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入社會(三)3
- 小饞貓前三十年
- 唐氏小饞貓
- 4422字
- 2012-04-04 10:46:51
五、和父母旅游
記得前女友萍曾經和我聊天時對我說過:“沒事多回家看看父母,多盡點孝心。”,當時我獨自一人在外求學,回趟家不容易,而今天天在家里,有的是時間,便奉行“父母在家,兒女不宜遠行”古訓在家多陪陪父母。
2010年剛過完國慶節七天長假,全家就決定去離鋼城不遠的魚米之市安徽蕪湖市旅游,反正兩地距離只有43公里,交通也便利,當天就能返回,適宜短途旅游。
2010年10月8日周五,全家從鋼城火車站乘坐早上七點十五分途經鋼城的由南京西發往黃山7101次綠皮普通旅客列車于當天早上八點十五分抵達旅游目的地蕪湖市。在乘坐該次旅客列車時,發現這么一個奇怪現象,由于所買的車票顯示的是加掛車廂座位號,所以我們在列車進站停穩后直奔加掛車廂上車,上車后發現所加掛的車廂均是綠皮硬臥車廂,好生奇怪,后來上網查詢得知今后凡是加掛或加開的臨時列車的車廂都是臥鋪車廂,所不同的是加掛或加開的臨時列車的臥鋪車廂只按硬座標座位號chushou,不得充當正規臥鋪使用,這樣做的目的無非使列車運力大幅提高。
到達蕪湖后,我們乘坐4路公交車在鏡湖免費開放式公園下車,一路往回邊走邊拿著手機照相留影。
鏡湖公園離蕪湖最有名的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不遠,是市民節假日休閑游樂的好去處,附近又有一處開放式的廣場,名叫鳩茲廣場,那兒豎著六根通天立柱,廣場中央立著一座高達33米象征鳩茲廣場的名為“鳩茲澤瑞”青銅雕塑,雕塑四周圍了一圈噴泉池,每到節假日噴泉池總會不定期開放,讓市民享受噴泉帶來的愉悅心情。
在這里特別提一下,蕪湖市在蕪湖歷史傳說人物傳記宣傳上要比鋼城強一百倍,比如說從鏡湖公園至鳩茲廣場一路走來,就看到豎立或擺放著大禹導江、干將鑄劍赤鑄山、南陵古銅冶以及姑熟畫派創始人肖云從、蕪湖歷史上唯一的狀元張孝祥等蕪湖歷史傳說人物雕塑,旁邊還分別立有一塊牌子用以簡要介紹這些人物生平事跡。而鋼城市雖說是詩城,又是全國愛國文明城市,但在歷史人物宣傳上做的差之甚差,鋼城市的歷史傳說人物不少,像鋼城的由來、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將朱然之墓、采石磯的傳說、雨山湖的傳說、鐘村的由來、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衣冠冢、明朝大將常遇春的大腳印、五百年的古銀杏樹、為紀念解放戰爭后期渡江戰役而修建的渡江戰役烈士陵園等等,可鋼城市政府就是不做絲毫宣傳,盡做虛頭巴腦表明文章,弄幾塊破石頭或者弄幾座看不懂的所謂“具有詩意般的抽象藝術”雕塑,旁邊還沒有用以簡要介紹的小牌子,真是高估了全體鋼城市民的智商和藝術欣賞能力。
中午結束半天的蕪湖之旅,乘坐早上來蕪湖的列車回頭車7102次綠皮普通旅客列車于下午一點半離開蕪湖,當日下午三點半回到鋼城。
2011年4月12日周二,全家人便又決定拿著剛買不久的三星牌數碼卡片相機去南京市旅游(鋼城是南京至蕪湖直線區間的中間段,離這兩座城市各有四十幾公里的直線距離,而南京至蕪湖區間又被簡稱為“寧蕪線”,寧蕪鐵路和寧蕪公路是一對平行線,互相依偎,永不離棄)。
全家乘坐早上四點半途經鋼城的由南昌發往南京西2240次綠皮普快列車(2011年4月12日所乘坐的2240次綠皮普快列車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乘坐該次列車,因為2個多月后的7月1日鐵路大調圖后2240次綠皮普快列車提升為途經鋼城、南京的由南昌發往揚州K432次綠皮快速列車)于早上六點半抵達旅游目的地南京火車站,下車后便乘坐開往中山陵風景區的游4路空調公交車一路奔至中山陵風景區,因為此次去南京游玩的重點就是剛免費開放不久的中山陵風景區。
中山陵因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1866年——1925年)葬于此地而得名。中山陵位于東郊紫金山(紫金山天文臺坐落于紫金山)南麓,西鄰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園,朱元璋是我們安徽歷史上唯一一位統一全中國并建立新政權的明朝開國皇帝),東毗明谷寺(因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葬于明谷寺,又被稱為“明谷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陵園”)。中山陵由陵墓樣稿得獎者、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計施工,1926年1月動工興建,1929年春主體工程完工,至同年夏天中山陵全部建成,1929年6月1日將孫中山先生靈柩遷于此陵并舉行隆重的奉安大典。
中山陵坐北朝南,四面依山傍綠,清新寧靜,據記載: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逝世,有遺囑:“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根據胡漢民的說法,孫中山還曾說過“他日我辭世后,愿向國民在此乞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遵照孫先生遺愿,靈樞暫厝于北平香山碧云寺內,在南京鐘山修建陵墓,陳運和詩《中山陵》有名句:“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終點”。中山陵陵園整體面積約8萬余平方米,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主要建筑有: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博愛”牌坊、墓道、陵門、象征當時中國三億九千二百萬人口的392級臺階和象征革命事業曲折前進的落差73米的8個平臺、豎立有刻著由當時guomin政府主席、行政院長、guomindang內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漢民和吳稚暉)手書的“中國guomindang葬總理孫先生于此中華minguo十八年六月一日”(孫中山當年以袁世凱保證清帝退位為條件,答應薦袁以自代,辭去臨時大總統,由袁世凱就任中華minguo首任大總統,所以是以guomindang總理的名義下葬)的顏體鎏金大字的碑亭、刻有guomindang元老張靜江親筆手書的“民族、民權、民生”(代表孫中山先生“三minzhu義”)上楣橫額的祭堂和墓室等建筑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祭堂外側由一對石獸擔負著終身默默無聞守陵的任務,另外在石階上還有各種銅鼎,其中有的銅鼎上清晰可見曾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占當時國都南京時被日軍用炮彈彈片打穿遺留下來抹之不掉的深凹彈痕,這些帶有深凹彈痕的銅鼎再一次無聲無息向世人作證控訴日本侵略者暴行及警示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勿忘國恥。
中山陵祭堂居中上端刻有中山先生親筆書寫“天地正氣”四字金字直額,進入祭堂后發現其上頂貼有中華minguo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壁畫,堂內一側有偉大國父孫中山先生發表的《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總理遺囑》,四周有十二根黑色石柱,四隱八現,象征一年四季十二個月。祭堂后壁是墓門,與墓室相通,墓門有兩道:第一道門楣上刻有孫中山親筆書寫“浩氣長存”四字,第二道門上刻有“孫中山先生之墓”,很可惜,由于莫名而來拜祭我們偉大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中外游客較多,中山陵管理方遂臨時關閉墓室,禁止游客瞻仰中山先生的遺容。
由世界名雕刻家保羅?朗特斯基雕刻而成的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塑雕坐落在中山陵祭堂內正中間,殿堂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跡的浮雕,塑雕前擺放著花圈用于祭拜。整體塑雕展示給人的是我們偉大國父孫中山先生隨和可親,他身穿樸素長袍馬褂,膝上放著一本展開的文卷,雙目凝視前方,顯示出一位偉大思想家的深層和睿智,像是思考什么治國綱領,或是正準備告誡和預示給我們后人什么極重要的事項……
祭拜完中山陵祭堂后,在中山陵陵前廣場南面又祭拜了刻有minguo元老廣州中山大學校長戴季陶老先生之母黃太夫人親筆手書《孝經》全文的孝經鼎,之后我們依依不舍離開了中山陵風景區乘坐游4路公交車沿途返回,恰逢中午,又是難得的風和日麗,一片春意盎然,由于時間還早,我們臨時決定在玄武湖公園門口下車,游玩玄武湖公園拍照留影。
玄武湖公園和中山陵風景區一樣都是剛免費開放不久的南京市著名風景旅游景點,玄武湖公園外圍大門是玄武門明朝古城墻圍攏而成,外圍大門門楣上赫然書寫著“玄武門”三個大字牌匾,煞是威風,不過它能不威風嗎?玄武門古時可是進出南京城幾個城門中的一個古城門,它代表著一座城市門戶所在,玄武湖實際上就是南京城玄武湖外一條護城湖,但還是阻擋不了日本侵略者強悍罪惡的炮火,1937年一部分侵華日軍正是從堅固不催的玄武湖古城墻外用代表文明先進的罪惡炮火將其炸開一道道裂縫爬進六朝古都南京城實施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這座至今還帶有累累傷痕的古城墻和中山陵祭堂外石階上那些帶有罪惡彈痕的銅鼎一樣無聲無息向世人作證控訴并警示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勿忘國恥。
玄武湖公園里有一處景點不可不去,那就是東晉以后歷代風水的鼻祖郭璞衣冠冢,有名的八卦日晷就是由他所發明,后來正義直言的郭璞因反對鎮東大將軍王敦篡位謀反被其找個借口押往玄武湖畔慘遭殺害,王敦謀反篡位失敗后,晉明帝得知郭璞被害經過,很是敬佩,想為郭璞建墳立碑,但尸首已經找不到,遂只能將其衣冠葬在玄武湖畔紀念他,這就形成了今天郭璞衣冠冢。當年郭璞所使用的井至今還保存在玄武湖公園里,離他的衣冠冢不遠,還有他的八卦納財寶蟾也在其中。
游完玄武湖公園后,我們沿著玄武湖古城墻往南京火車站步行而去。因為南京火車站就在玄武湖公園湖畔,在玄武湖公園里向外遠眺,隔著湖就能依稀可見南京火車站全景,拿著7倍光學變焦的數碼卡片相機在玄武湖公園里隔湖就能拍下清晰可見的南京火車站全貌。
由于老媽從沒坐過快車,我和老爸便決定坐快車回家,讓老媽感受一下快車的速度,下午四點半我們在南京火車站乘坐由南京西發往昆明K155次紅皮空調快速列車于當晚六點二十分回到鋼城,結束南京中山陵風景區、玄武湖公園自助一日游。在列車上我對老媽說:“媽,這趟列車是快車中的慢車,除了普快列車(又稱‘普速列車’,即‘普通速度列車’),就是‘K’打頭的快速列車最慢了,快車中最快的是‘G’打頭的高速列車,簡稱‘高鐵’;其次依次是‘C’打頭的城際列車,簡稱‘城鐵’;‘D’打頭的普通動車組,這三種列車均是動車組,俗稱‘子彈頭’;然后是‘Z’打頭的直達特快列車,簡稱‘直特’;‘T’打頭的普通特快列車,簡稱‘特快’;最慢的就是‘K’打頭的快速列車,就是我們現在所乘坐的列車。你再看這列車的車門是推拉門,和以往列車車門是不一樣,這表明此種列車車廂型號是新式,還有車廂內部構造也和以往列車內部構造不一樣。”,老媽聽后直點頭稱好。
至此,我的前三十年故事算是告一段落,未來的路還需要走下去……
借用2011年度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試《語文》科目安徽省卷作文題《時間在流逝》結束本小說:隨著時間在流逝,今天的我仍然桀驁不馴、我行我素,像肉食動物那樣默默地靜待最佳時機出擊捕獵,堅信準備充分的我最終會成功捕食到屬于自己的獵物。
最后奉上寫于2011年4月23日周五凌晨我的原創不倫不類式散文打油短詩《獻給我那從未相見的新娘》,原文如下:
我的新娘,雖然我們從未相見,
但我能依稀感覺到你的美貌,你的善良,你的真情,還有你那溫柔體貼、高貴典雅的氣質;
我的新娘,雖然我們從未相見,
但我能清楚感覺到你的呼吸,你的心跳,你的笑容,還有你那嬌弱動人、落落大方的性格;
我的新娘,雖然我們從未相見,
但我能熱烈感覺到你的聲音,你的才華,你的智慧,還有你那熱心助人、尊老愛幼的美德。
這就是我那從未相見的新娘,這就是心靈感應。
請允許我真誠地喊你一聲:親愛的,我的知心愛人!
“少年夫妻老來伴”是你我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佳人配才子”又是上天恩賜給你我今生的絕世機緣。
所以,所以,
我誠懇地向從未相見的新娘做出如下承諾:
遇事笑讓三分禮,原則尺度不放松;
夫妻之間須互信,雙方老人共孝敬;
孩子教育人性化,家庭衛生攜手做;
文明社會文明人,家和方能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