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親政之戰——血腥序幕
- 秦殤
- 秋之慕楓
- 4256字
- 2014-04-22 16:52:27
第五卷:親政之戰——血腥序幕
韓國是弱國,總被秦、魏、趙兩國欺凌,作為一國都城的新鄭已經數不清大大小小被圍困多少次了。故此新鄭的城防建設可謂無懈可擊,城墻高聳入云,護城河有數十丈之寬。韓王宮位于新鄭城的正中,讓人咋舌的是韓王宮的宮墻似乎建造得比新鄭城的城墻還要高,這座城中城的防衛要比外城嚴密了數十倍,整個新鄭的布防竟然是以韓王宮為中心展開的,可見韓王之貪生怕死。
放棄外城的防守,把防御重點放在自己的王宮。倘若一天新鄭城破,難道他還想在自己的王宮里茍且度日嗎?如此鼠目寸光的君王,焉有不亡國之理?
此時的韓王宮張燈結彩如同過節一般,各國使臣魚貫而入,人人臉上都洋溢著貪婪的笑容,在他們看來似乎秦國這塊肥肉就要被他們吃到嘴里了,嬴政一死,秦國也就完了。
相比各國說說笑笑的使臣隊伍,其中一路人馬顯得格外鶴立雞群,所有的隨從清一色紫袍勁裝,每個人神情肅穆似乎隨時都準備上戰場的表情,就連趕車的馬夫都不例外,這些人隨便拿出一個都是足以縱橫天下的一流武士,但是此時卻為一個人效忠!
馬車的簾布掀起,里面露出一個英武不凡的華服青年,赫然是太子丹。太子丹擊斃秦王嬴政之事已經在新鄭傳開,被視為合縱滅秦的第一功臣,但是越是這樣的吹捧,太子丹越是不屑一顧,即便嬴政死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要一舉摧毀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后積攢百年的實力絕非易事,他可沒有這幫列國的酒囊飯袋使臣這么樂觀。
這幫人的臉上掛著的笑容似乎是覺得嬴政一死,秦國已經完了似的,太子丹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知道即便是嬴政死了,滅秦之戰也才剛剛開始。若是燕國強盛,太子丹根本不屑于這些庸才合作,但是眼下沒辦法,以燕國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打敗秦國,今晚這個合縱之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成,則滅秦有望,燕國崛起有望;敗,滅秦千載難逢的時機便錯過了。
“燕太子殿下,大王已經在大殿恭候了,有請~”由于太子丹身份尊貴,韓王特地派遣一個內侍前來迎接太子丹,這種區別他國使臣特別優待,一來是此次合縱的合縱之長雖然信陵君的呼聲很高,但是魏國國內局勢還不是很明朗,作為合縱組織者之一的太子丹成為合縱之長的機會也很大,所以韓王沒理由不拉攏。二來,燕丹是墨云組織的二號頭目,墨云的強大是讓韓國王室都要禮敬三分的。
“不知信陵君是否已經來了?”太子丹問內侍道。
“君侯已經派人先行一步趕來了,告之君上他因為一些瑣事還需在驛館耽擱片刻,此時他應該已經從驛館動身了吧。”內侍說道。
“嗯。”太子丹點了點頭,正要往宮里走,但是內侍卻攔住了他。
“太子殿下,大王有令,王宮禁地,閑雜人等嚴禁入內,更不許攜帶兵刃,燕太子殿下您的隨從......請不要讓老奴難做......”內侍一臉為難地看著烏泱泱一群帶著劍兇神惡煞準備隨太子丹進入韓王宮的門客。
“狗奴才,你們韓王竟然敢對太子殿下立這樣的規矩,找打!”太子丹手下暴脾氣的門客可不少,一時間氣得都要出手教訓那個內侍。
太子丹攔住眾人微微皺眉,韓王當真怕死怕成這般田地,此次是來商談同盟攻秦的,如此這般豈不是讓人心生芥蒂?韓王就算再酒囊飯袋,也不至于......
太子丹思忖片刻,“姬丹遠來是客,自然客隨主便,入鄉隨俗,韓王既有此規定,姬丹自然不能違逆。”
說著太子丹在隨行的門客中找到領頭的英俊青年,此人赫然是當年之荊軻,太子丹在其耳邊耳語了幾句,隨后便命所有門客退出宮門,在宮外守候,太子丹帶了荊軻及三兩隨從解劍隨自己一起入韓宮。
今日的韓王宮人聲鼎沸,張燈結彩,煞是熱鬧,在宮中把酒作樂的列國使臣臉上都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
在燭火照射不到的一個黑暗角落,一個略帶稚氣,但是卻異常陰冷的嗓音對身后的幾個仆從說道,“這一網都有幾條大魚?”
“稟大王,此次赴宴參與合縱會盟的使臣有十余個均有侯爵之位在身,聽聞大王薨沒,全都毫無顧忌派出了本國影響力數一數二之人前來參與會盟,都是大魚。”那一道精明的目光讓人在黑暗中一眼便認出了這個隨從,此人便是李斯!他不是押送嬴政的棺槨回咸陽了嗎?為何會出現在這里?他稱呼前面的青年為大王?莫非?!
“人齊了沒有,還有誰沒有到?”陰冷的青年再次問道另一邊的隨從。
這個隨從聲線細柔,顯然是一個被閹割了的內侍,此人竟然是趙高“除信陵君外,已經都到了。還有一個屬下意料不到的人也在。”
“誰?”
“樊於期!”趙高對樊於期當然不會陌生,這個叛徒是自己一手提報到黑龍軍扶他坐上第二把交椅的,誰知道他竟然叛變,害得黑龍軍幾乎覆滅,趙高恨不得把他碎尸萬段。
“知道了,太子丹到了沒?”青年似乎對成蛟拍樊於期前來參加會盟并不驚訝,自己的死訊已經傳開,成蛟早有帝王之志,但是眼下他被放逐到邊疆,政治籌碼和兵權都不是在咸陽的呂不韋和趙姬的對手,他想要當秦王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助其他六國力量滅掉呂不韋和趙姬,所以他派樊於期來,嬴政并不意外。反而他對太子丹格外有興趣,玩味道,“他沒什么不尋常的舉動吧?”
“稟大王,沒有。他只帶了幾個隨從便進入了韓宮,他的人馬多數都在驛館,和他隨行的護衛已經被擋在了韓宮門外。”趙高稟報道,“未免夜長夢多,大王是否?”
“再等等,信陵君到了再動手不遲。”青年似乎很沉得住氣。
一隊宮女手執燭火從這間房前走過,雖然有屏風遮擋,但是微弱的諸國還是微微映出了這張俊朗非凡,充滿王者霸氣的臉頰,正是嬴政本人!
嬴政是詐死!!!嬴政很清楚自己遇到伏擊絕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刻意算計,此次大難不死也讓他清楚自己在新鄭的一舉一動其實很早便已經被對方查出端倪了,說不定已經被監視了。所以為了擺脫這種狀況,嬴政唯有詐死,讓暗處的太子丹、信陵君、嫪毐、成蛟的人都失去防范,嬴政才有可能出奇制勝。
這不,自己詐死,并且命人放出了死訊,太子丹自以為自己做事神不知鬼不覺,嬴政死的消息是誰走漏的,其實走漏嬴政死訊的恰恰就是嬴政自己!為的就是如今所有人都失去防范,變成他砧板上的一塊肉,等他舉刀宰割。
“燕夫人的消息有打探到嗎?”嬴政問道。
“屬下等無能。暫時還未打探到燕夫人的消息。”李斯趙高深知燕夫人在嬴政心中的分量,齊唰唰跪地謝罪。
“廢物!”嬴政不悅地掃了兩個跪在地上的得力大臣,一點讓他們平身的意思都沒有,在嬴政心中,找到姬冰可比構建這次的血洗韓王宮的計劃重要的多,但是他們倆竟然還沒辦成,怎么能讓嬴政不生氣呢。
韓王宮大殿此事燈火通明,恍若慶典一般,可能是因為覺得勝利在望,大有提前擺慶功酒的架勢。
眾人一個個喝得興高采烈,滿臉通紅,除了兩個人。就是嬴政死后唯一心中談不上高興的兩個人。
一個便是太子丹,他憂心忡忡地看著大殿的外門,是不是張望,他在等信陵君來,他想早點結束這場狂歡,一來他一向就并不喜歡這樣奢靡噪雜的酒色生活,二來他的眼皮一直再跳,似乎有種很不好的預感,今晚的合縱會盟不會那么順利。他已經派出一路人馬去接應信陵君,催促他快點到韓王宮。
而另外一個高興不起來的人,便是韓王。他的臉色十分難看。與先前的擔憂相比,他現在是打心底里的害怕。怕得幾乎舉著酒樽的手都在顫抖。
也許有人會驚訝,六國會盟合縱攻秦,為何作為秦國的國君會出現在守衛森嚴準備舉行合縱會盟的韓王宮?因為嬴政瞞天過海詐死后,做的第一件事并非調集人馬,而是進入韓王宮,面見韓王。
嬴政還清楚記得,自己表明身份后,身為一國之君的韓王,被嚇得面色鐵青,差點從王座上滾落下來的狼狽樣子。嬴政很清楚韓國素來兩面三刀,韓國的合縱立場是非常不堅定的,三言兩語便可動搖,韓國只會站在利益一邊,而嬴政可以給韓王利益,而且遠比信陵君和太子丹許諾的多。
當時的大殿上,只有泰然自若站在殿中的嬴政,和已經被嚇破了膽的韓王。
“嬴政,你既沒死,為何還有膽來韓王宮,不怕寡人把你殺了嗎?韓王嘴上雖然在威嚇嬴政,但是臉上卻沒有絲毫想要殺人的殺意,如果光看表情,通過兩人的神情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嬴政在威嚇韓王,而非,韓王在威嚇嬴政。
“韓王若是不怕韓國的大好河山變成一捧焦土的話,盡管殺了寡人便是。”嬴政冷笑道,一語中的,說中了韓王的軟肋,說到底韓王還不是怕秦國報復,得知嬴政死了的消息,這幾天韓王沒有一天是安枕的,此時看到嬴政還活著欣喜多過驚訝。
“你......你想怎么樣?”韓王畢竟早些年已經向秦稱臣了,面對嬴政氣勢上已經矮了一頭,根本沒有資格和嬴政談條件。
“寡人今日游歷新鄭,似乎聽說韓王要把韓王宮借出去給六國反秦人士作為合縱會盟的場所是嗎?”嬴政陰笑著看著韓王,語氣雖然平緩,但卻帶著絲絲殺意,讓韓王不敢辯駁,嬴政既能說出此話,那六國會盟的事情顯然他已經摸得一清二楚了。
“這......”韓王慌了神,嬴政既已知道會盟之事,那邊不能留他了,他已經知道韓國要對秦國不利,放他回秦國,韓國安有安寧?但是如果殺了他,他死在韓國,秦國一樣會遷怒韓國,韓王一時陷入了兩難。
“韓王是想殺了寡人滅口嗎?”嬴政似乎在嘲諷韓王的優柔寡斷,把玩著腰間的玉佩漫不經心道,“寡人若死在韓國,韓國必滅,進韓宮之前寡人已命人送書簡回函谷關,若我遲遲不歸,韓國勢必片瓦難存。如果韓王就這么把寡人轟出新鄭,不但六國合縱之士不會放過你,寡人亦不會放過敢于組織合縱的韓國!”
“那您想如何......”韓王幾乎崩潰了,誠如嬴政所說,此時的嬴政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韓王吃不得,更加扔不得。
“合作!而且寡人可以保證,秦國能給韓國的,肯定比合縱帶給韓國帶來的好處要多。”嬴政胸有成竹地說道。
韓王的神色中閃過一絲貪婪,但是隨即說道,“不行!韓國既已答應列國使臣,怎能背信棄義。”
“三晉一家,果然~哎!韓王果然高風亮節啊,寡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可惜啊,大好的韓國即使不在秦國的報復下毀滅,不就也要淪為他國之土了。”嬴政嘆了一口氣,似乎要轉身離去。
“秦王,您此話何意?”
“韓王是聰明人,先不說合縱之事還能不能成,即便是成了,秦國滅了。韓國就能獨步天下嗎?別忘了韓國的國土最多的似乎不是秦國吧?”嬴政若有所指,雖然三晉一家,但是韓國國力孱弱,素來被列國欺凌,魏國、趙國這兩家幾乎每年都要從韓國挖走些許城池。
韓王心里泛起了嘀咕,自己對列國講信義,等秦國沒了,列國還能記得韓國嗎?韓國的國力韓王很清楚,恐怕嬴政說得沒錯,屆時韓國依然難逃被瓜分的命運,倒不如賭一賭,和秦國合作,靠著秦國這棵大樹,或許韓國能夠勉強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
“秦王陛下請留步!~寡人愿意和秦國合作,韓宮上下此刻便聽從秦王調遣,唯秦王命是從!”
嬴政在黑暗的角落冷眼看著還沉浸在嬴政死訊中的列國合縱使者,手中卻把玩著韓王的兵符,此刻韓宮的禁軍已經接到了自己的命令,所有新鄭的兵馬都已經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張大網正在慢慢收攏,今夜的新鄭將會血流漂櫓,這些敢于和秦國作對的人,一個都別想活著離開新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