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母女趕集

天剛蒙蒙亮,小菊就被媽媽的叫喊聲驚醒了。

她翻身坐了起來,揉揉睡意朦朧的雙眼,問媽媽道:“幾點鐘了?”

媽媽道:“五點多鐘了。快起來吧!晚了就趕不上了。”

小菊和媽媽今天要去社里的魚塘買魚,再把買來的魚拿到鎮上去賣。賣了錢來貼補家用。

家里共三姐弟,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小菊是老大。

這些事情當然只有她去做了。現在社里已經搞了分田到戶了。

這是最后一次把原來生產隊喂養的魚撈起來,用最低的價格分給社員。

有的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就把魚留給自己吃。

經濟條件不好的社員就只好把魚拿到鎮上去賣了。

賣魚的錢用來買鹽,買一些針頭線腦的東西。

小菊起床后,洗洗臉,拿上兩個媽媽早上起來煮好的紅薯。

一邊走一邊吃,背上背簍就和媽媽一道出門了。

緊走慢趕的,離魚塘還有一百多米,就看見魚塘邊早已圍滿了人。

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顯得很嘈雜。

走近一看,社員們已經排了一長溜隊,一個挨一個的。

生產隊的隊長在稱魚,會計在收錢。

好不容易輪著她倆了。

隊長抓了六條魚,四條大的,每一條約四斤重。小的有兩條,每一條也有兩斤左右。

隊長說道:“每家每戶都只有六條魚,大的和小的混搭起來。基本上做到公平就行了。”

魚稱好后,放在背簍里,大約有十幾斤重,還是有點沉的。

媽媽交錢后,小菊就把背簍背上和媽媽一起上路了。

小菊的家離鎮上有十幾里山路。走路到鎮上大約得走一個多小時吧。

媽媽對小菊說道:“我們趕快走,到了鎮上把魚早點賣掉。今天去賣魚的人肯定很多的。”

小菊說道:“好的。媽媽今天賣了魚給我買一段花布做一條內褲吧。”

媽媽沒有吭聲。

小菊又說道:“媽媽,你聽見沒有啊?”

媽媽說道:“什么事啊?”

小菊又重復了一遍剛才講的話。

媽媽說道:“好吧。”

到了鎮上一看,喲嗬,今天來趕場的人可真不少。

不長的街道上,到處都擺滿了背簍、挑擔。

賣肉的、賣魚的、賣瓜子花生和核桃的;還有賣蔬菜的都有,把整條街都塞滿了。

人們摩肩接踵的在熙熙攘攘的場上擠來擠去,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街道兩旁有賣各種飲食的鋪子,賣包子、饅頭和面條的,還有百貨商店和書店。

在鎮上的拐角處還有一家糖果商店。

小菊和媽媽也不是經常到鎮上來的,只有賣東西的時候才偶爾來一次。

看到鎮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小菊還是覺得很開心的。

在家里小菊曾聽大人們說過鎮上太窄,太小了。

“鎮上這頭摔筋斗,鎮上那頭撿帽子。”

鎮上雖然窄小,但是比起生產隊來還是熱鬧多了。

小菊和媽媽把背簍放下后,把里面的塑料薄膜拿出來攤在地上。然后把魚一條一條地擺整齊。

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了,但是這些魚看上去還是很新鮮的。

過了一會兒,來了一個人問了問價格。看看魚就走了。

又過了約一小時,還是無人問津。

小菊就向媽媽問道:“今天是不是賣魚的太多了?”

媽媽沒有吭聲,臉上一副很茫然的表情。

大約又過了一陣子,還是沒有人來光顧小魚攤。

媽媽對小菊說道:“如果今天這些魚沒有賣掉的話,我們就拿回去把它腌起來自己吃吧。”

小菊回答道:“自己吃的話太可惜了。”

小菊心想:“自己原本想買的花布豈不是要泡湯了嗎?”

這時,從魚攤的后面擠過來一個男人,高高的個子,胖胖的身材,穿著一身藍布卡其衣服,肩上搭著一張毛巾。小菊一看,以為是鎮上的干部來了。

這時,他說話了,“魚怎么賣?”

小菊回答了價格。

他搖搖頭說道:“便宜一點,我全買啦。”

小菊媽看看小菊,又看看這個人說了一個價格。

那個男人說道:“好吧。幫忙把魚送到餐館去。”

小菊媽趕快把魚撿進了背簍,叫小菊背上和他一塊走。

他一邊走一邊自我介紹:“我是餐館里的廚師,就叫我大周吧。”

他看看小菊又說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菊告訴了他。也順便簡單介紹了自己家里的情況。

兩人聊著天,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大周工作的餐館。

放下了背簍,小菊把魚全撿出來放到了店里的秤上。

大周給負責人說了價格,一并把錢交給了小菊媽。

小菊和媽媽從店里出來后,看看天色已近晌午了。

媽媽對小菊說道:“你餓了沒有?”小菊這時才覺得有點餓了。

早上出門時吃了兩個紅薯,到現在已經有五、六個小時了,早就餓了。

小菊回答道:“餓了。”

媽媽說道:“那我們就到鎮上的飲食店去吃面條吧。”

媽媽接著又說道:“你不是想買一段花布做內褲嗎?是愿意吃面條,還是買花布呢?”

小菊說道:“我愿意買花布。”

媽媽看著小菊態度很堅決,心里想:算了吧。這么大的姑娘了,還是應該滿足她的愿望吧。

于是說道:“咱們還是這樣吧,面條還是要吃的,花布也是要買的。好嗎?”媽媽的一番話,把小菊逗笑了。

來到了飲食店,要了兩碗面條。

吃完后母女倆就來到了鎮上的最大的百貨商店。

漆家鎮雖然是縣里比較偏僻的一個鎮,但是百貨店里貨物還是比較齊全的。有很多花色的布、燈芯絨、平絨布都有,還有毛線、棉線。甚至還有當時很時髦的腈綸毛線。

她們走到賣花布的柜臺前。

這里摸摸,那里看看,覺得這些花布都很漂亮。

小菊心里想:如果這些花布都拿回家的話,要做多少條內褲和花布衣服啊。這些花布做成衣裳穿在身上一定很漂亮的。

正在這時,一個服務員走過來問道:“需要買什么呢?”

媽媽轉過頭看看小菊,指著柜臺上一卷藍底紅花的布問道:“這種花布可以嗎?”

小菊說道:“可以。”

服務員把花布扯上一段遞給小菊。

小菊接過花布看看,把它卷起來放進背簍里。

小菊媽媽是村里遠近聞名的能干人。操持家務,縫補漿洗,做事風風火火的。特別是做得一手好針線。做衣裳、做鞋、納鞋底,都是她的拿手好戲。

村子里的媳婦、姑娘經常到她家里采鞋樣子,看她媽媽做針線活兒。

不用說,這段花布拿回家不用一個時辰。

媽媽就會把它做成一條結實、漂亮的內褲。

小菊連蹦帶跳地和媽媽一起回了家。

剛走到院子里,弟弟、妹妹和爸爸都圍了上來,問這問那的。

媽媽把在鎮上賣魚的情況簡單地說了。

看這情形,去了一趟鎮上就像是出了一趟遠門似的。

雖然今天賣魚的收入不多,但是全家人都還是非常高興的。

小菊家有兩間土坯房。

一間爸爸和媽媽住,另一間就是小菊和弟弟妹妹同住。

外面有一間廚房和一間用木板搭起來的豬舍。門前是一塊用青石板鋪成的曬壩。

小菊爸早年時學過石匠。

農閑時就用山里的石頭鏨成一塊塊石板,鑲嵌在土壩子上。把門前的土壩子變成了現在的曬壩。

谷子成熟的時候,就把打下的谷子放在曬壩上晾曬。谷子曬干后再放進谷簍里存放。

有時候,村民們也把自家的谷子背到小菊家的曬壩上晾曬。

沒有谷子曬的季節,周圍村子里的孩子們也會到曬壩上來和小菊,還有弟弟妹妹一起玩耍。

今年的天氣有點異常。

前段時間,到了谷子抽穗的時節,天天下雨,很難看見太陽。

這一會兒,收割的季節到了。天氣才轉好了些。

村里人都趕快把分得的谷子挑到曬壩上晾曬。

這天早上小菊剛剛起床,爸爸就叫她把竹簍里的谷子背到曬壩上晾曬。

小菊剛把谷子攤開,鄰近的本村里的會計張衡也挑著一擔谷子來了。

這個張會計仗著自己有點文化,掌握著村里的財政大權,又和生產隊的隊長是本家。

據村里的社員講,他家和公社的一位副書記還是親戚哩。

他在村里是一位實權人物,說一不二。經常夾著一本賬本在村里走來走去,趾高氣昂的。

村里人見了他,都只有低頭打招呼的份。

社員們嘴上不敢說什么,心里面卻對他也是有幾分不滿。

張會計氣喘吁吁地把擔子放下后,將谷子在曬壩上分攤開來。

回頭對小菊說道:“去把你家的耙子拿給我用一下!”(耙子:一種聚攏谷物的用具)

小菊趕快跑進屋里拿出耙子遞給張會計。

張會計沒有伸手去接。馬上接著說道:“你把這些谷子耙開吧!還要我教你嗎?”

小菊看著他一副兇樣,只好點頭應道:“好的。”

小菊把張會計家的谷子攤曬開后看到他家的谷子比自己家的谷子多很多。占據了曬壩的一大半面積。

張會計把裝谷子的籮篼收好,放到小菊家的屋檐下。

然后對小菊說道:“今天你就負責曬谷子吧!記住要多翻曬幾次。”小菊看著他沒有吭聲。

張會計大搖大擺地回家了。

今天老天爺作美。

早上太陽出來后就像一個火球似的,高高的掛在天上,曬得人感覺火燎燎的。小菊雖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還是很盡責地晾曬谷子。

一會兒翻曬自己家的,一會兒翻曬張會計家的。

中午喝了一點稀飯,到了這會兒肚子已在咕咕叫了。

回頭她去廚房里拿了一個地瓜啃著,對付一下饑餓的肚子。

這時,爸爸和媽媽在地里做完活兒回家了。

小菊用耙子把自家的谷子耙攏,裝進背簍里。

媽媽走過來用手抓一把谷子捏捏,說道:“今天太陽好,曬的谷子不錯,可以送到打米房打米了。”

小菊回答說:“媽媽,明天我去打米。中午我們吃一頓干飯吧。”

媽媽說道:“好的。”

這時,張會計也走了過來,提著自家的籮篼準備裝谷子。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對小菊爸爸說道:“老田,把你家的風車搬過來,我吹吹谷子。”

小菊爸沒有搭理他。

小菊爸去年剛買了一架新風車,自己家都舍不得用。

從內心來講,不愿意借給他人。

家里的桌子凳子和床都是老舊的東西。只有這架風車是最新的了,放在屋里顯得很耀眼。而它現在也是老田家最值錢的東西。

張會計看見小菊爸沒有搭理他,只好自己走進屋里去搬風車。

剛搬出房門,風車撞到了門框上,搖擺起來。

張會計急忙把風車靠在門上才沒有倒下去。他又把風車扛起來,走到了屋檐下。

剛一抬腳走上曬壩。

不曾想一下子踩到一塊石頭,人一歪摔倒在地上。

風車也跟著他倒在地壩上。張會計站起來,看見風車的一條腿已斷了。

這時,小菊爸氣沖沖地站在他面前說道:“怎么辦呢?”

張會計連忙說道:“我給你修好吧!”

“修好,說得輕巧。我剛買沒有多長的時間。你說修好就行啦。”

張會計平時趾高氣昂的,今天這件事情自己也覺得理虧。說話的聲音也就小了許多。

他又說道:“我給你修好吧!你說呢?老田。鄉里鄉親的,何必呢?”

“鄉里鄉親的,你把風車損壞了,就得另買一架新風車賠給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越說越來勁,越說越氣憤。

張會計說著說著不禁用手推了小菊爸一掌。小菊爸一個趔趄栽倒在曬壩旁邊的壩沿上。

小菊趕緊把爸爸扶起來一看,爸爸滿臉是血。額頭上裂開一個大口子,足足有五、六公分長。

小菊媽嚇得哭了起來。

小菊心里的怨氣直往上涌。

沖進屋子里拿了一把平常割草用的鐮刀。朝著張會計的腦袋砍了下去。

說時遲,那時快。張會計頭一偏,鐮刀砍在了他的肩上。他一下子蹲在地上鮮血從他的肩上流滿了全身。

這時,很多社員都圍了過來,看看張會計的傷勢,大家都愣住了。

有幾個膽大些的村民趕快用竹子綁成了一個簡易的擔架,把張會計送進了公社衛生院。

經醫生檢查,張會計的傷口比較深,需要縫針作進一步處理。

公社衛生院沒有這樣的條件,需馬上送往鎮醫院。

大家又手忙腳亂地抬著張會計往鎮醫院趕去。

到了醫院后,經過醫生縫針、止血,張會計的臉色又恢復了正常。

大家不禁松了一口氣。

村民們聽醫生說:“如果稍微再偏一點的話,就傷到頸動脈了。多危險啊。傷到頸動脈的話,可能今天就要發生命案了。”

這件事情很快就被鎮派出所知道了。

派出了兩個民警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把小菊傳喚到派出所了解情況,作了筆錄。

小菊問民警道:“我可以回家了嗎?”

民警說道:“等一會兒,我們領導正在開會。你坐一會兒吧。”

從小菊內心來講,她那天砍傷張會計并不是有意的。

自己在學校讀書時,從來也沒有和同學打過架,拌過嘴。同學間有點小矛盾也很快就過去了。

現在想起來,自己那天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力氣,舉刀砍傷了張會計。

想想都有些后悔,甚至有些后怕。

假如把張會計砍死了,怎么辦啊?自己豈不是成了殺人犯,殺死人是要償命的啊!

正在這時,一位民警叫道:“田小菊!”

小菊答應了一聲:“哎。”

“過來一下。”

小菊趕快走過去。

有一個領導模樣的人走了過來說道:“你的膽子真不小啊。小小年紀還敢拿刀殺人。”

小菊辯解道:“我沒有殺人。”

“你沒有殺人?人現在都躺在醫院里,你還說沒有殺人!哼!”

他馬上吩咐兩個警察:“把她送到拘留所去!”

兩個警察走過來,將小菊送往了鎮拘留所。

小菊爸摔傷后,小菊媽扯了一些草藥給他包上。在家里休息了幾天,現在基本上結痂了。

那天發生的事情現在想起來,他還是有些后悔。

于是對小菊媽說道:“借風車的事情本來忍一忍就過去了。大家都知道張會計這個人的為人,他不是一個善良之輩,讓讓他就算了。”

“沒有想到,小菊這個孩子真有點烈性,把他砍傷了。我們抽空到鎮醫院去看看他吧!給他說說好話,讓他到派出所替小菊求求情吧。”

小菊媽應道:“好吧!”

第二天大清早,小菊爸爸和媽媽就來到鎮上。

“先去糖果店里去看看吧!”小菊爸說。

來到糖果店后,叫營業員稱了兩斤白糖,兩斤紅糖用袋子裝上。

兩人一前一后地來到了醫院。把東西放下后,站在病床邊,沒有人吭聲。

過了一會兒,還是小菊爸開腔了說道:“張會計,你被砍傷了,我們對不起你。希望你早日把傷養好。”

張會計沒有搭理小菊爸。

小菊爸見張會計沒有說話,知道他在生氣。又硬著頭皮說道:“孩子小,不懂事。請你幫忙替小菊說說好話吧!看在鄉里鄉親的份上。謝謝你了!”

張會計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說完把頭扭向一邊。

小菊爸媽看見他這種態度,心里想:求他幫忙是不可能的了。

只好悻悻而去了。

品牌:北京創閱(飛盧)
上架時間:2016-11-23 10:38:03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京創閱(飛盧)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平遥县| 射阳县| 衡阳市| 栖霞市| 丰台区| 防城港市| 大英县| 牡丹江市| 四平市| 屏边| 江西省| 广宗县| 尤溪县| 手游| 莱州市| 杂多县| 龙南县| 中西区| 安丘市| 澄城县| 连云港市| 普定县| 家居| 兴化市| 太仓市| 博白县| 昌吉市| 西和县| 包头市| 黑河市| 驻马店市| 宁城县| 嘉荫县| 宁远县| 株洲县| 蓬莱市| 阳曲县| 麦盖提县| 镇安县|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