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第8話 悲劇人生之“齊姜姐妹”

齊姜:春秋(呂氏)齊國皇室宗女的統稱,“齊”是國號,“姜”是齊國皇室姓氏;

姓名:齊宣姜、齊文姜,(姐姐嫁給了衛宣公,被稱為宣姜;妹妹被稱為文姜,

嫁給了魯恒公,此二女子并未留下真正的名字。)

性別:女;

身份:齊國的公主;齊僖公之女(宣姜為姐,文姜為妹);

文姜乃魯恒公之妃,魯莊公之母;宣姜先為衛宣公之妃,又做了公子碩(衛太子姬伋的同母弟弟,衛宣公的兒子)的女人;

祖籍:山東臨淄;

生卒年代:不詳;

備注:春秋時代,美女如云,各國的小公主都在競芳妍、斗美艷,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齊國與眾不同,他們推出的一是對“Twins”:齊宣姜和齊文姜。這兩姐妹都是齊僖公的女兒,就像詩歌里稱頌的那樣“手若柔荑,膚若凝脂”,都貌若天仙。當時,齊家兩位Twins公主成了各國哄搶的目標。后來,姐姐嫁給了衛宣公,妹妹被嫁給了魯恒公。

照道理說,她二人嫁得也算門當戶對呀,可這對姐妹的人生悲劇,伴隨著她們的婚姻同時開始了。

故事一:公元前718年,年方十五歲的宣姜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衛國派來了使者,為他們的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說到這個衛國的太子姬伋,他與齊國還是有些淵源的:他的母親名夷姜,這個夷姜也是姜家的女兒。她曾經是衛宣公之父莊公的妃子,可是衛宣公卻與這位庶母私通,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這個衛國太子姬伋了。為掩人耳目,衛宣公將她偷偷的養在宮外,當宣公即王位之后,他便正式將夷姜納入了自己的**,并立夷姜與自己的兒子姬伋繼承了太子之位。姬伋這年不過十六七歲,和公主的美貌聞名于世一樣,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國間有名的。雖然身世方面有些小小問題,但是并不妨礙他未來國君的身份。齊僖公當然立刻就答應了這樁十全十美的婚事。

可惜!衛國什么樣的人材都有,更是不缺淫棍、色狼。衛宣公聽到派去的使者回話說,宣姜有著絕世的容貌,衛宣公便生了貪念了。本著“只有揮不好的戳頭,沒有挖不到的墻腳”的泡妞真言,衛宣公讓名匠在淇河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宮室,取名為新臺,衛宣公又以送禮迎宋女為名,支開了太子姬伋,然后遣左公子泄去齊國把齊國的公主接到了新臺,納為自己的妃子,是為宣姜。當天夜里,洞房之時,宣姜發現揭開自己紅蓋頭的不是英俊瀟灑的年輕小伙子,而是一個半老不死的糟老頭?!对娊浶屡_》,將這出悲劇如實地記載了下來:

新臺有砒,河水淋渺:燕婉之求,“遵滌”不鮮!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通滌”、“戚施”都是用以形容宣公老丑狠惡的形貌,宣姜本是滿懷著嫁給“白馬王子”的心情來衛國的,卻沒有料到最后自己的歸宿卻是這么一個老丑無德的“癩蛤蟆”。宣姜心里驚恐,但苦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之奈何?”也只得就范,就這樣,宣姜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太子姬伋的后媽。

對于齊僖公來說,剛開始,當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確實讓他憤怒了一陣子。不過他畢竟是政治場中的老狐貍,女兒提前嫁給了一個國王,對自己的好處那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就樂得笑納這個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了。

然而,太子姬伋又當如何呢?姬伋從宋國回來,到新臺向衛宣公復命。衛宣公以庶母之禮,讓姬伋拜見宣姜。姬伋只有無奈的接收了這個事實。他對衛宣公并沒有怨恨之意,但衛宣公卻不放心,于是這個老色鬼在自己的**里,挑了幾個女人,送去給他的兒子,并將其中的一個指定為太子妃。

太子失去了意中人,娶進門的卻是老爹侍妾,姬伋是個老實人,對父親更是從小就敬若神明。他沒有表示任何不滿,默默地接受了這項屈辱的安排,但難免心里痛苦。從此以后,姬伋經常發呆,木訥無語。

衛宣公自從納了宣姜后,天天留宿在新臺,將夷姜冷落在了一旁。衛宣公在新臺一住就是三年。還真別說,衛宣公這個老色鬼年紀雖然大了,“槍”使得卻是即準又狠,短短三年,就讓宣姜為他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壽,次子叫朔。自古“母愛子貴”,衛宣公因為偏愛宣姜,便將昔日對姬伋的疼愛轉移到了公子壽與公子朔身上,并想著百年之后把衛國的江山傳與公子壽、公子朔兄弟。這樣一來,姬伋似乎就成了一個多余的人。只是因為公子壽天性溫和,與姬伋像是同母一般友好,姬伋又謙敬懂禮,所以衛宣公沒有把他的想法說出來。私下里,衛宣公將公子壽囑托于左公子泄,讓他將來擁立公子壽為君。

然而,公子朔雖與公子壽為同母所出,性格卻迥然不同。公子朔年齡尚幼時就顯露出了狡詐的一面。公子朔恃母受寵,不但憎惡太子姬伋,就連公子壽在他眼里也是一塊不得不除的毒瘤。只是事有緩急之分,他覺得要想得到父位,還是先除掉太子姬伋最為要緊。

公子朔便對他的母親宣姜說:“父親雖然將你我母子寵愛有加,可有伋子是長子,我和壽都是他的弟弟,以后傳位,按長幼次序,必然傳位給伋子,何況他的母親夷姜被你奪寵,肯定是心懷怨恨,若伋子繼承了父位,她便成了國母,你我母子就死無安身之地了!”

宣姜原本是要嫁于伋子的,可卻跟隨了衛宣公,也覺得伋子對于她來說是個妨礙,于是便與公子朔合謀,常常在衛宣公面前說急子的壞話。

一天,是伋子的生日,公子壽與公子朔為伋子賀壽,同坐于一席。席間,伋子與公子壽相談甚歡,公子朔卻插不上嘴,便托病先辭別了。公子朔來到宣姜面前,雙眼含淚,故意撒個大謊,說:“孩兒好意與哥哥為伋子祝壽,伋子飲至半酣,竟呼孩兒為兒子,孩兒心中不平,說了他兩句,他便說:“你母親原是我的妻子,你稱我為父親,合乎情理。”孩兒再要開口,他便舉手要打孩兒。虧得被哥哥勸住,孩兒才得以逃出酒席!如此大辱,請母親稟知父親,為孩兒做主!”

宣姜信以為真,趁侍奉衛宣公之時,嗚嗚咽咽地訴說了一番,然后又說:“不但如此,他還要玷污妾身,對朔兒說:‘我母親夷姜原是父親的庶母,尚已納為妻室。況且你母親原是我的舊妻,將來少不了把你交還于我?!毙l宣公大怒,召來公子壽訊問。公子壽說并無此事。衛宣公半信半疑,于是遣內侍告諭夷姜,責備她教子無方。夷姜怨氣填胸,又無處可訴,竟然懸梁自盡了。伋子痛念母親,又怕被父親責怪,只得暗自垂淚。

公子朔趁勢而上,偕同宣姜向衛宣公誹謗伋子,說他因為生母死于非命,口出怨言,聲稱日后要為生母報仇。衛宣公本不信此事,無奈經不住這娘兒倆的攛掇,便生出除掉伋子的念頭。但夜里輾轉反側,還是覺得殺之無名,必須假手他人,讓伋子死于道路之上,方可掩人耳目。

正在這時,齊僖公來約衛國一同討伐紀國。衛宣公趁此機會派姬伋出使齊國,并讓太子姬伋使用一面特別的旌旗:“四馬白旌尾”。衛宣公考慮的是,此次前去齊國,必經莘野,等到船行到那里后必定會登陸,可預先叫一批死士扮成盜賊,埋伏在莘野,只要看到“白牛尾旗”一過,就將船上的人全部砍死,拿旗復命,自有重賞。

公子壽探得消息,大驚。他知道計謀已定,勸諫也是無用,于是私下來見伋子,告知了衛宣公的陰謀,讓他另做打算。伋子性善良,怎么也不相信公子壽所說的。公子壽苦勸不從,便想:“我兄長真是仁人!此行若死于盜賊之手,父親立我為嗣,我有何面目面對國人?子不可以無父,弟不可以無兄,我應當替兄一死,兄長必然獲免,父親聞知我的死訊,倘能幡然醒悟,自此仁孝兩全,也可落個萬古留名!”

公子壽便另外用一艘船裝著酒追上伋子,要為他餞別,便趁此機會將伋子灌醉,取了伋子手中的白牛尾旗,插在船首,用自己的仆人相隨。公子壽行至莘野,正準備整車登岸,那些埋伏著的死士看到白牛尾旗幟,以為伋子來到,一聲呼哨,如蜂殺出。隨從見對方來勢兇猛,一時四下驚散??蓱z的壽子引頸就刀,慷慨獻了身。賊首取了頭顱,盛于木匣中,一起上了船回去復命了。

待到伋子酒醒卻不見了公子壽,只有公子壽留下的八個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伋子看完公子壽的留言,不覺流淚道:“弟為我沖難,我應當速速追去,不然,我弟必會被誤殺!”伋子便乘了公子壽的船,催促船夫速行。這晚明月如水,急子心念其弟的安危,眼皮都不敢眨一下。終于望見了公子壽的船,伋子喜道:“多虧上天保佑我弟尚在!”

隨從說:“這是回船而不是去船?!?

急子心疑,下令靠船過去。待兩船挨近,只見上面坐著一班賊人,卻不見有公子壽。急子更加懷疑,故意問道:“主公之命,可曾完成?”

眾賊聽他說出了秘密,以為是公子朔差來接應的,于是捧匣答道:“事已完成!”

急子取過匣子啟開,見是公子壽的頭顱,仰天大哭道:“老天蒙了眼了!”

眾賊瞠然問道:“你說的是什么意思?”

伋子說:“我才是真的伋子!我得罪父親,父命殺我,而你們卻殺了我弟壽子,他有何罪?你們速速砍了我的頭,回去獻于我父親,可以救你等誤殺之罪!”

眾賊中有認得二公子的,于是在月光下細細辨認,大驚道:“果然誤殺了!”眾賊急忙砍了伋子的腦袋,一并放在了匣子里。

眾賊連夜趕往衛城,先見了公子朔,呈上了白牛尾旗,然后將兩位公子先后被殺的事情細述了一遍,深恐因之獲罪。誰知這一箭雙雕,倒也正是公子朔所樂于看到的。公子朔將眾賊重賞后,進宮對母親宣姜說:“公子壽持旗先行,丟了性命,喜的是伋子后到,并吐露出真實姓名,償還了哥哥的命?!毙劼犗?,悲喜各半,悲痛的是失去了一個親生的兒子,喜的是除去了伋子這個隱患。

衛宣公得到消息后大驚:伋子死了,倒也在衛宣公的預料中;愛子公子壽也死了,一時驚得面如土色,半晌不言。衛宣公大怒,讓公子朔拘拿殺人之賊。

公子朔這小子口中應承,卻拖拖拉拉,不肯交出賊黨。衛宣公自從受驚之后,想公子壽想得大病了一場,閉上眼睛就看見夷姜、伋子、壽子在面前啼啼哭哭,祈求為他們報仇。半月不到,衛宣公就一命嗚呼了。

在整個事件中,唯一的勝利者就是姬朔。公子朔發喪襲位,是為惠公。這時公子朔年方十五。左右二公子皆被棄置不用。庶兄公子碩,字昭仲,因為不服衛惠公,連夜出奔去了齊國。公子泄與公子職怨恨衛惠公,每每想為急子和壽子報仇。衛國的貴族們不能接受這個壞蛋當王,發動了政變,姬朔被趕到了姥姥家。

臨走的時候,他壓根就忘了他的母親。宣姜落在了衛國左公子的手里。她請求左公子殺了她。但是衛國的貴族們并不想得罪齊國,饒了她。齊國此時的國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齊襄公想出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好辦法:讓死去的衛太子姬伋的同母弟弟——公子碩,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愿。既安慰亡靈,又鞏固兩國交好。衛國貴族都覺得這真是一個好主意。于是,被灌醉的公子碩和宣姜,被關進了新房。

雖然名為公主,但實際上也只不過政治上的工具,宣姜在茫然中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后來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齊子、戴公申、文公毀、宋桓公夫人、許穆公夫人。

宣姜死于何年,沒有記載。一朵鮮花,凋謝在東周大地上。

故事二:話說當年,鄭莊公與齊僖公相見于石門,互訴敬慕之情,然后歃血為盟,約為兄弟。齊僖公得知鄭國太子忽(鄭莊公之子)是個有才青年,有意將自己的女兒(文姜)許配與他,永結秦晉之好。莊公答應了,待回了鄭國,就對太子忽說起了此事,太子忽說:“所謂配偶,是年齡相當。兒比她大近十歲,恐怕這個婚事不妥?!?

鄭莊公說:“請婚是齊伯的意思,如果能與齊成為甥舅關系,有了事就可以相互幫忙,你就應了吧?!?

太子忽說:“大丈夫當在自立,豈能一味仰仗于他人?”

鄭莊公看到太子忽如此爭氣,心里高興,就不再勉強他了。不久有齊使來鄭,聽說太子忽不愿意接受這個婚事,回去后告知了齊僖公。齊僖公嘆道;“太子忽是個好男兒啊!寡人女兒尚幼,待其長大再作打算吧?!?

這件事暫時告一段落,數年之后,北戎主遣元帥大良、小良率軍一萬,來犯齊境,攻破祝阿,直逼歷下,守臣不能抵擋,連連告急,乞求齊王遣師相助。鄭莊公聽說齊國有北戎之犯,對太子忽說:“齊與鄭同盟,且鄭每有戰事,齊必相從,今日前來借師,宜當速救!”鄭莊公親選三百乘戰車,命太子忽為大將,高渠彌為副將,祝聃為先鋒,星夜向著齊國進發了。太子忽聽說齊僖公在歷城,便率軍前來相會。齊僖公感激不已,親自出城迎接,犒勞了遠來的軍士,然后與太子忽商議退戎之策。依太子忽所受之詐降計,北戎軍大敗。經歷此事,齊僖公對太子忽就更加滿以了,于是舊事從提,想將文姜配與太子忽。

太子忽說:“當初安寧無事時,齊侯有意將愛女許配于我,我尚且不敢仰攀,今奉命救齊,僥幸成功,若受了婚配而還,外人會以為我挾功求婚,那時我何以自清?”次日,齊僖公又派人來議婚事,太子忽依然辭道:“未經父親大人允可,我決不敢在外私定婚事!”太子忽即告辭回鄭國去了。齊僖公得知此事,大怒道:“寡人有女如此,何患無夫!”

自從鄭太子忽大敗戎兵后,齊僖公在文姜面前也時??滟澦桥e世無雙的英雄,欲把文姜許配給他,文姜自是不勝歡喜??墒锹牭教雍鰣赞o不受,文姜心中積郁成疾,精神恍惚,以致寢食混亂。世子諸兒以看望文姜之病為名,常常闖進閨中,挨床坐下,多次肆無忌憚地摸遍文姜的身體。

說到世子諸兒,卻是個酒色之徒,長文姜兩歲,與文姜是同父異母的兄妹。自小在宮中與文姜同行同坐,嬉戲玩耍,無拘無束。等文姜漸漸長大,出落得如花似玉了,諸兒也到了發情的年紀了,便對文姜生了不軌之意。而趁文姜正處于心靈空虛之時,很自然的被諸兒乘虛而入了。這倆人正所謂干柴烈火,又仗著父母的溺愛,本來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這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齊僖公知道了這兄妹倆的奸情,驚得要命,也氣的半死。為了避免這種禁忌的再次發生,齊僖公阻止他二人見面,并為諸兒娶了宋女。諸兒迷戀上了新婚妻子,就與文姜很少見面了。文姜閨中寂寞,懷念諸兒,說又說不出口,憋在心里實在難受,病勢更加嚴重了。

就在此時,魯桓公來到齊國向齊僖公提親,齊僖公感其心意赤誠,便將文姜嫁給了魯桓公。世子諸兒聽說文姜將嫁往他國,對文姜的感情再次萌生了,讓宮女假意送花給文姜,并在花中附了首詩:桃兒有花,何其美呀,在家不折,飄零為草,可惜呀可惜!

文姜看了這首詩,明白了諸兒的心思,于是也答復了一首詩:桃兒有蕊,今朝不折,還有來春,莫忘呀莫忘!臨別之際,諸兒擠到車前,特意囑道:“妹子保重,千萬不要忘了‘莫忘’二字!”

魯桓公迎文姜到魯國成了親。一則因為齊是大國,二則因為文姜如花似玉,所以魯桓公十分珍愛文姜。自此之后,齊、魯關系更加密切了。為了防止兄妹二人舊情復燃,齊僖公不允許文姜回國。十四年后,齊僖公終于死去,哥哥姜諸兒新任了齊國國君(齊襄公)。又過了4年,文姜終于逮著機會了,便伙同魯桓公一同去道賀。

齊襄公見到久別重逢的文姜十分高興,先設大宴款待魯侯夫婦,然后將文姜迎入宮中。齊襄公在宮中預先筑有密室,另設了一桌宴席與文姜敘情。飲至中間,四目相對,你貪我愛,不顧天倫,便上床行事。兩人戀戀不舍,文姜留宿在密室中,直到次日日上三竿,猶還抱作一團。魯桓公心中疑慮,遣人到宮中察訪,卻得到回報:“姜夫人自進了齊宮,一直與齊侯敘兄妹之情,并無他人在旁?!濒敾腹掀洳粫龊檬?,于是盤問文姜行蹤,文姜口中雖然哭哭啼啼地抵賴不認,心中卻十分羞愧。魯桓公身在齊國,敢怒而不敢言,當即遣人告辭回國。齊襄公心里有鬼,一來舍不得文姜回去,二來怕魯桓公懷恨在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吩咐人在送魯桓公回去的路上結果他的性命。

文姜一來貪戀歡愛,舍不得齊襄公,二來悖理違常,羞于回歸故里,于是吩咐從人回復新繼位的魯國國君,魯莊公(文姜之子)說,她貪念閑適,不想回宮,若是一定要她返國,只有一死。魯莊公知道她無顏歸國,于是在祝丘為文姜筑造了一處館舍。齊襄公想念文姜時,便以狩獵之名去禚地,派人去祝丘把文姜迎到禚地,兩人晝夜淫樂。

公元前687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齊襄公命人率兵守葵丘(今沂源璞丘,舊屬臨朐),允諾甜瓜再熟時換防,一年后到期卻仍不換防。連稱、管至父再三要求襄公換防,襄公就是不準,于是心生不滿。連稱有個妹妹,是齊襄公的小妾,因襄公只鐘情于文姜而未曾受寵,于是她也懷恨在心。連稱便偷偷與他的妹妹合計,私通公孫無知等密謀叛亂,待察知齊襄公外出之時,便派人將其斬殺,而后立了公孫無知為齊王。

齊襄公被殺死后,文姜也隨之心灰意冷,對于感情之事也淡然了。這時她已經是40開外的人了,她開始幫助她的兒子魯莊公管理政事。以淫蕩出名的文姜并非胸大無腦,文姜在處理政務上展現了她敏銳的直覺和長袖善舞的本領,同時也是一個杰出的軍事家。在文姜的幫助下,魯國發展成了一個經濟軍事強國,在諸國戰爭中屢屢得勝(就連春秋五霸之一的齊國的軍隊也曾經敗在有文姜領導的魯國手中)。齊文姜在美色與聰慧雙方面的成就,令諸侯們不得不刮目相看。

難得她聰慧無比,能夠憑借自己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干贏回了一些美名,特別是當時的魯國人,對文姜的評價相當的高。在她去世的時候,魯國曾經為她風光大葬,大赦天下,也算對得起她的美艷和功績了。不過,就像三級艷星一樣,就算你能從井底爬出來,又能怎么樣呢?大家記得的,還是你被情欲纏綿、束縛、掙扎、哀嚎的情形。

文姜,在歷史的長河中,注定了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女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阳信县| 通化县| 咸丰县| 伊川县| 贵溪市| 兴和县| 莎车县| 松潘县| 龙游县| 双江| 楚雄市| 孟州市| 沙田区| 宾阳县| 绥棱县| 旌德县| 临夏市| 怀仁县| 西峡县| 江川县| 宜丰县| 盐边县| 花莲县| 仙居县| 茂名市| 兴文县| 固镇县| 驻马店市| 黔江区| 仁布县| 文成县| 德钦县| 丘北县| 镇安县| 兴海县| 静宁县| 施秉县| 泸西县| 舞阳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