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愛迪生小時候對什么都感興趣。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總想弄個明白。有一次他看見花園的籬笆邊有一個野蜂窩,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捅,想看個究竟,結果臉被野蜜蜂蜇傷并腫了起來,他還是不甘心,非要看清楚蜂窩的構造才行。就是這種好奇心造就了愛迪生的輝煌人生,使他成了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
兒童正處在創造力的萌芽階段,他們有著強烈的創造欲望和好奇心,好問好動,對什么事都躍躍欲試。而此時兒童的好奇心,是一種潛在的創造才能,有待于培養和發展。
目前,兒童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兒童接受知識的多少,而應是注重尊重兒童的好奇心,以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因為好奇心是兒童從事學習、創造活動的內在動力,也是成才的起點。
因為兒童對外界事物好奇,他們往往顯示出獨立的思維和見解,能夠用新方法對待舊事物。兒童在強烈好奇心的驅動下,就會形成創新意識,在他們幼稚、清新的心靈中形成自己的性格,成為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綜合素質。剛過不惑之年的康爾于2001年捧走了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應該學會創新。創新意味著你不但要熟悉已有的事物,還要在這個基礎上產生許多自己的新想法。”而創造的基礎是自小形成的好奇心。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5歲孩子的大腦量已達成年人腦重量的95%,是開發和利用好奇心、培養創造力的黃金時期。抓住這一良機,充分利用兒童對自然、對社會的強烈好奇心,從小進行積極的引導教育,對于培養兒童熱愛科學的興趣以及將來成才都是十分重要的。
科學原來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樣枯燥沉悶,古怪另類的科學研究讓世界變成充滿樂趣的舞臺。為了滿足孩子們愛問問題的好奇心,幫助家長解答孩子花樣繁多的問題,我們編寫了這本符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書籍。希望通過本書能夠使孩子們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學習和掌握這些問題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在開啟孩子心智的同時,也能引領他們向知識的更深處探求,為孩子更美好的明天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這是一本知識儲備的寶典,也是孩子們生活中的休閑書。希望孩子們通過閱讀本書,可以開闊眼界,愛上科學,愛上閱讀。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