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這幾句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的名言道出了孫子用兵的真諦。早在日本的南北朝時代,于奧州舉兵的年輕武將北畠顯家就曾經在對抗足利尊氏的戰斗時使用“風林火山”的旗印。北畠顯家是名門村上源氏的后代,學識非常高,深深被孫子兵法吸引。到了200年后日本的戰國時代,也有一位使用“風林火山”軍旗,深得《孫子兵法》精髓的武將,他就是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田信玄。
1572年12月22日上洛的武田軍在三方原擊敗德川、織田聯軍后,繼續西進。1573年1月武田軍包圍三河國野田城,2月10日武田軍攻占野田城。然而攻下野田城后,總大將武田信玄病情惡化,于三河長篠城休養,行軍因而中止。經過一個月左右,信玄的病情沒有好轉,4月武田軍決意返回甲斐。4月12日,信玄在信濃國駒場(今長野縣下伊那郡阿智村)病逝,享年53歲。當然對于武田信玄的死有許多種說法:肺結核、胃癌、食道癌等等。另外由于武田信玄十分好色(有名的夫人就7位,其他侍女和女忍者什么的就更多了)房事過度也成為了死因之一。也有意外被德川軍鐵炮擊中要害的說法。
之所以會成為歷史之迷,主要原因還是信玄對自己死亡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致使其他大名得知信玄死訊的時候已經在三年以后了。因為正行進在敵人德川家的領地里,總大將的死是要絕對保密的。同時信玄也考慮到自己死后上杉和北條可能趁亂侵入甲斐,所以下令讓自己的弟弟武田信廉成為自己的影武者(就是替身),四男武田勝賴在三年后再繼任家督。信玄最后的遺言是“一定要讓風林火山的武田軍旗插到京都!”。
對于武田軍的撤退,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就是織田信長。之前因為剛剛對付完淺井和朝倉以及本愿寺,織田軍的戰斗力損傷很大。聽聞武田信玄起兵上洛,信長一時難以應對只能先派出了三千人馬援助德川家康,同時立刻調兵,準備集結織田家所有力量與信玄決死一戰。繼佐久間、平手、瀧川之后,由宿老林秀貞為統帥的第二路織田援軍正式出發,大概有一萬人左右,這時正是1573年2月。被信長扶持的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覺得時機已到,幫助自己的武田信玄已經攻下野田城,馬上就會攻入信長的領地尾張,而信長的大軍都去支援德川了,近畿地區已經空虛。所以義昭一邊策反已經投降信長的信貴山城城主松永久秀和河內和泉國的三好家殘黨,一邊準備起兵公然與信長為敵。聽到義昭起兵、松永久秀等人紛紛反叛的時候,信長苦笑一聲“義昭終于行動了”,一方面下令丹羽長秀、柴田勝家、明智光秀死守畿內據點,一方面派人想與義昭議和。義昭大為得意,認為信長已走投無路只能求繞,不僅拒絕議和更是加緊各地的攻勢。
正在信長一籌莫展的時候,武田軍撤退的消息傳來。勝利的武田大軍不進反退,莫非是軍中出了變故?要么就是信玄的老家甲斐出了事情?信長也跟其他大名一樣在猜測著。“不對!現在不是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來人,傳信給林秀貞叫他不要去幫德川了,武田軍已經撤退。當下的敵人是那個可惡的義昭。另外也把第一批的佐久間、瀧川也叫回來!”就這樣原本用于對付武田信玄的織田家精銳軍團于1573年5月在近畿地區重新集結,這次他們的目標是那個自做聰明、騎虎難下的足利義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