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近代名士風流,不遜兩晉。以下名人軼事,選自近代野史筆記,略加編綴,博網友一笑。杏坡居士識。

散原老人義寧陳伯嚴(三立),雅望清標,耆年宿學,蕭然物外,不染塵氛,溯其生平,蓋以貴公子而為真名士,雖嘗登甲榜,官京曹,而早非仕宦中人,詩文所諧均精,亦足俯視羣流。其所最推許者,當屬通州范當世肯堂,集中投贈獨繁而摯。一作云:「公知吾意亦何有,道在人羣更不喧。」又曰:「萬古酒杯猶照世,兩人鬢影自搖天。」此「使君與操」之勝慨也。

譚延闿死,散原為挽章云:「家訓守黃門,莫問大名垂宇宙;天才追玉局,尚留遺詠桂匡廬。」上贊譚不繼娶,下則美其詩才也。

張之洞督兩江,陳散老以故人陳銳知縣需次江南久無差缺,屢向之洞言:“陳令文學政治甚通達,佳吏也。”之洞一日傳見。陳思與之洞一談,必折服之,為最上策。之洞詩與駢文,是其所長,不如專談古文,或攻其所短。計定入見,之洞問曰:「汝善何種文學?」曰:「古文。」又問:「古文習何文?」曰:「八大家。」又問:「八大家喜讀何家?」曰:「韓昌黎。」問:「韓文最喜讀何篇?」曰:「《原道》。」之洞連聲曰:「《原道》、《原道》。」語未終,舉茶送客,陳銳從此無見總督之望矣。之洞語散原日:「陳令不佳。」入民國,有人與散老談及,散老曰:「陳伯弢弄巧成拙。」

辛亥革命,張勛守南京,樊樊山為江寧布政使,攜印渡江潛逃。李梅庵奄時為提學使,奉張命署理藩司,蓋張勛與梅庵為江西同鄉,梅庵且曾誓死不走也。但布政使銅質印鈐已被樊山攜走,不得已,刻一木印,執行藩司職權。會張勛敗走,江寧入民軍手。梅庵乃將藩庫存余二百余萬現款點交南京紳士保管,只身來上海,易名「清道人」,鬻書自活。樊山亦避地上海。兩人以前后藩司之故,銅印木印之嫌,各避不見面。兩方從者,不免互為誚讓之詞。樊方謂李攜藩庫巨款來滬,李方謂樊攜印逃走,且有向樊索取原有印鈐之說。時湖北軍政府派代表來滬,公請樊山回鄂,主持民政省長」樊山辭之。(其時禺亦為軍政府邀請樊山代表之一。)李方揚言,如樊山回鄂,宜先將江蘇藩司印交出。散原老人聞之曰:「清廷遜位,屋已焚折,各房猶爭管家帳目耶?」乃公斷曰:「銅印如存,留在樊家,作一古董;木印已灰,事過景遷,何必爭論。」聞者咸謂散原老人可謂片言折獄。

梅庵鬻書畫,月可售一二千金,家人數十口,賴以活命。其寡嫂欲攘奪之,得存私囊,家中違言日起,繼以吵架。婦人不遂所欲,穢言蜚語,隨口即是,侵及梅翁,莫由自白。此種吵架消息,傳至上海,素不慊于梅翁之遺老聞之,乃廣為宣傳,彼此告語,積毀所至,曰「此可以報復清道人,使其無地自容矣」。攻擊最力者為某氏,殆深恙梅翁奪彼筆墨之利,故造謠無微不至。散原老人聞之,怒曰:「若輩心術如此,尚可自鳴高潔耶?如不斂跡,予必當大庭廣眾,痛揭其釣心斗角之詭術。」一日,遺老宴會,散原忽對大眾痛責其人口:「吾將代清道人批其頰。」沈子培助之。遺老有自愧者,相與逃席而去,謠詠始息。小石云:「此后吾輩見某氏,亦視若路人。」清道人摯友,祇散原與子培耳。

王壬秋最精《儀禮》之學,平生不談《儀禮》,人有以《儀禮》問者,王曰:「未嘗學問也。」黃季剛曰:「王壬老善匿其所長,如拳棒教師,留下最后一手。」章太炎與人講音韻、訓詁,不甚軒昂,與人談政治,則眉飛色舞。陳散原與人談詩必曰:「吾七十歲后已戒詩矣。」求其寫字,雖午夜篝燈,必勤勤交卷。黃季剛曰:「是能用其所短。」

凡著述大家,皆有平生用功夾帶,手鈔秘本,匿不示人。毛大可夫人曰:「汝以毛三有學問乎?皆實獺祭來也。」謂從秘本脫畫出之耳。

章太炎有手鈔秘本數十冊,蠅頭小楷,極精善,皆漢、魏以前最好文調。故其作文,淵雅古茂,有本原也。一日,太炎為人作文,末有「是真命也夫,君子。」劉成禺曰:『先生雖套用四書「吾知勉矣夫,小子」,實從先生秘本中得來。』太炎怒目相視。

戰前之五六年間,廬山為政治中心,四方冠蓋轅集,不時亦有二三奇特之人物點綴其間。某年,蜀有王揖唐其人應召至廬,主政者將有所咨詢,而王之本意實為干祿來。彼時段合肥南下不久,安福舊宦頗為中樞所注意,王復能貌飾清流、偽裝風雅,在廬乃成為一時活躍之人物,詩酒之會殆無虛夕,歪詩爛唱,咸載某雜志之采風錄中。某君謂此時之采風錄可作政治文獻讀者,皆此輩為之也。惟陳散原先生深薄之。先生時亦以追暑至廬,不免被擁赴會。先生素端厚,不欲直斥其人。一日,眾偶談及廬山之石實為大觀,先生喟然曰:「當然!廬山任何矮石皆高于新貴一首,非新貴皆矮于石也,新貴之首常低而廬山石之首不低也。」一席閧然,揖唐時亦在坐,踧踖而已。

故詩人陳散原先生,為中國詩壇近五百年來之第一人,不僅學力精醇,其人格尤清嚴無滓,足以岸視時流。寇陷北平,先生困居危城,音問斷絕,而時論不翳,使在他人,且不免疑謗之交集矣。民國二十二三年,先生腰腳尚健,曾歸金陵小住,有以輕車載之往游陵園者,出中山門,見道旁秧田成簇,豐腴翠美,先生顧而樂之,語其車中同伴曰:「南京真是好地方,連韭菜也長得這樣齊整!」聞者大噱,以為先生故作諧語,而先生穆然,蓋真「不辨菽麥」也,其心地渾厚質樸如此。

章太炎(炳麟)高文碩學,蔚為近代鴻儒。其人個性特強,有時不免流于偏執,有“章瘋子”之稱。癸丑(民國二年)秋間,太炎甫度蜜月未久,應共和黨之招,由上海抵北京。時袁世凱以其持論侃侃,好為詆訶,固深忌之,且聞其嘗與謀二次革命,尤不慊于懷,對章之來,頓興“天堂有路爾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之感。遂被袁世凱羈留,至丙辰(民國五年)袁死,始得恢復自由而南旋。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3 11:17:57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泸定县| 神池县| 肥东县| 汉川市| 从江县| 双柏县| 河南省| 乐陵市| 望城县| 海安县| 福海县| 股票| 英吉沙县| 噶尔县| 雷州市| 青州市| 通河县| 通海县| 泰来县| 资兴市| 辛集市| 静海县| 白山市| 黄龙县| 新沂市| 安龙县| 东乌珠穆沁旗| 河东区| 扎鲁特旗| 贵南县| 达孜县| 平湖市| 沁水县| 太白县| 民和| 隆子县| 大悟县| 浏阳市| 塔河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