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操戈

  • 一笑緣
  • 冷月敲雨
  • 2888字
  • 2011-12-21 15:40:18

顧顏走后沒有多久,烽火便從邊疆傳到汴京。顧凱到來的前一兩個月里,城里開始流傳歌謠,無非是改朝換代之類的傳說而已。酒店茶館照常營業,扎染店鋪暗自替別家制作這奇裝異服,逢到個節日,街面依舊是繁盛無比,說說笑笑。信男信女約會的現象也是不稀奇。多年前流傳過一個詞作可以用來形容: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相對比的是,皇帝還在恍如木偶戲的生活中填詞作畫,派去攻打遼兵的人差點戰敗,卻是報喜不報憂,觥籌交錯,大炫我朝威武。閑了指點一下這個月季花花這里的枝葉要密,白鶴要怎么伸腿休憩之類的事情。卻不記得,李煜那首春花秋月歌寫得是多么凄涼哀轉。

雖然大家對顧顏的離開都有些介懷,但是看著沈志沒有絲毫要留她之意,也不好說些什么。畢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蹴鞠場上結識的那些朋友,來自各個地方,從事的行業也各不相同。甚至也有街面上擺個小攤子,算卦邀茶水之類的,譜棋盤等對峙的,賣燒餅的人等等,只是因為喜好這個蹴鞠偶然聚在一起的。有這樣一句話:“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見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二十三四歲的年紀,真是熱血時候,目睹過人情冷暖,卻懷揣這熾熱之心,亦是難得。

這些時候,沈志已經忘記了那次見到的那個道士。許久沒有了聯系。顧顏的一句唐突的話端,讓子行心神不安。看見顧顏女兒裝的樣子動了些私心,但是只是慰藉心頭的郁結罷了。宋遼金的情形日漸明顯,子行終于壓抑不住。他也曾經給微之寫過幾封信,但是消息通往太慢也就作罷了。至于內容,也不明。某日夜里,竟獨自跨著馬兒不知所蹤。

留下的人還要繼續處理后事。沈志知道這事以后立即封鎖了消息,對外只是推脫病了。其實這個時候走掉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當官的走了畢竟會引起動亂。外面所謂有志之士互相結識,自立為王,而對沈志而言現在能做的不是再加一味火,而是少添兩分鹽。在這是非的秤砣之上,個人自有各人的選擇罷了。前面說過:若是起義,若是投降,若是自立門戶又不是不可以,只是因為兄弟二字。沈志的家沒有了,現在去哪里都是自己的家,不在乎許多的。不過是眼見了自己貧貧富富的遭遇,眼見了汴京的上流下流不入流各態生活,都淡然了。

子行不是武官,不過是一個文官而已。雖然在北宋,重文輕武,地位不算低。但是這時候決定實力的是兵馬有多少。子行雖然練習過射箭,那不過是一時的愛好,以及那次對沈志的威嚇而已。私操兵馬,被發現了,不拉出去砍頭才怪。不過還有一句話說得明白:“鳥擇良木而棲”子行離開以后,很多和沈志有同樣抱負的人還是選擇留了下來,也推薦了一些自己認識的朋友。緣分是什么?子行一直以為沈志在自立門戶,此人是不能不除,但是自己能力有限,又不能不用。可是沈志的“自立門戶,拉幫結派”正是因為子行的種種擔心以及暗自離開促成的。這便是另一種邏輯緣分的詮釋了。很諷刺。

門戶一事,便好比是大家同喜歡一個戲臺,你邀請我,我邀請你一同去看。座位有限,又常常是露天的,沒有座位。大家像一窩蜂的堵在戲場旁邊。你嚷嚷,我說說。固然是英雄所見略同,或者是不打不相識之類的套路。當時可能是有些分歧,但是這場戲大家都喜歡才選擇看得,出來以后照例是朋友,或者多認識幾個朋友。但是問題在于,沒有秩序。沈志自然被扣上這個領頭的帽子,原因當然不在于他能力強,而是槍打出頭鳥。很現實的,也很殘酷。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也是說說而已。大家齊心,力度是不是能用在一起,也要看時間機遇之類。首要難題都不是在人員,裝備上面,而是語言溝通上面。怎樣讓表達出來的意思,和大家理解的是一樣,怎樣統籌人心,怎樣把不同水平的人發揮各自優點,都是要解決的問題。這樣一來,以后動員百姓作出自己的反抗,也是有些幫助的。

兵甲之類,沈志畢竟人言輕微,又沒有后臺,自然是沒有。起義的兵馬,以及朝廷上下養的閑兵之類,既是有錢,又是有權。自然不缺。但是沈志能做的,只有先幫大家樹立一個信念。以已微薄之力,保護那些沒有反抗能力的人。

費了幾番功夫,沈志才聯系到一些木匠鐵匠工匠,憑著自己的記憶畫出一些圖紙來,幫忙制造。由于武器制作到這時荒廢了許多,保密工作做得又很好,自己來制作質量自然不算上成,所謂臨陣磨槍是也。到這番地步之時,回想草船借箭這些事情確實不是奸邪小人的行為。畢竟關系到的是生命,講不得的幾分道理。孫子兵法里講到,出兵之前,各種費用是要求算清楚的。兵器磨損,維修諸多方面也要考慮在內。沈志并沒有想過要做一番大事業,不過只是守護一方百姓而已。但也要考慮這些。推脫子行是病了,加上自己有些許權利,朝廷的俸祿照收不誤。加之朋友的各種收入。雖然徭役還在,但是上有政策,下還是有對策的。自耕自熟,糧食方面借起來方便。

前期的籌備只有這些了。了解的也只有沈志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原本可以自己戰勝遼兵的,居然借了金兵的力量。朝廷上下感激不盡,不斷送錢送地,表示感謝。金兵看出宋朝的龜縮和兵力上的不足,終于決定討伐宋朝,進軍汴京。

前面說了,太祖設計的汴京防御能力還是很強的,運輸糧物也是方便。不過比不上他的后人把這各種心思用在玩樂身上。拆墻設景,運石養花。沒用多長時間,金兵便打了進來。

這一天,沈志依舊在操練自己為數不多的“兵馬”。來找沈志的人很多,雜七雜八的。人數上面,隨便湊湊也好說。只是不能耽誤時間。所以沈志選擇的人分了兩種。一部分是參加過兵役的,有實戰經驗,或者有些武藝,身強力壯的。一類是,敢死敢拼,家業不大,不需要對家庭有些擔憂的,當然如果重頭學起,要不實干,要不悟性高。

不過不知道是他心慈手軟,還是另有目的。后來也收留了一部分比較弱勢的群體。操戈時間上,按照的休務的時間,十天一整體規劃。不過是自發的防御戰線,所以沒有什么官職約束。至于后來的分開也是形式問題吧。

伙食供應,都是自家提供。附近的百姓知道以后十分支持,都把自己過年的糧食拿出來。另有炊事人員等等。至于富家子弟,游樂煙花,十分扎眼,沈志也在權宜之便上略加處理了一下。還是權微。

某日,一個呆頭土腦的人前來報告,想在這里給他留一個位置。沈志問:“你可會武藝?”那人使勁搖頭。“那么,家中父母呢?”答曰:“尚在”。這兩點都不符合要求,沈志揮了揮手,讓他離開。那人卻說,我知道可能不會被留下,但是哪怕給沈志牽馬也可以。或著照顧日常,或著做做筆錄,或著……沈志看了看他的眼神十分誠懇,于是答應了。但是每天除了這些小事必須隨著練習體力。他同意了。

雖然不是夏天,但是整日里不是跑步就是站著左轉右轉,看著旗子揮幾下做什么動作是相當累,以及枯燥的。天氣有時冷,有時燥,有時寒。鞋子是統一發配的。由于隨著沈志的人大都并不是生活所迫,所以能穿上好鞋子人還是很多的。但是這些人穿得都是草鞋子,不耐冷。必須要不斷活動。

最難熬的就是這個完全不符合標準的二愣子了。他長得比較瘦小,身板子本來就有些虛弱。行動力也差,跑步爬山都很費力。鞋子底薄,所以有時候經常踩石子腳疼。平日里還要照顧一匹馬。沈志從家里帶來的。當時牛車比較多,馬是很少的。早晚還要幫寫寫字,不過是個左撇子。沒有名字,大家都叫他固郎。固執的固。固郎很憨,別人取笑他的時候總是傻笑,有時候會說一句:“全仗沈兄。”原本無趣的戰爭被他弄得有幾分趣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通道| 延安市| 瓮安县| 辛集市| 凤台县| 江孜县| 太原市| 西丰县| 汉中市| 喀喇沁旗| 城固县| 迭部县| 兰溪市| 灌阳县| 西林县| 江川县| 永仁县| 乌审旗| 元氏县| 乐安县| 鹰潭市| 项城市| 上虞市| 航空| 佛冈县| 乌拉特后旗| 新平| 东兰县| 武城县| 密云县| 中牟县| 巨鹿县| 枝江市| 阳高县| 固始县| 太湖县| 南川市| 阳泉市| 江西省|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