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爭鋒相對(2)
- 無名皇妃
- 穆顏師妹
- 2034字
- 2013-06-29 14:56:41
此時的河邊正站著許多小姐和隨行丫鬟宮女,離穆寧近的幾位小姐聽見莫芷柔喚端王妃為“妹妹”均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
莫芷柔不由暗吐舌頭,心想宮里的規矩甚是煩人,這些小姐們沒事兒做都跑來這兒放河燈,害她連和穆寧說話都不自在。心思一轉露出個偷笑的表情,于是提高了聲音說:“王妃,好久不見,今日真巧在這兒見面。”
穆寧一聽這話便明了莫芷柔的心思,果然看見旁兒的小姐們一個個好像心有不甘似地繳著絲帕離開了。
“莫姐姐不該如此的,到底是宮里,還是謹慎點兒的好。”待莫芷柔近了,穆寧道。
“妹妹莫要擔憂,這話啊就是說給她們聽的,別以為我不知道她們打得什么主意,氣她們一氣也好。”
莫芷柔清楚,有些話穆寧身為王妃不好開口,剛才那些官宦小姐明擺著就是朝中那些“中間派”的大臣派來向穆寧探聽消息的人,想弄清楚端王的實力再決定站哪邊,笑話,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重,端王妃是那么任人愚弄的人嗎?想打聽,行,先過了她這關。何況她爺爺左相從來站在端王這邊大伙兒都心知肚明,她也不介意讓人知道她和穆寧平時怎么親近,讓他們猜去。
輕紗浮動,暗香起,不愉快漸漸淡忘:“不說這個。”纖長的手指指向已經飄遠的蓮花宮燈,問,“那可是寧兒妹妹的宮燈?”
“嗯。”
忍不住揶揄:“好寓意。不知是誰有這個‘榮幸’能與寧兒妹妹‘共嬋娟’的呢?!”朝人群中那抹出挑的人影望了一眼,“如今這人已經歸來,妹妹可不必再朝思暮想了吧。”
掩嘴而笑,沒留意對方眼底潛藏的心緒。
楚榮敏不顧場合的大笑聲在宴席上回蕩,全場目光聚集在他一人身上。穆寧也向楚榮敏方向望去,不出意外看見他正和煊帝皇后有說有笑。
很久以前在她不是端王妃,不和現在這般熟悉皇家的時候,她曾經以為煊帝最寵愛的皇子是端王楚榮燁,也就是她名義上的夫君,后來她發現事實并非如此。要說煊帝最寵愛的兒子,其實是六皇子楚榮敏,端王則應該是煊帝最為器重、最期望繼承大統的皇子。至于楚榮敏為什么這么受寵,穆寧想大概還是由于楚榮燁的緣故。所謂“愛屋及烏”不就是這個道理。
忽然感覺人群中有束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令她仿佛坐如針氈。試著尋找那目光的主人,竟發現是楚榮燁,那炙熱的溫度幾乎要將她灼傷。
趕忙移開視線,不明白為什么楚榮燁會用那樣的目光看著她。
莫芷柔“咯咯”地笑得歡,像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兒,“瞧端王看妹妹的樣子,都叫寧兒妹妹不好意思了!”
穆寧尷尬笑之,情緒隨漂遠的宮燈慢慢飄散開去。如果,她是說如果,如果可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心愿是為了自己的丈夫而寫,而不是別的人。
箭隱,他如今在哪里,是不是也和她一樣在夜空下看著同一輪皎月。唇角微微上揚,帶了些暖意。希望箭隱,在某個她不知道的地方,一切安好。
“寧兒妹妹想什么呢?”莫芷柔咯吱了一下穆寧,倒是讓穆寧驚了驚,搖搖頭說:“沒什么。”
橙黃色流蘇抖動,穆寧才注意到莫芷柔手里拿著一盞八面玲瓏寶燈,宮燈又小加之沒點燈以至于方才忽略了。
見穆寧盯著自己手上那盞沒題任何心愿的宮燈,赧然道:“我沒寧兒妹妹的才華,字也是見不得人的。”莫芷柔說的很坦然,要她跟穆寧比當真是自愧不如的,“妹妹等會兒,待我題上心愿把燈放了便和妹妹找個地兒好好說話。”
宴會西面通向回廊的一側有個甚為奇特的覆華亭,外觀并不特別,奇特的是在輝煌的覆華亭下還有一個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的造型獨具匠心,彰顯了皇家工匠出眾的能力。
穆寧入了亭子,不由佩服當初建這亭子的工匠的厲害。原來無論是在覆華亭還是其中的小木亭,每個角度都能一眼看清宴會上的場景。
這實在是為她減了不少麻煩,她擔心離得太遠穆楓見不到她,她不想剛回來又再讓爹為她操心。
“寧兒妹妹,我現在才發現端王不管到哪兒都是最顯眼的那個,一眼就叫人認出。嘖嘖,光芒難以掩蓋啊!”莫芷柔一板一眼地說。
放眼看去。衣袍翻飛,一身紫衣將楚榮燁雍容華貴的氣質完全凸顯出來,在人群中似乎有點格格不入。莫芷柔說的沒錯,他的確在哪里都這么扎眼。
穆寧想起某個同樣無論在何處都能叫人一眼認出的男子,御天隱。
盡管御天隱更像是隱身于黑暗的人,但還是能讓她一眼就認出,甚至只聽聲音就知道是他。
楚榮燁靈活一一回應身邊不時粘上來的大臣,穆寧不曉得旁人有沒有看出楚榮燁心不在焉,只是她看出來了,雖然從一開始楚榮燁就始終面帶笑容,但這笑意根本未達眼底。這是她跟楚榮燁本質上不同的地方,她不是身來就是皇家的人,不懂得如何在權力中心游刃有余,而且她想以她的性格永遠也學不來這一點。
“莫姐姐喜歡那樣的男子嗎?要是想找婆家了妹妹可以幫忙留意一下。”穆寧笑道。
莫芷柔連連后退,又搖頭又擺手的,話都語無倫次起來:“算了算了,我可不喜歡太耀眼的男子,我送給他都不要,不是,他送給我我都不要。”
“為什么?”
“寧兒妹妹。”莫芷柔極少用如此認真的話語,“我寧愿我日后嫁的是一個平凡人。可是…唉,順其自然吧。”一句順其自然包含了多少無奈和辛酸。
穆寧懂得話中的沉重,因為她自己亦是在這份沉重下生活的最好的例子。
“二皇嫂,怎么不去陪二皇兄有興致到覆華亭小坐?”
最不想聽見的聲音傳來,一絲煩愁不經意間染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