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8章 嚴防猶豫癥,做完美的自己
- 第7章 錘煉思維,讓選擇幫你改寫命運
- 第6章 相信自己,10分鐘內你就能作出決定
- 第5章 找準方法,讓選擇不再那么困難
- 第4章 生活美好,為什么我們總在猶豫糾結?
- 第3章 一邊焦慮一邊猶豫,你中招了嗎?
第1章 序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聽到很多人喜歡說“我行嗎?可以嗎?”“假如是錯的,怎么辦?”“如果不成功,怎么辦?”似乎人們總是有很多不經大腦就能脫口而出的困惑。而如果這些困惑積攢太多,以致面對選擇時出現習慣性的猶豫,那我們說,你可能就患上了猶豫癥。
猶豫癥,是指一種不知道如何選擇、遲疑的心理狀態,具有這種心態的人,即便是做一個簡單的決定都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然而,人類終其一生要面臨無數次選擇。從早餐吃什么,出門走哪條路,到要不要和TA分手,要不要接受求婚,再到要不要換一份新工作,要不要換一所新房子,等等等等,從小到大,五花八門,甚至還有很多選擇是我們根本意識不到,而我們只是憑直覺下意識地作了判斷。面對林林總總的選擇,如果你猶豫不決,不能甚至不敢做出決定,那么,我們必定會錯失很多東西,包括身體健康,以及幸福生活。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奧蘭多的年輕人,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并多次將裝有書的盒子送到郵局,但因為害怕被退稿,被別人嘲笑,所以在要不要寄給出版社這件事上他始終猶豫不決。于是,在幾年的時間里,他不斷重復這個行為,一次又一次拿著裝好的書走進郵局,之后又拿著返回家里。直到有一次他因為車禍意外身亡,家人為了完成他的遺愿將書寄給了出版社,結果書籍出版之后大受歡迎,可是奧蘭多卻再也看不到了。
人們之所以難以做出選擇,遇事猶豫不決,或者是因為不自信,所以不敢輕易做出選擇;或者是因為害怕失敗,害怕承擔由此引發的負面影響;或者是因為貪圖安逸,害怕改變,無法脫離心理舒適區,但不管怎樣,人的一生不應該在猶豫與拖延中度過,這樣的人生注定一事無成。不管擺在你面前的是什么,都該勇敢面對,因為只有你選擇了,才會享有50%的成功概率。如果不去選擇,則一切為零,連開始都沒有又何談成功。
選擇無非只會帶來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如果成功,會促使你有再次選擇的信心;假如失敗,也不必氣餒,我們可以從失敗中發現錯誤,反省自己,為再次選擇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提高選擇的成功率,使自己再次進步。由此看來,無論成敗與否,對你來說,只要做了選擇,就無所謂失敗。
不要害怕做出選擇,也不要總是猶豫不決,不敢向前踏出一步,因為只有去做,才有希望,才能享受到未知的精彩。要記住,只有相信自我,堅持自我,才能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