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還子彈
- 兩朵花
- 敦義
- 3470字
- 2013-02-07 13:38:57
今年的太陽明年還能不能在那個山上爬上來看來是個問題了,她冷卻得太快了,剛搭冬季的邊,托山中學開學還不到半個學期,天氣就這么冷了,從著單衣單褲一下就穿得這么豐富了。
說因禍得福?不太貼切;說逼上梁山?也不大很像,多勞在半個學期還差一絲絲的時間里像人們添加衣服一樣把作文知識豐富了。在這個方面連柳枝也吃了一驚,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叫柳枝覺得奇怪的是多勞是怎么把他那時隔一年多看過的一篇文章一字不差地默寫出來的,既然他有那么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寫,那一篇文章又是怎么抄出來的呢?難道他看了那一遍之后就能全部一個字一個字地記得清清楚楚嗎?也許有可能!因為在這次由他講她寫的過程里她覺得每一篇作文他只要看一遍就能默寫出來,也許他對那個大學生的那篇文章特別感興趣,印象特別深刻,正因為他以前看的文章很少甚至那是他看的唯獨的一篇,所以能記得這么清楚。
對于李四清來說,如果多勞在路上走著走著一下昏倒甚至一下死了他還認為不太出奇,而多勞在一夜之間從人變成了神仙他真覺得太出奇了。自從譚新去后多勞的拳頭無敵于全班,但是要他寫一篇好點的作文,他哭也哭不出來。不知他是哪根腦筋接通了,或許像挖井一樣,無意間一下挖中了一個冒水洞,所以文如泉涌。
學校里有三份報紙,上面都有文藝專欄,隔三差五的刊出一些文藝作品,多勞是校刊的一支筆桿子了,一條沒有宣布的特許是他可以隨時進辦公室看報紙。不說他是手腳不干凈,偷偷摸摸,有時也帶出張把老了的報紙出來作為他用。這次還沒有下課他就實在要大便了,下了課急匆匆地撕下一塊報紙沖向廁所,一蹲下來就解決了一大部分問題,殘余的問題就不急了,不妨將那點報紙看看。報紙的相貌老得發了黃,年月日沒在上面。
多勞一看,是我國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的報道,剛開始,那蘑菇云的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如此之大的一朵煙霧,在他的想象中應該是霧了半邊天,氣味可能是一下要把鼻子掀掉,氣浪將帽子沖到天空高得看不見,頭發被向上扯得箭直,眼睛發直了,然后倒地。瞬間什么都化成灰,什么都是零了。
他長到這么大,目睹最大的爆炸是白喜事的放三眼銃,那些壯漢點燃導火線,“哧哧哧”地濺出火星,那插導火線的孔里急速地迸出一小股火花后,憤怒到了極點的煙火轟的一下從前面吐出,震得前面的水塘也起了浪花,第一次的時候多勞被驚得一跳,雙腳離地幾寸高,耳朵里鉆進了幾千只秋蟲般地尖叫,半天還聽不清其他的聲音。
所以多勞是深知爆炸這個東西的威力的,想想這個原子彈的爆炸的聲音應該是比一億條三眼銃捆在一起一齊放出的聲音還要大,震得大地開裂!想著他不禁打了個屎顫顫。
他又想,能不能造一個另外的彈,在這原子彈還未掉下來之先,在空中與它相撞,讓它在天上白炸了呢?或者那原子彈等于放屁一樣沒事了呢?假設這東西就叫“還子彈”吧。既然你造得出原子彈,我就造不出還子彈?報紙上是為了打破美國的原子彈獨霸世界的局面,那么還子彈讓原子彈見鬼去吧。反過來如果讓這些原子彈來燒茶煮飯,那么世界上的小孩子都不要上山砍柴了!
他興奮著,忘記了擦屁股,繼續想,這些東西可不是做文章做出來的呀!得靠那些數學,物理,化學……只怕還要太多的東西才能造得出來。看來,光做作文這些東西是做不來的,轉而覺得數學,物理和聽說要高二才有的化學的重要。
然而,天啦!我的這些數、理又多么的差啦,比柳枝差多遠啊!來!又只能去打她的主意,管他說我們戀愛不戀愛!
他起身就要去找柳枝,啊!還沒有擦屁股。這塊報紙是用來擦屁股的,將報紙折疊了幾下,到了屁眼邊上了,猛地想到這塊報紙不能做這個用,要留著,要珍藏起來!
可是,眼下的具體問題呢?用目光四處掃,那怕是前一屆“方便者”用過的,只要稍微還有點空白的地方可以使用都行。沒有,滿眼都是骯臟,找不到半片紙屑或瓦片或木棒來,沒別的辦法了,他竟作出了伸出兩個指頭的決定并且實施,以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合作解決了屁眼外圍的問題,至于達標不達標他就顧不得了。左手將褲子還原到方便前狀態后,躥出門去,起著跑步,直奔操場外邊的池塘。
兩只指頭的附著物使池塘里他的手指周圍的水變成了混懸液。他還不放心地用左手扯開衣袋,看看里面疊著的那塊報紙在不在,心里說著“值”!右手本能地甩了兩下,然后目標是教室。
放學了,機耕道上往左拐了。多勞和柳枝又可走到一塊,這里脫離了學校的情報覆蓋區,談戀愛也不知道了,多勞想和柳枝談還子彈,可覺得幾句話談不清,得砍柴時再說,不過他已經很想說,實在想說。
砍柴了,一人兩捆,共要四捆,多勞已經把第三把捆扎好,再捆一捆他們可以挑著回家了。捆柴的任務一直是多勞的,因捆柴不光是要點專業的技術,還要用很大的力氣。首先,要把它扎緊,得需要腳踩手拉的,就算能把它扎緊,最后那道工序是相當特殊的,一根大拇指粗的雜木條兒,要用雙手和腳的配合,把它其中的一段擰得像苧麻一樣的柔韌,然后將這一段繞出一個圈,再把另一端的雜木條從這個圈里穿過去,然后扯著這條兒腳踩手拉的把一捆柴扎緊,再把這雜木條兒擰出一個更大的圈來,才能把這一捆柴扣往的。試問一個女孩兒有這么大的力氣嗎?縱然有這大的力氣,細嫩的小手不會擰得裂開來嗎?弄得血肉模糊!
兩人一起在拼湊第四把柴的材料了。多勞這時半自言自語半在對柳枝說:“還過二十年,就不會用這種地柴來煮飯吃了。”
“你說什么?”柳枝聽到了他的分給她聽的那一半話。
“燒原子油。”
“你又在說什么?”
“你知道什么叫原子嗎,用它制造出來的彈就叫原子彈。我下午到《尖尖角》刊址去翻過資料,翻到了美國在RB的廣島和還有一個地方放了兩枚原子彈,就把RB那個叫天皇的嚇出尿來,舉起兩只手投降。書上沒有說每枚原子彈有好大,我想用大炮打出去也好,用飛機裝去也好,不過也是這么大吧。”多勞丟下了茅鐮刀,兩只手量開合圍出一個曬菜用的盤箕那么大的一個空間,自己也用眼睛估量著他圍出的空間,在不斷的修改它的大小,盡量使它符合他腦子里的想象的原子彈的那么大。
柳枝甚至有點急了,看看周圍是不是有馬蜂,他是被馬蜂蜇了還是怎么的?
他的兩只手凍在空氣里了,大概認定原子彈就那么大。就又說下去:“就這么大小一枚原子彈,你說怎樣?燒熔了半邊天,不說陸地,半個海的水都煮滾了,魚呢,都熟了。你說那個原子彈抵得上多少這樣的地柴?!中國也成功試驗了這種原子彈,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那蘑菇云,呀呀!我估計一億條三眼銃做一下放也不到它的萬分之一的威力。”
柳枝才認為他可能還沒瘋,只是睜圓著眼睛看著他,看他發些什么宏論。
“我要研究,我要發明一種還子彈,跟那原子彈相碰,銷了它!它不能當武器了,就沒用了,只好來當柴燒,我跟你們兩戶人家,只要搞得一墨水瓶,怕一輩子也燒不完!”
柳枝手里的刀也掉在了地上。她也聽說過原子彈,也就是聽到而已,經他這么一說,神往了。特別是他說的那個“還子彈”,輕而易舉,似乎就在他剛才的合圍的兩只手的中間,她就看見了他的那枚還子彈。
“不難,都說只要學好了數學,物理,化學,就行!你看我學寫作文,現有個二毛花了吧。你再來當老師,我來學,數學的四則運算我有個差不多了,今天晚上起,你就開始幫我搞懂小數,分數。初中的數學還才開始不久,我會趕上來,將來,我行了,行得像做作文一樣,反過來我教你,還你的工。”
柳枝想,這個家伙是有很靈的腦子和無窮無盡的精力,只要他用到這方面來,他的那些牛皮可能也會變成真家伙。
多勞見柳枝在想什么,他把還有的一種可能也倒出來:“王橫今天對我說,說我的作文做得這么好,將來好到英國的皇家太學去留學,他爸爸是教育局的,他說要他爸爸介紹我到英國的皇家太學去,不過要我告訴他做作文。王橫的話倒是啟發了人,將來是要去留下學,看他們的那些原子彈又是怎么造的,才好把他們的原子彈制服。”
“什么?皇家太學?世界上哪里有太學,要么只是皇家大學。”
王橫是個插班生,可能有十六、七歲了。聽說還才小學四年級畢業,他爸爸原來不知是啊個單位,現在調到縣教育局,所以他沒讀高小就來讀初中,而且老師還叫他當了組長。多勞和柳枝的八字里總有一個譚新式的人物跟著跑。
“他說的是皇家太學。”
柳枝笑了起來:“你信他的!他‘太’字‘大’根本分不清,他前天在走廊上兩只腳和兩只手都張開,擺出一個大字擋著我的路,要我回答他現在是個‘大’字還是一個‘太’字,我懶得理他,他不讓我過去,我只好照實說他是個‘大’字。他卻說‘你錯了,你摸摸看,我是個〝太〞字’。你看他,‘大’字和‘太’字搞不搞得清?”
……
太陽在他們的忙碌和談笑間偷偷地早已下班了,只要這盞大燈一走,世界就一片模糊。好在他們太熟悉這樵夫的操作了,摸黑也能把柴捆好,挑上肩,好在他們閉著眼睛不睜一下也能把柴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