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接受著良好教育的球童(1)

1.彼得·林奇的童年時光

1944年1月19日,一個男孩出生在了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這個男孩就是以后被華爾街投資者稱為“股圣”的彼得·林奇。

波士頓始建于1630年,它瀕臨大西洋,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歷史了,被公認為“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價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國清教徒建立的。由于這些人大部分都來自英國林肯郡的波士頓鎮,所以為了表達他們對故鄉的熱愛,便把這個定居點叫做波士頓鎮。

1632年,波士頓成為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首府。波士頓中心街道的設計,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規律。因為它是幾個世紀以前,根據需要而自然形成的。2006年3月,自行車雜志將波士頓列為美國最不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之一,并且稱其為“廣場之城”。

波士頓在美國的歷史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美國革命”以及美國革命早期的幾次戰役都發生在這個城市或者它的附近。19世紀中期,波士頓還成了廢除黑奴制度的中心。20世紀起,肯尼迪家族就在波士頓嶄露頭角。21世紀初,波士頓成了技術與經濟、政治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的學生、研究人員到這里落腳。

波士頓的教育事業不僅在美國是首屈一指的,就是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波士頓建立不久,英國清教徒就在1635年創立了波士頓拉丁學校,在1636年又創立了美國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在波士頓有大專院校多達80多所,不僅有麻省理工學院、東北大學、波士頓音樂學院這些學校,還有從事特殊教育的馬薩諸塞盲校、賀拉斯曼聾啞學校等特殊學校。政府每年都會撥出一大筆的資金來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樣,學校每年也為當地吸引、創辦了許多企業,為當地經濟吸引了很多資金的注入。

在這樣一個充滿濃厚的文化積累,以及教育氣氛和商業氣息的城市里,彼得·林奇快樂地成長著。

彼得·林奇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和所有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孩子一樣,受著良好的教育,過著悠閑、富足的生活。彼得·林奇的父親曾經是波士頓學院的一名數學教授,所以彼得·林奇的生活從小就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后來他的父親到一家公司做高級審計師,由于父親的工作,彼得·林奇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股票和基金。從小受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說為他的成功打開了一扇大門。其母親則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主婦。盡管彼得·林奇的母親在他的愛好和事業上并沒有給出任何幫助,但是她把家里布置得溫馨舒適,營造出了一種利于孩子成長的環境,同樣對彼得·林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彼得·林奇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患上了癌癥,彼得家里的經濟一下子陷入了危機。父親的患病意味著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倒了。正因為這樣,在彼得八歲的時候,家里的經濟情況就已經非常困難了。在彼得·林奇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癌癥晚期去世了。那時候,彼得·林奇的家里已經十分貧困了。后來為了省錢,彼得·林奇不得已從私立學校轉到公立學校讀書。彼得·林奇的父親在知道自己患病后,很想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一筆財產,于是就拼命地工作,結果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所以病情越來越重,很快就一病不起。

彼得·林奇的父親去世后,留給彼得·林奇的除了父愛和一些高爾夫知識及一點點股票知識外,其余的就是貧窮。股票上的知識,對于十歲的彼得·林奇來講,實在沒什么興趣,也沒有吸引力。當時,他的興趣只在高爾夫球場上。

這是因為,當初彼得·林奇的父親還在世的時候,是一名高爾夫球的愛好者,并且經常和同事去郊外的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去打球,而在彼得·林奇剛會走路的時候,父親就常常帶他去高爾夫球場去玩。所以,彼得·林奇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高爾夫球的規則了如指掌了。

父親的離世讓彼得·林奇不得不背負起養家的重任,可是他這樣的小孩子可以做什么呢?又有誰肯雇用一個11歲的孩子來工作呢?當時,全世界剛剛經過二戰的洗禮,所以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美國,經濟情況實在不能說是樂觀——在那個時候,就是一個成年人想找到個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個孩子。于是,彼得·林奇就想到了去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做球童。因為他知道那里有很多和他年齡差不多的球童。

球童是指為那些打高爾夫球的球員攜帶球桿和保管球桿的孩子,并且按照高爾夫球規則幫助打球的人。當一個球童受雇于一個球員的時候,在與球有關的場合,這個球童就會被視為球員的人,而這個球童所攜帶的東西也會被視為該球員的攜帶品。因為小時候,彼得·林奇常常跟著父親去高爾夫球場,因此彼得·林奇認識許多布雷·伯雷高爾夫俱樂部的員工。當他找到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的經理時,就向他說了自己的情況,希望能來這里做球童。經理聽后,當下就同意了彼得·林奇的請求。在很短的時間里,憑借著自己以前對高爾夫球的認識以及學習,彼得·林奇很快便熟悉了高爾夫球場的工作。

彼得·林奇算過球童的收入,他一下午的收入就比那些在清晨挨家挨戶送報紙的報童一周的薪水要多出很多,而且收益好的時候,他一下午的收入就比母親辛辛苦苦工作一周賺的錢還要多。

在彼得·林奇讀二年級的時候,他作了一個很大的決定——他把自己從私立學校轉到了一家條件很好的公立學校。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少交一些學費,還能讓自己吃得好一些。

2.不一樣的球童

20世紀50年代,在高爾夫球場做球童工作的大多都是家里貧困而沒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因此,彼得·林奇在球童里就算是比較特別的一位。他畢竟有一位曾經做過數學教授的父親,并且他的父親還曾是一名高級財務審計師。彼得·林奇當時所接受的小學教育是在一家著名的私立學校,而且他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梢哉f,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條件為彼得·林奇以后的工作起了很重要的輔助作用。

1955年,彼得·林奇成了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的一名球童。他上午可以上半天課,下午再來俱樂部工作。顯然,這個工作對于彼得·林奇來說簡直是太理想了。何況,一個下午賺的錢比報童一周賺的錢還多。如此一來,家里的經濟困難就有所緩解了。

在高爾夫球俱樂部,由于球童是整個俱樂部的顏面,所以一個俱樂部生意好壞,很大程度上與球童對待他們服務的客人的態度有關。在球場中,球童與客人相處的時間最長。可以說,球童的說話方式,以及服務的態度積極與否,用語的正確與否都影響著客人打球的心情。所以,一個俱樂部的球童的任務不僅僅是為客人服務那么簡單。在球場上,球童不僅是俱樂部為客人提供的運送人員,還是俱樂部的顏面,是客人最佳的咨詢者,同時球童還有促進客人擊球過程順利、盡興的功能。因為球童往往能夠給客人打球提出建議,因此他們與客人的關系就不僅僅是服務關系那么簡單,還往往能夠成為朋友。所以說,高爾夫球俱樂部的生意好壞與球童的表現很有關系。球童的表現好,顧客打球就可以盡興,再加之球童總是笑臉迎人,那么客人肯定還會再來。但是,如果球童不和氣并且對客人很唐突,那么客人是不會愿意再光顧這家俱樂部的。可是很多客人不可能天天都來俱樂部,一般都是一個月來那么一兩次,這就需要球童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每天都保持著一樣的態度來服務每一個到場的客人。

而彼得·林奇也認識到自己的工作不僅是管理球包、遞球桿、撿球那么簡單——在客人進行高爾夫球比賽時,他還是自己服務的客人的唯一戰友。因而他意識到自己必須熟悉好球場的設計布局、距離、果嶺狀態及規則,還有打球禮儀等眾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要看得出什么時候,用怎么樣的方式來給球員提出適宜的建議以及提供幫助。最重要的是,要做個讓自己的客人期待、信賴的球童。這樣不僅自己可以多賺一些錢,還能聽到他們在投資上的更多談話。

久而久之,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個很會為客人考慮的球童,并且驚訝于他在聽他們交流投資觀點時候的認真。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可以聽得懂,但是偶爾也會逗弄一下彼得·林奇——要他發表一下自己在投資方面的想法。而彼得·林奇常常會說:“先生,很抱歉,我沒有切實調查過,無法對這個問題發表我的看法。但是我認為一個公司的股票突然間暴漲,那里面肯定是有什么問題,這個公司不一定值得投資?!北说谩ち制孢M退得體的回話,讓這些客人大感驚訝,所以他們再來俱樂部打球的時候,就更愿意叫彼得·林奇來做自己的球童了。

正是由于這些人的聊天,使得彼得·林奇開始對股票產生了興趣。當時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成員大多數是公司董事長、股東,要不就是投資高手,他們常常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交換著投資觀點。彼得·林奇每次跟客人打完一輪球,就相當于免費聽了一堂投資教育課。

因為1929年股市暴跌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的大蕭條,導致很多購買了股票的人都因此傾家蕩產,甚至有人因此自殺。這致使當時的人們對股票產生了不信任,所以即使那時候股市上漲了三倍之多,但是人們仍然把股票當做是賭博一樣,唯恐避之不及。不過當球童的彼得·林奇卻逐漸改變了看法,增強了他的投資知識。雖然當時他手中并沒有錢讓他去投資,但是他卻依舊會在那些球手談論投資觀念的時候,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聽著,默默地吸收著這些經驗。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可以說美國人對股市始終都抱著一股不信任的態度。盡管在這期間,股市先上漲了三倍,后來又上漲了兩倍,可很多人一想到1929年的股市災難就又望而卻步了。但是高爾夫球俱樂部中的客人,大多都是證券投資者。也就是說,他們都有一定的冒險精神。雖然他們面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同時他們獲得的利潤也相對多很多。因而,這些人大多都是資產頗豐。而且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會把自己的資金投入到股市當中去,并經??梢詮闹匈嵉讲簧俚呢敻?。而他們在打球的時候,也經常會和自己的客戶、朋友、家人來交流和分享他們的投資經驗。無疑,這種交流就成為了彼得·林奇學習股票投資的最好教材,而后來彼得·林奇也說他的股票知識、投資知識最初是從高爾夫球場上偷師學來的。

彼得·林奇認為自己會對股票這么感興趣正是源自于高爾夫球場的客人的影響。在彼得·林奇看來股票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更不是一門邏輯學,用分析就可以分析出來。雖然股票里的世界是千變萬化的,可彼得·林奇卻覺得投資是一件令人激動和愉快的事情。于是,他立志長大以后從事股票投資,像這些商業大亨一樣賺大錢。

這些大亨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家俱樂部里,在這些球童里,這位替他們管理球包,替他們撿高爾夫球的孩子,是一個在股票投資上具有頭腦的奇才——僅僅從他們的閑談中,就懂得了那些即使受到多年專業的投資訓練的人都無法學習到的投資經驗。

遺憾的是,這個時候的彼得·林奇并沒有多余的錢去進行投資,從而驗證他腦子中的想法。他反復地想:自己以后長大了,也一定要進行股票投資,像他的顧客一樣從股市中掙錢。這一年,彼得·林奇14歲。在這一年誰也不知道一個少年心中已經立下了成為一名股市投資者的愿望,并且還將這個愿望作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目標。當然,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少年將會帶給人們多大的驚奇。

靠著在球場工作的穩定收入,彼得·林奇讀完了小學和中學。中學畢業后,彼得·林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國著名院校——波士頓學院。在波士頓學院學習期間,彼得·林奇也沒有放棄球童這個收入頗為豐厚的工作,并且還獲得了弗朗西斯·維梅特球童獎學金。依靠著球童的收入和那筆獎金,彼得·林奇在大二的時候開始了他的第一筆投資——拿出1250美元購買了飛虎航空公司的股票。隨著股票的不斷上漲,彼得·林奇依靠拋出手中的股票回收的資金,不僅讀完了大學,還讀完了研究生。

3.彼得·林奇一生的貴人

在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工作期間,彼得·林奇遇到了他一生中對他影響很深的貴人??梢哉f,彼得·林奇有現在這種成就是與其分不開的。他就是對彼得·林奇而言亦父亦師的喬治·沙利文??梢哉f,如果沒有喬治·沙利文對彼得·林奇的支持與指導,也許現在彼得·林奇還是華爾街一個默默無聞的投資理財者,而不是創造了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成績的“股圣”。

喬治·沙利文是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的總裁。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創立于1930年,創立時期公司規模很小,總資產只有44萬美元。由于一開始公司的經營很穩健,所以到1933年時,該公司的規模就已經達到了350萬美元。但是,在此后該公司的經營就一度陷入了困境——到1939年時公司的資產就只剩下了53萬美元。不過這時候富達基金的救世主出現了,他就是愛德華·約翰遜。雖然他是一名律師,但是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零售業業主的家里,從小就耳濡目染股票投資等事情。不僅如此,在大學期間他還被股票市場所吸引。

上架時間:2015-11-03 14:56:07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石家庄市| 苍山县| 大同市| 通河县| 当阳市| 枣庄市| 凤阳县| 奈曼旗| 呼伦贝尔市| 黄浦区| 上虞市| 永年县| 卓尼县| 赤壁市| 通化市| 隆子县| 肇东市| 元朗区| 隆昌县| 抚松县| 防城港市| 滦平县| 松滋市| 乌拉特后旗| 武定县| 垦利县| 东安县| 贺兰县| 修水县| 武义县| 淮滨县| 余庆县| 隆化县| 信丰县| 武冈市| 攀枝花市| 绍兴县| 庆安县| 宿州市|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