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六團灣大戰倭寇,閔電抗倭留英名
- 大明抗倭風云
- 農家小妹
- 3594字
- 2019-08-27 11:02:45
在大明東南沿海激烈的抗倭戰爭中,歷史進入了嘉靖三十四年。當大明東南沿海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嘉靖三十三年的最后一天,迎來新的一年的正月初一,盤踞在上海附近川沙涯的倭寇又傾巢出動了。
在倭寇的心目中,總是對大明的衛所部隊心存忌憚。要肆無忌憚地進行搶掠,必須清除障礙,那就是端掉衛所的據點。處于這種目的,倭寇頭目島津烏爾帶著四個弟弟和一千二百多人,在帶路人吳麻子的引導下,趕到上海南部的南匯所城附近,島津烏爾的目的是要利用所城明軍一部分官兵回家吃團圓飯的機會,對所城明軍一個突然襲擊,一方面可以摧毀所城的軍事設施,二來也可以搶掠一批糧食和軍用物資。倭寇們知道,由于日本人連續多年的騷擾,大明東南沿海的老百姓已經很窮,許多村鎮里已經沒有油水可撈,但是衛所的明軍還是有些油水可撈,于是島津烏爾決定打下南匯所城。
島津烏爾的分析沒有錯,由于南匯所的明軍官兵大部分是本地人,過年了,誰不想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一頓團圓飯呢?吃了團圓飯,還不能馬上就離開家人。中國人都有老規矩,三十夜,吃了團圓飯,還得與家人一起“坐壽”。所謂“坐壽”,就是一家人圍著一團火說話,說家事、國事、天下事,說一年里的高興事,煩惱事,遺憾事。說新的一年里會怎么樣。話總是說不完的,不知不覺就到了后半夜,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開始了。人們開始“開財門”,“開財門”是要放鞭炮的。雖然時局動亂,倭患連年,但是日子還得過,年還得過,“財門”還得開,于是鞭炮就接二連三地響起來,千家萬戶的鞭炮聲匯合成強大的聲浪直沖天宇。鞭炮的響聲從凌晨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的早上。衛所明軍的一部分官兵匆匆吃了早點,然后匆匆趕往所城。但是當他們在離所城數里的地方就聽到了激烈的槍炮聲,他們立刻知道是出事了,一定是倭寇乘人們過年來搶掠了,于是他們奔跑著往所城趕來。
當他們趕到所城的時候,戰斗已經結束。南匯所城地處下沙鹽場六團地界,這里有個叫六團灣的地方,老護塘在這里有一個彎曲處,所以得名六團灣。倭寇就是在這個地方被打敗了。是一支什么部隊把倭寇打敗的呢?前面老夫已經說起過,在六團地界有一個著名人物喬鏜,此人并不是朝廷命官,只是一個太學生,由于此人富有正義感,自動組織起一支三百多人的子弟兵抵抗倭寇,以保衛家鄉。在前面的兩三年里,喬鏜曾經帶領子弟兵在潘家橋大敗倭寇。后來又多次配合明軍與倭寇作戰,喬鏜因此成為上海的抗倭名人。眼看又要過年了,喬鏜憑著多年與倭寇作戰的經驗,估計盤踞在川沙涯的倭寇一定會利用大明軍民過年的機會有所動作。于是吩咐家人,吃了團圓飯后,不要再“坐壽”了,部隊馬上出發,去六團灣地方埋伏。喬鏜告訴大家,倭寇很可能在我們過年的時候來撈一把,如果倭寇來我六團,六團灣是必經之地,我們就在那里埋伏,如果倭寇真的來,我們就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教訓教訓狗日的倭奴。于是帶領十多位兄弟喬錦、喬金敖、喬鏢、喬鑑等和五個兒子喬木、喬術等六百名官兵,連夜趕到六團灣埋伏起來。六團灣就在南匯所東邊三四里的地方,也是進入南匯所城的必經之地。
天剛蒙蒙亮,有大隊人馬向著六團灣趕來。憑著朦朦朧朧的光亮,可以看到是一支人數上千的隊伍。喬鏜立即派人把南匯所的留守官兵叫來,配合喬鏜與倭寇作戰。南匯所雖然有一部分官兵回家過年,但是留守官兵仍然還有三百多人,得到喬鏜消息,立即出動向六團灣趕來。此時喬鏜已經與倭寇展開廝殺,喬鏜與子弟兵憑著一丈一尺長的九曲槍,殺得倭寇嗷嗷怪叫。由于喬鏜子弟兵那一丈一尺長的九曲槍在長度上就占了絕對優勢。加上喬鏜的精湛武功,眨眼之間已經打死了不少倭寇。
倭寇看到對手不弱,重新整頓隊伍,準備發起猛烈進攻。就在這時候,南匯所的三百多名明軍官兵趕到了,立即從左翼包抄,倭寇看到形勢不妙,向川沙涯巢穴退卻。也就在這時候,蘇松海防道僉事董邦政率領部隊趕到了,三路人馬一齊追擊,一直追殺到川沙涯倭寇巢穴。倭寇只得突圍而逃。
此次三支部隊聯合作戰,先后打死倭寇五百多人,是一次較大的勝利。零星逃散的倭寇也大部分被打死活捉后處決。“六團灣阻擊戰”極大地振奮了人心,鼓舞了人們的抗倭斗志。
此次戰斗后,松江府知府方廉奏請朝廷,批準喬鏜擴大鄉兵。布告貼出,幾天內就有三千多人報名。喬鏜通過考核,確定了二千五百名青壯年參加鄉兵。這樣,喬鏜的鄉兵總人數就增加到三千一百多人。
在擴大鄉兵的同時,喬鏜還決定,開挖一條自九團黃家灣至南匯一團長達九十多里的深濠,使倭寇登陸后難以逾越。計劃在三個月內完成。
后人有詩專門贊頌喬鏜主持開挖“御倭河”抵御倭寇的事跡:
“崛起海疆三太學,鹽丁團練中機宜。筑塘開港九十里,墮水焚巢賊勢衰。”
在前面的章節里,老夫曾經寫到一個抗倭英雄閔電。閔電只是上海新場的一位讀書人,在科場上也還沒有取得功名,但是閔電在當地頗有些名氣,一來閔電的文學聞名鄉里,二來這閔電平日就喜歡看一些古代兵書,在軍事上頗有一些見識。都察院左都御史曹邦輔巡按應天府時,在蘇州上海一帶督促抗倭戰爭,閔電主動找到曹邦輔,說出自己抗倭的見解,得到曹邦輔的賞識,鼓勵閔電組建鄉兵抗倭。于是閔電組織起一支五百人的鄉兵,進行軍事訓練。在嘉靖三十一年連筆華橋的一戰中,閔電率領鄉兵五百人馳援,全殲殘敵,取得連筆華橋一戰的徹底勝利。此后,閔電率領鄉兵在境內多次狙擊倭寇,屢屢取得勝利,使境內倭寇聞風喪膽。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兩千多名倭寇突然闖入南匯新場。倭寇占領新場后,立即修筑簡易防御工事,準備一邊搶掠一邊與明軍和鄉兵作戰。指揮李田、鮑東萊、千戶李鼎、郭勛、崔彥章、李尚節、百戶趙武、陳清等明軍官員各帶領所屬部隊趕往新場作戰。閔電是新場人,看到倭寇勢力大,而且有長期占領新場的計劃,于是率領五百名鄉兵火速趕往出事地點。當時倭寇已經建立起防御陣地,各路明軍都還沒有趕到,于是閔電率領鄉兵對倭寇發起進攻,以打亂倭寇建立據點的計劃。閔電正在勇猛沖鋒,忽然眼前一黑就倒下了。五六名鄉兵一擁而上將閔電搶救出來,帶到安全地帶,給閔電處理傷口,可惜閔電胸口中了鐵彈,強打精神說了幾句鼓勵大家繼續堅持與倭寇戰斗的話,就停止了呼吸。
閔電犧牲后,整個的新場人們懷著極度的悲痛為閔電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松江府知府方廉也前來悼念,并且把閔電犧牲的情況向朝廷做了匯報,朝廷給閔電家人給予了撫恤。
在各路明軍的聯合進攻下,倭寇最后撤退了。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二十日,又有大股倭寇數千人殺入蘇州吳江的平望,這里位于蘇、浙、皖、滬的中心,南距嘉興六十里,北距蘇州七十里。倭寇在崇德搶劫民船五百多艘,然后經梅堰至平望六里橋。蘇淞兵備道副總兵任環率領水陸部隊趕往六里橋截擊,任環親自率領部隊從陸路秘密向六里橋攻進,但是進軍路線被倭寇偵知,被倭寇打了一個伏擊,損失了不少人。但是任環抓住戰機,整頓部隊繼續向六里橋進攻。此時吳江知縣楊芷已經率領水軍將四十艘兵船排列在六里橋北大龍蕩中,形成對倭寇的夾攻之勢。
說起這四十艘兵船,還是兩年前任環在尚維持的支持下,張榜告示,發動百姓紳商們捐錢,在太湖洞庭東山建起船廠,打造了四十艘雙帆戰船。這種船在船頭船尾都蒙上熟銅皮,以防以后在戰斗中受到倭寇的火攻。為了提高航速,還在船尾加建木飛輪,行駛時由幾名強壯的水手輪班踩飛輪。它們在后來的抗倭戰斗中確實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對付小股乘坐小船的倭寇時尤為有效,平日又可用以江湖上巡弋及運送軍民。但由于噸位很有限,船上又不能安放大型火炮,火力主要靠使用抬槍與火銃。在正面交戰中,往往敵不過倭寇的鐵甲戰艦。所以在與倭寇作戰時,就得考慮具體情況靈活出戰。
卻說任環率領部隊從陸路向六里橋進攻。吳江知縣楊芷已經率領水軍將四十艘兵船排列在六里橋北的蘆葦蕩中時刻準備出擊,形成對倭寇的夾攻之勢。戰斗打響了,楊芷率領水軍從蘆葦蕩中殺出,陸上有任環的部隊追著打,這一下倭寇陣腳大亂,慌忙突圍逃跑。一陣混戰,倭寇有三十多人被打死。
就在這時候,由于連日的大雨,吳江新修城墻倒塌了一部分。楊芷聞訊后大驚,縣城城墻倒塌,如果倭寇乘機攻城,那還得了?于是率領部隊緊急繞道,占領了盛墩,以防止倭寇攻打縣城。
此時倭寇到處挨打,沒有出路,于是連夜跳回柘林。倭寇在柘林修整了幾天,又從新侵入平望,分多路向北進犯,一支由爛溪、南麻入太湖;一支由張村、黎里出牛長涇,預期匯集蘇州。楊芷、任環和知州熊桴各率領部隊趕到梅堰和鶯脰湖,在那里截擊倭寇。倭寇受到打擊后,由大路進至盛墩。任環、知府林懋舉等率領部隊從北面向南阻擊倭寇,浙江副使孫宏軾、總兵俞大猷率宣慰使彭翼南,帶領士兵從南向北夾擊倭寇。在明軍的南北夾擊下,倭寇大敗,被打死三百多人。
盛墩大戰后,楊芷視察盛墩一帶運河情況,看到唐家湖湖面遼闊,湖水洶涌,地形有利防守。由于倭寇習水性,善于艦上作戰,于是決定在裊腰橋的北部修建敵樓一座,以防止倭寇從這里攻入。工程從二月一日開始動工,僅僅一個多月就竣工。樓基方一丈七尺,高一丈九尺,樓內各種軍事設施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