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周應楨為國捐軀,山東兵嘉定抗倭
- 大明抗倭風云
- 農家小妹
- 3450字
- 2019-08-23 10:05:33
上一章正說到,盡管倭寇反復攻打海鹽縣城,但是海鹽軍民在鄭茂的帶領下堅持一個多月的英勇戰斗,到底迫使倭寇撤退了,海鹽城得以免受倭寇的蹂躪。
但是到了五月初,在海鹽境內的多股倭寇又開始在海鹽各地大肆搶掠。五月四日,有兩艘倭寇船在縣城西北十九里的秦望山下停泊,一百多名倭寇登岸后,在秦望山下的秦駐塢大肆搶掠。這秦望山背面沿海有三十六條沙岸和九涂十八灘,地形復雜,是倭寇常常出沒的地方。這地方還有古老的故事,當年秦始皇東巡時,曾登臨此山遙望東海,所以得名秦望山。秦始皇在山上見到一位美麗的村姑,秦始皇想入非非,欲聘為嬪妃,村姑不從,巧施一計,提出一個條件,她在山上跑,要秦始皇在后面追,如追得上就答應嫁給他。秦始皇想,我是堂堂戰國七雄之首,怎么會追不上一個小小村姑?秦始皇哪里知道,山野村姑是走慣山路的,所以幾圈跑下來,累得秦始皇氣喘吁吁,總難追上。這時,秦始皇手下一個謀士出了個歪點子,要秦始皇向反方向跑,這樣一來,不是與村姑對面相逢了嗎?于是姑娘被秦始皇一把抓住了,硬逼村姑嫁給他。這時村姑又氣又惱,一發狠心,將頭向石塔上撞去,于是腦漿迸裂,血濺山野,她的鮮血化成了蘭花。秦始皇遺憾不已。后來人們為了紀念秦始皇經過此地,修筑了秦皇廟,廟內刻有多塊石碑。到了南朝梁天監年間,海鹽籍文士史敬素撰寫了《秦駐山古碑》,以歌頌秦始皇的統一大業,碑文曰:
前覽灼灼,后圣茂哉,始皇承天。越授天命,業超上古,殲周滅鄭。七雄靡余,六國是并,功齊太古,道深前王。埒炎均昊,美冠顓黃,通靈七代。敬構商堂,縱圣凝神,將紀萬幾。庵藹余輝,蜚聲萬祀。
言歸正傳,在秦望山下沿海筑有長堤,據說那就是秦始皇東巡時的馳道。秦望山東南北三面臨海,西南有半湖山,東南有望虞山,東北有潘家山,西北有對塘山,四山均為秦望山的支脈,總稱為秦望山。秦望山西部有秦駐塢,那里平原寬曠,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歷來為村民集居之地。倭寇在秦駐塢大肆搶掠后,于五月六日殺入麥莊涇,在附塘村搶掠時,由于村民反抗,被倭寇殺死多人,村子被燒毀。
五月十一日,倭寇從石墩出發,攻打澉浦城,此時浙江都使司僉書周應楨正好在澉浦城巡視備倭情況,正碰上五百多名倭寇殺來了。周應楨與縣府典吏李茂率領軍民為保衛城池與倭寇展開血戰。倭寇撤附近百姓住房的門板,用門板作為抵擋明軍箭矢的盾牌,奮力攻打城池。城內守軍用發石車向城外發射大量石塊,同時用長梯架在城墻上抵抗倭寇攻城,架起來的門板被推到,倭寇死傷很多,不得不停止攻城。倭寇攻城不下,惱怒萬分,便殘殺了附近鄉村的男人婦女一千多人以發泄憤怒。
接著倭寇在海寧、袁花、黃灣、硤石、長安等地一路燒殺搶掠。周應楨率領明軍在海寧附近的靈泉山截擊倭寇,一場混戰,打死倭寇數十人,倭寇向放雁山方向逃跑,周應楨率領部隊緊追不舍。倭寇看到明軍追趕得緊,在一個險要地方設下埋伏,周應楨一心緊追倭寇,忽然石塊如下冰雹般飛過來,周應楨躲避不及,頭上和身上被多塊石頭打中,緊接著多名倭寇一齊把周應楨包圍著砍殺。由于周應楨頭上和身上已經多出受傷,到底抵敵不住倭寇的圍攻,被倭寇砍了數刀。十多名明軍官兵一齊搶過來將倭寇打散,救出周應楨。明軍官兵把周應楨護上戰馬,回到袁花崇教寺。由于傷勢過重,周應楨犧牲于袁花崇教寺。海寧百姓追念周應楨的抗倭功績,在其扎營處建立祠廟,并將其扎營處命名為“周都使嶺”。
周應楨,別號東陽,鳳陽人。嘉靖三十三年任浙江都使司僉書。為了抗倭報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五月十三日,有一百六十多名倭寇乘坐兩艘倭寇船進入如皋縣的藍田鋪,登岸后直接奔向朱家橋,在朱家橋附近的官塘村一個姓陳的家里住下來。這姓陳的也是一家略為富有的小富戶,獨立的小庭院里有房屋十多間,男女老少二十多號人口。還有倉庫、牛欄、豬圈等附屬房舍。倭寇突然闖入陳家,強迫陳老爹給他們弄飯吃,還強迫陳老爹給他們殺豬、殺雞鴨打牙祭。陳老爹看到一百多人都帶著白晃晃的刀片,穿著古里古怪,說話唔里哇啦的一句也聽不懂,知道是被倭奴瞪上了。但是其中有兩個人看起來是本地人,說話陳老爹聽得懂,倭奴就是通過這兩個人傳達意思的。陳老爹非常氣憤的是,居然是當地人給倭奴帶路,一定是這兩個人把倭奴帶到他家里來的。但是此時陳老爹沒有辦法,只得按照倭奴的吩咐,給一百多倭奴做飯吃,將家中一頭母豬和二十多只雞、三十多只鴨子都殺了。
倭寇在陳老爹家里吃了晚飯,強迫陳老爹一家大小男人都擠在一個房間里,將門鎖了,然后倭奴強迫陳家的婦女姑娘陪倭寇過夜。陳家的婦女姑娘雖然即萬分恐懼又極力掙扎,但是沒有用,到了倭寇手里,除了飽受蹂躪就是被殺死。陳家的婦女姑娘雖然想一死了之,但是他們被倭寇控制著,綁了手腳,然后把她們帶走。
第二天清晨,倭寇吃完了昨天晚上沒有吃完的米飯和肉食,帶著陳家女人出發了。其中有倭寇準備把陳家男人都殺了,被兩個給倭寇帶路的人阻止了,說陳家人是他們二人的遠房親戚,給他們留條活路。至于陳家的婦女姑娘,倭寇也由不得帶路人了。
倭寇由官塘出發,半日到了石塘灣,準備殺入嘉興縣城。守城明軍看到倭寇人數不多,出城迎戰。剛好碰上總兵丁率領一千多名明軍追殺過來。守城明軍看到有大部隊殺來,以為是倭寇,便返回嘉興城返回,倭寇趁機埋伏在麻田中截殺,不少守城明軍被殺。后來發現追來的大部隊是明軍,大家真是哭笑不得。
五月十五日,占據石墩的倭寇再次作出攻打澉浦的樣子,明軍日夜高度戒備。但是過了兩天沒有動靜,明軍出外巡視,發現倭寇已經攜帶所搶掠來大批貨物,乘坐四艘船只逃往海中。
但是倭寇高興得太早。五月十八日,四艘滿載財物的倭寇船經過海鹽白塔山海面時,俞大猷和盧鏜率領一百多艘戰船將四艘倭寇船截住,各戰船上的各種火炮一齊發射。由于倭寇船滿載貨物,過于載重,武器裝備不足,哪里還有還擊能力?被明軍水師包圍著炮轟,在短暫的時間里,倭寇的三艘船被擊沉,其中一艘船拼命突圍逃脫。
通過清理戰場,初步統計,隨沉船落水后打死的倭寇割得頭顱一百四十八顆,打撈溺死的倭寇死尸兩百零三具。在海濱俘獲抓住浮板而逃命的倭寇三十一人,在白塔山下傷病不能逃跑的倭寇二十九人,總計消滅倭寇四百一十一人。這是近期一段時間在抗倭戰爭中取得的一個較大勝利。
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但是也是在節日里,常常是倭寇入侵的日子。這一天,有一大股倭寇兵臨嘉定縣城城下。而此時參將李逢時、副將許國正率領六千名山東兵趕赴揚州。李逢時是怎么樣一個人呢?李逢時字化甫,德州人。嘉靖十九年鄉試中舉,嘉靖二十三年考中進士,選授湖廣道監察御史,在任上頗有政績。因平息地方叛亂有功,升任為參將。由于嘉靖年間軍隊編制嚴重不足,雖然兵部給了李逢時一個參將的軍銜,但是卻沒有給他兵員。但是朝廷有政策允許有相應軍銜的將領自己招兵,于是李逢時招募了六千名鄉勇,進行軍事訓練,購買了武器,置辦了戰船以及所需軍事設備,成為一支六千人的水陸軍。由于東南沿海倭患越來越嚴重,李逢時的山東兵也被征調到浙江抗倭前線參加抗倭戰爭。
此時李逢時與副將許國、指揮劉勇率領六千名山東兵已經奉命趕往嘉定縣城剿倭。在嘉定縣城西北部二十里的新涇橋附近與倭寇相遇了。由于李逢時的山東兵是第一次與倭寇相遇,士氣高漲,又加上山東兵的兵力是倭寇的三倍,兵力大占優勢,李逢時高舉大刀一聲令下,副將許國、指揮劉勇帶頭向倭寇沖去。倭寇頭目安倍一郎看到明軍來得兇猛,人數也大占優勢,命令部隊撤退。明軍乘勢追擊,倭寇在羅店鎮組織抵抗,被明軍一陣猛打猛沖,打死倭寇八十多人,倭寇逃跑到海邊乘船逃跑了。
原來在嘉靖三十三年五月,由于抗倭戰爭形勢緊張,兵部就抗倭戰爭召開會議。會議決定調整御倭方略,設立總督大臣統一領導抗倭戰爭,詔命南京兵部尚書張經總督南直隸浙福軍務,征調廣西狼兵、湖南保靖兵、山東民兵等地方武裝參加抗倭戰爭。李逢時的山東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調到嘉定縣參加抗倭戰爭的。山東兵在新涇橋一戰中旗開得勝,極大地鼓舞了各路抗倭部隊。
八月,山東兵與倭寇在吳淞江采淘港與倭寇展開激戰,由于李逢時小看了倭寇,中了倭寇的埋伏,數十艘戰船被擊沉,隨沉船溺死者一千多人,指揮劉勇戰死。緊急時刻,湯克寬率領水軍趕到,明軍一百多艘戰船將海口封鎖,包圍了倭寇數十艘戰船。但是由于倭寇戰船裝備了從西域軍事強國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吉利王國最先進的火炮,一時間還不能將倭寇打敗,雙方處于相持狀態。但是就在這時候,明軍水軍中熱病流行,這種熱病流傳速度快,而且幾乎沒有特效藥治療,無法對倭寇繼續進行圍困,乃開西南角,讓倭寇乘勢突圍。突圍中,倭寇有八百多人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