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抗倭英雄董邦政

  • 大明抗倭風云
  • 農家小妹
  • 3338字
  • 2019-09-17 11:22:25

上一章里說道,曹邦輔關于在蘇州滸墅關剿滅倭寇一事給皇上上疏,向皇上陳述了滸墅關剿滅倭寇的經過,隨便提及僉事董邦政及婁宇在剿滅倭寇的戰斗中立有功勛,請求皇上給予嘉獎。浙直總督楊宜也上疏報捷。趙文華擔心曹邦輔和董邦政有了戰功,而他趙文華卻與戰功不沾邊,趙文華受不了這種落后于人的羞辱,于是給皇上上疏糾正曹邦輔的上疏內容。由于皇上與嚴嵩的特殊關系,趙文華又是嚴嵩的干兒子,這樣的親近連帶關系,皇上的思維自然就偏向了趙文華一邊,于是御筆一批,曹邦輔和董邦政就免不了牢獄之災了。

嘉靖三十三年正月二十日,倭寇首領蕭顯率領大船七艘、數千名倭寇突入吳淞江,首先攻占了崇明島,然后溯江而上,直逼上海縣城東門。恰好就在此時,剛剛筑起時間不長的上海縣城城墻連續倒塌四處,倒塌總長度達四十余丈。城防一下子失去了作用,而倭寇又氣勢洶洶的攻來了,形勢萬分危急!

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董邦政將上海守軍與老百姓都組織起來,組成上海保衛軍,董邦政臨危不亂,親自登城指揮軍民戰斗。首先緊急動員市民們用門板等木料迅速將城墻的倒塌處堵住,派軍民晝夜死守,務必不讓倭寇殺入城內。

上海保衛戰打響了,倭寇從城墻倒塌的部位發起猛烈攻擊,在倭寇看來,上海城墻的倒塌是上天賜予他們的良機。攻入上海,倭寇們一定會大發其財。但是倭寇們的想法錯了,盡管上海城墻倒塌了相當長的一段,上海的城防一下子出現危機,但是上海已經在董邦政的主持下筑成了另一道更加堅固的城防,那就是由上海守軍與廣大市民共同筑成的人心的城防。面對倭寇的瘋狂進攻,上海守軍集中所有火炮和鳥銃向倭寇進行不間斷的射擊,市民們抽出一部分人專門為守軍的抬槍和鳥銃籌備火藥和子彈,他們一方面督促軍火器械生產廠家加緊生產火藥和鐵彈,一方面動員那些能夠制作鐵彈和鉛彈的私家工匠盡快制作出鐵彈或者鉛彈,用以支援戰斗在第一線的守軍與鄉勇。有的人還把市民家里的釘鞋底上的釘子取下,用于做抬槍和鳥銃的鐵彈。

順便說明一下,所謂的抬槍就是大型鳥槍,這種大型鳥槍可以在槍膛里放置數十粒鐵彈或者鉛彈,槍膛里裝上足夠的火藥,點燃火藥后發射,一次性將數十粒子彈射出去。這種抬槍在近距離發射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上海軍民就是利用這種抬槍讓倭寇望而生畏的。

上海守軍與鄉勇利用抬槍和鳥銃對倭寇造成巨大殺傷,倭寇急得要發瘋,城東南角缺口處的兩百多名倭寇頭頂門板,渡過護城河,眼看就要沖入城內。危急時刻,董邦政率領部隊趕到,他舉起鳥嘴火銃一連打死三四名倭寇,隨后又部署手下用鳥嘴火銃逐一瞄準射擊,迫使倭寇攻城不得不放棄攻城,無功而返。

在整整一十八個日日夜夜里,上海軍民在董邦政的指揮下連續苦戰,打退了倭寇的一次次進攻,最終保住了上海城,取得了第一次上海保衛戰的勝利。

同年四月,倭寇四萬余人又一次圍攻上海縣城,第二次上海保衛戰爆發。這次戰斗長達四十多天,董邦政一直不解盔甲,天天率領軍民堅持戰斗在第一線。在前后經過七十余次戰斗后,倭寇傷亡慘重,丟下數千具死尸倉皇敗退。

SH市民深深愛戴著抗倭英雄董邦政。為了紀念董邦政率領上海軍民與倭寇殊死戰斗并且取得重大勝利,SH市民特立“僉憲董公保障上海縣碑”以志紀念。經過兩次上海保衛戰和其它百余次戰斗,后來在倭寇中看到有人打著董邦政的旗幟,就說“此董將軍也”而不戰而逃。

曹邦輔和董邦政無辜被投進大牢,上海軍民憤怒了,這么好的父母官,這么堅定的倭寇領袖,居然坐牢了,這朝廷是怎么了?皇帝爺是怎么了?怎么就沒有一個青紅皂白?上海軍民群情激憤,顧名儒、顧名世、喬誥等人擔心鬧出大事,于是出頭說服大家要冷靜,千萬不要鬧出大事,以免奸臣以鎮壓地方叛亂為口實,對曹邦輔和董邦政以及上海愛國人士加以屠戮。顧名儒、顧名世、喬誥等十二位士紳經過商量,聯名向松江府、上海縣衙門上書,懇請“上體圣明之側席,下憐鄉國之倒懸,俯徇輿情,俾還舊仕,保上海之孤墉,樹江南之屏翰”,力保董邦政。

朝廷內的正派高官也看不下去了,擔任“次輔”的文淵閣大學士徐階寫信給董邦政,安慰董邦政說:“公蘇州之事,此間公論甚明。當事者計終不能枉是非之實”,希望董邦政“不以介意,益奮力立功,以報明主”。

曾在抗擊倭寇的戰斗中身背“三創幾殆”,時任按察僉事的另一位抗倭名將任環也寫信給董邦政,說:“公直道被誣,功高取忌,雖兒童走卒,皆抱不平”,勉勵他“夫臣子事君,盡所宜盡,諸非在我,皆置勿存。況國是昭然,久而自定。俾天有意于東南,舍公其誰矣哉!”

面對朝野上下的一致輿論,刑部只得判董邦政“仍領本部兵馬,戴罪殺賊”。

說到曹邦輔與董邦政受趙文華陷害,一同被刑部投入監獄的事,這里老夫要特意說說曹邦輔這個人。曹邦輔,字子忠,號東村,山東定陶人。嘉靖十一年進士。歷任元城、南和知縣,以廉潔干練著稱。提升為御史,巡視河東鹽政。后任陜西巡按,湖廣副使,補職河南等職。

嘉靖三十四年被拜封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正值倭寇聚集柘林為患,曹邦輔率領副使王崇古將倭寇包圍起來,僉事董邦政、把總婁宇協助進攻。倭寇逃跑到太湖,被官軍追上,并被全部殲滅。副將何卿的軍隊被倭寇打敗,曹邦輔率領部隊援助,用火炮攻破倭寇戰船,先后打死俘獲倭寇六百多人,取得抗倭戰爭的又一次勝利。曹邦輔將戰斗經過和取得的戰果向皇上上疏匯報,侍郎趙文華心中不快,欲奪取戰功,與浙江巡按御史胡宗憲會同曹邦輔進剿柘林陶宅的倭寇。由于趙文華不懂軍事,而又獨斷專行,瞎指揮,導致各路部隊都遭受失敗。趙文華不但不承擔自己瞎指揮造成的戰敗,反而把打敗仗的責任推卸到曹邦輔和董邦政的身上,給皇上上疏控告曹邦輔避難擊易,致使戰敗。皇上聽信趙文華之言,將曹邦輔與董邦政都投入大牢。由于給事中夏木式等人為曹邦輔抗爭,朝野輿論都為曹邦輔和董邦政打抱不平,最后董邦政被判“戴罪立功”釋放,回上海擔任原職,曹邦輔無罪釋放,恢復原職。趙文華回到京城,給皇上上疏說,江浙倭寇已經盡行剿滅,目前江浙已經太平,值得慶賀。趙文華的目的在于顯示自己在江浙督察海防軍務功勛卓著,應該給予嘉獎。想不到巡按御史周如斗卻上疏說江浙抗倭戰爭敗多勝少,目前江浙倭寇仍然非常猖獗,東南沿海局勢堪憂。皇帝對趙文華產生了懷疑,向趙文華詢問,趙文華回答說:“殲滅倭寇并不難,只是督撫的人員指揮不當,致使戰敗。我曾經彈劾過曹邦輔避難擊易,致使戰敗,由于夏木式等人黨同伐異,站在曹邦輔一邊故意誣蔑我,胡說我如何如何,嗚呼,東南涂炭何時是個盡頭啊。”于是皇上大怒,詔命逮捕曹邦輔。

曹邦輔又一次被投入大牢,朝野又紛紛議論起來。給事中孫浚上疏說:

“近見趙文華請罷曹邦輔,參稱約與夾攻,而邦輔后期,及考疏內所列邦輔督俞大猷進剿,在九月十一日。浙兵次日方進,則后期之罪不在直兵。今蘇、松士民交口咸稱邦輔實心任事,而前流劫留都之倭,又為邦輔所滅,功能顯然,遽請罷黜,文華之意,殆不可曉。”

給事中夏栻上疏說:“浙直官兵會剿陶宅倭寇,屢遭陷敗,諸臣奏捷不實。且文華欺逛,大負簡命!”

巡按浙江御史趙孔昭也上疏說是趙文華瞎指揮導致戰敗,皇上回答說,趙文華矢心秉公,視事圖效而已。

曹邦輔在大牢里聽說了給事中孫浚、給事中夏栻、巡按浙江御史趙孔昭等人向皇上上疏,替曹邦輔打抱不平的情況,心內頗感欣慰,心想我曹邦輔雖然遭受冤屈,卻有不少人了解內情,冒著危險替我曹邦輔打抱不平。但是曹邦輔對皇上極力偏袒趙文華的說法很是不理解,申訴說:“川沙洼之賊已集至四十余艘,而繼至者未已。總兵俞大猷、把總劉鏜,擁兵觀望,縱賊合舟,請究其罪。”

曹邦輔為什么要把俞大猷和劉鏜牽扯進來呢?其實,當曹邦輔率領部隊進攻陶宅,由于趙文華急于立功,在各路明軍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盲目冒進,結果遭到大敗。倭寇打了勝仗,乘勝在曹邦輔部隊前進的道路上設伏,使曹邦輔的部隊受到重大損失。其實當曹邦輔的部隊遭受倭寇伏擊的時候,俞大猷和劉鏜的部隊都還沒有到位,對曹邦輔遭受倭寇伏擊的情況根本就不知道。而曹邦輔則錯誤地認為是俞大猷和劉鏜故意見死不救,于是就在給皇上的上疏中說“總兵俞大猷、把總劉鏜,擁兵觀望,縱賊合舟,請究其罪。”

皇上聽了曹邦輔的申訴,以俞大猷故意放縱倭寇為由,詔命逮捕俞大猷,革去俞大猷的祖職,令殺賊立功。劉鏜降職為事官管事。

曹邦輔自己受了冤屈,又給俞大猷和劉鏜帶來冤屈。俞大猷和劉鏜的冤屈又向誰說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丘市| 黄平县| 德钦县| 东海县| 邵武市| 威海市| 乐清市| 沧源| 蓝山县| 扬中市| 敦化市| 海城市| 安康市| 巧家县| 马龙县| 伊川县| 萍乡市| 泾源县| 溆浦县| 通海县| 洛浦县| 新丰县| 怀柔区| 松江区| 梅州市| 阿坝| 民县| 彭州市| 旬邑县| 靖宇县| 崇仁县| 兰溪市| 大方县| 陇川县| 揭阳市| 柞水县| 蓬溪县| 宁远县| 凤阳县| 安丘市|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