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夜走九華山元英逢盜誤投無為觀鐵冠逞兇
- 紫荊遺長恨----紅塵三劍第一部
- 彎月清照
- 5507字
- 2011-08-04 15:35:46
這回書暫擱下云谷中的歡樂一家,回頭交代一下東方元英的行蹤。他自從鐵金剛的手里救了西門月和樂圣,便又回馬將二人送至飛虎山下,覺得此去再也不會有危險了,這才與樂圣等告別連夜東進。他離開師父太久了,一心想回到錢塘六合。他曉行夜宿,從大別山南麓一路東進,渡過長江,便進入了九華山區,從這里去錢塘,也只剩下三五天的路程了。
這日午時,元英在一家山村小店里用了飯,因天氣太熱,他便在店里歇了一個時辰,過午以后,才騎馬上路。他沿著山間道路,騎馬穿行于林谷之間,一路走來,滿眼盡是深谷飛泉,綠水幽澗,遠看青山疊翠,近處松篁夾道,人馬便行走在山水之間畫廊之中,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元英也是初走此地,并不知路上的情況,眼見得天色漸晚,紅日西沉,卻找不到一家客棧,他又打馬走了一二十里地,不但沒有找到店家,就連一戶人家也沒有碰上,而天已黑了下來,腳下的路也越來越難走了。
元英仗著自己有一身功夫,并不怕在路上遇到虎狼,依舊騎馬沿山路而行。天越來越黑,當他匆匆走上一座山岡時,突然從路邊的林子里跳出來三條大漢,他們手里提了明晃晃的鋼刀,擺開架式攔住了元英的去路。其中一人眼睛一瞪,用刀指了元英喝道:"認得我們九華三妖么?爺爺我便是天妖!"頭一歪道:"這位是地妖!"又指一位說道:"他就是人妖!識相的,給我留下馬匹銀兩,我等放你一條生路,如若牙嘣半個不字,休怪爺爺們的刀不長眼睛。"天妖說到這里,將手中的刀晃一晃,閃出一道冷冷的光來。
東方元英在馬上微微一笑,拱手道:"九華三妖,久仰了,我乃出家人,身上并無多少銀兩,就請各位行個方便,放行如何?"地妖向前走一步,用刀指了元英吼道:"我知道你是個禿驢,我們是天鵬幫的人,這里也是天鵬幫的地盤,你既到了這里,就得將東西留下,想要錢的別要命,想留命的別留錢,現在你任選一條路,別磨蹭,爺爺們沒有功夫。"元英聽到這里合十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我乃出家人,不懂你們天鵬幫的規矩,還請諸位高抬貴手!"人妖一聽勃然大怒道:"兄弟們,不用跟這個禿驢磨牙了,我就送他早登天界!"說話聲中人妖足下一點,閃電般撲了過來。
人妖撲至馬前,右手鋼刀一舉,照定元英就是一刀,元英見人妖撲至,雙足在鐙上一點,人已飄在了一邊。人妖一刀下去,本想立即見紅,卻不想砍了個空,他一驚之下,天妖與地妖已聯手撲到元英面前,只見銀光一閃,鋼刀惡狠狠地劈了下來。東方元英晃身閃過雙刀,不由大怒道:"我一個出家之人,與爾等無怨無仇,初次見面,何故一定要置我于死地!看來你們絕非善類,常言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爾等若知悔悟,趕快棄刀走人,從此改惡向善,如再執迷不悟,就休怪你佛爺爺不留情面了!"元英說著左手已放在戒刀的刀鞘上。
殘暴與貪婪的惡性,已滲入到這些惡人的骨頭里,哪里還聽得進東方元英良言,他們自認為武藝高強,又倚仗著人多,哪里把一個出家人放在眼里!只見三人相互遞一個眼色,立即大吼一聲,揮舞著鋼刀一齊兇猛地向元英撲了過來。手臂一揚,鋼刀便一閃而下。見此情形,東方元英殺心頓起,他足下一點,身子閃電般倒射出去,錚地一聲,戒刀已取在手中,接著雙手一分,左臂疾揮封出了劈來的鋼刀,右手戒刀已閃電似的向人妖的咽喉點去,人妖一見封之不及,嚇得仰面一翻滾了出去。天地二妖一見怪叫一聲,雙雙疾撲而上,鋼刀寒光一閃猛地劈了下來。
元英見二人沒命的撲來,大喝一聲道:"畜生!不知死活的東西,今日留你們不得了!"說話間身子猛地一旋,一條鋼鐵似的右腿已閃電般的飛了起來,"噗"的一聲響,天妖如風箏似的飛了出去。地妖一愣之機,便見人妖又提刀沖了上來。剛才元英本可以揮刀將天妖一刀歸西,但他一念之間只是飛出一腳,教訓了他一下,沒有傷他的性命,今見人妖重新撲來,早已是怒火沖天,心里暗道:"這分明是些十惡不赦之徒,若留下他們必然遺害無窮!"一念至此,他急忙閃身躲過人妖的鋼刀,右手的戒刀,早一溜寒光劈了下去。人妖一刀走空,突覺大事不好,慌急之間,他疾忙閃身避讓,但哪里還來得及,就見一道寒光挾著冷風落了下來,隨著人妖"啊"的一聲慘叫,半邊身子已被劈了下來。
地妖一見大吃一驚,他慌忙收回即將劈下去的鋼刀轉身就走,元英一見大喝一聲道:"惡賊,哪里走!"他疾趕一步,右手的戒刀猛向地妖的后心刺去,就見血光一閃,地妖那高大的身子晃了晃,便轟然倒在了地上。
天妖被元英一腳踢中,一連十幾個翻滾,才從地上掙扎著爬了起來,他咬著牙一看,見人妖和地妖已在瞬間被對方殺死。他此時才知道,今天碰上了絕世高手,若不立即逃命,必然性命不保,他趁著夜幕的掩護,提了鋼刀便跌跌撞撞地向叢林荒草中竄去。元英分明看見,他手一抬,又猶豫了一下,把即將擲出的戒刀收了回來,心里道:"讓他去吧,但愿他從此放下屠刀改惡向善。"元英在地妖的身上擦凈了刀上的鮮血,把刀入鞘,他翻身上馬,便又沿了山道繼續趕路。
天越來越黑,眼前是彎彎曲曲的山道,元英抬頭看去,天氣晴好,深不見底的夜空中,閃爍著萬點寒星,人在高處,覺得那星兒異常的明亮。他借著這淡淡的星光,驅馬走在亂山之中。深山中的夜是那么地靜,耳邊只聽到駿馬蹬在山石上,發出的單調而清脆地聲響。一路行來,元英突然覺的肚中饑餓,心里道:"怕已起更了吧,這么長的一段路程竟碰不到一處人家,這大山中自己去哪里弄些吃的?看來今夜得忍著饑餓走夜路了。"元英正想到這里,忽的聽到一聲悠揚的鐘聲,從遠處清晰地傳了過來。
那清亮悠揚的鐘聲,一聲聲在荒涼寂靜地大山中震響,在群山中引起陣陣回音。元英由不得心中暗喜道:"鐘聲響處必有寺院和尚,何不趕上前去,尋些吃食,住上一晚明天再走!"主意拿定元英拍馬向前。登上一道高崗,見一邊的山林里隱隱透出燈光,他心中大喜,拍馬向燈光處走去。不多遠,果然在半山之中出現了一座古剎,元英來至近前,借著暗淡的星光向山門上看去,見門上有一橫匾,隱約寫著"無為觀"三個大字,元英暗道:"我還以為是寺院,原來卻是一座道觀。"他跳下馬來,牽馬走上臺階,伸手便拍響了山門。
不久,便聽的院里傳來腳步聲響,山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老道人探出半個身子來問道:"何事扣門?"元英合掌說道:"阿彌陀佛,和尚今晚找不到宿處,欲借寶觀暫住一晚,明日早行。"那道人道:"你等著,讓我向主持稟報。"說完掩上大門而去。一會兒那道人同一個童兒出來,童兒見了元英稽首道:"師父請進,我家道爺有請!"那老道接過馬匹,元英整理一下衣衫,隨了道童走去。
借著屋內透出來的燈光,元英見這座道觀建筑宏偉,氣勢非凡,穿過一個院落,屋里透出了明亮的燈光,寬大的靜室里,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道人,他身材高大,二目閃閃有光。道人旁邊站著一個二三十歲的道人,一見元英進來,馬上一愣,立即附在座上人的耳邊說了句什么,就匆匆出門去了。
東方元英走上幾步,合掌念了聲:"阿彌陀佛,深更半夜驚擾鶴駕,甚感不安,只因找不到宿處,特來借宿一晚,望道長方便。"那道長稽首道:"無量天尊,大師不必多禮,同是出家人,不必客氣,大師遠來,且請隨我先住下,隨后再用飯。"說罷起身引了元英走進另一個院落,道人向一個門內一指道:"請大師入內稍坐,我叫人送燈燭和吃的來。"說罷彎腰稽首。
元英不知底細,又是夜黑看不到屋內的東西,他進門才走幾步,身后砰地一聲響,室門已經閉上。就聽門外那道人哈哈大笑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鉆進來。你殺死我兩個部下,休想再活著從這里走出去了。"元英聽那笑聲越來越輕,顯然那道人已走遠了。東方元英聽了那道人的話,愣了一下,心里忽然明白了:"原來這里便是賊窩,自己剛才殺了他的人,如今是碰上冤家對頭了,不就這么一座屋子,也休想將我善心和尚困住。"
元英回身走到門前,用手一摸才知,原來這門里面包了厚厚的鐵皮,休想動的了它。元英心中一驚,順手向墻一邊摸去,發現盡是大塊的石頭造就,石縫很細,元英心里更驚。他順墻摸去,這屋子竟沒有窗子,心中暗想道:"都怪自己不小心,中了人家的道兒,沒奈何,也只好憑天由命了!"元英想到這里,便坐在地上運氣行功。此時腳步聲響,是幾個人走路的聲音,走到門口便停了腳步,一會兒有人說道:"幫主,里邊怎么沒了動靜了?莫不是……"就聽一人哈哈大笑道:"放心吧,他走不了,他就是大羅神仙也休想從這兒逃出去。聽外面回來的人說,這惡和尚武功高強,如今先把他關在這里,餓他五天五夜,那時再把他弄出來,亂刀割了他,為地妖和人妖報仇。"
這時又聽另一人道:"憑幫主的武功,難道還斗不過這個和尚?何必如此費事?"就聽一人說道:"這事本幫主自有打算,你們隨我來。"腳步聲向,外面的人向另一邊走去。東方元英聽了外面的話,不驚也不怒,漸漸地進入忘我之境。約有一個時辰,他功行一遍,覺饑餓的感覺減輕了一些,他睜開雙目,覺得屋子里已不那么黑了,他運目向四周觀察,隱隱約約地見地上有堆黑乎乎的東西。元英料想那不過是些什么破爛東西,也不去管他,自在心里想著逃生的辦法。
元英忽然想起自己身上帶著刀,如把這石頭之間的縫隙掏開,搬開石頭不就可以出去了么?他幾步來到墻邊,黑影里仔細摸去,竟摸不到一條可以下刀的石縫。他心中想道:"建造石室之前,有人已經想到了這一層,所以這石塊之間,竟嚴密的幾乎沒有縫隙。"直到此時元英才意識到,生離此地的大門已經被人關上,不由心中暗道:"死生自有天命,我元英若當圓寂此地,自然也難逃劫數,我且安心坐下來,看究竟怎么個死法。"
元英第二次坐了下來,他丟開萬般塵念,心中頓時一片清明,室內室外沒有一點聲響,夜是那么的寂靜,靜的四周都像凝固了一樣。元英合掌當胸,漸漸進入忘我之境。突然,一個輕微的聲音傳入他的耳內,側耳一聽,聲音更加清晰,他睜開雙目,尋聲看去卻是那團黑乎乎的東西,那聲音是那么輕,輕的就如在遙遠的天盡頭,若不是夜靜更深,若不是靜下心來,是不會聽到的。他有些奇怪,起身來到跟前,用手一摸,突然大吃一驚。
元英一陣心跳:"這里怎么還有個人?他伸手摸到了那人的臉,將手背貼在那人的鼻子上,感到還有微弱的氣息,原來此人還沒有死,他一息尚存!"一種天生的善念,在善心的胸中產生,佛家的慈悲心,讓他迅速做出決定:"看來此人的性命只在旦夕之間了。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既然在患難中相遇,我元英更不能不管,救活救不活,那是他的天命,救不救卻是自己的良心,我必須盡力救救這個人,不然我元英就是死去也心中不安的。"善心想到這里,伸手將地上人扶了起來。
元英讓這位不認識的人坐在自己的懷里,他伸出雙手,慢慢將真氣輸入那人的體內,過了大半個時辰,聽得懷中人長吸了一口氣,接著一個極輕的,只有元英才能勉強聽見的聲音說道:"我是個快死的人了,你為什么還耗損真氣來救我?你應該留下這些真氣多活幾天,須知道,你是走不出這里的。"元英聽到懷中人說話,心里非常高興,又極其欣慰,自己在臨死的時候還能救助一個人的生命。于是他也用很輕的聲音說道:"我誤被道人關在了這里,我剛才摸過了,這是個石室,是出不去的。但我想不到身邊還有早到的受難人,我們既被關在一起,同是落難人,我怎能見死不救?我們能活一天算一天,要死一塊死,我不想比你多活一天。"
聽了元英的這些話,懷里人久久地沒有說話,似是在想心事,又過了一大會兒,他才有氣無力地說道:"你怎么得罪了他們,被關到這里來的?"東方元英用極輕的聲音說道:"我在太陽落山后,從西邊騎馬過來,走到一片林子里碰到了九華三妖,我好說歹說要他們放我走,他們卻撲上來舉刀亂砍,我當然不想任人屠殺,揮手殺死了他們中的兩個,放另一個逃走了,再后來我騎馬來到這里投宿,見一個小道和這里的道人說了句什么,我當時沒在意,那道人帶我來到這里,誰知一進來,門就關上了,我這才知道上了當。"
"我知道了,也明白了……"那微弱的聲音又響了起來:"你是誰?從你給我輸入真氣看,你有很好的內功修為,想來武功也一定不錯,能告訴我你的姓名么?我雖是個將死的人了,死前也想記住恩人的名字。"東方元英小聲說道:"不必說感恩的話,我是個僧人叫善心和尚。"那懷中人聞言頭動了一下,似是要想看清背后人的面孔,接著那聲音再度響起:"聽說過,你雖是位僧人,卻俠名素著,常救人于危難之中,今日看來,這傳說都是真的。"元英道:"這是江湖朋友的過譽之詞,實在不敢當。不過,施主為什么被關在這里?你知道觀內是一伙什么人么?"
"知道。"那聲音又時斷時續的傳了過來,顯然那人的體力已經耗盡,只憑著元英輸給他的那點真氣勉強支撐著,他分明在節省著每一點力氣,不讓過大的聲音消耗太多的體力,但元英聽來雖聲音微弱,卻還是字字清晰。此時外面又傳來腳步聲,漸漸到了門外,來人在門口站了一會,便又沿原路而回。等腳步走遠,那微弱又飄忽的聲音再次傳來:"這里是無為觀,世代香火,已經數百年了,香火傳至上任觀主,便出現了意外。"那懷中人輕嘆了口氣:"觀主手下的弟子,俱修習武功,其中以大弟子一清,二弟子鐵冠,武功最好,尤其是鐵冠,尋常的武林人物,都不是他的對手,但他為人貪狠,觀主卻不喜歡他。"懷中人說到這里,沉默了好久都不說一句話,似是回到了往事之中。
"后來呢?"元英忍不住問道:"現在還是觀主在管事么?"懷中人似是從往事中醒過神來,繼續說道:"后來鐵冠道人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來往,也經常私自外出,甚至多日不歸,老觀主發現后很生氣,當面訓斥了他。從此之后,鐵冠也安分了一些日子,在觀內也規規矩矩,勤練武功,老觀主見了,也自喜歡,以為他知過已改,反倒比以前喜歡他了。有些事也和他商議,就這樣過了段日子,有一次,觀主無意中發現鐵冠在夜里出去,他心中起疑,就暗中留意,一次老觀主暗暗跟上鐵冠,一直跟到山下,誰知這一去,便發現了一個大秘密。"元英心中一動,但還是靜靜地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