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婚禮進行時之都市生活之十九
- 婚禮進行時之都市生活
- 在師中吉
- 2948字
- 2012-08-20 20:54:59
婚禮進行時
林浩
十九
如果一個人永遠活在希望里,那么他的生活就會很陽光,這段話是我看過電影《銹花鞋》之后的感觸。
今天又是一個好日子,一大早,我來到了花店。
今天與我配合的錄像師是一個中年人,一看面相很友善,也很實在。
經過花店老板介紹之后,主動與我說話:“小林,你干婚禮這活兒,幾年了?”
“有十年了。”
“你猜我干幾年了?”他很神秘的問我。
“喲,弘哥,看你的敬業精神,我估計少說能有十幾年了。”
“小林,你很有眼力,不瞞你說,我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記者,后到電視臺當編輯,之后哥幾個捧我,領導的信任,我現在是一名導演。”說話語氣很自豪,表情很低調,“這也是幫朋友的忙,再有現在的錄像和照相都有些瑕疵,咱們干這行,就得拍出點上檔次的東西。”
我一聽,明白了,行家,我的大腦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鈴兒響叮當當仁不讓讓世界充滿愛愛誰誰的速度,反應著,分析著眼前的這個自豪的人。
“檔次一定要在層次上才能表現出來。”我隨聲符合著。
“是呀,小林你知道嗎,咱們拍婚禮,不是簡單的記錄,是一種創作,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很有老師的味道。
開始工作了,新郎、新娘及其家屬都很配合,一切都在掌控之下,完成了拍攝任務。
吃飯時,錄像師老弘好像還沉浸在剛才的導演之中,對大家說:“剛才我用的拍攝手法,全是蒙太奇的手法,你們知道嗎?人的眼睛看一個事物,是有疲勞度的,如果單一的拍攝,那么會增加人的厭煩感,效果就不好了。”
突然好像是想起什么,轉向我:“小林,你是不是在拍攝時橫豎幅都有呀?”
我看了一眼與我們同桌吃飯的新親家屬,對于在這種場合,好心的提醒和詢問我是最煩感的。
但是我發現新親家里人的眼睛里都充滿了疑問。
我馬上說:“是的,拍攝也是一門藝術,如果一味的追求數量,不看質量,或將數量與質量一并強捏在一起,那么只能說是將新郎與新娘的一切行動,簡單的記錄下來,所以我要將藝術與質量并行的推出我的作品,我知道新人家里想看的不是一個結婚典禮過程,而是一部有藝術、有內涵、有廣度、有深度的婚禮進行曲。多少年之后,你們再拿出來一看,幅幅都是一個獨立的經典的浪漫,張張聯系在一起,又是一篇美麗的連環童話。”說這些話時,我的表情很認真。
新親家里人很高興。
弘哥也很高興。
主動介紹自己所錄制的影像:“各位,我錄制的婚禮與其他人不一樣,我現在錄制的全是素材,之后,我要拿到我的工作室內進行后期制作,我一般不在外面的音像社里制作,我不是不信任他們,而是我怕辜負新人家對我的信任。”
這時新郎問:“老師,我們幾天能看到錄像?”
弘哥好像有點為難:“怎么得一周時間,我要用我的非線編輯機,將你們的婚禮素材全部拷貝到我的電腦里,之后,制作片頭、加片尾,還要在片中插入咱們家鄉的好景色,之后,我還要把你們在生活中的照片也加入一些,讓這個婚禮錄像中,有回憶、有家鄉、有現場,在簡約中體現時尚,在時尚中體現高雅和樸實。”
新人家很高興,連說:“謝謝,我們才發現你們倆才是高手,說話就不一樣。”
吃過飯,我和弘哥走出飯店。
弘哥很熱情,主動要求我到他的工作室。
“小林,離這有100米左右就到了,到我那坐一坐。”
我尋思,反正也沒事,去吧。
當我走進弘哥說的工作室時,我就發現,工作室就是在樓群里一個門市房,房間有30平方米大小,靠在左邊的屋角處有一張舊的寫字臺,寫字臺上有一臺電腦,寫字臺前方擺設著一張沙發床。右面的墻上掛著這間工作室主人的簡歷,并且旁邊還掛著幾個與名人合影的照片,靠門墻邊,張貼著一寸二寸的照片價格表。
“來,坐,坐,我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工作室,”弘哥聲音好像大了許多:“這個工作室,是我在電視臺當導演時成立的,別看這個工作室小,這里出了一部電影,在省里獲獎了。”
說著,他用手一指墻上的照片:“這位可是當今電影界的名角兒,我的電影還經過他的指導,這位更是了得,他是大導演張藝謀的同學,是我的好哥們。那一年,冬天回來了,非要請我喝酒,對我說我在這里呆著,有點屈才了。要讓我跟他走,到他們公司發展。”
我急忙說:“你去呀,哥。”
“我才不去呢,我要有我自己的工作思路,干嗎要與別人合作,要搞影視,我就搞一下很高層次的東西。”
我佩服嗎?我都不知道,我只是覺得一個人要是活著,就要有希望,不管他的希望能不能實現,反正我是從來不打破這個和諧的氣氛。“哥,我就佩服你這樣的人,要走自己的路,要自己創業。再說通過一天的接觸,我知道,哥,你是一個干事業的人,你的敬業精神我很佩服。”
聽了我的話,他很高興:“兄弟,你要是有給企業拍攝宣傳片的活,給哥介紹一個兩個,我給你看一看哥拍攝的宣傳片。”
隨后,以出奇不意意想不到到底咋樣樣樣都行的作風讓我觀看他的作品。
同時又拿出來一個腳本,“小林,拍攝這個企業專題片,如果沒有文化底蘊的話,不能寫出這樣的腳本,你看看,這個詞,這個文采,這個抓取的素材,以及我所要表現的手法都在這里。”
腳本真的很好,但是落款不是弘哥工作室,撰稿人也是別人。
“高,實在是高,”我表現出一副很欣賞的樣子:“哥,就憑你的文筆,我就有種與你合作的沖動。”
“好啊,有什么想法,我們可以坐下來談一談。”
“我正在擬定一個微電影的計劃,”我很神秘的說:“如果弘哥你不嫌棄,我倒是想利用我手中的筆,與你的拍攝手法和你的文筆一起整出一部。”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小林你說一說你的想法。”
“我認為我的主線是反映都市生活,反映當今的普通人,讓普通人表演,演普通人的故事,反映人與人的善良,鄰里之間的友愛,父慈子孝,你看如何?”
“這個立意不錯,我看行,你什么時候動筆?”弘哥好像對我的立意很感興趣。
“我打算近期,你是導演,到時候我就是編劇,咱哥倆合作。”
我這么一說,弘哥立即擺正了自己的位置,重新立直了身子,表情好像有點嚴肅。
我接著說:“到時候,我負責挑選演員,你就是一條大船的掌舵人。”
弘哥眼里流露出一種驕傲,仿佛一塊金子被塵土掩埋多年,突然被別人發現的自豪感。
清清嗓子說:“是啊,小林,你也是一個干事業的人,我很看好你,我對工作是相當嚴謹的,每個片子我都要細致的編輯,一幀一幀的找,不會因為新人家里人著急,我就會整完就算了,我要求質量和效果。
“比如說,這部獲獎的作品,全部是普通人,這些人又是自己掏腰包,自己集錢,自己找場地,用普通的錄像機拍攝的,你知道嗎?拍攝一部片子,演員、編劇都是無償的付出。”
聽到這,我也很感慨:“弘哥,我知道了,那可是你的人格魅力,才讓大家走到一起來的。”
弘哥也很感慨:“是呀,不管怎么說,都是大家給面子,如果我們倆要是出一部好本子,我立即與我的在電影界發展正旺的同學聯系,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支持我的。”
談理想,弘哥要拿世界大獎,談人生,要做電影界的頭牌,談發展史,老弘又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勞動模范,談昨天,苦大仇深,生不逢時,時不我待,談今天,深遠中帶著拼搏,拼搏中夾著些許慷慨和就義的言語,談明天,星光燦爛,霞光萬丈,萬里無云,雨過天晴。
時間很快,當我提出要走時,弘哥好像舍不得讓我走。
我離開這個深居在一群高樓大廈中間的小門市房時,我就想一個人有希望,不管他的希望能不能實現,希望就能支撐他走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