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海鹽的抗倭戰斗
- 大明抗倭風云
- 農家小妹
- 3926字
- 2019-09-19 10:14:01
在杭州灣的西北部入海口,有一座古老的市鎮澉浦鎮,澉浦鎮臨海有海港澉浦港。倭寇為患,常常是從澉浦港進入海鹽縣境。在浙北嘉興各州縣中,遭受倭寇蹂躪最為慘烈的就是海鹽及其周邊城鎮。
海鹽縣位于浙北富庶的杭嘉湖平原,素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著稱,同時,海鹽地處東南沿海杭州灣北岸入海口,是船只進入杭州灣的戰略要地。因此它成為倭寇侵擾的重要通道。洪武年間,為防倭寇侵擾,筑澉浦城墻。初為土城,永樂年間用磚石包砌,正統年間用石包砌,嘉靖年間又設四門月城,并水門一座,城墻下增開護城河。早在明初洪武五年三月,倭寇就開始在海鹽的澉浦燒殺搶掠。到了嘉靖年間,海鹽及其周邊城鎮的倭患更是成為倭寇侵擾的目標。
從嘉靖三十二年開始,廣大軍民展開了英勇的海鹽守城保衛戰。在嘉靖三十二年這一年中,倭寇侵犯海鹽四次,當地軍民死難者達三千七百多人。周邊城鎮中,平湖、乍浦被侵犯各三次,澉浦、海寧被侵犯各一次。在嘉靖三十三年這一年中,從四月至十月,倭寇先后多次進犯海鹽及其周邊城鎮。其中四月至五月來犯海鹽的這批倭寇,前后在海鹽及其周邊城鎮居留流竄侵掠劫殺長達四十三天,先后殺害海鹽及其周邊城鎮軍民數千人,劫掠民宅多達數萬家,給海鹽及其周邊城鎮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倭患迫使軍民展開英勇反抗。嘉靖三十二年五月,倭寇再次大肆搶掠海鹽和江浙沿海。五月二日,四十二個倭寇來到海鹽東北的白馬廟,六十多名乍浦的守軍追來,在白馬廟附近與倭寇進行了一場戰斗,誰知那些倭寇都有較高的武術,他們揮舞手中長刀,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各種刀法綜合運用,六十多名乍浦的守軍居然抵敵不住四十二名倭寇,被倭寇打死二十多人,乍浦守軍看到死了那么多人,膽怯起來,于是退卻了。明軍協總指揮馬呈圖命令指揮采煉趕快搬救兵,從澉浦等處調來衛所部隊一千多人,將倭寇所在的教場包圍起來,但是不發起進攻。馬呈圖的用意在于以逸待勞,等倭寇疲勞了再發起進攻。
一連三晝夜過去,到了到了六日凌晨,士兵分散到村子里去燒早飯,倭寇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借著海霧掩護,分成五六股前來偷襲。一時間殺聲四起,明軍亂作一團,四散奔逃,馬總被一槍從胸口刺進,從后背穿出,當即死亡。指揮采煉乘著戰馬與倭寇戰斗,殺傷兩名倭寇,被倭寇砍中腦袋,采煉腮喉處被倭寇砍了三四刀,當即戰死。百戶姜節、呂鳳、姚岑、王相等都被殺死。明軍一個鼓手擂鼓促戰,倭寇一槍連人帶鼓被釘死在地上。
這一場惡戰,明軍有四十多人戰死。接下來,倭寇大部隊趕來了。五月二十日,朝廷調參將湯克寬趕來海鹽剿滅倭寇。湯克寬從蘇北帶著三百多名有對倭寇作戰有經驗的邳兵前來海鹽。當時海鹽已聚集了本地海鹽兵、麗水坑兵、湖州水兵等多支部隊。
五月二十三日,數百倭寇乘七艘戰船到了乍浦。五月二十五日,湯克寬率邳兵和海鹽兵一千多人迎擊,倭寇看到形勢對自己不利,于是退入海里駕船逃跑了。在追擊倭寇的途中,正碰上一股倭寇,原來這股倭寇是在附近村莊搶掠,回來沒有趕上大股倭寇,于是向著停泊船只的方向趕去,他們不知道大股倭寇已經與明軍發生了戰斗逃跑了。由于沒有了船只,這股倭寇只好逃到乍浦高公山上,拆毀民房修筑堡壘。
湯克寬得到消息,立即率領部隊趕到高公山。這高公山在海鹽縣城東北四十一里,山勢并不高,山高不過七八十丈,周圍也就七八里地。湯克寬心想,你他媽的倭寇,想在這么一座小山上安家了?沒門!也算你們這股倭寇倒霉,碰上我老湯。湯克寬騎著戰馬對小山巡視了一陣,根據地形做出部署,派部隊將進出小山的道路阻斷,然后湯克寬親自率領精銳攻山。
這湯克寬乃是武將世家出身,憑著武藝高強,英勇善戰,做到了副總兵,駐扎金山衛,而如今你一支數十人的小股倭寇,占據在這樣一個小山頭上,碰在我湯克寬的手里,你們不死才怪呢。于是湯克寬揮舞著大刀殺上小山。這股倭寇原來還沒有碰到過明軍的高層將領,以為眼前攻來的不過也是徒有外表的空頭將軍,只怕也是不經打的窩囊廢,于是嗷嗷叫喚著向湯克寬殺過來。湯克寬高興了,好啊,我老湯還怕你們逃跑呢,現在你你們自己找上門來送死了,別怪我老湯手下不留情面了。于是湯克寬揮舞著那把八十八斤的大刀迎著倭寇殺過去,但見倭寇伸過來的長砍刀紛紛被磕飛,隨著湯克寬大刀的揮舞,已經接連有三四個倭寇被削掉了腦袋,或者被攔腰砍為兩截。被砍死的倭寇鮮血在汩汩地往外冒,地面上頓時有鮮血涌流。這場面也太驚心動魄了,倭寇們已經完全被鎮住。就在倭寇一愣神之間,又有幾個倭寇做了湯克寬的刀下鬼。其他官兵乘勢拼命砍殺,倭寇人數越來越少,最后,六個倭寇背靠背抱成一團,高舉著戰刀要與明軍官兵拼命。此時明軍已經將六名倭寇團團包圍在核心,湯克寬與十多名明軍官員都拔出短管火銃對著倭寇。倭寇們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一齊露出兇殘本相,高聲吆喝著把戰刀高高舉起,一齊向明軍官兵砍過來。湯克寬與明軍軍官們一齊扣動鳥銃扳機,六名倭寇頓時倒在地上,呲牙裂嘴著停止了掙扎。
一場戰斗過去,四十多名倭寇被消滅干凈。明軍官兵用長槍挑著倭寇腦袋乘勝而歸。海鹽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聽說把四十多名倭寇全部打死,一齊涌出城外迎接凱旋而歸的明軍官兵。海鹽地方官設宴慶祝。
湯克寬在海鹽率領軍民擊退倭寇大舉進攻后,被朝廷調往吳淞、金山抗倭前線。湯克寬走了,海鹽城中人心惶惶。為了加強海鹽的防衛,嘉靖三十二年冬天,朝廷派新科進士、福建莆田人鄭茂來海鹽當知縣。鄭茂到海鹽后,立即采取加強城防的措施,下令挖深護城河,加固并增高城墻,增筑女墻;修筑了很高的敵樓,派兵終日守衛瞭望;集中修理火炮和鳥銃,加緊制造火藥;將西門外的糧倉遷入城內。從各方面做好抗擊倭寇的準備。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六日黎明,一艘雙桅大船駛進海鹽教場東邊港灣,船停下來后,從船上走出五百六十多名倭寇,然后將大船燒毀。為什么要把大船燒毀呢?原來這股倭寇是立下誓言,一定要打進海鹽,以報上一次小股倭寇在海鹽被消滅之仇。倭寇們決定將船燒毀,以表示不準備退回。
卻說倭寇將船燒毀,魚貫上岸,吹起螺號,整隊而行,徑直來到海鹽城外,高舉著倭寇旗幟風林火山旗,大聲吶喊著前來攻城。此時,駐防海鹽的軍隊多數已被調往平湖,參將盧鏜、總兵丁僅都在南沙,去解廣東的陳鎮之圍,海鹽缺兵少將,幾乎是一座空城。知縣鄭茂毅然承擔起了指揮抗倭的重任。他沿用湯克寬所創軍民協防辦法,把城內市民都按照軍事編制組織起來,每個城堞都指定一兵二民把守,每十五個城堞由一個吏員或士紳負責。并告諭軍民:凡是我海鹽市民,均應有與倭寇誓不兩立之決心,人人必須拼死守衛家園。
倭寇選擇東門作為主攻目標,傾盡全力攻打東門,海鹽市民用弓箭、石頭和滾木作為武器,與倭寇進行殊死搏斗,大量倭寇被打死和打傷在城下。倭寇攻打東門不下,于是將城外小東關民房百余家盡行燒毀,然后轉攻西門。
當時,有數千老百姓為了躲避倭寇殘殺,已經聚集在西門外要求打開西門,要求進城,守城官員害怕倭寇混在老百姓中間進入城內,于是不敢開城門。知縣鄭茂不忍心放棄老百姓不管,下令關閉東南北三門,獨開西門,自己親自前去指揮,讓士兵把難民統統放進城來,城門剛關上,倭寇即蜂擁而至。倭寇強攻西門,城上箭如雨下,大量石頭砸下,擂木滾下,大量倭寇被打死或者打傷。
西門外是海鹽的商貿集市,倭寇攻打西門也打不下,非常憤怒,于是放火將西門外三百多間民房燒為灰燼,大火一直燒到天寧寺。夜里,倭寇又從北門等處偷襲,但是也沒有得逞。
倭寇攻不下海鹽,就轉而進犯嘉興,沿海鹽塘一路向北,于城、半邏等集鎮都被燒殺搶掠。四月十一日,倭寇攻嘉興府城,副使陳忠菱率領軍隊將倭寇打敗,燒毀了倭寇的船只。殘余倭寇逃跑到乍浦的長沙灣,在海寧等地燒殺搶掠。
四月十五日,倭寇由吳江轉攻嘉興,署都指揮僉事夏光與參將盧鏜等率領部隊對倭寇進行合圍,倭寇遇到明軍的強烈抵抗,于是又由原路退回海鹽。幾天后,盧鏜、丁僅率領兩千多兵馬日夜兼程趕回海鹽。明軍中有人對盧鏜處斬一名偷竊民物的士兵不滿,于是暗中與倭寇聯絡,讓倭寇先設好埋伏,臨陣佯裝潰敗,將明軍引至沈蕩和于城之間的孟家堰,雙方夾河而戰,倭寇引誘明軍進入埋伏圈內,四面團團包圍攻殺。結果明軍中埋伏大敗,被殺兩百多人,一千多人擠落河里淹死,陣亡將士共計一千四百七十五人,其中都司周應禎、掌印指揮李元律,處州薛千戶、宋應漸等及千總劉大仲皆不幸戰死。盧鏜因有馬能渡江,得以僥幸逃脫。
經此一戰,倭寇氣焰更為囂張,又回到海鹽城下攻城,知縣鄭茂率領軍民英勇抵抗。每天,鄭茂給百姓定量分糧,守城者加倍,半夜加發五個餅。他常常身穿便服巡查崗哨,一夜繞城走六七圈,直到東方破曉。對認真守城的,鄭茂關懷備至;對偷懶睡覺的,則不分官民,舉鞭就打。士民見縣令以身作則,極盡感奮。在鄭茂的帶領下,海鹽軍民在城墻上高度戒備,嚴守一個多月不懈怠。由于看到城內有充分的準備,倭寇知道海鹽難于打下,不得不放棄攻城。海鹽城得以免受倭寇的蹂躪。
到了五月十一日,占據石墩的倭寇攻打澉浦城,遭到典史李茂率領的部隊奮勇抵抗,倭寇攻城沒有成功,于是在城郊殘殺了男人婦女一千多人以泄憤。五月十五日,占據石墩的倭寇再次作出準備攻打澉浦的樣子,夜里,倭寇攜帶所搶掠來大批貨物,乘坐四艘船逃跑了。五月十八日,倭寇四艘船滿載搶來的財物,經過海鹽白塔山海面時,被明軍水師發現,明軍水師當即出動戰船百多艘進行追擊。快要追上的時候,明軍開炮擊沉三艘倭寇船,殺死溺死倭寇共三百四十多人。第二天,明軍又在海濱抓住漂浮在木板上逃命倭寇三十一人。加上在白塔山下受傷無法行走的倭寇,總計消滅倭寇四百多人。
盡管衛所部隊在抗倭戰爭中取得一些戰果,消滅了一些倭寇,也取得了王江涇大捷那樣的較大勝利,但是倭寇仍然非常猖獗,燒殺搶掠事件時有發生。面對這種局面,作為主持沿海抗倭戰爭的統帥,胡宗憲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