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
- 拾夢穗的人
- 周曉雨鴿
- 3561字
- 2018-04-03 16:41:56
如果對一個人來講,孤單也算是一種內心的良藥,那么他的選擇很是坦誠,像是把自己與這個世界間隔。最終他無論有什么抉擇,還是碰上了一些讓他無法忘記的東西。——周雨鴿
時間就像是催化劑一樣,逐漸讓那棟新房子有了樣子。王氏一家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心里還是挺高興的,下來只等完工后一裝修就能享受這新的環境。
若平還得盡快去上學,因為自己受傷好幾天沒有去學校,這下可是落下了好多的功課。回到學校他要抽出更多的時間,將那沒有及時學的課程補回來。
日子又和往常一樣,若平仍舊堅守他最后一排的陣地,盡管最后一排有孩子,但是都很少相互說話。沒有人去看他在干什么,在大家的眼里他的存在根本就毫無意義。
老師還按照自己往常的思路那樣講述著課程,每天也是這樣淡而無味的度過。每天清晨聽著小鳥們賣弄自己的歌喉,朗朗讀書聲在這平凡不過的紅磚瓦平房里來回穿梭,進入每一個孩子的耳朵。清新的空氣中除了教室外面淡淡的花香,沒有多余的味道,時不時幾個孩子怕自己睡覺,拿上自己的書站在外面或是坐在花園旁邊。
話說花園的景色還是不錯的。里面鋪滿了一指長的三葉草。時而有更多的葉子,孩子們會有其他的意思。例如:三葉草布滿布滿花園里的到處,但是找到葉子多的很不容易。
孩子把四葉草叫做“倒霉草”聽說找到四葉草肯定有倒霉的事情;五葉草叫做“幸運草”,找到它的人會很幸運,以此類推,關于其他更多的葉子還沒有人找到,所以就沒有了說法。
他們將找到的其他稀有品種當做植物標本夾在書中,等過一段時間,原有的汁液已經消失,一張薄如紙的葉子成為了孩子們到處炫耀的杰作。
早點攤總是在學校外面出現。最讓人嘴饞的是包子,賣包子的人是是一個瘦瘦而又臉色蒼黃的阿姨。她從對面的那個學校里來的,用車把食堂里蒸好的包子拉出來的。一個大鐵盆里裝著滿滿一下包子,有菜的,鍋巴的,鮮肉的……好多種不同的口味,而盆里的包子也總是被賣的干干凈凈。如果不及時趕到,就會碰不上賣包子的阿姨。
若平最喜歡吃鍋巴餡兒的,每次碰到就要去嘗一兩個。同樣在這買包子的旁邊停了一輛紅色的柜子車(一個大柜子,下面四個角都裝有推動的輪子,相互結合在了一起)。
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很少有人和城市的孩子一樣有好的教育,這種樣一來,人和人的稱呼也就很是隨意。他們不知道該怎樣稱呼這樣的買賣交易,也就用那個柜子當做稱呼的對象。
“紅柜柜”這個詞就來源于孩子們的口中。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叫,隨后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長話。比如:“紅柜柜,來給我取個什么”或者“走,我們到紅柜柜家看看有這個”這都是孩子們的一些舉動。
那個柜柜真好像百寶箱什么都有,柜里柜外都放著好多不同的東西,有塑料而有彈性的彈力球,用來蹦跶的跳繩,還有被人們稱之為垃圾食品的零食:什么幾毛錢的辣條子之類的,可在娃娃們的心里那就是可以流出哈喇子的美味佳肴,連若平都不例外。
離學校很近有一家饃店,兩毛錢一個白饃,大早上買兩個,一毛錢買一片叫做“唐僧肉”的辣條子加在中間真是一個字:香。隨便吃幾個饃饃就當做一頓早點了,背上自己的書包趕往教室,洪亮的讀書聲讓人聽了心里都一陣懷念兒時的樣子。
小孩子為了買自己心儀的玩具,把家長給的早飯錢偷偷攢下來。當時流行叫做“陀螺大戰”的風氣。好多孩子都有自己的陀螺,一到下課,有幾個同學就拿出自己買的陀螺在教室后面相互戰斗,更有幾個關系好的貢獻出自己的陀螺,相互組裝在一起,變得更強。
陀螺也分屬性:防守型齒輪,按照前后凸出,中間凹的形式在最中間放置,它平衡陀螺的穩定性;進攻性紙輪,周邊全是進攻的尖齒狀,可以來回攻擊對方;防御性,是圓形盤狀性,來回旋轉防御對方的攻擊。他們一會兒這樣拼,一會兒那樣裝,激烈的戰斗像極了動畫片中的人物。
孩子們真是動畫片看多了,有時也學里面的人物喊出自己的必殺技。他們按照動畫片上給自己的陀螺也起了各種名字:“紅蓮星獸”啊,“烈焰神鳥”啊,什么“白色武士”等等,更惹人笑的時有一次陀螺快停止轉動的時候,主人們好像很焦急的樣子,感覺陀螺和電視劇上一樣也被賦予了生命。
“哎呀,白冰鳥獸。你要加油,撐住啊。”正喊著班主任突然走進來,把這正在激烈打斗的場面打破了。玩具被收了,還被叫到辦公室挨批,這風氣隨之消失。
若平慢慢長大,可他的性子還是沒有變。一向孤僻的他,內心還是太過于脆弱,動不動就流起眼淚。他的心總經不住打擊,存在著恐懼。他沒有嬉笑的朋友,每天就只能獨來獨往,或許是環境的安分讓自身的感知變的更加深刻。
那時若平的成績屬于中游水平,他總是考完試就會緊張。一方面還是自己心里承受能力不足,這可以算作是內因,另一方面的外因就是蘭英總是要拿他和其他的孩子比,并且給若平說好多的東西,讓他覺得簡直就是唐三藏給孫悟空念緊箍咒。雖然對于學習上總是要被說來說去,但在其他一些方面還是有讓人夸的優點。
在村子里很少說話的若平偶爾用實際行動見證他的想法。每到放假若平就拿著掃帚和拖把打掃庭院,把剛裝修好的房子里各個打掃一遍。房子的里里外外被打掃的一塵不染,他的一舉一動在村子里都是人人親眼目睹的。
這么多年來把自家做好的飯端在外面吃的習慣依舊保存著。大家聊聊平常的事情,再也不向以前那樣相互的諷刺或者話里有話。
時間一長,若平變的越來越內向,他見了人只是簡單的問候一聲并沒有多余的話要說,和女娃娃一樣的靦腆,話說完就繼續默默的干著自己的事情。
這一天中午,鄰里之間又開始拉家常了。太陽散發著自身火紅的光芒,照在人身上,舒服極了。有的人拿著板凳坐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享受著暖陽的沐浴。蘭英和王氏也出去湊個熱鬧,端著熱騰騰的連鍋面,找一個空板凳坐在人多的地方。
“蘭英,你瞧你家的若平,你和育才沒到屋,他給你把屋里打掃的干干凈凈,每次放假都看他不是拿著掃帚就是扛著拖把”突然有一個人說起了若平,這讓蘭英和王氏有些意想不到。
“是的呢,我也是見了好幾次。”一個人接著說。
這種話讓蘭英和王氏的心里暗暗自喜,可當下卻不知道怎樣接這個話,反正都是閑談沒有什么奇怪。
“若平一點都不活脫,不愛說話這點真是不好。”蘭英隨便說了幾句。她確實很擔心那個不愛說話的若平,以前他可不是那這樣子,也不知道現如今怎么變成了這個樣子。難道是因為受到了什么環境的影響還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我就說蘭英啊,你也別怪若平什么,畢竟一個人一個性子,要怪就要怪你呢。”這個人好是幽默,把在座的大家都惹笑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蘭英好像還不太清楚。
“怪我?為什么?”蘭英自己還不知道要說明什么意思,好是茫然。
“對么,怪你當初為什么不把若平生一個女兒身,看來是為了延續自家的香火,老天才給添了一個男兒身!”大伙們都知道這是一個玩笑話,一個個笑個不停。
“也就是,為什么當初我沒把他生個女兒身。”蘭英這樣一說讓氣氛更是活躍起來,自己都為這話笑了。
人就是這樣,時間一長就會把自身的感情涌現出來,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他始終一個人要去承擔這其中所有的結果。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快,若平也長得更高了。
現在蘭英擔心的蓋房事件已經落下了帷幕,今后也只是把自家的生意做好便可,再看著若平長大就知足了。
夏天是一個讓人非常煩躁的季節,幾乎很少有人能安靜的坐下來,個個都像是愛蹦跶的螞蚱。然而能讓人靜下心來的,莫過于山中緩緩流動的河流。
嘩嘩的流水聲震擊著自然界中的各處,由地質界的變化把一條寬大的河分成了若干個小溪,一到這個季節焦土坡村以及鄰近的幾個村子的人都喜歡呆在山林里。
辛運的是這幾個村子距離山都比較近,這一到天氣把屋里變成蒸籠般,人就往山里跑。找地方也和擺小攤一樣還得占,不然在某個地方人一多也怪不好意思再去那里。
蘭英一家不例外,都在迫不及待的收拾著。蘭英帶著自己的涼帽,其他人并沒有什么可收拾的,只是換上一身下涼裝,等到都把自己的東西準備好后。唯一要做的就是前往山里。若平也是高興的跳個不停,眼前的樣子似乎又回到兒時。
走在山林里,人確實很多,碰到的熟人不少。有鄰居張嬸嬸,隔壁的王大伯,一路就打招呼就好多次。人們不是坐著下涼,就是站在水里戲水,偶爾傳來幾聲招呼聲誰也說不準是哪里傳來的。
看來山里確實是人們喜歡的地方,越往里越涼快。大自然真是神奇,放眼望去,不僅有溝壑的山,還有連綿不斷的峰角,時而看到一條洶涌的瀑布將一座大山快要割裂,真是壯麗奇景。
找一塊人較少的地方歇息,若平獨自一人坐在石頭上,他輕輕將自己的腳丫子放在水里,這是他第一次來這里,涼涼的感覺讓他感到舒服極了。這種感覺就像是一股冰涼的東西從腳尖向上傳遞,讓自身不再那樣躁動,心里也被輕輕撫摸般變得安靜。
若平坐在那里搖晃著自己的腳丫子,它并不像其他人在水中嬉鬧,他不喜歡那個樣子,只要坐在這里就行。
天漸入黃昏,到了要回家的時候。沿著山路走,發現下涼的人不僅僅只有像蘭英那樣帶個涼帽,還有人把自家的涼席以及薄被子隨身攜帶,真不枉出這一趟門,就差在這里生火做飯了,顯然這件事是不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