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流浪的路上[用人不疑] (五十三)
- 流浪的路上
- 黃小利
- 4448字
- 2024-04-24 12:28:37
在現在的公司一直晃晃悠悠地上著班,感覺自己的思想也在慢慢地變得麻木。從小就愛做記錄,是老媽訓出來的習慣。翻看了在這里上班以來畫的所有的產品項目記錄,竟然有上百款之多。只可惜做出來的產品卻不到十個,其中還有一半竟然是完全復制的別人的。那么多的產品都胎死腹中,越發的感覺沒勁。產品不做出來,我辛辛苦苦花在結構上的心思便沒有辦法得到驗證是否可行?便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如何?
每次老板拿來別人的產品叫我拆開照著樣子畫一畫的時候,套用一段網絡詞‘其實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只想畫自己的產品,不想復制別人的。我不喜歡太閑,總覺得年輕人就應該有活力有干勁。更何況一直以來,畫圖就是我的夢想。一直很慶幸現在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夢想,有多少人都只能做著事與愿違的工作?所以雖然內心拒絕,但想著總比沒產品畫而無所事事的好吧?可我照著畫的時候便喜歡改一改別人的產品,我覺得有些結構是與整機相悖的;有些會增加后期加工的難度。老板不懂產品結構,他原本是做采購的。我時常把結構稍微做了修改,他都會很不信任的問我:“這樣做有沒有問題啊?行不行啊?”因為自己不是很會說,很多技術上的東西也很難講清楚。可我大多都是有把握做得比原版好才會修改的,即使有些沒有把握的修改但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啊。我喜歡多做嘗試,行不行?試了就知道,又不會有多大的損失。把樣板做出來就知道了,要是可行的話不就更好?但大多時候,老板都是叫我改回去,改得跟原版一模一樣。改完后也沒能等到做樣板的時候,老板就又拿來了另外一個產品叫我拆了看,之前的那個項目便又只存在在電腦里了。這種不信任直到與一次模具廠的溝通中,我爆發了。
那時候,有一款產品第一次試模完。好多地方都沒有做到位,很多特征甚至都沒有做。不知道是模房畫圖的時候干掉了,還是模具師傅漏打了銅公?我出了改模資料讓模房改模,可當第二次試模的樣品送來的時候大部分都沒有改。他們只是挑了容易改的地方稍微修了下,不好改的地方就都沒有動。我質問模房為何不按要求改?模房的老板給我們老板打電話說:他問了師傅,不是沒有改而是因為我出的資料沒有說要改。于是老板就說我資料沒有寫清楚怎么叫別人改等等?我就奇怪了,做了這么多年的模具和結構工程師能連改模資料都寫不清楚?從出來工作以來就一直不斷的總結經驗,每去一個廠都把那里好的流程和資料吸收成自己的,形成了現在獨立的做事風格。由于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我還經常研究過如何簡明扼要地寫與其他人溝通的資料,尤其是改模資料。就怕萬一別人理解錯了,從而把模具改錯了就麻煩大了。所以要說我沒有寫,我是不相信的。就算資料沒有寫清楚,不會看3D圖嗎?圖上的數都沒有做到位會不知道?既然這樣的方式溝通不了,便叫老板跟我一起去模房。去了才看出來,模房根本就沒有模具工程師,老板叫了下面做模具的一個老大來跟我討論。我也沒有明問模具工程師在哪里?做了這么久的模具看得出來設計和CNC都是外發的。模房的師傅只會查幾個基本的數,再細點的操作便不會了。再說要是有模具工程師的話,會叫我一起在電腦上對著模具圖和改模資料一點點的看。那個模房的師傅只是拿了試模的產品,連改模的資料都沒有拿,還是我自己打印了帶過來的。他一進來便說:“你資料里沒有說要改啊。”兩個老板也一起附和,我便拿著資料和他一一地對。他自己知道有些地方沒有改,還有一些地方因為改了會跟模具上其他的地方干涉到。模房沒有發過模具圖給我,改不了的地方也不跟我說就直接不改去試模了,所以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待對完資料,確定了改模方案。模房的老板說:“看來還是要面對面的溝通才說得明白啊。”可我覺得,都是些簡單的改模,用資料溝通就足夠了。要是產品項目多,每個加工商都要這樣的面對面溝通,那還做不做其他的事了?走的時候,那個師傅仍然堅持說我的資料沒有寫就沒有改。期間聽老板和模房的老板聊天說,那個師傅是模房老板的親戚。或許那個師傅怕擔責任怕挨罵吧?以前在模房做的時候,模具做錯了是要扣師傅錢的,所以很多師傅都怕說是自己的責任。回來的路上,老板便訓我說,出給別人的資料要如何做得詳細,要給別人便利留不便給自己。我很不理解,我認為供應商收了錢就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即使公司里的員工出了些失誤也應該護著自己的員工問供應商自己為何沒有做好?可老板卻寧愿相信別人,也不相信我。既然不信任我,何必再在這里做?第二天一早便辭職,老板問為什么辭職?我說:“你對我不信任。”然而說來說去,老板不讓辭工,說是沒有考慮到我的感受什么的,既然那家供應商不配合就換嘛。不知道他是如何想通了這些了的?后來那一款產品在那家模房直接做死掉了,便沒有再跟那里合作了。
從此之后,老板就沒有再那樣對我了。后來為了簡化和提高生產工藝,我要求買一些機器也都陸續地買了回來。生產線上的員工想買把新烙鐵,老板都是不情愿買的,都是叫他們自己修修了再用。可是不管怎么修,溫度都是不夠,焊東西的時候要很長的時間并且還焊不牢。老板不買,他們只能勉強地用著。也不知道老板到底是怎么想的?生產線上的工具不好用便直接影響了生產力和品質,又天天催著出貨。有時候生產部做不出來還要叫辦公室的人一起去生產線做貨。沒有好用的工具,如何能提高效率?所以我時常為他們做一些治具和夾具,為什么好方便生產。那些普工看我能叫老板買來這么多的東西,所以他們要東西的時候都不跟他們的主管說了,直接跟我說了。開始想著都是為了公司便不在乎那么多,就直接跟老板講買東西。但后來一想,我這樣做是越權了,他們有主管呢。這樣搞得他們只聽我的不聽他們老大的了怎么辦?還是少管管的好。
學完手繪課之后便更閑了,沒什么事情可做。常常看著生產線做錯了東西反復的返工,其實這都是公司里沒有一個完整的物料系統的原因。雖然公司里有一套系統,但卻只有業務員在用來管理郵件,沒有用到物料的系統。一套完整的物料系統是整個公司的員工都參與進來的。給每種物料和零件都編上編碼,所有的人都按照編碼運作。這便是我一開始很厭惡的ERP系統,直到了解了它才知道它的大用處。所有的物料都是數字代碼,不用記那么長和一些專業的名詞,出貨的時候把數字組合在一起便可。只要按照編碼查就能找到相應的東西,熟練了之后甚至能形成條件反射。將人腦機器化,減少了人腦思考時出現的人為錯誤。就像從小就只知道1+1=2一樣,卻不用知道為什么是等于二。這個系統就是不需要人腦思考那么多,只要按照事先編好的編碼做就不會有錯。就算有錯也是前面編編碼人的錯,減少了其他人員出錯的機會。教會了其他人怎么看編碼后,只要是一個思想正常的人都會用。編編碼這件事對于公司來說趁著物料還不是很多的時候越早做越好。于是,我就在倉庫換了人開始整頓的時候跟老板提了出來。所有的物料統計和編碼的工作都由我來做,到時候只要導入到公司的系統中就可以了。然而,老板還是懷疑我的能力。他怕我把他們的系統弄壞,怕搞出其他的麻煩事兒。在我的堅持下他只得說,讓我先統計一下物料做下歸類。于是我開始了物料的統計工作,并叫以前公司的同事將物料編碼的規則資料發給我做參考。因為物料編碼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編出適合自己公司運作的編碼規則才能方便工作。我從來沒有做過這種工作,本來以前就因為抵觸ERP系統而沒能掌握更多的規則,但我還是熱情的為此事忙乎著。以前的兩個同事給了兩套不同的編碼規則,結合網上其他的不是很完整的規則做出來了一份編碼大綱。然后按照這份大綱統計物料和命名,等做完這些再把大綱詳述一下就完成了。其實后來給物料編碼規則的同事問我的時候就告訴我說,這個是ERP系統的人來幫助做才能完成的。因為ERP系統有很多公司的軟件如金蝶、神州、K3等,可能會稍有些不同。但我都已經做了一大半了,并且跟老板說了下要叫那邊做系統的人來協助下,老板又是叫我先自己做著。由于物料的管理很亂,同一件物料在倉庫、業務員、生產線、工程部的叫法都不一樣。雖然等編完碼到之后是按編碼互相溝通的,但我擔心老板不會讓我做到系統里。為了方便,只得一一的去統計和分類相應的名稱。
整整花了一個月才將所有的物料整理成BOM表,只差將物料規則的大綱完善后就可以開始編碼工作了,后面的工作就要好做多了。當我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老板的時候,他依然像我畫的那些產品那樣說:“先放那里吧,以后了再看看。”當時的心情非常失落,雖然是早已預料到了的結果。還好之前把所有的物料名稱都整理了,使得整理的資料還有些用處。我把已經整理好的BOM表打印給了倉庫,倉庫按照表格的物料歸類整理了貨架也顯得整齊了許多。本來在進這家公司之前便打算這次是進的最后一家公司了,不想再到處跑了。然而始終還是閑不住,想著自己到底還是有很多技術的,只是沒有可應用的地方。想做更多的產品,可是每次都是在電腦里畫好便沒有了音訊。想著是不是我畫的ID不好看?老板也多次的說過ID沒有畫出他想要的樣子,然而問他要什么樣子的?他卻說他也不知道,說不上來。我只能自己先亂畫,或者到處瞎改改。因為之前那么努力的去學了ID設計也沒能喜歡上,想著可能是性格使然吧?或許是不同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我便叫老板招個ID工程師來,這樣新產品出來得也快。可他嘴上答應卻始終未招,或許老板覺得沒有必要花那個錢吧?或許是因為公司規模或者其他原因的考慮不需要那么多的技術人員吧?老板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也沒有必要猜。只是覺得這樣無所事事的日子真是浪費了大好的青春。我喜歡忙起來的日子,從一開始畫圖以來只要能坐在電腦前畫圖就會很興奮。沒有圖可畫便覺得沒勁,連生活都覺得沒有任何意義了。想著自己這么多年辛辛苦苦從生產線爬到工程師積累的經驗,好多都沒能發揮出來,實在可惜了。我的能力應該遠不只現在這樣,我可以在適合我的地方有更大的作用的。能有一個讓自己能力全面發揮的舞臺,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其實大可以像有些人一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我也嘗試過一段時間,可真是過不下去。想著拿了老板的工資沒有做事,心里真過意不去,見到老板都會不好意思。再說也休息了一年多了,先前學習的計劃也已完成。于是越來越想走,而此時卻來了三款產品終于確定要做了。我已經畫好了產品圖,第一款產品也發出去開始開模了。我喜歡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好了再走,喜歡在一個地方做得最好的時候離開。這樣對自己無愧于心,有始有終。所以才等到在三款產品全部都順利的生產出貨的時候,其他的項目都清完了便辭了工。就這樣離開了目前我做得最久的一家公司。
每次去工作的地方都是不同的行業,所以挺感謝那些上司當時能給我機會讓我接觸從未做過的新產品,這幾年讓我又積累了不少的經驗。然而人與人不同,想法也不一樣。想到一起了便開心的在一起做同一件事;想不到一起了,離開便好。不留戀,不后悔;無愧于己,無愧于人。
于2017年7月28日整理于2024年03月28日
每次獲得了不同的經驗之后思想就會不斷地膨脹,想要證明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得來全不費功夫。
感謝你看到了這里!我就是黃小利,一個被工程師事業耽誤了的作家。我來這里就是為了吸粉,分享我根據打工經歷記錄的自傳小說,歡迎各位關注:流浪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