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4章 ▄113▄

  • 萬始朝元
  • 高振耘
  • 3311字
  • 2025-01-14 11:19:57

江州刺史陳伯之不認識字,接到了文書和訟辭,只能在上面畫個押而已,遇到事情則由典簽口頭代傳,因此決定權完全握在辦事人手中。豫章人鄧鄯、永興人戴永忠對陳伯之有舊恩,陳伯之便任用鄧鄯為別駕,戴永忠為記室參軍。河南人褚緭閑居在建康,平素品行不端,仕途不得意,就不斷地去拜訪尚書范云,范云從不用禮接待他。

褚緭很生氣,私下對自己親近的人說:“從齊建武年間以后,草野寒族之民都變成了貴人,我有什么罪,竟被屏棄?現在梁朝剛剛建立,饑荒不斷,發生喪國亂政的事也未可知。陳伯之在江州擁有強大的軍隊,不是皇上的舊屬,有自我疑懼的意思,況且熒惑出現于北方南斗六星的位置,豈不是替我而出現的么?現在我投奔他舉事就算不能成功,逃到北魏去也少不了當個河南郡守。”

于是就投靠了陳伯之,大為陳伯之所親近,陳伯之又任用他的同鄉朱龍逢做長流參軍,這群人都利用陳伯之的愚昧不明,任意胡作非為圖謀私利。蕭衍聽到這件事,叫陳虎牙私下告誡陳伯之,又派人代替鄧鄯為別駕。陳伯之對于這兩道命令都不接受,上表說:“朱龍逢英武勇猛,鄧鄯建有功績,朝廷派遣的別駕,請允許用他為治中。”

鄧鄯于是不斷地勸陳伯之說:“朝中府藏空虛,況且又缺乏武器,三倉沒有余糧,三吳、會稽又發生了饑荒,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機會來了不能失去啊!”

褚緭、戴永忠一同贊成這樣,陳伯之對鄧鄯說:“現在已經上表保護你,假如不能獲準,就與你一起造反。”

蕭衍于是敕令陳伯之以州內的一郡安置鄧鄯,陳伯之集合府州的部屬佐吏說:“我接到齊朝建安王的命令,說他帶領江北的十萬義兵,已經駐扎在六合,派人要我利用江州的人馬盡力運糧前往,我蒙受到齊明帝的厚恩,發誓以死來報答。”

于是當即命令戒嚴,讓褚緭假造蕭寶寅的信給部屬佐吏傳閱,然后在聽事的前面設置一個壇,同眾人一起歃血為盟。褚緭勸陳伯之說:“現在舉行大事,應該引用眾望所歸的人。長史程元沖同眾人并不同心同德,臨川內史王觀是王僧虔的孫子,他的聲望不錯,可以召用他代替程元沖為長史。”

陳伯之同意了他的建議,仍然讓褚緭任尋陽太守,戴永忠為輔義將軍,朱龍逢做豫州刺史。王觀不接受陳伯之的任命,豫章太守鄭伯倫發動郡兵抵抗,程元沖這時已經失去職務在家閑居,也帶領聚合的數百人,趁陳伯之沒有防備,突然闖入到聽事堂的前面,陳伯之親自出來與程元沖格斗,程元沖不能取勝,逃跑躲進廬山,陳伯之秘密派人送信告訴陳虎牙兄弟造反的情況,因此陳虎牙兄弟逃奔到盱眙。

朝廷下詔任命領軍將軍王茂做征南將軍、江州刺史,帶領部眾討伐陳伯之等人,陳伯之聽說王茂帶兵來討伐,就對褚緭等人說:“王觀既不接受任命,鄭伯倫又不肯服從,眼看就要被圍困住了,現在如果我們先下手平定豫章郡,打通向南的道路,多派遣些丁壯役徒,加緊運送物資糧食,然后向北席卷,撲滅王茂率領的遠道而來的饑餓疲乏的隊伍,就不怕不能取勝。”

于是陳伯之留下同鄉唐蓋人駐守尋陽城,自己帶兵開赴豫章進攻陳伯之,但是沒有能攻下。這時王茂的軍隊趕到了,陳伯之南北兩面受到攻擊,就開始潰逃,走荒僻的小路渡過長江,同陳虎牙和褚緭等人一起投向北魏。

這時候,蕭寶寅就跪拜在北魏皇宮的宮闕之下,正在請求派兵懲罰梁朝,蕭寶寅拜倒在那兒,雖然遇到暴風大雨,也不敢移動一下。正巧碰到陳伯之投降北魏,也請求帶兵為北魏效命,魏王元恪就召進八坐、門下各署的官員商議決定。

于是任命蕭寶寅為都督東揚州等三州諸軍事、鎮東將軍、揚州刺史、丹楊公、齊王,禮遇與賞賜都非常豐厚,配給他一萬名士兵,命令他駐守在東城。任命陳伯之做都督淮南諸軍事、平南將軍、江州刺史,駐扎在羊石城,等到秋冬時節再大舉進攻。

蕭寶寅第二天天亮將受命,因此由夜晚一直慟哭到天亮。又聽任蕭寶寅招募各地勇壯之士,得到幾千人,任用顏文智、華文榮等六人為將軍和軍主。蕭寶寅性情雅正持重,為齊和帝服喪已滿喪期,仍然不飲酒吃肉,形容憔悴,吃的是疏食,穿的是粗衣,從來不曾嬉笑。

任城王元澄上表元恪說:“蕭衍多次阻斷東關,想要讓巢湖的水淹沒淮河以南的各個北魏據點。南方人善水,他們一邊灌水一邊掠奪,淮河以南的地區將要被梁朝奪走。壽陽離長江有五百余里,老百姓都人心惶惶,全害怕洪水的危害,如能順應百信的愿望,攻打敵人的虛弱部位,預告命令各州結集兵馬,等到秋天會齊集中,根據情況部署運動方案,這樣雖然統一天下不一定成功,可是長江以西,從此就沒有可憂慮的了。”

于是發冀、定、瀛、相、并、濟六州共二萬人,馬一千五百匹,令于八月之中,完全集結到淮河南部地區,合壽陽原先的兵力三萬人,都委派給任城王元澄指揮調遣,蕭寶寅、陳伯之都由任城王元澄指揮,任用鎮南將軍元英都督義陽諸軍事。任命彭城王元勰為太師,元勰堅決推讓,元恪下詔敦促曉諭,又用叔侄家人之禮給元勰寫信懇切請求,情辭動人,元勰毫無辦法,只好接受了任命。

梁國司州刺史蔡道恭聽說北魏軍隊將來,派遣驍騎將軍楊由帶領城外的居民三千多人保守賢首山,筑了三道營柵,元英下令各路軍隊圍攻賢首柵,柵民任馬具殺了楊由投降了北魏。

北魏任城王元澄命令統軍黨法宗、傅豎眼、太原人王神念等分帶軍隊進攻東關、大峴、淮陵、九山等地,高祖珍帶領三千騎兵作為游擊部隊,任城王元澄自己帶領大部隊跟隨在后面,傅豎眼是傅越靈的兒子。

北魏軍隊攻陷關要、潁川、大峴三城,白塔、牢城、清溪等地也都潰敗。梁朝徐州刺史司馬明素帶領三千名士兵援救九山,徐州長史潘伯鄰援救淮陵,寧朔將軍王變保衛焦城,黨法宗等人攻下了焦城,擊破了淮陵,活捉了司馬明素,殺了潘伯鄰。

起先,南梁太守馮道根戍守阜陵,剛到阜陵就修筑護城壕,在遠方置哨所守望。預計敵人馬上就要到了,眾人都嘲笑他,馮道根說:“防衛時小心謹慎些也就等于作戰時勇敢面對,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城池尚未修筑完畢,黨法宗等人帶著二萬人忽然兵臨城下,眾人都驚恐得臉無人色。馮道根命令大開城門,自己穿了寬松的衣服奔上城去,選了精銳之士二百人出城和魏軍交戰,一舉打敗了敵人。北魏人看到他態度從容不迫,自己戰斗又失利,便帶兵撤走了。

馮道根又率領一百騎兵出擊高祖珍,也把他們打敗了,因此北魏各路軍隊的糧食運輸斷絕,便向后撤退,梁朝任命馮道根為豫州刺史。蕭寶寅的軍隊開拔到汝陰,獲悉東城已被梁朝奪得,他只好駐扎在壽陽的棲賢寺里。

梁朝將軍姜慶真乘北魏任城王元澄率師外出之機襲擊壽陽城,占領了壽陽的外城。壽陽長史韋纘驚慌失措。任城王太妃孟氏指揮士兵登上城樓女墻,搶先占領險要制勝之處,并用激烈的言辭鼓動文武官員,安撫慰問新舊將士,將領和士兵都有奮戰的決心。

冒著被敵人矢石擊中的危險,太妃又親自巡行城內守衛,這時候,蕭寶寅率領援兵趕到,與城內的州兵內外夾擊,從四更一直激戰到下午三四點鐘,姜慶真才失敗逃走,韋纘因而被罷免官職。

這一日,任城王元澄攻打鐘離,蕭衍派遣冠軍將軍張惠紹等人率領五千士兵送糧到鐘離,元澄派遣平遠將軍劉思祖等人阻擊他們,就在邵陽交戰,梁朝的軍隊被打得大敗,因此俘虜了張惠紹等十名將領,殺死和俘虜了差不多所有的士兵,劉思祖是劉芳的侄子。尚書省評論劉思祖的功勞,可以封他為千戶侯,侍中、領右衛將軍元暉向劉思祖要求他的兩個婢女沒能求到,封侯的事情因此也就被擱置起來,元暉是元素的孫子。

蕭衍派遣平西將軍曹景宗、后軍將軍王僧炳等人帶領步兵、騎兵三萬人救援義陽,王僧炳帶領二萬人據守在鑿峴,曹景宗帶領一萬人作為后繼,北魏元英派遣冠軍將軍元逞等人進駐樊城來抵抗梁軍。北魏在樊城大破王僧炳,俘虜并殺死梁軍士兵四萬多人。

北魏下詔命令任城王元澄說:“因為四月淮河將要漲水,便于舟船行動,梁軍占有天時,因此不要貪圖一時的戰利以招致后悔。”

正碰上天下大雨,淮河的水陡漲,元澄帶領軍隊撤退到壽陽。北魏撤退時,既顯得狼狽不堪,又損失士兵四千多人,中書侍郎齊郡人賈思伯是元澄的軍司,就留在大軍的后面擔任后衛,元澄由于他是個讀書人,以為他是必死無疑了,等到他回來了,元澄非常驚喜地說:“孔子說:仁者必有勇。我從賈軍司身上看出這句話是正確的。”

賈思伯托辭自己回來時,曾迷失過道路,不肯夸言自己的功勞,北魏監察官員于是奏請取消元澄開府的賜封,又降職三級。蕭衍于是向魏國要求,用所俘獲的北魏將士換回被魏軍俘虜的張惠紹,北魏人因此送回了張惠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柘荣县| 会理县| 沙雅县| 石泉县| 互助| 清镇市| 青岛市| 仪陇县| 敖汉旗| 静乐县| 阳曲县| 诸暨市| 高淳县| 南康市| 淅川县| 克东县| 贵溪市| 吴桥县| 哈密市| 进贤县| 巍山| 西青区| 双桥区| 咸宁市| 铁力市| 正阳县| 都兰县| 阜阳市| 嘉祥县| 泸水县| 巧家县| 墨玉县| 林西县| 息烽县| 凌云县| 新龙县| 纳雍县| 邵阳县| 吕梁市|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