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萍安長大
- 瓷娘
- 藍田妹妹
- 1398字
- 2011-09-15 14:45:10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著。徐家也平靜的度過了七八年,轉眼間,徐萍已經快九歲了,玲兒也相繼有了兩個兒子徐遠夏和徐遠秋。“先開花后結果”,真讓徐老太言中了。
徐萍從小顯現出乖巧的一面,很早就會說話,會背很多古詩,深得老太太的喜歡。哥哥遠春就顯得笨拙些,不愿意讀書,經常逃學。姐姐遠楠性格孤傲,不喜歡說話,幾乎沒有同齡的小伙伴。
這一天,小徐萍偷偷跑到爺爺的藥庫去玩,看見很多一麻袋一麻袋裝得樹根,樹皮,還有蟲子。每個麻袋上都貼有名字,小徐萍很好奇,把一個一個標簽取了下來,放進口袋。
中藥收集行業里有一條流傳很久的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此,這個行業基本上是家族產業,掌握經驗的人從不輕易外傳,而是父傳子,子傳孫,把識別中藥材真假的經驗世代傳下去。傳人的選擇上也很重要,不僅需要找一個細心,耐心的人,更重要的是,這個傳人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識別力。
徐老爺從父輩那里學到了豐富的經驗,有了兒子世鵬后,手把手教會世鵬掌握這項看似很神秘的技術。世鵬很好學,虛心向父親請教,已經掌握了上百種中藥材的識別和鑒定品級的本領。隨著徐老爺日漸衰老,全部重擔都放在了獨子的肩上,生意越做越大。
吃罷晚飯,是孩子們的玩耍時間。玲兒收拾著幾個孩子的衣服,準備拿出去洗。這幾年,玲兒還是那樣的勤快,三個孩子都是自己一手帶大,沒有請過奶媽。世鵬也是喜歡玲兒能吃苦這點,對玲兒更加疼愛。
突然,從萍萍衣服的口袋里掉落一堆紙片,上面都寫有字。玲兒不認識字,自然不知道上面寫得是什么,但從筆記上看,像是丈夫世鵬的筆記。
“萍萍,進來一下,娘問你個事。”
“娘,我來了。”一溜煙,徐萍跑進了屋。
“萍萍,這些是哪來的?”玲兒拿著那堆紙片問道。
小徐萍有些害怕,知道自己做的不對,怯生生地說:“娘,我要是說了,不會打我吧?”
“萍萍,跟娘說實話,娘不打你。”
“我到藥庫去玩,看到這些紙片都貼在麻袋上,還寫著字,我想知道這些都是什么意思。就拿了回來。”說完,徐萍低下了頭。
玲兒相信萍萍說的話,但又不知這件事情會不會給世鵬添麻煩,左右為難,世鵬今晚又在店鋪值班。稍許考慮之后,玲兒決定拉著萍萍去老爺那里請罪。
母子倆從后院來到正房。徐老爺還沒有睡,正在油燈下看著書信。
“萍萍,在爺爺面前跪下。”玲兒命令著。
徐老爺倒是莫名其妙起來:“出什么事情了,萍萍犯什么錯了?”
“爹,這是萍萍從藥庫自己拿的,上面都是世鵬寫得字,看的出很有用,您看這該怎么辦?”說著,玲兒把那堆紙片交到徐老爺的手上。
徐老爺拿著紙片翻看著,一邊看,一邊問跪著的徐萍:“萍萍,告訴爺爺,為什么拿這些你爹寫的東西?”
“爺爺,我看著都是字,想知道這都寫得什么意思?”徐萍的聲音小的不能再小了。
“好啊,好孩子,快起來。”徐老爺的大嗓門,倒是把站在旁邊的玲兒嚇了一跳。徐老爺一把把徐萍拽起。
“萍萍,你真想知道這些都是什么意思?”徐老爺高興地問。
“嗯,爺爺。”徐萍點了點頭。
“那好,明天你就跟你哥哥去私塾上學去。”徐老爺承諾到。
“真得!爺爺,太好了。娘,爺爺讓我上學了。”徐萍激動地抱住徐老爺的脖子,腳下不停地蹦跳著。
徐萍上學堂了。這在當地米脂縣也是個不小的新聞。在那個年代,很少有女子讀書認字。更何況在偏遠的縣城,就更沒有女孩子去上學。鄰里們紛紛議論著,有的說徐老爺開明;有的說徐老爺出風頭;有的說徐家要出金鳳凰;有的說徐家多事,說什么的都有。
最有想法的,應該屬徐家大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