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大股倭寇向桐鄉殺來

  • 大明抗倭風云
  • 農家小妹
  • 3544字
  • 2019-10-24 10:29:18

這一天,胡宗憲得到斥候報告,一個有三十多艘船只的倭寇船隊出現在柘林外海域,奇怪的是他們放棄柘林的老巢,選擇了離內陸較近的呂巷作為據點。明軍有些摸不著頭腦,難道他們想自取滅亡么?倭寇竟然深入腹地,難道他們想讓明軍包圍么?還是在唱空城計呢?其實,這是倭寇在醞釀一個更大的陰謀,在他們的計劃里,呂巷這個地方正好是華亭的中心,他們在這里集結總兵力,一支向海門,以此入侵到揚州淮安,那里可是富庶之地;一支由松江進入上海;另一支由定海關為跳板侵入浙江慈溪等地。每一支隊伍都有數千人之多,大有一種決戰的架勢。

倭寇的計劃確實不錯,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現,明軍一定會搞得暈頭轉向,不知道從哪里著手。但是明軍的高層指揮者胡宗憲可不是呆子,通過與長子胡桂奇、徐謂、沈明臣、茅坤、鄭若曾、沉坤等幕僚組成的智囊團集體商議,大體上弄清了倭寇這次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目的。

胡宗憲站在軍用草圖的前面仔仔細細地琢磨著,忽然,胡宗憲的眼睛瞪住一個地方,右手的拳頭握緊了,向著地圖上的一個注名為“泖港”的小圈圈砸下,口中自言自語道:“好啊,我就讓你倭奴在這個地方好過!”

于是胡宗憲開始了緊急調兵。胡宗憲懂得軍事行動必須是高度機密的行動,胡宗憲并沒有大張旗鼓地調動部隊,而是悄無聲息地從四周調來了一萬多人的部隊,包括俞大猷、任環、熊桴的水陸部隊和周邊地區的衛所部隊,以及各縣的鄉兵。暗地里死死地將倭寇圍在泖港周圍。泖港是松江浦南地區三鎮的中心,也是上海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運輸都十分便利。怪不得倭寇選擇這個地方作為總指揮部。

戰場態勢是瞬息萬變的,雖然胡宗憲針對倭寇的最新動向作出了軍事部署,但是接下來的情況卻沒有按照胡宗憲的思路發展,而是突然得到消息說有大股倭寇殺向桐鄉。事情出現突然變化,胡宗憲始料不及,正急得團團轉,忽然得到消息,有一支部隊來到了蘇州,人數大概有千把人。胡宗憲感到奇怪,怎么回事啊,沒聽說朝廷調部隊來蘇州啊,我也沒有命令那支部隊來蘇州支援啊,這是怎么回事呢?胡宗憲正疑惑,忽然門衛報告有一位將軍求見胡總。胡宗憲急忙吩咐帶進來。頃刻之間,一位頭戴將軍帽、身披鎧甲的將軍出現在胡宗憲面前,行一個軍禮,說:“末將宗禮拜見胡大總督!”

胡宗憲滿頭霧水,這位將軍為并不認識啊,但是不由胡宗憲多想,必須立即做出回應,于是問:“你說什么?你是宗禮將軍?”

“是啊,末將宗禮在京師看到過胡總督,我宗禮是江蘇常熟人,宋朝宗澤之后。因帶部隊前往福建充實海防,路過此地,聽說胡總督率領大軍抗倭,特來拜見胡總督。”

“啊呀呀,原來將軍乃名將之后,怪不得將軍是如此虎虎生威,好呀,好,快進內室慢慢談。”宗禮跟著胡總督走進內室。坐定后,胡宗憲說:“宗將軍啊,你來得好。你可能還不知道,我胡總督目前的處境非常危險啊。就在面前兩天,我得到消息,有五六萬倭寇已經在乍浦對面的岑港駐扎下來,目前正在做攻打乍浦的準備。而我胡總督現在是個空架子,手頭并沒有部隊可以調動。宗將軍你說,我胡宗憲能夠不管老百姓死活,自己率領一幫隨從跑了嗎?”

“胡總督不是那種人,我相信胡總督有破敵之策。”

“話是這么說,但是目前我手頭沒有兵,敵情出現太急,我真有點慌神了。宗將軍,老夫有句話想問問,不知道宗將軍能否答應老夫一個請求。”

“胡總督但說無妨,如有用宗禮處,宗禮定當出手。”

“宗將軍,你是不是帶著部隊去福建駐防?”

“是的。我是奉兵部之命,去福建駐防海疆的。”

“目前我們這里十萬火急,宗將軍能否把你的部隊在此地停留一段時間,如果情況緊急,也給我胡總督助一臂之力?有關福建那邊報到的事情,我胡總督會向兵部說清楚的,宗將軍你看怎么樣?”

“既然胡總督有請,我宗禮有意思推諉嗎?好吧,就按胡總督說的辦。”于是宗禮的部隊就留下來交給胡宗憲指揮。

宗禮是江蘇常熟人,宋朝名將宗澤之后。由于出生在軍人世家,自幼受到將門之子的良好教育,飽讀兵書,深研戰陣,騎馬射箭樣樣精,得了一個美稱猿臂王。后以武舉第一名被授于游擊將軍。承襲祖職指揮僉事,后升任參將。嘉靖三十五年初夏率部赴福建,途徑浙江。正碰上大股倭寇攻乍浦,嘉興、皂林等地皆遭受燒殺搶掠。受胡宗憲所請,部隊留在了蘇州,準備投入抗倭戰斗。

這時候右僉都御史浙江巡撫阮鶚也面臨緊張局面,胡宗憲連續派快騎去杭州,督促阮鶚隨時準備應對倭寇攻打杭州城。阮鶚知道自己責任重大,每日親自督促幕僚學習射箭打槍,苦練殺敵基本功,隨時準備投入抗倭戰斗。

這一天,胡宗憲得到報告,有大股倭寇向桐鄉殺來。胡宗憲知道,大運河流經桐鄉境內,倭寇要殺入桐鄉縣城,必須經過大運河上的橋梁。在大運河桐鄉段有百把里水路,基本上是穿桐鄉而過。大運河在桐鄉段的橋梁有十六座,包括司馬高橋、大德新橋、包角堰橋、青陽橋、迎恩橋、拱辰橋、萬歲橋、皂林雙橋之東橋北橋、皂林雙橋之西橋青云橋等等。其中皂林東橋地處石門段與桐鄉交界處,倭寇進犯的可能性最大。

皂林東橋又名三里橋,地處石門段與桐鄉交界處,南北走向,橫跨大運河。該橋為單孔石拱橋。長十二丈,寬一丈二尺,南北各有二十八級石階,兩側設護欄,橋頂望柱雕石獅兩對。兩頭橋洞的正上方都陰雕“三里橋”三個大字,并且涂有紅漆,看起來格外耀眼。橋梁設計者考慮到橋梁離河面需保持足夠的高度,于是在橋兩頭都有一百二十階石階,用于提高橋面的高度。所以不論從那一頭上橋,都的爬一百二十階石階。

胡宗憲經過深入分析,認為面對強敵,只有很好地利用地理條件打阻擊戰,而在桐鄉境內,能夠利用的有利地形幾乎沒有,因為桐鄉處于嘉興平原地帶,唯一可以利用的條件是大運河。倭寇要殺入桐鄉縣城,必須通過桐鄉境內的十多座橋梁。于是胡宗憲命令鄧城沿大運河桐鄉段數十里地布防,特別要對運河上的十多座橋梁加以控制,務必防止倭寇殺入桐鄉縣城。

鄧城是泉州府城人,字藩國,號寒松,原籍沙縣,將門之后。先祖隨洪武皇帝打天下有功,被封為安徽滁州百戶,轉二世調任泉州,之后世代名將文官輩出。鄧城年輕的時候曾拜參政王慎中為師,與薛南塘、田燕山、史方齋等人是同學。后來結交俞大猷,跟俞大猷結為兄弟,一同在清源山上讀書習武。后來鄧城被派往江浙抗倭,受胡宗憲總督調遣,多次參加抗倭戰斗。在王江涇大戰中,曾經與俞大猷配合作戰,取得多次勝利。

由于三里橋離桐鄉縣城最近,倭寇通過三里橋殺入縣城的可能性最大,胡宗憲把在三里橋阻擊倭寇的重任交給了宗禮。宗禮接受任務后,立即率領所屬九百官兵在向導的引帶下,向著三里橋奔來。

讓我們把三里橋阻擊戰的情況放一放,先來看看桐鄉縣城的情況。當時浙江巡撫阮鶚正在桐鄉縣城檢查備倭情況,聽說倭寇已經向桐鄉縣城殺來,縣城軍民大嘩,不得了啊,要是數萬倭寇殺入桐鄉縣城,縣城里數萬百姓要遭殃了!怎么辦啊,阮鶚急得團團轉。就在這時候,貼身衛士說有一個人要求見阮大人,阮鶚心想,這時候是什么人要見我?莫非有什么人有破敵良策?于是說:“告訴那人,有破敵良策就進來見我,如果是雞毛蒜皮的事,請他回去,我沒有時間扯談。”貼身衛士對那人說了后又返回對阮鶚說,那人說是關系抗倭的軍國大事,阮鶚同意會見那人。衛士把那人帶到阮鶚面前,那人打躬作揖說:“阮大人還認得我沈東溪嗎?沈括的沈,東方的東,溪水的溪。”

“啊喲,原來你是桐鄉大名鼎鼎的沈老板,怪不得我一看到你就覺得眼熟,聽說你有破敵良策?”

原來沈東溪乃是桐鄉縣城內有名的冶鑄業老板,名鏵,祖上世代以冶鑄為業。原籍吳興縣竹墩村。后沈東溪攜七房兒媳,自吳興縣竹墩村遷居桐鄉縣柞溪鎮,在鎮兩端買下地皮十余畝,開設工場,開爐冶鑄鍋鑊,行銷遠近。兩年前,為了把工場做大,留其他六房叔侄輩繼續在柞溪經營,沈東溪自己帶著家人移居縣城,借鳳鳴寺外的空閑地坪臨時經營冶鑄業,為寺院熔鑄鐘鼎燭臺。阮鶚率領一大群隨從來到桐鄉縣城,說是督促抗倭戰事,保家衛城,召集縣城三老人物訓話,沈東溪也在場,當場大聲說:“欲退賊,何必張惶,堂堂古城,豈無人才!”阮鶚聽了此言,留下印象。于是稱呼沈東溪為沈老板。沈東溪聽到阮大人問他問題,當即大聲答道:“巡撫大人,目下兵盡矢窮,人無寸鐵,惟有集城中鍋釜鐵器。熔汁潑灑.”

阮巡撫聽了此言,雖然不是兵書上的什么奇妙戰術,也不是三十六計中的什么妙計,但是這個辦法可以實行。偌大一座古城,老百姓家中廢銅爛鐵多的是,如果把這些廢銅爛鐵收集起來,加以重新澆筑,制成特殊器具,與巨石大木勾連,再用巨大的繩索綁縛,形成牢固無比的城防。還有一種重要作用,當倭寇發起攻城的時候,用溶解的鐵汁夾雜火藥凌空潑灑,那種沸騰中的鐵汁一定讓大量倭寇被活活燒死。

于是阮巡撫按照沈東溪提出的辦法,把桐鄉縣城內所有的廢銅爛鐵都收集起來。又把桐鄉縣城內所有能夠干冶鑄活兒的人都集中起來,在沈東溪的統一指導下開展工作。一個迅速加固城防的活動在桐鄉縣城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馆陶县| 逊克县| 彭阳县| 平凉市| 志丹县| 建德市| 贵定县| 宁远县| 兰西县| 辽宁省| 新化县| 黔南| 谢通门县| 巴彦淖尔市| 株洲县| 巴中市| 古浪县| 乌恰县| 潞城市| 通化市| 崇义县| 兰考县| 广昌县| 肇庆市| 蒙阴县| 汪清县| 灯塔市| 应城市| 锦屏县| 东源县| 金门县| 翼城县| 邻水| 茌平县| 五家渠市| 日照市| 伊通| 夹江县| 万年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