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免費
大清著作權律
最新章節:
第5章 附則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版權法。1910年(宣統二年)清政府頒布。共5章55條。其主要內容是:凡稱著作物而專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權。稱著作物者,文藝、圖畫、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皆是。著作人應用本人姓名;凡以學堂、公司、局所、寺院、會所出名發行之著作,應用該學堂等名義,附以代表人姓名,交樣本二份,注冊費銀5元,呈送民政部注冊發照后,方能取得保護。著作權歸著作者終身有之;著作者身故,由其繼承人繼續30年;照片著作權,除專為著作附屬者外,為專有10年。凡著作權年限已滿者、著作者死亡而無繼承人者、著作久經通行者、愿將著作任人翻印者,應為公共利益的著作物。節錄眾人著作成書,供普通教科書參考之用,節錄他人著作供已著作考證注釋者、仿他人圖畫以為雕刻模型,或仿他人雕刻模型以為圖畫的,將不以假冒論,即不視為侵犯版權的行為。該法規定,凡假冒他人之著作,即侵犯版權的行為,將予以法律處罰。該法對以后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的版權法具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