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實案件才更瘆人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當出版公司的編輯對我說想策劃一本主題為“身邊的惡魔”的書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定義“身邊”以及“惡魔”這兩個詞?!吧磉叀睉斒侵副缓θ撕妥锓覆粌H相識,且要么在物理距離上接近,要么在情感關系上比較接近,如戀人、夫妻、親子、朋友、鄰居、同事等。而“惡魔”,應當是指那些罪行較重且呈現(xiàn)主觀惡意的罪犯,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明顯的人格障礙和道德缺陷,且只要有機會,就會對不同的人施加傷害?;谶@個標準,我們選出了本書中的十三個典型案例。
前陣子有記者采訪我,問了我一個問題:“是不是這些年,被害人遭身邊人殺害的情況比過去更多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根據(jù)世界銀行公布的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各種偵破手段的進步和社會秩序的加強,中國的謀殺率整體是在逐年下降的。從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出于各種原因,陌生人作案的占比有所下降,但身邊人作案的占比確實增加了。再加上一些犯罪動機具備故事性的案件成為網(wǎng)絡熱點,民眾便產(chǎn)生了這類罪案增加的感覺。
那么,全世界每年發(fā)生在熟人之間的謀殺案比例到底是多少,陌生人隨機作案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每年都會公布詳細數(shù)據(jù)[1],我們便以他們的數(shù)據(jù)作為參考來分析一下。2019年,美國共有13927人因遭謀殺而死亡,其中6808名被害人與兇手的關系沒有被查明(原因可能是兇手已死亡、案件至今未告破等)。在剩下的與兇手關系明確的7119名被害人中,遭陌生人殺害的共有1372人,約占這類被害人總數(shù)的19.3%。也就是說,在已查明被害人與兇手關系的案件中,絕大部分被害人與兇手相識。
再看看具體的數(shù)字:遭配偶殺害的共有567人,其中,女性被害人有482名,男性被害人有85名;遭子女殺害的共有344人,其中,男性被害人有178名,女性被害人有166名;遭父母殺害的共有430人,其中,男性被害人有259名,女性被害人有171名;遭手足殺害的共有142人,其中,男性被害人有115名,女性被害人有27名;遭其他家庭成員殺害的被害人有327名。總體而言,遭家庭成員殺害的被害人共有1810名,在遭謀殺而死亡的被害人總數(shù)中約占13%。
除家庭成員外,更多被害人是遭其他相識者殺害。按數(shù)量排序,遭泛泛之交(認識但不熟的人)殺害的有2778人;遭戀人殺害的共有692人,其中,女性被害人有505名,男性被害人有187名;遭朋友殺害的共有345人;遭鄰居殺害的有100人;遭雇主殺害的有9人;遭雇員殺害的有13人。也就是說,總共有28.3%的被害人遭其他相識者殺害,這些被害人和遭家庭成員殺害的人加起來,共占比41.3%。
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公司公布的2022年數(shù)據(jù)與上述數(shù)據(jù)很相近。9756名被害人與兇手的關系尚未被查明。在9440名與兇手關系明確的被害人中,遭泛泛之交殺害的人是最多的,有3560人;第二多的是遭陌生人殺害的,達1998人;第三多的是遭戀人殺害的女性,有601名;第四多的是遭朋友殺害的,有560人;第五多的是遭配偶殺害的女性,有523名。
緊隨其后,按照數(shù)量從多到少排序,被害人的身份依次為兇手的其他家庭成員(459人)、兒子(297人)、父親(252人)、男友(226人)、母親(226人)、女兒(200人)、兄弟(168人)、鄰居(164人)、丈夫(117人)、姐妹(62人)、雇員(14人)、雇主(13人)。
雖然世界各國的國情差異很大,但古今中外,人性往往是相通的。那么,我們可以從這些數(shù)字中獲取什么信息呢?
首先,“戀愛”是一種高危關系。每年,身處戀愛關系中、遭另一半殺害的人的總數(shù),僅次于遭泛泛之交和陌生人殺害的人的數(shù)量。而且在被害時處于戀愛關系的人中,女性遠遠多于男性。
以2022年為例,在美國,有601名女性遭戀人殺害,與之相對應的是有226名男性遭戀人殺害。在這類謀殺案中,有相當一部分發(fā)生在分手后或者剛剛分手時。兇手不愿意失去被害人,懷著“我得不到你,就毀掉你”的心態(tài),用極端的方式去毀滅被害人。
這類兇手往往平時就對戀人有極強的控制欲,關注點永遠是自己的得失,并認為別人都有義務為他們的欲望做犧牲。誰不那么做,他們就會失望、暴怒,認為自己遭到了背叛和攻擊,想要反擊和毀滅對方。這種心態(tài)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得不到某個玩具時,會突然情緒失控把它毀壞,讓誰都玩不成。
在本書中,你可以讀到多起女性遭戀人謀殺的案例,一部分兇手如果僥幸逃脫,可能會在往后的親密關系中持續(xù)作案,直到被抓獲,譬如《瘋狂藝術家與血腥畫作》。
在戀愛關系中,也存在抱有“得不到就毀掉”心態(tài)的女性,她們也會因為戀人的離開而憤怒,從而想要毀掉戀人最珍視的東西(如事業(yè)、健康、性能力等),破壞他們未來的情感和人生之路。只是相對而言,落實行動的女性較少,實施謀殺的更少。體現(xiàn)在數(shù)字上,遭戀人殺害的男性的比例尚不到遭戀人殺害的女性的一半。書中也給出了一個案例,即《美女學霸的死亡派對》。
戀人們經(jīng)過情感和相處方式的磨合,最終互相做出了婚姻的承諾。但是當已婚女性遇害時,我們常常看到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丈夫總是有重大嫌疑?!边@個說法從數(shù)據(jù)上看準確嗎?
女性在婚后遭伴侶殺害的數(shù)字依然居高不下,比起婚前只是略微降低。以FBI公開的2019年數(shù)據(jù)為例,遭戀人殺害的女性有505人,遭配偶殺害的女性有482人;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公司公布的2022年的數(shù)據(jù)為例,遭戀人殺害的女性有601人,遭配偶殺害的女性有523人。嚴格來說,已婚女性遇害并不總是丈夫所為,但這一類別的占比還是相當高的。
在婚姻關系中,兇手的作案動機可能和婚前完全不同。除了在離婚期間的兇手常有上述“得不到就毀掉”的動機以外,還有第二種常見動機——兇手想要在擺脫伴侶的同時又在法律上獨占財產(chǎn)、子女撫養(yǎng)權等,繼續(xù)自己精彩的人生。我把這類動機稱為“人消失,錢留下”。在本書中,你可以讀到《選美皇后溺亡之謎》,這便是一起典型的殺妻案。
有意思的是,進入婚姻后,男性的處境卻似乎安全許多,遭配偶殺害的男性人數(shù)只有遭戀人殺害的男性人數(shù)的一半左右,往年甚至不到一半。這很可能是因為,女性因第二種動機而作案的概率較低。
此外我還想指出的是,遭父親或母親殺害的男性比女性多,遭手足殺害的男性比女性多。這符合整體數(shù)據(jù)分布,即每年世界各地的謀殺案中,男性被害人和男性作案者都多于女性。男性在家庭內(nèi)或社會上和其他男性卷入某些意氣用事的爭吵和暴力,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關于親子關系中的謀殺,本書中也給出了幾個例子,譬如《無人敢住的房子》。
朋友之間發(fā)生謀殺的一個主要動機是嫉妒。此外,謀財也是主要動機。當你興奮地和朋友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時,并不總能收獲由衷的祝賀;當你信任朋友,向朋友托付自己的身家性命時,也要小心對方的覬覦。本書中的案例——《中獎噩夢》,便展現(xiàn)了當一個人中彩票后,他是如何失去友誼,甚至生命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人口居住密度并不高的美國,每年竟然有不少人遭鄰居殺害。看來任何遠近不同的相處都可能帶來矛盾和嫌隙。本書給出了一個例子:《高智商兇手的算計》。
我們再說說剛才提到的泛泛之交。這個類別很廣,可能包含各種各樣的關系,譬如校友、醫(yī)患、客戶等。而前面提到的“得不到就毀掉”也可能存在于泛泛之交之間,即兇手對被害人存在單方面的幻想和騷擾。由于包含的關系多,所以這也是被害人與兇手已知的關系中比例最高的一類,遠遠超過陌生人。正因為相識,所以兇手才會發(fā)現(xiàn)被害人身上的“資源”,如財富、美貌等;發(fā)現(xiàn)“作案機會”,如被害人獨居、晚歸等,從而選擇對其下手?!赌7夺t(yī)生殺人事件》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叔本華[2]曾提出過“豪豬困境”。在寒冷的冬天,一群豪豬聚攏在一起取暖,但很快,它們就被對方身上的硬刺戳到,不得不互相遠離。但取暖的需求讓它們再度靠攏在一起,又再次因為刺痛而遠離。它們被這兩種痛苦反復折磨,直到最后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距離。
人類是群居動物,總是會因為物質(zhì)或者情感的需求而互相靠攏。但是由于每個人都是由過去經(jīng)驗和知識塑造的獨立個體,所以只要距離過近,就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摩擦、矛盾、嫌隙,嚴重的甚至會彼此傷害。此時,人們會本能地疏遠他人,獨處,舔舐自己的傷口,康復后繼續(xù)尋找可以取暖的同類,更熟練地掌握靠近他人的技巧,把握合適的距離……人生周而復始,但可怕的是,在這樣一個群體中,卻潛伏著一些“惡魔”,隨時準備著掠奪和傷害別人。
要記住,惡魔并不總是在一開始就以兇神惡煞的樣貌出現(xiàn),他們最初也可能看起來和善親切,只為了讓你放松警惕,以便他們靠近。他們可能成了你身邊濃情蜜意的戀人、宣誓過不離不棄的配偶、無話不談的朋友、每天打招呼的鄰居、崇敬依賴的醫(yī)生……在你接納他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獻上自己的信任,袒露自己的脆弱后,他們便會慢慢露出獠牙……
筆者:何襪皮
注釋
[1]數(shù)據(jù)來自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發(fā)布的“2019年美國犯罪數(shù)據(jù)”?!幷咦ⅲㄈ鐭o特別說明,本書注釋均為編者注)
[2]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