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談佛(3)

  • 黃龍囈語
  • 天涯一夢惹人醉
  • 1225字
  • 2012-01-03 16:36:18

智和道:“《大寶積經》里有一則故事,說我佛尚未成佛前,曾化身為大悲菩薩。他與其余五百商人共赴海上以求珍寶。這五百人中有一人本是海盜,偽裝成商人,心懷惡念,要害這一船五百人,欲獨占珍寶。大悲菩薩得悉此人之惡念,左右思量,他知道一旦將此事告訴其余人,其余四百九十八人便會心生惡念,妨礙修行。而若是自己找這惡人說理,這惡人必定不聽,自己也并無能力制住這惡人,妄送性命而于事無補。如此一來這惡人種下惡緣,終將墮入阿鼻地獄。所以這大悲菩薩左思右想,唯有將這惡人暗殺,才能將所有惡果自己承擔,從而周全所有人。最后暗殺此人,以救其余四百九十九人。請問白居士,這大悲菩薩所作所為到底是善是惡?”

白逸搖了搖頭道:“這大悲菩薩心存善念,卻行了惡事。這善惡倒是極難說清。”

智和又道:“《大寶積經》中說,這大悲菩薩因著此惡行,后有了果報。但又因著此善念,后又有功德。”

白逸恍然道:“所以善惡之念,善惡之行各有果報?”

智和笑而不答。

白逸看著他微笑又道:“而大悲菩薩以小惡行大善所以終妙悟佛法,轉世成佛。可見唯有智慧通達,了然能斷者,方能洞悉世事,把握分寸,行得真善!”

智和道:“阿彌陀佛,白居士好悟性。恰如白居士所言,倘若這大悲菩薩看不出自己無法說服那惡人,不清楚自己明里斗不過那海盜,冒然行事,那雖有善念卻終耽誤了眾生,如何又有功德?”

白逸嘆道:“如此說來,大師進入這組織也如大悲菩薩一般,要舍己為眾生嗎?”

智和嘆道:“白居士真是天資聰慧,貧僧正有此意。想我佛如來,曾享盡榮華,而又受盡苦楚,歷盡人間萬事,而后方成大道,開悟佛理。倘若佛祖也整日讀經念佛,不入紅塵,如何能通曉人世,又如何能周全眾生?”

白逸點頭道:“所以你入這組織,畜發留須,殺人享樂也是為了能成佛嘍?

智和嘆道:“組織行事殘忍,白居士責備也是應該的!只是貧僧入這組織一來固然是效法佛祖故事,二來卻也是為救黎民于水火。”

白逸道:“哦?”

智和道:“此種是非,貧僧此刻不便多談,不過白居士,你便是就天下于水火的關鍵。貧僧必不惜一切保你周全。”

白逸聽他這么一說,動容道:“大師太客氣了,白某自身難保,何德何能,能拯救天下!”

智和看著白逸道:“白居士不必疑慮,到時自然知曉。”說罷他突然拔出白逸桌上的劍,向自己的咽喉刺去。

白逸一聲驚呼,卻見那劍已經刺入三寸,卻不見血流出。智和松開握住劍的手,那劍便插在他咽喉再無受力之處。只見智和丹田一運氣,那劍便從他喉上彈出,哐啷一聲掉到了地上。

白逸看去,卻發現智和的咽喉經絲毫沒有傷痕。智和道:“白居士可知道少林的童子功嗎?”

白逸嘆道:“若非今日得見,在下真不知這童子功竟有如此功效!”心下暗想,這就難怪眾人都道他死在慕容雪劍下,而他卻好好的活著。原來當日也如今日一般把這劍吸入了咽喉,看起來仿佛被劍刺入,實際上未傷分毫。

智和站起身道:“貧僧已盡其所能為白居士解惑,貧僧告退了。”言罷,不等白逸開口,頭也不回的便離開了。

只留下白逸傻傻的站在那里,心中思索著一句話

“為了救人而殺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虹口区| 灵山县| 龙门县| 乌苏市| 景谷| 安义县| 抚宁县| 宿松县| 虎林市| 庆云县| 宁阳县| 田林县| 怀化市| 孝感市| 垣曲县| 三门县| 泸州市| 临汾市| 慈利县| 分宜县| 虹口区| 洛阳市| 资阳市| 万全县| 兴海县| 乌兰察布市| 土默特左旗| 镇原县| 和田市| 泊头市| 于田县| 临高县| 龙泉市| 嘉义县| 万盛区| 牡丹江市| 呼玛县| 平陆县| 平远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