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通泰鹽區各鹽場的抗倭戰斗
書名: 大明抗倭風云作者名: 農家小妹本章字數: 4199字更新時間: 2019-09-12 08:36:01
再說參將盧鏜率領部隊在南部海域巡邏,防止倭寇向杭州方向逃竄,這一天盧鐺得到戰報,說岑花率領的狼兵和湖廣省保靖與永順的土兵在陸涇壩與南逃的倭寇發生激戰,獲得大勝,殲滅倭寇近千人,盧鐺萬分高興,當即率領水師向停泊在王江涇東南部的乍浦港倭寇戰船發起進攻。停泊在乍浦港的倭寇大小戰船三十多艘,其中大型戰船八艘,共有一千六百余人。而盧鐺的水軍有巨型福船五艘,巨型三桅炮船八艘,大型蜈蚣船十二艘,中型海滄船二十艘,哨船二十艘,鷹船、連環船、子母船、火龍船、赤龍舟、蒼山船、車輪舸等輕型戰船一百多艘,還有超小型戰船網梭船一百六十艘,共有官兵三千二百人。人數上是倭寇的二倍,武器裝備上也不比倭寇差到哪里去。
倭寇的戰船主要有安宅船、關船、小早船三種船型。安宅船船首和船尾設有總矢倉,是以厚板為裝甲的大型艦船。在木板裝甲間,開有矢或鐵炮的射擊口。為指揮官所乘坐的船。
安宅船的船首和船尾皆以盾板為裝甲,設置有弓和鐵炮射擊的銃眼,前后左右都沒有死角。在靠近敵船以后,還可以以盾板外側接舷,放下船橋登上敵人的船只,開展接舷戰。船底也設立很多單獨的防水隔倉,船體的一部破損浸水后,不會殃及其他部分,船只仍然可以繼續作戰。由于主要以人力劃漿為船只的首要動力,大型的安宅船可以有一百多名的劃漿手。在船上還可以配置大型火藥武器大筒,有的也裝備有鐵炮和大炮。在日本,這種攻擊力、防御力均很優秀的艦船又被美稱為“海上之城”。
關船又被稱為快船,是一種相對快速的艦船。整體的裝甲輕量化,行動輕快,機動靈活。關船通常有四十到五十支槳,船頭尖銳,船體細長。關船周圍的盾板不象安宅船的裝甲那樣厚,常常以竹子為盾板。
小早是小型的快船,比關船更加輕快機動。小早船的槳一般在十四到三十支左右,防御力相對較弱,裝備簡易,基本沒有裝甲。以武士搭乘接展開接舷戰為主,在海上機動,也從事偵察、連絡等特殊任務。
還有一種荷船,是專門運輸兵員或者兵糧的船只。關船或者荷船的船樓較高,除了了望還有種用途是用來狙擊安宅船上的指揮官。這些船只,以安宅船為中心組成船隊。船隊的行動以太鼓或軍配、炮音、燈火等作為信號,決定陣形,統一行動。
卻說盧鐺率領水師向乍浦港倭寇戰船發起進攻,一時間,乍浦港炮火連天,硝煙彌漫在乍浦港海域的上空。就在這時候,湯克寬率領水師從乍浦港北部趕到,兩支水師合力對倭寇船隊進行合擊,殘余倭寇奮力沖出,向北逃跑到平望,被俞大猷的部隊截住,少數殘余倭寇看到無法沖出,反身退回到王江涇。
紹興府也是常常遭受倭寇侵擾的地區。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大股倭寇從錢倉、白沙灣搶掠寧海,接著又搶掠上虞東門外,在那里焚燒居民房屋,搶掠居民財產,渡江后遭到了御史鄞縣人錢鯨的攔截,又轉而搶掠皋埠。兵備副使許東望、紹興知府劉錫、會稽典史吳成器等官員各率領所部人馬合圍倭寇,由于倭寇戰斗力很強,性格兇悍,造成明軍傷亡慘重,明軍只得采取圍而不打。到了后半夜,倭寇乘著黑夜突圍逃跑。御史錢鯨、兵備副使許東望、紹興知府劉錫的部隊都因過度疲勞而沒有發覺倭寇突圍,只有吳成器率發現了倭寇突圍了,于是率領部隊追擊倭寇。由于夜晚看不清環境,倭寇不熟悉地形,被陷入皋埠水澤中,被吳成器的部隊包圍起來。天亮以后,這股倭寇一百多人被吳成器的部隊全部消滅。吳成器因功被提升為浙江布政使經歷。就在這時候,吳成器父親去世,需要回家守孝??偠胶趹椬嗾埧官翍馉幘o急,讓吳成器留任,并且提升為紹興府通判。
JS省南通的南部有一座狼山,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五座山組成,通稱五山,狼山在正中間。山峰雖然不高,但是最為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其他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由于狼山又是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所以有“江海第一山”的美譽。歷史進入嘉靖年間,倭患空前嚴重起來,風景秀麗的狼山也成為倭寇盤踞的地方。六月初八日,海防兵備右參政兼副使張景賢聽到斥候報告,倭寇一千四百多人乘坐二十六艘戰船自江南直指狼山。軍情緊急,張景賢立即把倭情通知了通泰參將狼山總兵鄧城。鄧城當即率領水陸部隊在狼山各水口做好戰斗準備。倭寇來到狼山附近,派人偵察一番,發現狼山有重兵把守,于是倭寇向東邊的王灶港駛去。
說起鄧城,也是一位抗倭名將,字藩國,號寒松,泉州府城人,原籍沙縣,將門之后,家風明嚴,先祖隨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功,受封安徽滁州百戶,轉二世調任泉州,之后世代名將文官輩出。鄧城年輕時曾拜師參政王慎中,與薛南塘、田燕山、史方齋與史朝賓兄弟一起讀書。鄧城與俞大猷是好朋友,二人曾經在清源山上讀書習武。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舉入侵浙江、直隸等地,朝廷詔命俞大猷守浙江寧波、紹興、溫州、臺州等地,在浙江,俞大猷極力向巡撫王忬推薦鄧城。王忬派人專程到泉州,聘請鄧城到軍中任職。
鄧城雖然來到軍中任職,但是官職是一個小小的百戶,俞大猷覺得讓鄧城擔任一個小小的百戶,未免太埋沒人才,于是給浙江巡撫兼任福、興、漳、泉四府軍務提督王忬寫信,推薦說:
“伏見泉州衛右所百戶鄧城,技藝精巧,膂力超絕,勇足以摧鋒陷陣而奮于先登,才足以附眾輯士而得其死力。報國之志出于性顧,愿得一當而無會破敵之氣,決于臨陣能計在萬全而始行。爰在結發,與職同學,意氣相期,凡古兵陣勢,一一熟曉,而時能出奇者也?!?
王忬最倚重俞大猷,既然俞大猷這樣極力推薦鄧城,這個面子還得給。于是王忬把鄧城的情況報告到朝廷,經過朝廷討論,認為狼山是重鎮,非用總兵重臣不可,于是由皇上下詔,任命鄧城為狼山總兵。
鄧城有了合適的軍職,果然不負重望,率領所部在徐公山、普陀、曾洋、蓮花洋、羊山、陽戈橋之間一帶與倭寇血戰,取得“斬首三千余級”的輝煌戰績,一時間威名大震,被朝廷授予中軍指揮。在王江涇大戰和陸涇壩大戰中,鄧城與俞大猷聯手作戰,取得一系列戰斗的勝利,鄧城以戰功被提升為通泰參將。
卻說倭寇看到狼山有重兵把守,于是向東邊的王灶港駛去。到了王灶港,倭寇二十六艘戰船停下來。張景賢立即做出部署,通知附近的呂四、余西、金沙、西亭各場的地方官組織鹽兵灶勇做好抵抗倭寇的準備,命令呂四、余西、金沙、西亭各場所住明軍加強聯絡,做好戰斗準備。又調呂四、余西、金沙、西亭各場駐軍配合主力部隊與倭寇作戰。
現在的呂四、余西、金沙、西亭各場與一年前的情況大不一樣了。一年前的嘉靖三十三年上半年,倭寇大舉入侵東南沿海,浙東西、江南北濱海數千里同時告警。當時因為天下太平已久,地方官和老百姓都沒有軍事方面的經驗,突然聽說倭寇殺來了,無不恐懼萬分,只好四散奔逃。這樣以來,倭寇得以順利進行燒殺搶掠,幾乎如入無人之境。自此淮南通泰鹽區各鹽場全面陷入戰爭的深淵。三月二十二日,倭寇七十多人乘一只船,自江南來到掘港場長沙苴墩南洲沙口港口登岸。二十三日,又有倭寇一百多人乘兩只船自掘港場南坎登岸。倭寇在掘港場大肆燒殺搶掠,共燒毀掘港場官民軍灶房屋四百二十四家,殺死軍民灶戶男女三十多人。二十八日,倭寇兩百多人由掘港場分開,搶掠豐利、馬塘二場,殺死灶民張朋葵等男女三十七人,燒毀房屋四百九十五家。接著,倭寇居住在丁堰鎮,準備進攻如皋縣城。官民震駭,逃匿一空。知縣陳雍意欲逃逸,有宗姓掾吏堅請出戰。于是,由主簿閻士奇率鄉兵四百人在曹家莊戰斗,殺死三名倭寇,活捉一人。到了晚上,倭寇逃離。四月初十日,又有倭寇八十多人自掘港場顧家堡、唐家苴港口棄船登岸,在達茶、角斜二場放火,燒毀灶民房屋一百五十多家,殺死民灶繆尹等男女一百多人。十二日,兩淮巡鹽御史黃國用所調儀征守備張壽松、千戶方姓等督兵到達李家堡,與倭寇發生戰斗,被倭寇打敗,被倭寇殺死民兵三十多人。十五日,倭寇流竄到馬塘、石港二場,燒毀灶丁房屋五十六家,殺死徐欽等男女八人,又將巡檢司居民張二、朱蓋殺死,燒毀房屋七十三家。三月二十四日,倭寇船三只到達呂四場秦團。二十五日,又有倭寇船三只到達江家便場;當日二更又到倭寇船兩只。各船共有倭寇八百多人,登岸后從呂四、余東、余中、余西諸場及張港巡檢司等地方一路放火,燒毀民灶房屋一千四百多家。二十六日,倭寇五十多人進入金沙場鹽課司,燒毀灶民房屋二百二十多余家,殺死灶丁陳淮等男女四十三人。二十七日,呂四場灶戶毛葵等人在該場與倭賊發生戰斗,打死倭寇三人。二十八日,倭賊流入西亭場,燒毀灶丁房屋四十多家,殺死灶丁潘完等二人。四月初二日,倭眾數千人攻打通州城。通州自永樂二年以來已有一百五十年未遭兵災。城內居民突然聽說倭寇殺來了,無不驚惶奔逃,人們自相踐踏,一片混亂。
現在的呂四、余西、金沙、西亭各場與一年前的情況大不一樣了。經過一年多來的抗倭戰爭,鹽區各場都已經組織了鹽兵,可以對付小股倭寇的侵擾。在各場還有明軍長期駐扎。遇到上千人以上的大股倭寇,則可以及時調動明軍主力前來剿滅。
一切安排停當,張景賢指揮伯永福、呂圻等明軍把王灶港包圍起來,與倭寇展開血戰。由于這股倭寇是剛剛從日本來的,戰船上的武器裝備都還充足,憑著多門國崩大炮和從英吉利軍火商那里購買的“大哈里”、“海上主權”號火炮、從西班牙軍火商那里購買的“圣菲利浦”號火炮和大型火繩槍、火門銃、大筒等先進火炮,倭寇雖然處于明軍的包圍之中,也有相當強的火力與明軍對抗。經過三天三夜的對抗,雙方人員傷亡都比較大,但是倭寇受不起較大的人員傷亡,到十二日深夜,倭寇船隊向著東部海域突圍。伯永福、呂圻等明軍將領率領部隊從水陸兩路咬尾追擊,兩艘倭寇戰船被擊沉,被打死和隨沉船溺死的倭寇不計其數。殘余倭寇繼續向東部海域逃跑。呂四場水軍千戶陳嘉謨等率領水軍晝夜不停地追擊,到底被倭寇逃跑了。
戰后,鳳陽巡撫鄭曉派員查勘此戰經過,將參戰各將領功績上奏朝廷。呂四場副使李政、百戶伯永福、宿州衛鎮撫呂圻各升官一級,陳嘉謨等將領各有獎賞。
呂圻原籍河南汝陽,后遷濉溪縣東趙集山南呂村居住。嘉靖年間倭寇猖獗,沿海人民紛紛組織武裝抗倭,呂圻也是當時的一員倭寇將領,曾在通州、海門、泰興、奉化等地與倭血戰。嘉靖三十三年秋,倭寇到各鹽場搶掠,宿州衛鎮撫呂圻率領部隊和灶勇給倭寇以迎頭痛擊。
百戶伯永福也是一位領導抗倭斗爭的明軍下層軍官。嘉靖三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倭賊在余東正場搶劫商鹽贛船兩只,從運鹽河向西行。百戶伯永福統領官兵追至曹嚴洼地方,與倭寇發生戰斗,取得小勝。十九日,一股倭寇在余東場西便倉地方搶劫,分守通泰參將梅希孔調掘港場把截、宿州衛鎮撫呂圻、通州所千戶顧萬元,會同百戶伯永福等,并力堵截,倭寇逃往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