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請兄保媒

  • 瓷娘
  • 藍田妹妹
  • 1498字
  • 2011-09-15 14:45:10

“伯媽,我來看您來了。”徐家大少奶奶銅鈴般的聲音在姜府又一次響起,她在姜府早已經輕車熟路,姜府的下人們基本不攔她,都知道就是攔住她,她也是會進來的。

“‘英子’來了,快進屋。”姜老太太連忙招呼著這個遠房的侄女。“英子”是大少奶奶的乳名,娘家名字叫姜懷英,同堂哥姜懷安同屬“懷”字輩。

雖說二人不是親姑姑和親侄女,但這么常走動起來,倒覺得好似親的一般。大少奶奶每次都會帶來老太太喜歡吃的點心,換著花樣的送,老太太心中甭提多高興了,心想:“這丫頭比親閨女還親。”

姜老太太今年年近五十,保養有佳,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比起同是五十多歲的婦女,能年輕十歲。

姜縣長的父親去世得早,很早姜老太太就守了活寡,為了兒子沒有改嫁,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讓兒子娶妻生子。

小時候兒子吃了不少苦,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如今,兒子倒也爭氣,靠自己的本事當上全縣之長,這讓平日里受夠了旁人白眼的孤兒寡母終于出了口氣。吃了這么多年的苦,也讓兒子姜懷安更加明白權利和金錢在這個社會上的重要。

姜縣長知道母親這輩子的勞苦,對待母親格外孝順。為了給母親解悶,在姜府的后院,還專門叫人開墾了一塊菜地,每天老太太還要到菜地去翻土除草,好一個輕松自在地晚年生活。

說話間,大少奶奶進了里屋。

“伯媽,再過一個月可就八月十五中秋節了,您想吃什么,跟我說,我提前給您預備。”大少奶奶拉著姜老太太的手說。

“英子,就你總想著我,說實話,你比憶蓮的娘都強。”老太太故意把聲音放低些說道。

“憶蓮的娘”是老太太的兒媳婦,是個從小沒吃過苦的富家小姐,跟這個勤儉持家的婆婆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姜憶蓮”是老太太的孫女,跟姜瓊的父親姜憶常同屬“憶”字輩。

“伯媽,看您說的,堂嫂是嘴上沒說,心里卻總想著您呢。”大少奶奶替姜夫人有意開脫著。她心知肚明,論關系還是人家婆媳比她近,她可不想趟這渾水,只要自己的目的達到就行了。

“對了,伯媽,我這次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有求堂哥。”大少奶奶假裝突然想起的樣子說道。

“說吧,英子,只要不是“上天入地”的事情,我替你哥應了。”老太太非常自信地說道。

“我想請堂哥替我們家遠楠做個媒,遠楠今年十七歲,虛歲都十八了。再不找婆家,就成老姑娘了。”大少奶奶語氣中帶著憂慮。

“年齡是大了些,女孩子不比男孩子,男孩子這個年齡還能玩兩年。”老太太也點頭表示同情。

“也怪我們家遠楠,從小就孤僻,不合群,很少與別的孩子玩,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認識人也少。前兩年,說了一家鄰縣的大戶人家,結果遠楠說什么也不同意,要死要活的。今年,我看好一家,覺得兩家門當戶對,遠楠也認識他家小伙子。”說到這里,大少奶奶故意賣了個關子。

“哪戶人家?是咱縣的嗎?我讓你哥親自去提媒。”老太太急切地問道。

“宋家,您老可知道?宋仕權的兒子宋劍飛,今年十四歲,虛歲十五,正好比遠楠小三歲,古語不是說‘女大三抱金磚’。這樁婚事要成了,我看她倆準有好事。”大少奶奶笑瞇瞇地說著。

“經營陶瓷生意的宋家?英子,你真下功夫啊,孩子的生辰八字你都搞到手了吧。”老太太佩服的說道。

“我就這么一個閨女,我不下功夫,誰下功夫啊。”說著,大少奶奶咯咯地笑出聲來。

“我替你哥先答應了,‘成人之美’可是件積德的好事。晚上,等你哥回來,我就告訴他,讓他明早就去。”老太太點頭答應道。

“伯媽,不用這么著急,等堂哥不忙的時候再去也不遲。”

“也好,也好,這事要先想好了怎么說才是,別好心辦了錯事。”老太太點頭同意。

“伯媽,事成之后,我們徐家必有重謝。”

“英子,都是一家人,怎么說兩家話啊。”老太太是個實在人,同他的兒子還不完全一樣。在困難時期,徐家也是幫過他們母子倆,老太太懂得“知恩圖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万宁市| 横峰县| 梨树县| 定南县| 聂荣县| 改则县| 同德县| 安国市| 佛坪县| 绥宁县| 东山县| 扎赉特旗| 昭苏县| 平乐县| 武平县| 枣强县| 巫山县| 通州市| 手游| 德令哈市| 溧阳市| 博湖县| 旺苍县| 南通市| 石阡县| 拜泉县| 赫章县| 敦煌市| 鄂州市| 西乡县| 北京市| 福清市| 遵义县| 商南县| 塘沽区| 堆龙德庆县| 宜阳县| 江北区| 同江市|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