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親政之戰——殉情之音
- 秦殤
- 秋之慕楓
- 3147字
- 2014-04-22 16:52:27
第五卷:親政之戰——殉情之音
韓王宮的大殿之上,一片歌舞升平,紙醉金迷之景象。若不明所以的人看見,必然以為這是六國在慶祝滅秦大捷呢,誰能想到這只是一場會盟呢。而在這些沉浸在忘乎所以的喜悅中的時候,一個血腥的計劃正圍繞著他們在韓王宮緩緩展開。
嬴政一直在暗處留心觀察著大殿中的太子丹,所有人都已經待命,就等嬴政的一聲令下,讓這韓王宮瞬間變成血海。就連韓王也已經以不勝酒力提前退出了大殿,說是去偏殿小憩,實則是找禁軍保護,誰能想到待會兒廝殺起來自己在大殿不會被狗急跳墻的六國反秦人士傷到呢。
嬴政卻并不急于動手,李斯幾番催促,嬴政卻以信陵君未到為由,似有意拖延時間。遲則生變的道理嬴政不是不懂,只不過如果自己此刻下令誅殺太子丹,那和姬冰有關的線索就徹底斷了,誰知道姬冰在哪,會不會受到傷害呢。
嬴政猛然注意到,有個太子丹的隨從在太子丹耳畔附耳說了什么,太子丹微微凝眉似乎有些疑慮,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交代那個隨從了什么。難道太子丹已經發現什么地方不對勁了,嬴政心中頓時有了一絲猶豫,看來沒有時間再讓自己耽擱了,若太子丹逃離大殿,那這個完美無缺的計劃豈不是留下一個遺憾,嬴政緩緩舉起了手,這是準備行動的信號。
嬴政只待太子丹起身離去,他便長袖一揮,蟄伏的人馬便會殺出,屆時大殿之上一個人都別想活著出去。
太子丹果然起身,嬴政正準備下令。但是太子丹卻沒有要離開的意思,他像六國的合縱使者作了個揖,說道,“今日,燕丹有幸和諸位在這里商討合縱攻秦之壯舉,燕丹資質尚淺,今后還要承蒙各位多多指教才是。”
“太子丹殿下客氣了,如今天下誰人不知道你足智多謀,略施小計便誅殺了秦國國君嬴政,待滅了秦國,若論合縱功臣,太子丹當屬頭功!”韓國的一個大夫溜須拍馬道,這句話不可謂不精妙,把嬴政之死全歸功到太子丹頭上,那秦國想要報復也自然找燕國,不會找韓國的晦氣了。
太子丹自然也聽出了弦外之音,但是他懶得和這種小人計較,接著說道,“可能有些宵小之輩造謠,說秦王嬴政是本太子的妹夫,本太子對秦國下不去狠手,燕國和秦國關系曖昧,亦不會大力支持合縱。”
“如今太子丹殿下親手手刃妹夫,足見太子殿下誠意。”待信陵君魏無忌先行趕到的魏國使者逢迎道。
嬴政還真沒想到,太子丹殺自己原來有這么一層關系在,殺了自己,不惜讓自己的妹妹做寡婦為代價只是為了換回列國對他的信任,促成合縱。嬴政抬起的手放下了,嬴政知道太子丹沒有知曉自己的部署,反而嬴政想看看他接下來會玩出什么把戲。
“今日盛會,本太子也沒什么準備,吾妹姬冰雖為嬴政姬妾,然卻是巾幗不讓須眉,這些年她在秦國受盡嬴政侮辱摧殘,如今她逃離魔爪聽聞六國將要合縱伐秦,她愿出來獻曲為諸位助興,更為合縱助威!”太子丹一番慷慨激昂地說辭,贏得了滿堂彩。
說是滿堂彩,不如說這些好澀之徒聽聞過秦國燕夫人的傾國傾城之名,一直無緣得見芳容,如今有幸能夠一睹琴藝,自然喜上眉梢。要知道當年嬴政沖冠一怒為紅顏,單槍匹馬深入魏境,從魏王手中生生奪下這美人,能讓兩個一國之君爭得如此頭破血流的女子,誰心里不好奇呢?
嬴政微微皺眉,姬冰是自幼被燕王后捧在手心中的王室之女,千金之軀,又非樂師,怎么會大庭廣眾之下給這些各國使臣弄弦助興呢,太子丹自幼視姬冰為珍寶一般,怎么舍得讓她如此呢?嬴政明白燕丹剛剛的那個皺眉是什么意思了,看來彈琴助興之事必然是姬冰自己要求的。
嬴政不禁大駭,姬冰為何會向太子丹提出如此的請求呢?
但是嬴政雖然詫異,更多的還是欣喜,總算打探到姬冰的下落了,待會兒只要姬冰出來,自己便殺到其旁,把她護住即可。
殿外忽然飄散進一股淡淡的幽香,若蘭似梅。只見一角色女子,神態肅穆地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但是讓人詫異的是,她竟然一身素衣,頭戴白綾!這是在為嬴政守寡嗎?燕丹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想要阻止,卻被姬冰一個冷冷的眼神給鎮住了,一時不知道該做什么,該說什么。
姬冰看上去似乎消瘦了許多,原本她身體底子就差,平常秦宮的侍醫沒少往錦云宮跑。如今看她的樣子憔悴得讓嬴政心痛,若非幾天水米未進,怎么會變成如此這般?
姬冰從侍女手中接過瑤琴,竟然席地而坐,太子丹的臉色更加難看了。身披孝服,如此沒有禮數地席地撫琴,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打燕國的臉嗎?
“還不把人給本太子帶下去!”太子丹有些動怒了,從姬冰懂事以來,太子丹從未對自己動過怒,但是如今太子丹真的怒了,但是姬冰卻無動于衷,似乎什么都不在意。
但是太子丹見身旁的隨從都遲遲不敢去動手。
“還不把人給本太子拖下去!”太子丹極好面子,但是姬冰若只是傷了他的面子他也不會如此生氣,姬冰向來不是無理取鬧之人,太子丹很清楚她這么做是為了告訴天下人,姬冰是嬴政的女人,生死不變!如今正值合縱會盟的敏感時期,燕國若不能和秦國撇清關系,勢必被列國孤立。
“太子殿下,求您讓公主撫完一曲吧,公主從來沒有如此請求過您,您就滿足她吧。”荊軻跪地求情道。
“此女情深意重,雖是嬴政的女人,但是老夫敬重她的品格,愿聽尊駕一曲。”列國使臣紛紛站出來做和事老,燕丹也只能嘆一口氣勉強同意,他嘴上雖然同意了,但是此刻他的心里早已在盤算這事接下來怎么收場。
姬冰目光呆滯,神情冰冷,似乎一點沒有在意周圍的一切,心無旁騖。對于幫她說話的人她亦沒有絲毫感謝之情,對“殺死”自己愛人的哥哥太子丹亦無半點憎恨之意。
她纖細白嫩的玉指緩緩撥弄膝間的瑤琴,自從和姬冰在一起之后,嬴政對琴藝的研究恐怕比秦宮的樂師差不了多少了,聽音辨曲的本事他已經相當厲害了,一聽便知道這小妮子又在自創曲目了,這曲子明顯是吸納了《木瓜》(PS:《詩經.衛風》中的名曲),姬冰的琴藝放眼天下難覓敵手,只是略微一小段,便讓整個大殿中的人如癡如醉,恍若身臨其境般,和一個少女交換定情信物,定下彼此的海誓山盟。
嬴政聽得眼角亦有一絲紅潤,鼻子微酸,嬴政知道姬冰是在回憶當初自己贈予她隨侯珠,她送自己龍鳳玉璧的情景,兩人那時懵懵懂懂,青澀而純真,那時多么讓人懷念的時光啊。
但是突然姬冰的曲風陡變,突然轉變成了《東門之墠》(PS:《詩經.鄭風》中的名曲),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這首詩詞是描寫的是女子對男子的思念,文中有“女欲奔男之意”,這是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如此乃大逆不道,有違倫常。故此為官宦世家所不容,此曲只能在民間流傳,在莫說宮廷,就連商賈之家都難以聽到。
但是此曲卻流傳在煙花柳巷之中,在坐的人都很是尷尬,在場的都是體面人,他們聽出了這首辭,但是卻不敢承認自己去過哪些地方。
嬴政的眉頭越鎖越深,姬冰撫琴很講求細節,平素她最喜歡把許多各種各樣的名曲融合到一曲中,但是銜接會做得非常自然,如今的曲子卻略顯生硬,而且這《東門之墠》似乎越彈越不對勁了,怎么越來越凄厲了?
姬冰談得節奏越來越快,也越發凄厲,幾乎所有人的眼眶都有些紅腫了,姬冰把對嬴政的思念,演繹的如此凄厲動人,讓人無法不為之動容。
突然間“蹭”的一聲脆響,這把名貴的瑤琴竟然斷弦了。姬冰愛琴如癡,不管是不是名貴的琴,她都視若珍寶,下指的力道都格外注意,從來沒有過彈斷琴弦這種事發生過。
一道寒光一閃,姬冰竟然從瑤琴之下取出了一把短劍!猛然朝自己的如羊脂白玉般的香頸抹去。
不好!姬冰是想為嬴政殉情!!!
太子丹陡然嚇得面色慘白,“冰兒住手,切莫輕生!”
但是姬冰是何等女子,她表面柔弱如水,但是她就和她的名字一般,一旦認定了某個人,某件事,她比誰都固執,比誰都更堅持,強硬得如同冰一般,強硬得不近人情,更無人可以改變。她要自刎為嬴政殉情,必然是早就打算好的。
今日她出現在這里,就是為了告訴天下人,他們或許各自肩負這什么國家的榮辱興衰,或許姬冰在他們眼里看來只是一個政治犧牲品,一枚棋子,但是姬冰就是想告訴這些人,自己生是嬴政的人,死依然是嬴政的鬼!縱然他們殺了嬴政,縱然他們能攻陷秦國,但是唯一不能改變的就是自己對嬴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