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17章 結語
- 第16章 人生需要停下來,才會看見幸福(2)
- 第15章 人生需要停下來,才會看見幸福(1)
- 第14章 沒有永遠的晴天,也沒有永遠的雨季(3)
- 第13章 沒有永遠的晴天,也沒有永遠的雨季(2)
- 第12章 沒有永遠的晴天,也沒有永遠的雨季(1)
第1章 序(1)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聲:“我不知道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是為誰而活?我一點兒也不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么?這樣的抱怨,也經常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我們到底在做什么?或者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們總是在拼命地思考未來的道路,但是每到一個十字路口前,我們總是忍不住停下腳步,茫然四顧。我們太容易被周邊的人或事所左右,無法做出內心真正想要的判斷。
不管我們怎么努力掙扎,生活永遠像是一個牢籠,掙脫不出,又無法甘心被這樣束縛。然而,答案其實早在你我的心間。
亨利說:“我是命運的主人,我主宰我的心靈。”
現(xiàn)在的你,是否已經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或者,你還在拼命地思考著未來的路在何方,卻從未真正遵從自己的內心,去走一條自己想走的道路。
你的內心被自己上了鎖,你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主人。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主宰自己的靈魂,他們有的人把自己交付給了金錢,成了金錢的奴隸。有的人為了權力,成了權力的俘虜,有的人經不住生活中各種挫折與困難的考驗,把自己交給了上帝。
這樣的人無法擁有任何自由的靈魂,而你所追求的正是做一個靈魂自由的人。
我們有權利決定生活中該做什么,不能由別人來代做決定,更不能讓別人來左右我們的意志,而自己卻成了傀儡。其實,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別人并不見得比自己高明多少,也不會比自己更了解自身實力,只有自己的決定才是最好的。
人生的道路還很長,我們應該停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喜歡畫畫,因為我拿起畫筆就會快樂。”
“我要旅行,我喜歡在大自然中放縱自己。”
“我喜歡這座城市,我決定留下來。”
當你這么想時,就不要再猶豫了,掙脫開思考的牢籠,勇敢地做一個自由的人,做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做的事情。聽從自己靈魂深處的呼喚,從身到心地做一個自由的人。
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內心,不再屈服于所謂的“命運”,不再向“思考”低頭,那么,你將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與喜悅。
你無需害怕,只需要單純而誠實地展現(xiàn)自己內心的需求,你便可以獲得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幸福感受。
人生的道路很長,我們應該學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第一章去做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找到最真實的自己這世界上除了財富,健康,長壽,美德,還有安享晚年五種幸福外,其實還有第六種幸福,那就是跟隨內心真實的感受,保持內心的安寧,做最真實的自己。
01
遵從自己的內心,找出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早晨,一只山羊在柵欄外徘徊,想吃柵欄內的白菜,可是進不去。因為早晨太陽是斜照的,所以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長很長。
“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樹上的果子,不吃這白菜又有什么關系呢?”它對自己說。于是,它奔向很遠處的一片果園。還沒到達果園,已是正午,太陽照在頭上。這時,山羊的影子變成了很小的一團。
“唉,我這么矮小,是吃不到樹上的果子的,還是回去吃白菜吧。”它對自己說,片刻又十分自信地說,“憑我這身材,鉆進柵欄是沒有問題的。”
于是,它又往回走。等到柵欄外時,太陽已經偏西,它的影子重新變得很長很長。
此時山羊很驚訝:“我為什么要回來呢?憑我這么高大的個子,吃樹上的果子簡直是太容易了!”
山羊又返了回去,就這樣,直到黑夜來臨,山羊仍舊餓著肚子。
這則寓言故事看似可笑,卻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能正確認識自我是很多人失敗和痛苦的原因。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遵從自己的內心,找出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林瀾在一家金融機構擔任很高的職位,她有兩個孩子和一個溫暖的家庭。可是,她常常向我抱怨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她總是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安,認為自己的生活并不完美,像是丟失了什么重要的東西。
林瀾每天的生活幾乎都在繁重的工作和加班中度過的。直到有一天,她決定去做她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跳舞,至此她的生活才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事實上,早在林瀾16歲上第一堂舞蹈課時,就對舞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滿懷激情地想要成為一名舞蹈家。
可是,她的父親對她說:“要做就要做你能做得好的,如果你不能把某件事做得很好,就不要做。”
林瀾雖然有跳舞的熱情,可是她沒有成為偉大舞蹈家的天賦。她一方面努力地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另一方面,在她的內心里,卻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心愛的舞蹈。
有一天,她偶爾坐到鏡子前,心靈突然受到了碰撞,她看到鏡中的自己,竟然看上去像個老婦人,也許她這一輩子再也不能在舞臺上跳舞了。那個下午,林瀾下定決心要去做她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
“我對自己發(fā)誓要不顧一切地坐上那輛車,重新開始舞蹈課程。坐在車里,我有很深的負罪感,因為我沒有像往常那樣加班,而是按時下了班。可是,自從有了那一次之后,我的心情漸漸開始平靜了。”
在激情的鼓舞下,林瀾找到了一位有名的舞蹈動作設計師和表演家,與他一起編排了一部舞蹈。讓林瀾驚喜的是,在那次排練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她不必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放棄生活的其他方面,反而因為熱情而讓工作和家庭充滿了歡笑。
她說:“我一直以為,如果我做一些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事情,就很難顧及其他的事情了,比如孩子或工作。但事實并非如此。其他工作的參與,讓我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大的成績。我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了更大的信心和自我意識,和孩子們在一起也更有樂趣和更加自然了。孩子們和我一起參加到演出中,賣票、調度燈光,他們也非常喜歡做這些事。我們作為一家人所共同度過的時光也更美好了。”
現(xiàn)在,林瀾在辦公室和舞臺上繼續(xù)著兩份完全不同的職業(yè),她快樂地生活著,因為她傾聽到了自己心靈的呼聲。
許多人一旦面臨命運攸關的選擇時,往往會告誡自己:
“你不能因為沖動而背叛了父母親這么多年來的培養(yǎng),他們可不希望你將來走這樣一條道路。”
“不要想入非非了,雖然你很想出人頭地,可是手中的這碗飯也來之不易呀!輕易丟掉多可惜!”
“還是老老實實做本分的工作吧,那些都只是曾經的夢想而已。”
……
可是,他們不知道,一個連自己的命運都背叛了的人,還有什么理由去談恪守祖訓、信守諾言、堅持本分?假如有一天他們真的選擇了另一條可以給他們帶來希望的道路,相信那時候的他們只會告訴自己:“你已經樹立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今天的你,才是執(zhí)命運牛耳的強者。”
生命賦予了每一個人平等的權利,包括
選擇生活的權利,我們沒有任何借口讓自己的生命在頹廢和沮喪中耗盡,而應該走一條既能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成就,又能讓生命欣欣向榮的成功之路,而這個充滿機遇的社會早已經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魚”與“熊掌”可兼得的舞臺。
我們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一種令自己的身心都感到愉悅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做的事情。
02
不要急著否定自己,失敗只是暫時的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能想到,這段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這位殘疾人就是世界科學巨匠霍金。
在一次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得太多了嗎?”霍金顯得很平靜,他的臉上依然帶著微笑,他用那根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敲擊著鍵盤,打下了以上這段文字。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只因上帝特別喜愛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對他咬得特別重。霍金就是這樣一只蘋果,上帝給了他殘缺的肢體,卻讓他擁有了一顆芳香的心靈。
美國有一種家喻戶曉的美食叫“瓊斯乳豬香腸”,在它的發(fā)明背后有一段感人淚下的與命運作斗爭的故事。該食品的發(fā)明人瓊斯原來在威斯康星州農場工作,工作認真勤勉,不過從來沒有妄想發(fā)財。可天有不測風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瓊斯癱瘓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瓊斯的身體雖然癱瘓了,但她的意志卻絲毫沒受影響,依然可以思考和計劃。她決定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希望,她決定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成為家人的負擔。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我的雙手雖
然不能工作了,但我要開始用大腦工作,由你們代替我的雙手,我們的農場全部改種玉米,用收獲的玉米來養(yǎng)豬,然后趁著乳豬肉質鮮嫩時灌成香腸出售,一定會很暢銷!”等家人按她的計劃做好一切后,“瓊斯乳豬香腸”很快就成為人人知曉、大受歡迎的美食。
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丟給我們一個難題,同時也會增長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瓊斯能夠成功,是因為她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堅信冬天之后有春天。她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沒有被挫折嚇倒,而是另辟蹊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成功。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春日,一位作家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去郊外踏青,遇雨到一農戶家躲避,和一好客的老農閑聊。
作家說:“早春雖多雨,不過有利莊稼生長。”
不料,老農卻望著屋外綿綿的春雨說:“不一定!如果現(xiàn)在風調雨順,莊稼的根只生在浮土里,大風一來就很容易把它們毀掉。而如果開始時天氣惡劣,莊稼必然生出很壯很深的根,這樣才能接觸到地下的水分和養(yǎng)料。即使日后刮大風、天大旱,它們也能挺住,活下去。”
每個人無論成功與否,其人生都是從失敗開始的。正是有了無數(shù)的失敗做鋪墊,一個人才有了點能力,懷有一些經驗,做成一兩件事情。如果把成功比作登上摩天大樓的頂層和在頂層上觀賞風光,那么失敗便是摩天大樓頂層以下的所有階梯和隱忍……一位長者告訴一位渴望財富的青年,北海岸邊有金貝殼,于是這個青年就不遠萬里,來到了北海岸邊的海灘上,不顧一切地開始了尋找金貝殼的工作。
起初他耐心地揀起每一枚貝殼仔細端詳,確定不是金貝殼后才將它扔掉。北海岸邊寒風襲人,青年拾起的每一枚貝殼都是冰涼的。天氣的寒冷,事情的單調,使青年漸漸失去耐心,漸漸地,他只感覺一下,就將貝殼扔掉了。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無數(shù)貝殼被青年揀起又扔掉,始終沒有找到老者所說的金貝殼,青年人很頹喪,覺得自己已不可能找到金貝殼了。
但青年很執(zhí)著很勤奮,一直不停地忙碌著,終于有一天,一枚金貝殼被他拾在手中,但無數(shù)次的失敗使青年無形中形成了思維定勢,他只是摸了一下那枚貝殼,看都沒有看,那個想法就又冒出來:不可能,那么多的貝殼都不是金貝殼,這枚怎么會是金貝殼呢?于是,青年就這樣把金貝殼隨手扔掉了。
后來青年又撿到一枚金貝殼,又被他扔掉了。后來他老了,無奈地回到家鄉(xiāng),他告訴年輕人:北海岸邊沒有金貝殼。
人生的道路雖然充滿荊棘與坎坷,但生命是美麗的,生活是美好的。要相信,所有的失敗都只是暫時的失敗,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03
不要害怕和別人不同,你是獨一無二的
現(xiàn)實中,往往有一些年輕人感覺自己太普通了,與那些成功人士比起來,他們無論從哪一方面講都遠遠達不到“要求”。可是,他們沒有想過,這所謂的“要求”,其實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所做的事,別人不一定能做得來;而且,你之所以是你,必定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而這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又是別人無法模仿的。
在中國歌劇界,有這樣一位名人,他出生
于農村,20歲之前根本不知鋼琴為何物,從小
跟著收音機、大喇叭學唱歌,22歲才開始接受正規(guī)音樂訓練。可是,就是這樣一位農民、建筑工,最后憑著執(zhí)著和努力成為了中國第一男高音,同時成為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的首位亞洲弟子。他就是著名歌唱家戴玉強。
戴玉強出生在河北廊坊的一個小村莊里。小時候,他和大多數(shù)農家子弟一樣,砍柴、喂豬、喂兔、干農活、掙工分……戴玉強讀高中時,學校大喇叭上天天放著《祝酒歌》《再見吧媽媽》《泉水叮咚》,他聽得多了,也就跟著學。誰也不知道,在戴玉強年輕的心靈里,從那時起就埋下了音樂的種子。后來他考入北京煤礦學校學建筑。有一次學校搞文藝晚會,班里要出個節(jié)目,大家就把嗓子不錯、平時愛吼兩聲的戴玉強推上了臺。
那是戴玉強第一次走上舞臺,當時是清唱,他緊張得兩腿打抖,一開口就唱跑了調。但有了這次實戰(zhàn)經驗,他在日后的文藝匯演中竟然獲得過京西礦務局文藝匯演的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