩蕩蕩。長安的百姓人人尾隨,一時間萬人空巷,蔚為壯觀。
“現在東郊人多,西郊人少,我們就去西郊騎馬吧”
當歸們騎著高頭大馬,并不言語。
“沒有異議就是同意咯”我不待他們回答,快馬加鞭盡情馳騁。
馬蹄達達,不一會兒我便駛入樹林,耳邊風聲呼嘯,當歸們被我甩在身后,心中好不得意。沒辦法對他們用藥,只好委屈他們的坐騎了。
正歡喜的當兒,一個黑團躍入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