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湯克寬堅守鹽城
- 大明抗倭風云
- 農家小妹
- 3767字
- 2019-07-17 12:14:33
卻說倭寇探知湯克寬率領部隊撤出乍浦趕往鹽城去了,派出部分兵力繼續趕往鹽城,大部隊立即折回乍浦。由于湯克寬的正規部隊已經離開了乍浦,在乍浦擔任守衛的只是數百名守軍和地方武裝。最要命的是,乍浦守軍和地方武裝以為倭寇去了鹽城,一時間不會來攻打乍浦,于是放松了警惕。當倭寇大部隊六千多人返回乍浦的時候,把總王應麟和指揮姚弘、商霖等官員一時手足無措,率領部隊倉促應戰。倭寇從四座城門同時發起攻城,很快被倭寇打破北門,倭寇殺入城內。這一下不得了了,倭寇連續攻打城門五晝夜沒有打下,現在到底攻入城內,便瘋狂地見人就殺。把總王應麟看到大勢已去,趕忙收拾了細軟攜帶家人從暗道里逃跑了指揮姚弘和商霖換了老百姓服裝,夾在逃難的百姓中逃脫。
攻打乍浦的倭寇部隊是松浦隆信屬下的龍造寺家勇將鍋島清房。鍋島清房的兒子鍋島直茂還只有十五歲,但是由于出生大名世家,從小就受到日本武林高手的嚴格訓練,十五歲的鍋島直茂已經成為龍造寺家的勇將,也是日本三島著名的武林高手。由于受到龍造寺家不順家史和日本戰國時代時代風云的熏陶,少年鍋島直茂的性格極為殘忍。此次隨軍進入大明帝國沿海,鍋島直茂早就計劃在大明帝國過足他的殺人癮,此時鍋島直茂也隨軍殺入乍浦城內,鍋島直茂高舉起他那把刀刃連著刀柄共八尺六寸長的野太刀,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是老人還是小孩,見人就砍。可憐!此時在鍋島直茂的身后已經留下數十具男女老少的尸體。但是鍋島直茂殺紅了眼,仍然在不斷地砍呀殺呀。
鍋島直茂的老爹鍋島清房則把注意力集中在搶掠財物。此時乍浦城內已經沒有了抵抗,所有的商鋪老板都已經逃命去了,倭寇可以任意打開商鋪,將大量的棉布、絲綢、藥材、茶葉、陶瓷器等貨物裝上馬車,運到港口碼頭上船。倭寇也有規矩,凡是搶掠的財務,不能個人占有,必須統一運到船上,到穩定據點就對搶掠財務進行登記,然后將貨物折價按照提成給倭眾分錢。
當倭寇將乍浦城內凡是比較值錢的東西都搶掠一空,鍋島清房率領倭眾離開乍浦,上船開走。這一次打下乍浦,鍋島清房的部隊算是大發了。
再說湯克寬帶著部隊趕到鹽城,鹽城軍民看到湯克寬率領部隊來了,萬分高興。鹽城軍民記得,一年前,是湯克寬從蘇北帶來的三百名邳州衛官兵和鹽城官軍一千多人共同守城,倭寇竭力攻城三天,沒有攻下鹽城。湯克寬率兵追趕到獨山,把倭寇團團包圍起來。數千當地百姓從四面燃起大火,二十多名倭寇被燒死,其余的倭寇突圍逃跑了。
卻說倭寇聽說湯克寬來到鹽城,知道攻打鹽城得不到好處,于是悄無聲息地撤退了。第二天,湯克寬得到報告,在鹽城西部三十多里的高公山發現有一股倭寇活動。湯克寬估計是有倭寇在山上定居下來。湯克寬心想,你倭寇奶奶的,竟敢在你湯爺爺眼皮底下睡覺?于是當即率領三百多名邳兵和鹽城千余名守軍趕往高公山。到了高公山,湯克寬做出部署,讓鹽城守軍一千多人將山腳四面包圍起來,自己率領三百多名部下上山搜索。倭寇看到被包圍,來一個狗急跳墻,數十人向山下發起猛烈沖鋒,企圖死里求生。誰知道碰上的是大明軍人世家的武威將軍湯克寬,數十名倭寇哪里經打,眨眼之間倭寇已經沒有了動靜。湯克寬命令打掃戰場,結果找到四十六具倭寇尸體。
湯克寬命令把倭寇的頭都割下來,將倭寇頭挑在槍尖上或者刀尖上,凱旋回城。鹽城軍民聽說湯克寬將倭寇消滅,都出城門口頂著香盆迎接。接下來是縣衙為部隊設宴慶功。
酒宴席上,人們談論著前面一段時間與倭寇戰斗的情況。指揮王彥忠說了一個故事,那是在湯公來到鹽城以前,一天,有倭寇四十二人來到青村,他們本來是在上青村海岸跟明軍作戰時打散的,跟大部隊失去了聯系,于是沿著海岸找船。他們不知道,船已經被明軍燒毀。他們只得由金家灣偷偷到了梁莊,找到白馬廟,在一家姓黃的老百姓家里躲藏起來。但是倭寇不放心,就爬上屋頂探望,發現已經有明軍把屋子包圍了。實際上,包圍屋子的是指揮滿朝山。倭寇知道走不脫,只得與明軍拼死一搏。在屋頂的倭寇揮舞白旗,滿朝看到倭寇揮舞白旗是示意情況緊急,于是開弓搭箭,一箭將屋頂倭寇射死。房屋里的倭寇聽到屋頂倭寇哀嚎,知道被包圍了,于是來個狗急跳墻,突然從屋內沖出,將滿朝圍住砍殺。滿朝猝不及防,被倭寇亂刀砍死。百戶朱堂、康綬二人趕來救援,都先后被倭寇砍死。一場混戰過去,官軍戰死者達二十人。倭寇撤出白馬廟的第二天清早,馬把總與百戶姜節、呂鳳、姚岑、王相等先后出城巡邏。馬把總發現了一批老百姓迎著他們而來,以為是逃難的老百姓,并不很在意。馬把總帶著部隊走了一段路,發現那些老百姓總是跟著他們,于是停下來問他們去哪里,老百姓并不答話,馬把總有點懷疑起來,剛要對那些老百姓進行盤查,想不到那些老百姓突然拔出火槍向馬把總射擊,馬把總出乎意料,糊里糊涂被敵人射死了。屬下官兵意識到是那些老百姓都是倭寇拌的,舉鳥銃還擊。雙方一場惡戰,由于事出突然,明軍吃了大虧,馬把總以下官兵數十人被打死。與此同時,百戶姜節、呂鳳、姚岑、王相等也在不同地方遭受假扮成老百姓的倭寇的突然襲擊,損失巨大,戰死者達四十六人,百戶姜節、呂鳳、姚岑、王相都在戰斗中戰死。
王彥忠說完故事,非常痛心地說,倭寇也狡猾,都穿著跟當地老百姓的衣服,分多伙行動,真的讓人防不勝防。
酒宴正在進行,忽然有斥候報告,有數十艘倭寇船到了廟灣的蛤蜊港海口。這一報告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倭寇為什么這樣來得快呢?而且是一個不小的船隊,估計人數也在兩三千。湯克寬看到大家吃驚的神色,站起來大聲說:“官員們都不要怕,有我湯克寬在,怕他倭寇做什么?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就是大家要聽從號令,勇敢地投入戰斗。要緊緊團結在一起,捏成一股繩,力往一處使,這是戰勝倭寇的首要條件。”
湯克寬緊急做出軍事部署。湯克寬按照堅守乍浦的經驗,每五垛派一名邳兵;每十垛派一名甲長;每一鋪派千百戶督戰;各城門派一名衛揮使把門。而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官員們和地方官以及地方名流都被分配到合適單位充當編外謀士,做一些出謀劃策、鼓勵士氣、保證糧食和其他物資供應的工作。
湯克寬命令軍民將重一二百斤的石頭堆碼在城垛上,防止倭寇來攻城時,推下砸死倭寇。城垛之上,又加筑高二尺左右。湯克寬還把趕制出來的十架夜叉檑用鐵索絞車高掛在城墻要緊部位,時刻準備對付倭寇攻城。這夜叉檑是一種非常令人恐怖的守城兵器,又名“留客住”。此兵器以濕榆木制造,長一丈左右,直徑一尺左右,木頭周身都布設鐵逆須,約五寸長,木頭兩端安有輪子,腳輪直徑二尺。敵兵攻城時,以鐵索絞車將夜叉檑放下猛砸敵兵。因夜叉檑重量都有幾百斤,上面又上鐵逆須,砸到敵兵腦袋上必是腦袋開花、腦漿崩裂跌落城下,死得很慘。如反復收放,令攻城者難以登城。
湯克寬部署好一切,然后與千戶王繼隆、指揮王彥忠一同上城墻觀察敵情。湯克寬發現城墻外有一處石階,已經靠近到城墻頂部,立即命令將那石階徹底撤除。千戶王繼隆說,那段石階是城外村民砌的,如果撤除,只怕當地村民不同意。湯克寬說:“如果倭寇從那段石階攻入城中,當地村民能夠負起這個責任嗎?撤!凡是影響到城防安全的建筑一律撤除!”
湯克寬還做出規定,每座城門,每處警鋪,每個城垛都要有專人負責,誰出問題處罰誰。湯克寬還規定,所有軍民都要造冊管理,諸衙門各一冊,可以安排專人造冊,各部門一把手也可以親自造冊。
倭寇攻打城池的戰斗開始了。倭寇的第一輪攻城是用大筒轟炸城門。說起來,倭寇的大筒還是厲害的,“無圣”、“四海波”、“閻魔王”等型號的大筒長度都在八尺以上。由于大筒的炮管長,總重量達四五百斤,不便攜帶,這些大筒都裝置在輪子上,用馬拉或者用人力推。在日本國內戰爭中,常常用這些大筒射穿木質防御工事。這一次松浦隆信出兵大明,為了有效攻打城池,也帶來了數十座大筒用于攻打城門。
隨著倭寇發出的攻城信號,攻城戰斗打響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推著一座被裝在車上的大型火炮出現在明軍面前,車子從架在護城河上的疊橋上推到了南門外數十步的地方,明軍從城墻頂上向倭寇陣地連續發射火炮,倭寇用火繩槍向城墻頂猛烈射擊,雙方處在激烈對射之中,一時間硝煙彌漫,炮聲隆隆。人們從震耳欲聾的炮聲中看到,倭寇的大筒連續向城門射擊,盡管城門口處在激烈顫抖之中,但是城門始終沒有被炸塌。
與此同時,密密麻麻的火球飛向城內,那些火球是倭寇在箭上扎上廢麻,沾了油,點著火后射向城內。明軍守城部隊不顧紛紛射來的火球,集中力量對付爬云梯和飛梯的倭寇。倭寇們不顧城墻頂上砸下的石頭和滾木,不要命地蜂擁而上。而那些被稱著單梯的用繩子接起來的竹木單梯則被眾多倭寇撐持著搶登城墻,明軍不得不抽出許多人對付這些單梯。這時候城內有房屋著火了,被有序組織起來的老百姓擔任了撲火的重任。
無比激烈的爭奪戰持續到天黑。倭寇的攻城停下來了,明軍官兵也十分疲勞了,但是湯克寬知道夜晚仍然充滿危險,命令在城墻頂上燃起大火,讓城墻頂上如同白晝,命令城內老百姓不停地敲打銅鑼,以提醒城內軍民不要懈怠。湯克寬還安排一些人按時打槍,一旦槍響,全城軍民一齊吶喊。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湯克寬還安排專人,用繩子捆住大木,懸在城墻垛以外游動,以防止倭寇登堞而上。這樣一來,倭寇即使想偷襲也沒有機會。
盡管湯克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倭寇偷襲,然而倭寇還是有所行動。到了后半夜,有倭寇從城北兩三處用單梯偷爬城墻,已經爬上城垛,被明軍推下城墻,當即被摔死。
倭寇連續攻城三天三夜,一直沒有得逞,最后撤退從海上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