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8章 親政之戰——各懷鬼胎

  • 秦殤
  • 秋之慕楓
  • 4111字
  • 2014-04-22 16:52:27

第五卷:親政之戰——各懷鬼胎

秦國地處西陲,高山峻嶺,雄關漫道,地理上進可俯視中原,圖謀天下;退可憑借天險安守一隅。想破秦國的關隘,聯軍所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但是眼下秦國也有難處,畢竟是以一敵五,拼國力,秦國再強也不可能和五國總和相比,若是他們鐵了心要和秦國魚死網破,秦國危矣。

聯軍總指揮龐煖是趙國不輸廉頗的百勝將軍,挫敗燕國大軍,不但保趙國無虞,還進而圍攻燕國薊都,此戰讓他一舉成名,故而也讓列國國君刮目相看,推舉他做本次合縱聯軍的總指揮。

龐煖確實深諳兵法,戰前對秦國的兵力布防和關隘地形都做了詳細的調查,他選擇了避實就虛的戰略。

伐秦之師屢出,皆以函谷關為事,秦人設守甚嚴,未能得志,即我兵亦素知仰攻之難,咸有畏縮之心,若取道蒲坂,由華州而西,徑襲渭南,因窺潼關,《兵法》所謂‘出其不意‘也!——這便是他在帥帳與諸國將軍討論出來的進攻路線。

幸虧嬴政在聯軍中埋了一顆重要的棋子,這顆棋子很及時地把消息送到了咸陽,嬴政把情報離開送到了前線呂不韋手中,呂不韋緊急調整布防,才免于被龐煖突襲得手。若是大軍還死守函谷關,后果不堪設想。

聯軍分兵五路,俱出蒲關,望驪山一路進發,直攻渭南。但是渭南一線原本久無戰事,防御十分松懈,聯軍本以為可以輕易取之,卻不料,在渭南遭遇了呂不韋率領的主力的頑強防守,五路大軍都分別遭到了一支秦國勁旅的阻截,竟然無一突破秦軍的渭南防線。

連攻數十日,竟不能前進半步,反而損兵折將,傷亡慘重。有這結果那是理所當然的,此戰嬴政調遣的將軍陣容可謂是豪華無比,龐煖雖然是一員良將,但是秦國善于打仗的將軍絕對不輸給趙國,而且絕對比趙國多。

蒙驁、王翦、李信、桓齮(樊於期)、內史騰五人各自帶著五萬兵馬分應五國,由于事先從情報之中知曉了五國的分兵圍攻渭南的策略,呂不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隨機應變,也將秦師分為了五支,來應對五個方向的敵軍。

龐煖自知突襲幾乎已然被秦軍識破,強攻下去只會徒增傷亡,很是懊惱,五國兵馬在渭南一線結成遙相呼應的營盤和秦軍開始了陣地對壘,局面陷入了僵持。

呂不韋召集眾將在帥帳之內討論如何早日打破僵局,將聯軍擊敗的對策,雖然在秦境,秦國大軍在渭南駐守不是不行,但是渭南乃蠻荒之地,糧道不暢;而五國聯軍擁五國之力,在軍需補給上逼秦軍更占優勢,若是打持久戰,那就是死拼國力,秦國即便是勝了,恐怕沒幾年也恢復不了元氣。

王翦是邊防大將,秦國武關、潼關一線的擎天一柱,和列國.軍隊的交手經驗十分豐富,其言于呂不韋,“以五國悉銳,攻一城而不克,其無能可知矣!三晉近秦,習與秦戰;而楚在南方,其來獨遠,且自張儀亡后,三十余年不相攻伐,誠選五營之銳,合以攻楚,楚必不支。楚之一軍破,余四軍將望風而潰矣。”

眾將紛紛同意次戰略,呂不韋見眾將同意,自己又拿不出其他更好的策略,故而批準了。

秦軍虛插旗幟,故作營盤未動之狀,卻在五個營之中分別抽調了一至二萬精銳,秘密向與楚軍對峙的王翦營盤靠攏,襲楚營就在眼前了。

但是一個小插曲,注定了這次行動不會太過順利,渭南地勢復雜,從咸陽運來供給李信大軍的軍需比預定時間晚了整整五天,李信血氣方剛,搬出軍法欲斬督糧牙將甘回殺雞儆猴以立軍威,然眾將求情告免,遂將他拖出轅門外重打百鞭。此事就在王翦約定進攻楚營的那日白天。

但是正是這一件小事,險些害得秦軍陷入絕境。甘回乃是一毫無肚量之小人,對李信當中羞辱鞭打自己懷恨在心,心中不快,在秦軍已無立錐之地,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夜奔楚營投靠楚國春申君,并將王翦將要夜襲楚營的計劃告訴了春申君。

春申君雖被世人分為四君子之一,與平原君,孟嘗君,信陵君齊名,同樣招攬三千門客,聲望甚高,但是他和另外三位無論從才干,胸懷,魄力,志向各個方面都有云泥之別。說到底他只是一個貪慕權位,愛慕虛榮的楚國王孫。行軍大戰他完全不懂,聽到秦兵將至,貪生怕死的他更是嚇得腿軟,讓門客扶著才沒有摔在地上。

讓甘回出去后,春申君慌忙問身旁的門客,“李園,你說怎么辦?現在怎么辦?要不馬上向另外四國求援吧。”

李園那渾圓的眼珠微微一轉,“君上只怕來不及了,若是此人所言不虛,怕是援軍未到,秦軍就已經殺入大營了。”

“那怎么辦!”春申君聽李園如此一說,心中更加害怕了,他當然知道王翦的營地和自己近在咫尺,而離自己最近的趙國營地就算輕騎馬不停蹄趕過來也是后半夜的事情了。

“君上,李園有一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李園顯得很謹慎。

“都什么時候了,有什么話就說。”春申君煩躁道。

“如今五國攻秦,然連攻近一月,我大楚將士損兵折將,卻未建尺寸之功,秦軍戰力之可怕君上怕是已經知道了。秦國與我大楚自張儀死后三十年從未發生過大戰,秦國有意和楚國交好,君上何必為楚國惹怒這么一個可怕的敵人呢。況且,如今的渭南就是一個無底洞,君上你手上的八萬楚兵,如今已經折損近萬,若是倒時候在這里被秦軍大敗,君上有何顏面見大王,有何顏面面對這八萬將士的家眷啊。”李園慷慨激昂地幫春申君權衡著當前的形勢。

“你的意思......”

“楚國原本可以置身事外,何必摻和進三晉和秦國的仇殺之中,燕太子丹沽名釣譽,一心想要揚名天下,才不知死活地卷進來,君上看齊國多么明智,至今隔岸觀火,按兵不動。當今之計,此地不宜久留,不如趁秦軍將要來襲之契機,乘勢撤回楚國,對列國說楚軍遭到秦軍偷襲,損失慘重,不宜再戰,這樣既保全了君上的名聲,又替大王保全了這八萬大軍,豈不是兩全其美?”李園說道。

“妙哉!~”春申君拍了拍李園的肩膀,“本君果然沒有看錯你,你妹妹已經入宮了,王兄甚是寵愛,改日本君和王兄說一聲,提拔你入朝為官,你這樣的人才,在我春申君府太埋沒你的才華了。”

“李園,叩謝君上提攜。”李園謝恩道。

“別拘禮了,事不宜遲,火速傳令全軍,火速南撤,今夜勢必要在破曉前與秦軍拉開五十里的距離,絕對不能讓秦軍攆上。”春申君說道。

于是乎,待到王翦軍營戰鼓聲大作,秦國十萬大軍殺入楚軍大營時,發現楚營竟空無一兵一卒,率先殺入楚營的王翦部隊,還以為中了楚國請君入甕的埋伏,慌忙組織防御,但是久久不見敵軍殺出,打掃戰場,楚軍走得可謂匆忙,甚至連糧草物資都遺留了大部分,軍械戰馬也遺留不少,甚至連軍妓都還在營房中熟睡。

“楚兵逃遁如此匆忙。定有泄本將軍謀略者。火速請示呂丞相,本將軍請求率領輕騎火速向南追擊逃竄的楚軍。”王翦對傳令兵說道。

不多時傳令兵帶著呂不韋的軍令來了,“呂丞相口諭,楚軍逃遁此事頗多蹊蹺,若貿然向南追擊楚軍,恐中埋伏。各部既然出戰不可空回,令王翦帶兵夜襲趙營。”

什么?!趙營?王翦暗自叫苦,呂丞相到底還是商人出身,在秦軍日常配給上就極為精打細算,此次出戰耗費不少軍資軍需,若是空回在其眼中勢必是虧本買賣。若是追擊楚軍賺賠未知,風險太大,而趙營就在眼前,以精銳之師出其不意攻打,穩賺不賠。

但是戰場畢竟不是商場,王翦心里很清楚春申君并未將才,逃遁如此匆忙絕對不是故意為之,所以楚軍設下埋伏的幾率十分小,若要設下埋伏,早在先頭部隊沖殺如楚營的時候,他們便可以乘勢殺出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只要撐住三個時辰,趙國的援兵就能到了,明知道自己回來夜襲,卻沒有做出穩贏的部署,而是選擇深夜逃遁,這已經說明了打楚軍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王翦也清楚和秦軍廝殺數十年熟知秦軍戰法的趙軍的戰斗力,而且主帥畢竟是龐煖,龐煖乃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經驗豐富,又深諳兵法,遠非紙上談兵的春申君可比,貿然襲營,恐怕才是真正的前途未卜啊。

但是明知道趙營不好打,王翦還是要去打趙營,秦軍向來令行禁止,軍令如山,王翦是將軍他更是明白這個道理,他不敢抗命。

大軍殺至趙營,只見趙營營盤堅固,壁壘森嚴,布防可謂滴水不漏,連王翦都不得不以一種欣賞的眼神看待龐煖的杰作。而且趙國士兵見到秦軍一個個都殺紅了眼,不要命似的和秦軍廝殺,論軍備戰力,士兵之精銳,趙軍皆出于劣勢。

然,趙國自長平之戰后,對秦國的仇恨可謂深深植入了每個趙軍士兵的心中,恨不得食秦人之肉,飲秦人之血,故而在求戰之心上,拼命之勇上趙軍卻略勝秦軍。兩軍殺得難解難分,龐煖親自在中軍帳外執劍指揮,敢有后退一步者殺無赦。秦軍的敢死沖鋒隊,幾次沖殺到龐煖近前十步之內,秦軍的箭弩更是幾次擦著龐煖的鬢發和盔甲劃過去,但是龐煖確堅定地站在那里,沒有后退半步,甚至當秦軍的弓弩射來,他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兩軍一直從深夜殺至破曉,另外三國大軍恐夜間秦軍有詐,會在沿路設下伏擊,中了圍城打援之計,均不敢出兵。直到天明援兵才緩緩開到趙營。

此時王翦等人早已傳令收兵,經此一戰,雙方可謂兩敗俱傷,趙營內外,秦國和趙國的士兵的尸體堆積如山,身體瘦弱,裝備破舊,兵力方才六萬的趙兵硬是頂住了王翦十二萬秦國精銳的一夜猛攻。傷亡比例接近持平,若是援軍還不到,或許王翦能攻陷趙營,但是他很難活捉到一個怯戰投降的趙卒。

龐煖見三國援兵已到,而離自己最近的楚軍卻遲遲不來,心中疑惑,生怕楚軍遭遇意外,派人查探,卻被稟報楚軍大營已經人去樓空,剩下一座空營。

龐煖氣憤地將帥帳中的桌案舉劍劈成兩半。楚國出兵八萬乃聯軍之最,且楚考烈王乃合縱協約之長,楚國竟然不戰而退,如今趙國兵馬在昨夜和王翦的精銳血拼一夜,折損過半,也已無力再和秦軍交鋒,這合縱如何進行下去啊。

列國知道合縱大勢已去,紛紛請辭,想要明哲保身,盡快脫離這個是非之地,免得夜長夢多,換來被秦軍合圍全殲的命運。

“合縱之事,今后休矣~”龐煖仰天長嘯,發出感嘆,“今次合縱慘敗,從今之后,恐列國再也無力抵御秦國的虎狼之師了。蘇秦合縱之說,到底只是一種幻想啊,各國心懷鬼胎,各自為政,合縱豈非空談?”

韓王和魏王見秦國如此強大,竟能嚇退楚國,一夜之間殺掉半個趙營,心中恐懼,一面派人向秦求和,一面退出合縱,心中再也不敢生半點報復嬴政背信棄義不守承諾之意。

而燕國監軍太子丹和龐煖雖然心有不甘,但是此時合縱之勢已然被瓦解,攻秦已無望,惱怒中原六國,唯有齊國竟不敢出兵參與合縱,故而調轉冰鋒,由西向東,攻破齊國饒安以作報復,而后收兵歸國。

合縱之事最終還是以各國利益沖突,貪生怕死,各懷鬼胎而瓦解了。五個人就有五條心,有五個不同的利益,蘇秦當年的合縱之說,就如龐煖所言,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幻想,妄想。在這個充滿私欲的戰國亂世,是不可能真正成功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崇阳县| 闵行区| 绩溪县| 固原市| 新野县| 调兵山市| 大英县| 苗栗县| 阳新县| 宜君县| 塘沽区| 永福县| 同仁县| 乌鲁木齐县| 平湖市| 霍山县| 三原县| 香格里拉县| 汉源县| 华安县| 宁安市| 驻马店市| 通州区| 花垣县| 高阳县| 福贡县| 扎鲁特旗| 山阳县| 河北省| 文安县| 绥滨县| 子洲县| 油尖旺区| 凤台县| 高邮市| 保德县| 葫芦岛市| 苍南县| 卢龙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