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

樂之成,其大端有七:一曰定律呂,二曰造歌詩,三曰定典禮,四曰辨八音,五曰分宮調,六曰正字音,七曰審口法。七者不備不能成樂。何謂定律呂?考黃鐘大呂之本,窮宮商徴羽之變是也。何謂歌詩?上極雅頌,下至謠諺與凡詞曲有韻之文皆是也。何謂典禮?郊天祭地,宴饗贈答,房中軍中之所宜用是也。何謂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古今樂器是也。何謂字音?一字有一字之正音,不可雜以土音;又北曲有北曲之音,南曲有南曲之音是也。何謂口法?每唱一字,則必有出聲、轉聲、收聲,及承上接下諸法是也。七者不盡通,不得名專精之士。然七音之學,非一人所能兼,則亦有可分習者。律呂歌詩典禮,此學士大夫之事也。其八音之器,各精一技,此樂工之事也。惟宮調、字音、口法,則唱曲者不可不知。然宮調大端難越,即有失傳,而一為更換,即能循板歸腔,至字音亦一改即能正其讀,惟口法則字句各別,長唱有長唱之法,短唱有短唱之法,在此調為一法,在彼調又為一法,接此字一法,接彼字又一法,千變萬殊,此非若律呂歌詩典禮之可以書傳,八音之可以譜定,宮調之可以類分,字音之可以反切別,全在發聲吐字之際,理融神悟,口到音隨。顧昔人之聲已去,誰得而聞之?即一堂相對,旋唱而聲旋息,欲追其以往之聲而已不復在耳矣。此口法之所以日變而日亡也。上古之口法,三代不傳;三代之口法,漢魏六朝不傳;漢魏六朝之口法,唐宋不傳;唐宋之口法,元明不傳。若今日之南北曲,皆元明之舊,而其口法亦屢變。南曲之變,變為昆腔,去古浸遠,自成一家。其法盛行,故腔調尚不甚失,但其立法之初,靡慢模糊,聽者不能辨其為何語,此曲之最違古法者。至北曲則自南曲甚行之后,不甚講習,即有唱者,又即以南曲聲口唱之,遂使宮調不分,陰陽無別,去上不清,全失元人本意。又數十年來,學士大夫全不究心,將來不知何所底止,嗟夫!樂之道久已喪失,猶存一線于唱曲當中,而又日即消亡,余用憫焉,爰作傳聲法若干篇,借北曲以立論,從其近也;而南曲之口法,亦不外是焉。古人作樂,皆以人聲為本,書曰:“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人聲不可辨,雖律呂何以和之?故人聲存而樂之本自不沒于天下。傳聲者,所以傳人聲也,其事若微而可緩,然古之帝王圣哲,所以象功昭德,陶情養性之本,實不外是。此學問之大端,而盛世之所必講者也。乾隆甲子秋八月既望吳江徐大椿書于洄溪草堂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17 15:08:32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石家庄市| 洞口县| 密山市| 元朗区| 车致| 山东| 鹤山市| 邵阳县| 天镇县| 秦安县| 赤峰市| 尖扎县| 峡江县| 财经| 信阳市| 锦州市| 奎屯市| 沅陵县| 洛扎县| 长汀县| 钟山县| 本溪市| 山东省| 青冈县| 华容县| 陆河县| 泾阳县| 北票市| 句容市| 丰原市| 阜康市| 且末县| 游戏| 南澳县| 渝中区| 玉屏| 营口市| 门头沟区| 辉南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